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评估(一).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13061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质量评估(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元质量评估(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质量评估(一).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 1 -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 Word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 调节合适的观看 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质量评估 ( 一) (120 分钟150 分) 一、基础积累 (15 分, 每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 , 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落寞 (m ) 夹 袄(ji ) 驯 鸽(x n) 椽 子(chu n) B.脉 脉(m ) 猗 郁(q ) 倩 影(qi n) 嘶 叫(s ) C.袅娜 (nu ) 敛裾 (j ) 霎 时(sh ) 落蕊 (ru ) D.混沌 (d n) 涸 辙(h ) 瞥 见(bi )

2、纤 细(xi n) 【解析】 选 C 。A项,“夹”应读 ji 。B项, “猗”应读 y 。D项, “瞥”应读 pi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幽僻了接爽直譬如无精打彩 B.凋谢疏疏落落空隙视同至宝 C.嬉游急不遐择掂记缕缕清香 D.箫索一叶知秋颓废息列索落 【解析】 选 B。A项,接截 , 彩采。 C项,遐暇 , 掂惦。 D项, 箫萧。 3. 下列加点的词语 , 不能用括号中的词替代的一项是( ) A.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 弥 望 ( 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B.树色一例 (一律)是阴阴的 , 乍看像一团烟雾。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 2 - C.但杨柳的丰姿 (

3、风姿), 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D.这真是有趣的事 , 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 ( 享受)了。 【解析】 选 A。 “弥望”意为“充满视野 , 满眼”, 而“遥望”意为“往远处望”, 不合语境。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历时三个月的“青少年互联网法律知识竞赛”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 促使青少年真懂、真用、真学互联网法律知识, 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 上网习惯。 B.从 20 世纪 70 年代的“喝一碗绿豆汤、怀揣俩鸡蛋进考场”, 到现在“一对一 补课,特制营养餐、租学区房”, 今年高考期间 , 有网友总结了37 年来“高考账 单”的变化 , 称备考成本 30 多

4、年来涨幅超过 8 万倍。 C.2015 年 5 月 9 日, 俄罗斯在莫斯科举行盛大庆典,隆重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 周 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自世界约2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受邀 出席。 D.学习自然科学 , 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 就不可能正确地、深刻地理解概念 或原理, 不可能有条有理的严密的思维能力。 【解析】 选 B。A项语序不当。“真学”应在“真懂、真用”前。C项“约 20 多 个,”不合逻辑。 D项成分残缺 , “有条有理”前应加“具有” 。 5.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好的散文家是旅人 , 他只是如实记下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 他

5、知道自己是易朽的 , 自己的文字也是易朽的 , 不过他不在乎。 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文化,用不着他再来添加点什么。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 3 - 另一方面呢 , 他相信人生最本质的东西终归是单纯的, 因而不会永远消失。 这境遇也许很平凡 , 这感触也许很普通 , 然而是他自己的 , 他舍不得丢失。他写 时没有想到读者 , 更没有想到流传千古。 他今天所拣到的贝壳, 在他之前一定有许多人拣到过, 在他之后一定还会有许 多人拣到。 A.B. C.D. 【解析】 选 A。注意抓衔接词 , 比如“境遇”“这” “另一方面”等。 二、阅读鉴赏 (60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69 题

6、。(20 分)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 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 , 把两枝浆液 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 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 让绿色和我更接近, 更 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 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 ,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 只小鸟, 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 它依旧伸长 , 依旧攀缘 , 依旧舒放 , 并且比在 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 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 有个时候 , 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 地面是新铺的泥土, 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 下茁出嫩绿的芽苗

7、 , 蕈菌在地角上生长 , 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 一边笑, 替我拔去这些野草 , 我心里还引为可惜 , 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每天早晨 , 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 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 , 一茎卷须 , 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 它不了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 4 - 解我对它的爱抚 , 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 因为 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 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 变得柔绿 , 变成嫩黄 , 枝条变成细瘦 , 变成娇弱 , 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

