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5记叙文阅读专项1叙事散文阅读.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13403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5记叙文阅读专项1叙事散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5记叙文阅读专项1叙事散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5记叙文阅读专项1叙事散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5记叙文阅读专项1叙事散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5记叙文阅读专项1叙事散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5记叙文阅读专项1叙事散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5记叙文阅读专项1叙事散文阅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素养全练(五)记叙文阅读专项一叙事散文阅读一、A组真挚亲情一、(2018海南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晒书贺宽叶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有点炫目。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进城之后,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催促他们按时归还。母亲上过“文化大革命”前的扫盲识字班,认识10

2、00字左右,已经够用了。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艰,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母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考上大学、跃过“龙门”的农家子弟。午后,我和母亲把书一本一本翻过来,晒晒封底那一面。母亲笑道:“我看看我的宝贝儿子看什么宝贝书。”说着,她拿起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翻开扉页上我的淘书小记念起来:“在暮色苍茫里漫步辽宁师范大学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1994年

3、4月16日晚于大连。”母亲翻了一下内文,说看不懂,就放下了。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的购书小记:“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皆年轻面孔,间或遇到面熟之老学生,颔首微笑。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足愿矣。1992年6月2日。”母亲慨然叹道:“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母亲捧着书,小心地翻阅着,轻声读着书上的小记,嘴角上扬,咯咯笑着喊我过去看她手中拿着的一本酒徒。多年前一帮书友聚饮后去庄君家小坐,趁庄君去沏茶的机会,我们几个书友纷纷去她的书橱前窃书。我一眼看见酒徒,抽出来藏到了包里。回家

4、后打开,见扉页上有庄君龙飞凤舞之小记:“老贺赠王书一捆,王大醉,半夜醒来,探手入包,书尚在,安心睡去。”一本我送出去的小书,在辗转了近十年后,居然以“窃”的方式重回我的手上,真是奇妙。几乎每一本书都有来历,都有故事。整个下午,母亲一直笑个不停。那是在初夏,栀子花氤氲的香气里,我和母亲坐在书堆里,一本一本翻晒我喜欢的书。母亲用棉布仔细拂拭着,娘儿俩漫无目的地聊天,光阴在从书本上抬头、低头瞬间消失。栀子花开的时节,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冲我一笑,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多年以后,母亲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那两大橱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升腾起无尽的思念。因为,每一

5、本书上都留下了母亲的手印。(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回乡看到母亲晒书“我”与母亲读“小记”母亲去世,“我”睹物思人参考答案:回忆母亲重视读书(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本文总共写了4件事。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了几件小事。第段写“回乡看到母亲晒书”。第段,根据原文“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艰,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可以归纳出“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第段则是写“我与母亲读小记”。第段写“母亲去世,我睹物思人”。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

6、了书签。参考答案:“钻进”是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飘落在书页上的情态,细腻而富有情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的能力。“赏析词语”首先考虑修辞方法,“钻进”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再根据“拟人”手法结合语境回答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飘落在书页上的情态,细腻而富有情趣”。(2)那两大橱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升腾起无尽的思念。参考答案:“抚摩”即抚摸、用手轻轻地摸,通过动作描写,突出人物的心理,表现“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的能力。“抚摩”没有使用修辞方法,暂不考虑;“抚摩”是一个动词,所以在赏析的时候,先解释词语的意思。“抚摩”即抚摸、用手轻轻地摸;

7、再点出描写手法“动作描写”;最后结合语境,点出突出人物的心理,表现“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3.选文第段中“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这句话写出了母亲怎样的心理?参考答案:写出了母亲因儿子热爱读书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的心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段中“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艰,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等描写可以看出母亲对读书非常重视。而“我”也很爱看书,因此母亲在对别人谈起的时候是一种“因儿子热爱读书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的心理”。4

8、.请简要赏析第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参考答案: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晒书时虽辛苦但内心充满愉悦的情态。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我”发现母亲长出白发时吃惊和担忧的心情。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拂”“笑”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母亲在晒书时虽然很辛苦,但是心情却很愉悦。而后半句“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中的“探”字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此时作者对母亲长出白发的吃惊、担忧的心情。5.文章题为“晒书”,却详写了“我”与母亲一起读“小记”的事,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详写这件事,回忆了书的来历,描述了“我”和母亲晒书时其乐融融的场景,突出文章主题。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作

