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3人教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12723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3人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3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3人教版.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案 30 诗五首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2 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3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 朗读法、联想想象法: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 比较阅读法、讨论点拨法: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野情操。 【重点难点】 1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2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

2、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1 介绍创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2 朗读、背诵,对内容相近或体裁相同的诗作比较阅读。 3 组织一次古代诗歌(不限于学过的)朗诵比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 说起我国的诗歌,总有一种自豪感。的确,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就以诗经算起,至今已 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 的一些诗人, 对现实不满, 退居山野, 避入乡村, 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 这类诗称为田园诗, 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 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

3、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 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2 检查预习 喧(xun) 金樽(z n) 珍馐(xi ) 刈(y )麦箪(dn)食饷(xi n) 田秉(bn) 穗嶂(zhn) 人不寐 (mi) 燕(y n)然 饮酒 1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 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散文以桃花源记最为有名,构想一 无剥削无压迫的理想王国。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性的作品。归去来兮辞叙写归隐原因及隐 居后的舒畅情怀。赋以感士不遇赋揭露时弊最深,鞭笞最力。诗以田园诗成就最高,代表作

4、归 园田居五首饮酒诗二十首等表现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杂诗十二首表现不负盛年、及时勉励的积极思想。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 寄寓怀抱,颇多慷慨悲愤之音。 艺术上兼有刚健豪放与恬静清淡的特色,而后者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 其诗情感真切,意境淡远,语言质朴,在玄言诗统治晋代文坛时能独树一帜。其人、其文不合时尚, 故不为当世所重。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 的 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 每逢上级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

5、,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 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 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 人影响很大。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 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 中格调最为闲雅有致的一首。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 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2 全诗有两个层次: 1 4 句为第

6、一层,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 来人往的环境里, 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 如何能做到这样呢 ?第三四句的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问 君何能尔”一句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体客体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富情趣。 “心远地自偏”一句,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做出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 偏僻安静。“心远地自偏”,实际上是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 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 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 10

7、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具体描写自己欣赏自然景物的悠然心境或心态。承接“心 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不经意,即“悠然”,就好像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 一体了。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而平静的美好结局。在这样的心态中,山中的落日,回巢的 飞鸟,都显得那么美妙,那么富有人情,都能让人忘记周围的一切,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但世界 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 因而作者只好“忘言”了。 当然“忘 言”并非无言,一切已经尽在不

8、言中了。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关键在“心远”二字,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 感受到的。全诗语言平淡,不加雕饰,似乎无意为诗,毫不费力,而诗情自然流出,韵味隽永。 3 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 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 类了。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怎么理解?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好 不好?为什么 ?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

9、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 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 “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 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对 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改成“望”不好,“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 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符合作者“悠 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

10、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 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 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 诗人用拟人的手法, 将“一水”、 “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 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 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 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

11、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 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 “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 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 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 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

12、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 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最后二句是又一对富有哲理性的名句,从字面来看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 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 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其实诗人的真正 意思是说:这其中含有生活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别、去用语言表达呢?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在结构上的作用。 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

13、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 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 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 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 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去体会、咀嚼。 4 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欣赏诗词的方法。 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

14、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 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5 课堂小结 官不在高,为民则可;权不在多,为君则行。斯是结庐,惟吾心远。绿藤上篱笆,菊香沁人心。 谈笑有良民,往来无奸臣。可以观山景,闻鸟鸣。无谗言之乱耳,无官文之劳形。唐代柳宗元,晚清 龚自珍,陶潜云:何喧之有?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 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 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行路难 1

15、 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 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我 从_(诗句)中,读出_的李白” (例如:“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 如 1:“我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思乡的李白”。2:“我从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3:“我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 读出怀才不遇的李白”。 4: “我从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中, 读出自信乐观的李白”。 师:说得真好!思乡的李白,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怀才不遇的李白,自信乐观的李白, 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

16、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 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行路难。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李白 (701-762) ,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天水附近 ), 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开元十二年 (724) ,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足迹遍长江中下游地区。, 西入长安,贺知章见之,惊 为“谪仙人”。 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 热爱祖国山河, 同情下层人民, 鄙夷世俗, 蔑视权贵; 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 想

17、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 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行路难 (共三首,其一 )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行路难 是天宝三载 (744) 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 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 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 溪垂钓;伊尹受聘前, 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

18、行路难!岔路何其多, 我的路, 今日在何处? 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2 赏析 前四句写酒宴时的情境。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 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但三四句急转直下,号称“酒仙”的李白忽说“停杯投 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样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以乐景写哀,强化了哀的程 度。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 化。 第五六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 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

19、迷惘。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 悲慨。 但是作者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想到了曾在政治上坎坷过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又增强了诗 人的信心和信念。 虽然如此, 当他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 瞻望未来, 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矛盾复杂的心理面前的又一次回旋。 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会在离宴上表现出自己的消沉和气馁,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 于有一天 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就是他唱出的最强音。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徨

20、、抑郁不安但 又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着地追求 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3 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 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 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 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 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4 长风破

21、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 负。 (这两句是李白在行路难中的名句,化用“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句。它给遇到挫折遭遇, 困难,受到打击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们以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股力量。相信困难终将过去,阴云 当能消除,那种让你大显身手、施展才华的机遇在等着你。读了令人荡气回肠,精神振奋。) 5 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 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 的彼岸。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