8、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 的室内 ; 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 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 , 无亲热 , 我仍旧不放 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6. 文中加点的“自私的念头”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是“自私”的 ?(6 分) 答:_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根据下文紧接的语句, 可以找到“自私的 念头”的具体含义。关于为什么说这种念头是自私的, 可以结合这段文字结尾处 的语句回答。 答案:“自私的念头” 指的是将常春藤牵进 “我”的屋子。说“自私”是因为“我” 要牺牲常春藤的自由来装饰自己的房间, 装饰自己抑郁的心情。 7. 节选第段 , “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 超过了任何种

9、的喜悦”一句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怎样理解“生的欢喜” ?(4 分) 答:_ 答案:表达了“我”面对常春藤蓬勃的生机所产生的喜悦和对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所谓“生的欢喜” , 就是对富有生命力的东西的热爱。 8. 节选第段中 , 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的什么精神品 质?(4 分) 答:_ 答案:“固执”指“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 一茎卷须 , 都朝原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 5 - 来的方向”。(或者说“向着阳光” 。)表现了常春藤对光明的向往, 执着的追求 , 不屈不挠的精神。 9. 节选第段中 , 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 另一方

10、面却又 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这是一种怎样的矛盾的心理?请分析。 (6 分) 答:_ 答案:“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是因为作者为了更好地亲近绿,引绿入室 , 但却 伤了绿。作者在常春藤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力量, 觉得自己隐隐然做错了。但另一 方面作者却仍然执着一念存着“魔念”, 囚禁着绿 , 作者对常春藤对光明自由的 追求没有能够真正的理解。(能够明确地说出作者内心的矛盾, 意思对即可 ) (二) 阅读下面文章 , 完成 1013 题。(20 分) 寻芳习家池 李春雷 秦巴余脉绾结于襄阳城南五公里, 仿佛孔雀的一根尾羽, 名曰凤凰山。而习 家池,又像这根尾羽末梢的一面晶莹的圆镜, 镶嵌在山之

11、阳 , 江之滨。 习郁, 字文通, 东汉初年人 , 因功被光武帝封为襄阳侯。习郁富且贵, 儒而雅 , 涉水跋山 , 法眼堪舆 , 遂择此宝地 , 凿池引流。其后 , 植佳木, 筑华屋 , 聚灵石。习 家池渐成宴游名园。 三百年后 , 习氏世孙凿齿在此隐居。凿齿少有奇志, 博学能文 , 名播天下 , 曾 任荥阳太守。后因脚疾, 解职返乡。惟大才不废, 敕命编修国史。他在钓台上增 建书亭, 周匝雕花石栏 , 赏荷观鱼 , 听风品香。斯时斯地 ,凿齿笔下生花 , 司马再世 , 著就汉晋春秋五十四卷。书成,举家迁居江西 , 远离尘嚣。 白驹过隙 , 倏尔三百春秋。孟浩然生于习家池附近的涧南园村。在池塘

12、的映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 6 - 照下, 孟氏悄然长成 , 渐悟经诗堂奥。据统计, 孟浩然留存作品中 , 直接赞美习家 池的诗作竟达十首。彼时, 李白、杜甫、皮日休、贾岛等一干魁星迤逦而至, 临 水赋诗, 且觞且咏 , 纵心宇宙 , 快哉快哉。 乌飞兔走 , 又三百载。欧阳修、米芾、曾巩等人频频造访。尤其米氏嗜书如 痴, 以山为砚 , 临池而墨 , 心摹手追 , 探幽索微 , 成就绝代行草。兰亭之后, 天下独 步。 公元 2014 年夏天, 我来到这里踏访寻芳。 穿过凤凰山 , 走进凤林关 , 沿石板路觅行 , 渐次进入一个幽邃世界, 俨然桃花 源中。路两侧是青青的草坪, 森森的梧桐 ,