9、用。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写“我”与母亲一起读“小记”的事,是为了回忆这些书的来历,丰富文章的内容,也可以展现“我”与母亲晒书时其乐融融的场景。当然文章写每一件事的目的都是突出母亲重视读书的主题。导学号64714061二、(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父亲的针线活儿周莹父亲和母亲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那年,我12岁,弟弟10岁。自从母亲走后,我就对父亲有了深深的成见。我一直怪父亲心狠,让我们像飞离鸟巢的幼雀,失去了母爱的庇护。母亲离开后的那些凄风苦雨的岁月中,父亲既当爹又当妈,辛苦地照顾着我们。大多数时候,为了惩罚父亲,我和弟弟商量好了在外疯狂地玩耍,故意隔三岔五地把衣服和裤子的线缝扯脱。父

10、亲虽然脾气很大,却从不打骂我们。那个时候,他忽然之间就学会了针线活儿。最初,父亲那些蹩脚的针线活儿,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16岁那年的一个冬夜,我半夜醒来,发现父亲的屋子里还亮着灯。我就蹑手蹑脚地走近门边,透过缝隙,看见了令我终生难忘的情景。父亲坐在椅子上,正为我缝补衣袖。如豆的灯光下,父亲的头微微地低着,目不转睛地盯着袖口,不紧不慢地穿一针,拉一下,再穿一针,再拉一下,一针又一针,反反复复,来来回回。他全神贯注的样子,让我心生愧疚。父亲在门里,我在门外,隔着一扇虚掩的门,我清楚地看见他缝补时笨拙的动作,像极了拐角耕地的老黄牛,慢腾腾的。再抬头看一眼,在那忽闪忽闪的灯光中,父亲脸上沧桑的皱纹,

11、像小豆豆一样一跳一跳的格外显眼。寒冷的冬夜,屋外冷风呼啸,哗啦啦地刮过屋顶,贴在窗户外的那层塑料纸,呼啦啦作响。父亲缝补一会儿,手指冻僵了。他捧着手,哈一口气,再继续缝补。我站在门外,虽然冷得直打寒战,但心里却倍感温暖。那是爱的阳光,穿透了童年的叛逆和幼稚,直抵被寒冷包围的心灵。爱的温度,融化了那块久居心扉的坚冰。那晚,我心里充满了感动和心酸。可惜,以前小小年纪并不理解父亲的苦楚,也不懂得父亲的疼爱,甚至看不出父亲为我们所做的改变。我暗暗自责:对不起,父亲,我曾经对您有过深深的成见。从此,我变得乖巧懂事了,弟弟变得不再调皮捣蛋了。我们在父亲慈爱的阳光中,健康成长。大学毕业那年,因为工作上的事情

12、不尽如人意,我得了失眠症。父亲为我找医生,我也吃了一些药物,均不见效。那年秋天,父亲到很远的山上摘回很多金黄灿烂的银杏叶,一片片洗净灰尘,摊在门外的竹架上晒干,收藏。然后,他到镇上的商店买回很多橘子,把橘子一瓣瓣掰出来,用白糖腌制在瓦罐内,封存。弟弟好奇,就问他腌制那么多橘瓤干啥。父亲慢言慢语地说:“我要用橘子皮,那些橘瓤也不能糟蹋吧。腌制后啥时间想吃都可以。”弟弟再问父亲:“你要橘子皮有什么用?”父亲一边忙着将晒干的橘子皮细心地掰碎,一边回答说:“我要缝银杏陈皮枕头。”父亲用掰碎的橘子皮和银杏叶做了一个枕头。当我抱着那个散发着清香味的枕头时,百感交集。我枕着父亲缝制的“银杏陈皮枕头”,一如枕

13、着一腔爱的暖流,安然入睡。没过多久,我的失眠症就痊愈了。搬家多次,我都没有舍得丢弃父亲缝制的枕头,枕头上面保留着父亲的指纹和爱的香味。枕头上那些细细密密的针脚,就像一束束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我没有母爱的天空,温暖着我失眠的神经,滋润着我忧伤的心灵。(摘自思维与智慧2017年第24期)1.仔细阅读选文,梳理“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怪父亲心狠感动、心酸百感交集参考答案:愧疚暗暗自责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感情线索的能力。答题时,静下心来一段一段地找表明感情变化的词语,不难获得答案:。本文在叙事时,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先写“我”幼时对父亲怀有成见、不满,再写16岁那年深夜因目睹父亲补衣而产生的愧疚之情,并