22、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铿铿的李白,一个豪气干云 的李白,一个英风傲岸的李白,一个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 微笑的李白,我们为李白的诗折服,更为这些诗歌中所展现的李白的魅力所折服。 行路难全诗通过对世路艰难的描写,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积极追求, 乐观自信,顽强地坚持理想的高尚风格。展示出作者力图摆脱困境,奋发图强的伟大精神力量。 6 这首诗歌里诗人运用了像“黄河”“太行山”“沧海”这些壮美的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象 征出人生道路的艰难也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用了极夸张的笔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珍贵的胜宴却笔锋 一转道出自己“不能食”更突显其内心苦闷的程度

23、,又巧用典故来表明自己的信念又丰富了诗歌的内 容。短短的几句诗却似乎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穿越千年依然在向我们自信微笑的 诗人形象,加上诗歌跳动的韵律和节奏,全诗情感一波三折,跌荡起伏,无不体现出古典诗歌所具备 的意境美、形象美、韵律美及情感美。 7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诗人用浪漫的笔法、跳动的韵律告诉 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请记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实,行路虽难,我们只要努 力,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 杜甫 (712-770),字子美, 河南巩县人, 祖籍襄阳 (今湖北襄樊市 )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因曾

24、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 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 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 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 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 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后世称为“诗史”。

25、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 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 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 (761) 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 是杜甫入蜀后, 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 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为:被。歌:诗的体例。意思是茅屋被秋风所破坏。 2 全诗段意 秋风破屋惨群童抱茅悲长夜难眠哀广厦庇寒一愿 3 思想内容。 这首诗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不仅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现实,而且表现了他忧国 忧民的情思,发出了“安

26、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的呼喊。 4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频繁的韵角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 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正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诗句才能这样不假修饰, 从胸臆中自然涌现。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 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 不是确数, 是“多重”的意思。 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 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27、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 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 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 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 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 写布被使用多年, 已变得“冷似铁”了, 又被娇儿踏破。 “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

28、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 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 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 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 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 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 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

29、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 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 舍己救人:“呜呼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多么深切的期望! 它把诗人舍己为 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5 关键语句 最末一段,集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6 艺术特色。 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全诗作者根据 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 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

30、渠成。 7 、练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有描写,有叙事,有抒情,请在诗中各找出一个例子加以分 析,并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第一节开头两句是叙事,以下三句是描写;第二节全部是叙事;第三节开头两句是描写,最后一 句是抒情,其余都是叙事;第四节全部是抒情,兼有议论。描写涉及到事物的形态,叙事涉及到事件 的发生过程,抒情则是情感的迸发与升华。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情怀。具体分析 参见课文说明。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 个人发展, 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

31、唐边塞诗派,岑参就 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成为边塞诗的名篇佳作。 岑参 (715-770) ,唐代诗人,南阳人。天宝三年进士,初为小官,后做过嘉州刺史等官,世称“岑 嘉州”。诗以写边塞生活著称,与高适齐名,合称“高岑”。 2 品味鉴赏 全诗共十八句,如诗题所示,按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咏雪”(前十句)和“送别” (后八句)。开头两句,突出了边塞的气候特征:北风扫荡,草木摧折,八月飞雪。一个“即”字, 表明这里与内地相比,冬天来得格外早,不免使人惊异。接着,诗人发挥神奇的想像,将北风看作春 风,将雪花比作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何等新

32、奇,格调多么豪迈! 只有 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下面两 句诗仍追逐着雪花来写,不过情景一转,由户外写到室内。雪花飘进珠帘,沾湿罗帷,轻柔而浪漫, 还真有几分梨花的神韵。但“狐裘不暖锦衾薄”的严酷现实也提醒人们,伴随着雪花的到来,寒冷也 悄悄地跟进,在考验人们的毅力和耐心。后面两句诗就接着写到:“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 着。”这是从军旅生活方面写天气的寒冷。将军不能弯弓,不能披战衣,怎么带兵打仗呢?在大自然 的威力面前,人类显得这样的无助和无奈。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是过渡性的,将视线又转向“外景”,以百丈坚冰点

33、 缀大的环境, 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下面写送别的场面, 简略而有情味。 “胡琴琵琶与羌笛”, 这种纯然是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给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天色已晚, 暮雪纷纷,红旗不卷,“归客”登程,此情此景,令人黯然。但诗人却抛开了离愁别绪,以高昂的格 调收束全篇。 结尾四句, 形成顶针, 内容接续, 如行云流水, 画出一幅空旷寂寥的雪中送别图景。“雪 满天山”令人凄迷,“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这 个“开放式”的结尾,给人以无尽的遐思。 “忽如 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忽如”两句

34、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 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 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 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 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 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

35、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 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 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己亥杂诗 1 龚自珍 (17921841) ,清末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易简,字(王瑟)人,号定庵。浙 江仁和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他支持林则徐禁烟,建议加强战备。他反对清末 土地兼并,反对君主独裁。其为文纵横,自成一家,诗风瑰丽奇肆,有龚自珍全集。他诗、文、 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36、。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 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己亥杂诗共 350 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 。他已 48 岁,对 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去官职,回归故里。一路上,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 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 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统名日己亥杂诗 ,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 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2 赏析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 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

37、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 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 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 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 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 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 岁), 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 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 汤海秋诗集后 ),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3 小结 这首诗写了三种心境,一是离别的忧伤,二是回归的愉快,三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表示以后仍要有 所作为 )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 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仔细 地体会作者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和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