13、 间或有刻着李白、杜甫、孟浩然、皮 日休、欧阳修等人诗词的碑刻。一粒粒黑黝黝的饱满的汉字, 好似圣哲先贤们的 一颗颗瞳仁 , 静谧、肃穆而又慈祥。 走出一片松林 , 眼前豁然一亮。箕形山坡下, 累累卧石和簇簇青葱之间 , 荷叶 田田,萼红灼灼 , 一池晶莹 , 笑容可掬。 习家池约三四亩 , 澄澈宁静 , 碧玉温润 , 映照着青山绿树 , 蓝天白云 , 日月沉 浮, 好一个安详的世界 ! 那是大地的脉络 , 那是历史的记忆。池中有一座湖心亭, 重檐六角 , 斗拱高耸 , 恰似魏晋高士的峨冠。池水周围是一丛丛毛竹, 滴青流翠 , 楚楚动人 , 又如美女明眸的睫羽。 池塘西南侧 , 依偎着两个造型

14、别致的副池, 小如戏台。一个满圆似日 , 芳名溅 珠; 一个半圆如月 , 雅号半规。山风拂过 , 两池涟漪 , 表情各异 , 一面蛾眉忧戚 , 一 面笑靥如花。千百年来, 此间主人 , 以大池为心髓、小塘为耳目, 坐卧台上 , 静观 水面,枯荣更替 , 盛衰化变 , 参悟万物 , 叩问天机 , 真高士也。 池畔四旁遍植杂树 , 扁扁圆圆的叶片们 , 像手掌 , 像旗幡 , 向人类表达着亲情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 7 - 与善意。树下是纷纷繁繁的花草, 姹紫嫣红 , 葳葳蕤蕤。池边的每一棵树, 每一根 草, 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爱心生命,茎脉里的汁液都是汉江最微小的支流。我细细 谛听,仿佛有一阵

15、阵惊雷般“隆隆”的声响。那是大地的耳语, 那是自然的节律 , 那是时间的脚步。 是的, 夏天是永远的快节奏 , 风雨雷电 , 云蒸霞蔚 , 潮涨潮落 , 花发花谢 , 大开 大合,大舍大得。一切都在成长, 一切都在争鸣 , 一切都有可能 ! 独坐幽篁里 , 处处闻啼鸟。孟浩然的故园就在近旁。尽管他一生漂泊, 八方 宦游,但他最眷恋的还是故乡。五十二岁的时候, 夜来风雨声 , 悄然花落了 !他, 永 远春眠在这里。 驻足北望 , 高岗之上 , 是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习家祠堂, 祠堂古色古香 , 深邃 典雅。襄阳习氏南迁江西之后, 开枝散叶 , 人丁繁茂 , 四处流徙 , 遍布全国 , 早已与 整个

16、民族融为一体了。 我正与池水凝视 , 一只鲁莽的黑鼋猛然探出头来, 恶作剧般“嘭”地一跃。 刹那间 , 天空破了 , 涟漪乱了 , 一片惊恐 , 满池碎影 , 整个池塘顿时成为一个振荡 世界, 分不清是幻境 , 还是现实。但是 , 转眼间 , 便又恢复了原来模样 , 丽日蓝天 , 风清气朗 , 祥静安泰 , 江山稳固。 是的, 风清气朗 ,江山稳固 , 一如这千万年的秦巴 , 千万年的汉江 ! (节选自 2014年 11 月 12 日人民日报 ) 10.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 , 不准确的两项是 (4 分, 两项都对得 4 分, 答对一项得 2 分, 有错项得 0 分) ( ) A.这篇散文语