14、为之感动、心酸、自责,最后写大学毕业那年父亲为“我”缝银杏陈皮枕头,让“我”百感交集。2.本文围绕着“父亲的针线活儿”具体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参考答案:(1)16岁那年的冬夜,父亲为“我”缝补衣袖,融化了“我”内心的坚冰;(2)大学毕业那年,父亲为“我”缝银杏陈皮枕头,治好了“我”的失眠症。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概括事件首先要明确“谁”“在何种情况下”“做某事”“结果怎样”,然后再用简要的语言表述。文章第段叙述了一件事,时间是“16岁那年的冬夜”,人物是“父亲”,事件是为“我”缝补衣袖,结果是融化了“我”内心的坚冰。第一件事可概括为:16岁那年的冬夜,父亲为“我”缝补衣袖,融化

15、了“我”内心的坚冰。第段叙述了第二件事,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概括。3.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1)父亲的头微微地低着,目不转睛地盯着袖口,不紧不慢地穿一针,拉一下,再穿一针,再拉一下,一针又一针,反反复复,来来回回。(2)寒冷的冬夜,屋外冷风呼啸,哗啦啦地刮过屋顶,贴在窗户外的那层塑料纸,呼啦啦作响。参考答案:(1)这句话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写父亲为“我”缝补衣袖时全神贯注的情形,表现了父亲的慈爱和“我”的愧疚感受。(2)这句话描写了天气的寒冷、自然环境的恶劣,交代故事的背景,从侧面表现父亲为“我”缝补衣袖的辛苦,同时反衬了父爱带来的温暖。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赏析第(1)句,可从人物

16、描写的角度入手。“微微地低着”“目不转睛”属于神态描写,“穿”“拉”属于动作描写,分析其作用,可扣住第段画波浪线后的句子“他全神贯注的样子,让我心生愧疚”解答。第(2)句属于自然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可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等角度入手。4.“那晚,我心里充满了感动和心酸。”“感动”的原因是什么?“心酸”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感动的是从父亲那笨拙的缝补动作中折射出来的细心和爱心;心酸的是母亲不在身边的岁月,父亲粗犷的心思慢慢变得细腻了,“我”终于体会到他尽量不让“我们”受到委屈的心思。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联系第段语境可知,父亲的爱“穿透了童年的叛逆和幼稚,直抵

17、被寒冷包围的心灵”,让作者感动;心酸自然是因为父亲既当爹又当娘和“我”以前小小年纪不理解父亲的苦楚。5.本文以“父亲的针线活儿”为题,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作用有二:(1)作为线索,贯串全篇,使文章结构严谨;(2)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此题主要从线索作用、悬念设置两个角度分析。作者围绕“父亲的针线活儿”写了两件具体的事,来表现父亲的慈爱,所以标题是贯串全文的线索;从常理上讲,做针线活的大都是母亲,文章标题为“父亲的针线活儿”让人耳目一新,设置悬念。导学号64714062二、B组学习求知一、(2018湖北孝感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幽幽七里香丁立梅这

18、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

19、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

20、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

21、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1.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参考答案:表面含义是指窗外种的七里香,深

22、层含义是指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到的温暖和美好。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文题含义。解读文题含义,应该首先回答它的表层含义即字面意思,如“七里香”意思为“种在窗外的七里香”。再解读其比喻义、引申义或象征义,结合文本中所叙故事情节,如“阅读书籍”时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给“我”美妙的内心感受等,可把“七里香”理解为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受到的温暖和美好。2.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故事情节阅读书籍抄写诗经A珍藏礼物内心感受B愉悦猜疑C参考答案:A收到礼物B美妙(丰盈、痴迷)C感动(感恩、温暖)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要求概括文本主要情节及情节发展过程中人物的内心感受。本文情节发展有四

23、个部分,即“阅读书籍”“抄写诗经”“收到礼物”“珍藏礼物”。情节发展过程中,人物的心理感受分别为“美妙(丰盈、痴迷)”“愉悦”“猜疑”“感动(温暖)”。3.语言品味。(1)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赏析加点词语)(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参考答案:(1)本义为贪得无厌,这里贬义词褒用,写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热爱)(2)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方法,三句(个)“忘记”强调了读书(诗经)对“我”的影响(改变)之大。解析:本题考查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1)要求赏析加

24、点的词语,首先要明确被赏析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意思,如“贪心”一词,本义为“欲望大,不知足”;然后分析该词在句中的含义,如这里的“贪心”明显是贬义词褒用;最后回答该词的表达效果,如“写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热爱)”。(2)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首先需要准确定位句子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忘了”的连续使用,可判定该句是排比(反复)修辞的运用;再分析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即读书(诗经)对“我”的影响(改变)之大。4.第段或第段的画线句,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答案示例:(1)选第段。作用:照应文章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我”读书时愉悦的心情。(2)选第段。作用:照应前文(文章