17、言隽永 , 生动形象 ,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多种修 辞手法, 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 使文章富有情趣 , 引人入胜。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 8 - B.文章前五段铺叙了众多与习家池有关的历史人物, 目的是为了彰显此地悠久 的历史文化底蕴 , 并通过直接引用诗文名句进一步丰富文章内容。 C.“公元 2014年夏天 , 我来到这里踏访寻芳”一句承上启下, 由上文回顾历史开 始转入集中描绘现实中的习家池, 介绍了习家池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 D.作者在引述与习家池有关的历史掌故和文化名人时, 列举了很多名人的姓名, 尤其对孟浩然进行了重点介绍,其原因是作者对孟浩然格外认可和尊崇。

18、E.作者的思绪并不仅仅局限于习家池, 而是以小见大 , 表达了对于历史、现实和 未来的思考 , 结尾“风清气朗 , 江山稳固”进一步明确和深化了主题。 【解析】 选 B、D。B.“直接引用诗文名句”有误, 原文多为化用 ;D. “作者对孟 浩然格外认可和尊崇”有误, 孟浩然生于斯卒于斯, 重点写他可以凸显习家池丰 厚的人文底蕴。 11. 本文以“寻芳习家池”为题, 作者寻到了哪些芳迹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4 分) 答:_ 答案: 自然景观层面的“芳迹”: 习家池周边环境及地貌特点、习家池塘以及 两个副池的独特优美。历史文化层面的“芳迹”: 习家池的历史传承、名家诗 文碑刻、文化名人 (孟

19、浩然) 、习氏家族繁衍变迁 (习家祠堂 )等。(每点 2 分, 意 思对即可 ) 12. 简要赏析“一粒粒黑黝黝的饱满的汉字, 好似圣哲先贤们的一颗颗瞳仁, 静 谧、肃穆而又慈祥”这句话的表达效果。(4 分) 答:_ 答案: 作者用“一粒粒”“黑黝黝”等词语来修饰“汉字”, 看似不妥 , 实则准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 9 - 确传神地表现了此处碑刻的书法特点和独特的视觉效果, 能让读者产生穿越时 空、当面聆听圣哲先贤教诲的感觉。(2 分, 意思对即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 , 将“饱满的汉字” 比作“静谧、肃穆而又慈祥” 的“瞳仁”,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圣哲先贤们的睿智和

20、气度。(2 分,意思对即可 ) 13. 俗话说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这一说法,你如何理解 ?请结合全文 , 联系 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答:_ 答案:示例一 : 认同这一说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指某一地域的自然和人 文环境 , 使得生活在该地域的人们在思想观念和文化性格方面总体上表现出某 些相似的特征。习家池地理位臵优越, 灵山秀水尽得自然造化, 园林景观巧夺 天工,是耕读、著述、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地。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的 浸润下 , 此地名家辈出 , 人文鼎盛 , 成为名闻遐迩的自然和人文胜地。由于自然 环境、地理气候和生存方式的不同,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

21、 在思想观念、性格 特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比如: 中国北方地 域辽阔 , 气候干燥 , 冬夏反差大 ,所以北方人总体上表现出讲义气、豁达、豪爽的 性格特征 ; 而南方人口稠密 , 雨水多 , 气候湿润 , 四季没有北方那么分明, 所以南 方人一般心思细密 , 不温不火 , 相对平和。因此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今天已 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 示例二 : 某一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总体上会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形成一 定的影响 , 但不能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绝对化。有时候, “一方人”也能成 就“一方水土” ,正所谓“人杰”才显“地灵” 。以习郁、凿齿为代表

22、的习氏 先贤超凡脱俗 , 智慧过人。他们不仅成就了习家池的园林胜景, 而且也为习家池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 10 - 铺就了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色。而以孟浩然为代表的本土人杰, 以及历代以来 在习家池留下行迹的文化名人, 使得习家池的人文气象更加昌盛, 习家池最终成 为闻名遐迩的自然和人文胜地。不仅习家池是如此, 今天很多名胜也得益于文 化名人为其增色。如王勃之于滕王阁、李白之于黄鹤楼、苏轼之于黄州赤壁等 均属此类 , 他们虽然只是过客 , 但也足以让所到之处的人文品位出现质的提升。 可以这样说 , “一方人”对于“一方水土”的影响举足轻重。 (阐明“看法” 2 分, 结合原文 3 分,

23、联系实际 3 分。考生如有其他看法 , 只要言之 成理,可正常评分 )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417 题。(20 分) 朱自清先生 冯至 远在二十五年前 , 我读到过一部诗集雪朝, 是六个人的合集 , 其中有一位 是朱自清。封面是黄色的 , 里面的诗有一个共同趋势: 散文化、朴实 , 好像有很重 的人道主义的色彩。那本诗集现在已经很不容易得到了, 并且里边的诗我一首也 不记得, 但根据我模糊的印象 , 我可以说 ,假如雪朝里的诗能够在当时成为一 种风气 , 发展下去 , 中国新诗也许会省却许多迂途。只可惜中国的新诗并没有那 样发展下去 , 中间走了许多不必要的歧路, 而雪朝中的六

24、个作者也在中途有 的抛掉了诗 , 有的改变了作风。其中真能把那种朴质的精神保持下来, 不但应用 在诗上, 而且应用在散文以及做人的态度上的, 据我所知 , 怕只有朱自清先生吧。 我最初遇见朱先生是在一九三二年的夏天, 那时我住在柏林西郊 , 他在清华 任教休假到伦敦住了一年, 归途路过柏林。我请他到我住的地方谈过一次, 过了 几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无忧宫去游玩过。他很少说话, 只注意听旁人谈讲 ; 他游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 11 - 无忧宫时 , 因为语言文字隔阂, 不住地问这个问那个, 那诚挚求真的目光使回答 者不好意思说一句强不知以为知的话。此后他就到意大利从威尼斯登船回国了, 三年后

25、, 我也回国了 , 和他却很少见面 , 见了面也没有得到过充足的时间长谈。至 于常常见面 , 能以谈些文学上的问题时, 则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的那 几年。 他谈话时 , 仍然和我在柏林时所得到的印象一样。他倾心听取旁人的意见, 旁人的意见只要有一分可取, 他便点头称是。他这样虚心, 使谈话者不敢说不负 责任的话。他对我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作用。我不知道别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过 同样的感觉 , 但愿他的诚挚和虚心这最显示在他那两只大眼睛上曾经 启迪过不少的人 , 应该怎样向人谈话 ! 由虚心产生出来的是公平, 没有偏见。党同伐异 , 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结为 朋党,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刻

26、薄寡恩, 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读不到的。 他不是没有自己的意见, 但他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分所应得的地位, 不轻 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去年五四, 北大举行文艺晚会 ,我和他都被约去讲演 , 我 在讲演时攻击到战前所谓象征派的诗, 夜半回来 , 他在路上向我说 : “你说得对 ! 只是有些过分。”今年七月四日 ,我到清华去看他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 他已十分憔悴 , 谈起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 他尽管不以他为然 , 却还是说 : “他 读了不少的书。” 一个没有偏见的、过于宽容的人, 容易给人以乡愿的印象, 但是我们从朱先 生的身上看不出一点乡愿的气味。一切在他的心中自有分寸, 他对于恶势力绝不

27、 宽容。尤其是近两年来, 也就是回到北平以来 , 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 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他有愤激, 有热烈的渴望 , 不过这都蒙在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 12 - 他那平静的面貌与朴质的生活形式下边, 使一个生疏的人不能立即发现。他最近 出版的两部论文集论雅俗共赏和标准与尺度是他最坦白的说明。他一 步步地转变 , 所以步步都脚踏实地; 他认为应该怎样 , 便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呢? 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 不幸他在中途死去。中国的新文艺失却一个公正的扶持人, 朋友中失却一个 公正的畏友 , 将来的新中国失却一个脚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 现在我如果能够得到

28、雪朝那本诗集, 再把他历年的著作排列在一起, 我 会看见他在这一世纪的四分之一的时间内在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 一九四八年 , 北京 1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 ) A.本文写朱自清先生 , 却从诗集雪朝写起, 因为朱自清是雪朝的作者之 一, 通过雪朝很自然地引起对朱先生的回忆, 也是为了表现朱先生质朴的品 质。 B.文中的“迂途”指的是诗歌发展走的不必要的歧路, “乡愿”指对家乡的有 深厚情感的人 , “畏友”指能严正指出自己错误的朋友。 C.文中画线句子是朱自清先生对作者的委婉批评。这体现了朱先生对朋友的宽 容即使朋友说错了 , 也要先肯定。 D.文

29、章第五段结尾说“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 楚”,“知道”的内容应该是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光明方面发展。 E.本文以与朱自清先生交往的时间为线索, 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 突出了朱先 生“忠实朴素”的特点。 【解析】 选 B、C。B 项中的“乡愿”望文生义 , 理解错误。 C项“即使朋友说错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 13 - 了, 也要先肯定”错误。 15. 文章中写到的朱自清先生的优秀品质很多, 请分条概括。 (6 分) 答:_ 答案:与人谈话保持诚挚和虚心的态度; 对待他人公平、没有偏见 ; 对恶势 力绝不妥协宽容 ; 做事情坚持原则 ( 或公正 )、脚踏实地。

30、(答出三条即给 6 分) 16. 文章结尾一段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 ?(4 分) 答:_ 答案: 不可以。最后一段与第一段照应, 使文章浑然一体 ; 用雪朝收束全文, 高度概括朱自清先生的质朴精神和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 结构的作用2 分, 内 容的作用 2 分, 答可以不得分 ) 17. 朱自清先生对人过于宽容, 甚至肯定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读了不少书”, 而第五段又说他“绝不宽容”,这是否矛盾 ?请结合文本探究。 (6 分) 答:_ 答案 : 朱先生的宽容 , 指的是他身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以及对每一个文艺工作者 工作的肯定 , 这也是他对新文艺支持的一种表现; “绝不宽容”是指向恶势力

31、的, 是为了用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6 分) 三、语言运用 (15 分) 18.(2015 山东卷) 用排比的修辞方式 , 改写下面画线部分。 要求 :句式一致 ; 字数相等 ; 与上文语意连贯 ; 不改变原意。 (4 分) 长途跋涉后 , 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 可以将我的容 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 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兴的佳酿; 这潭水还可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 14 - 以成为我的墨池 , 供我笔走龙蛇。 答:_ 【解析】 画线的语段每句都是比喻句, 先找准喻体 , 然后以喻体为中心调序。不 论改为何种格式 , 三个句

32、子要格式一致, 字数相等 , 构成排比。可以都改为“如 (似、若 ) , 让我,”格式。 答案( 示例): 如明镜 , 让我映照容颜 ; 似佳酿 , 助我激发诗兴 ; 若墨池 , 供我笔走龙 蛇。 19. 下面是关于“文化体现”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 补写画线处的内容。 要求紧扣主题 , 语意连贯 , 表达明确 ,每处不超过 10 字。(5 分)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认真对待自己, 如何坦诚对待他人 ,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人 懂得需要尊重自己他不苟且, ; 他不霸道 , ; 人懂得必须尊重自然 , 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答案 : 如何郑重对待自然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

33、懂得应该尊重他 人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他不掠夺 (5 分, 意思对即可 , 但要注意关注情 境, 避免语病 ) 20. 按照不同的要求 , 把下面两句话组成不同的句子。(6 分) 艺术家须有开放的世界观。 艺术家须有精湛的技术。 (1) 表示两者缺一不可 :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 15 - (2) 强调世界观的重要 : 答案:(1) 艺术家既要有开放的世界观, 又要有精湛的技术。 (2) 艺术家固然要有精湛的技术, 但首先要有开放的世界观。 四、写作表达 (60 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 , 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 , 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 远方似乎有我们身边找不到的东西。不仅 仅是风

34、光美景、人文景观 , 更多的是一种梦想, 一种精神的归宿 , 一种看不见 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 生活中近的是现实 , 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 在人们心中燃烧。 于是,我们总是期盼远方。 要求: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 自主确定立意 , 确定文体 (诗歌除外 )。确定标 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超出材料含意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试题 , 给出的材料是富有文采、富含哲理的两段 话。认真阅读这两段材料 , 整体把握其思想态度 , 特别要抓住“远方” “梦想” “归 宿”等关键词语 ,仔细揣摩其内涵 , 并加以归纳整合。作文

35、立意可以是为理想而 奋斗 , 永不言弃 ; 可以是摒弃一切世俗杂念, 淡泊名利 , 让心灵永远恬淡宁静; 可 以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敢于冲破一切传统观念, 放飞心灵 , 开拓创新 , 铸 就人生新辉煌 , 【参考例文】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将心交于风 , 将梦托于云 , 将情系于远方 , 大千世界任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 16 - 我逍遥。题记 月亮把目光投向远方, 皓月千里 , 于黑暗中创造了万顷光明; 溪流把视野凝 于远方 , 百川到海 , 于渺小中成就了辽阔无垠; 智人把梦想放飞远方, 矢志不渝 , 终成璀璨高挂历史苍穹。 看, 雄鹰奋飞 , 与日月共舞

36、 ;鹏鸟振翅 , 与昊宇争雄。 “日月之行 , 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 , 若出其里。”曹操, 心怀大志让他将智勇挥 洒于世 , 成就了一代枭雄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一生对远方的不懈追求 , 让他幻化成一只矫健的雄鹰, 高飞在历史的 天空。 听, 血雨腥风 , 淋漓无限豪情 ; 风刀霜剑 , 远处我心依旧漂游。 “望门投止思张俭 , 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怀着一颗渴望到达美好远方的心高喊“无有死者无以图将来”的口号, 带 着“有之 ,请自嗣同始”的气魄 , 将生命轻托于菜市口中 , 从此历史上又多了一座

37、屹立不倒的丰碑。远方很美, 因为无限美好都可以在那里实现, 只要跨过去 , 美丽 便会为你所有 ; 远方很苦 , 因为摆在眼前的会有重重障碍, 每一株荆棘都可能弄 得你遍体鳞伤 , 所以又有很多人因为畏缩终生只能做个“坐观垂钓者” , 只能“徒 有羡鱼情”罢了。那么, 我们是不是可以因为路上的荆棘而放弃远方的美好, 空 留遗憾呢 ? 想起花中君子 梅。寒风瑞雪骤然袭来 , 暗香源处是一株经典的梅花在风 中摆动 , 与风雪殊死一搏。我们叹的不是她的美丽, 而是她的勇气。她原可以在 花苞里 , 温暖裹身酝酿甜蜜 , 安然度过寒冬 , 可是她的梦在远方 , 她不愿在花苞里 安逸睡去 , 她要闯, 不管未来迎接她的是什么。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 17 - 有人说人生是一条船, 那么我说 , 风浪可以劈破船身, 可它销蚀不了船儿勇 于驶向远方的决心。在浪花里, 船身被打得闪光锃亮 , 但它仍会矢志不渝地驶向 远方。浪声鼓鼓 , 那是前进的号角 ; 浪花叠叠 ,那是导航的旗臶。 现实是此岸 , 理想是彼岸 , 你我都是一条船 ,要知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只 有朝着未有人到达过的海域进发, 我们才会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 ; 一味沉溺于避 风港的宁静 , 终将碌碌一生。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愿你我走得更远 ! 关闭 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