25、标题),交代了看书的清雅环境,烘托了乐于助人者的人物形象。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重点文段的作用。首先考量句子所处的位置,如第段位于文章开头。再看文段写了什么内容,如第段描写了环境。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去分析句子的作用。开头段一般会照应文章标题,如第段画线句中的“植着七里香”一语,与文章标题“幽幽七里香”中的“七里香”相呼应;环境描写一般烘托人物心情,如第段烘托了“我”读书时愉悦的心情。文章中间段往往照应前文或标题,如第段画线句“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中的“七里香”照应了文题,也与前文“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相照应,且本段也属于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形象。5.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

26、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参考答案:可以是图书管理员或坐在“我”身边的男生或女生。示例一:是图书管理员。根据文中“我”每次来读书,他就熟练地帮“我”取书,可见他知道“我”的读书喜好;“我”抄写诗经时,他在“我”身边站了许久;夜里“我”下楼时他善意提醒“我”慢点走,可见他是个表面冷漠、内心和善的人;他根据借书证知道“我”姓“丁”;从文章详略安排来看,“我”在文中对图书管理员花的笔墨最多,所以他送书给“我”的可能性最大。示例二:是身边的男生(女生)。在阅览室他(她)经常坐在“我”身边,知道“我”读书的喜好;见“我”衣着简朴,估计“我”囊中羞涩,为了“我”毕业后还能继续读到古诗,所以送书给“

27、我”。解析:题目要求我们结合文意谈谈“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只需要分析文中相关的细节描写即可得出结论,如“我”每次来读书,图书管理员就熟练地帮“我”取书,可见他知道“我”的读书喜好;还有“我”身边的男生或女生,见“我”衣着简朴,估计“我”囊中羞涩,为了“我”毕业后还能继续读到古诗,所以送书给“我”,只需要有理有据地去回答即可。导学号64714063二、(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行走着阅读包利民脑海里还是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终于攒够了钱,急急地去书店买下一本心仪已久的书。走在路上,便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渐渐地沉入书中,浑然忘了身外的一切,只是保持着走路的状态。记得当时从书店回来常走

28、的那条路极僻静,人与车极少,所以可以放心地边走边看。第一次在车上读书,还是14岁那年。亲戚开着大货车,车厢后装满了杂乱物什,我就蜷缩于其间。正是上午,汽车穿村过野,渐渐看惯了不变的风景。忽见身后倚着的纸箱,装着的是父亲的藏书,便找到还未读完的那一本,坐在疾行的车上看了起来。直到车停下,才骤然而醒。现在想来,那时那刻,应多看看离乡的路,因为那一走,许多年后才重又回归。当故乡夜夜入梦的日子,回想当日的离别,正因为有了书,才使得年少的我,心中少了几许愁绪。上大学时,也常常愿意去大操场上边散步边看书。有那么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像往常一样沿着跑道开始读书。在这样美丽的黄昏,别人都在过着精彩的生活,所以大操

29、场上几乎少有人迹。天边云霞灿烂,轻风流淌。正神游书中之时,忽觉撞上一人,然后便听到一声低低的惊叫。急抬头,竟愣住,原来被撞的那个女生也正捧着本书,看来我们行为相同,只不过相对而行。更为惊奇的是,那女生所看的书与我的竟是同一本!于是我们便开始讨论起书中的情节来。十年之后的一个晚上,在网上遇见当年的女生,打过招呼,问她现在做什么,她回答在网上看书。然后她对我说:“真想念大学时,行走在黄昏的大操场上,手捧一本书细细地看,周围是轻风流动”。忽然想起,似乎已有很多年没有那样读过书了,缓慢的脚步踏着每一分宁静,心却随书中的一切忽喜忽忧。那一份情怀已在岁月中沧桑遥远,只于回忆中重温一次又一次的静美。有一次坐

30、火车去西部,极遥远的路程,极漫长的过程,临窗而坐,幸好手中有书。在微微的颠簸中,走进那些别人的故事。有时忽而从书中惊回,望向窗外,或浩浩江河,或巍巍山岭,皆在瞬间划过眼睛,飘摇远去。便有了一种不知书里书外的不真实感,别有一番情趣、意蕴在心中。有时一本书读罢,而旅途未半,便于车厢中搜寻,找那同样读书之人交换阅读。枯燥的行程,因为有了书的存在而生动起来。而现在的我,读书之时多是或坐或卧,不愿移动半分,身虽静,心却无复当年的恬然与灵动。于是明白,有的时候,书依然是那些书,却因为阅读方式的不同而感触迥异。是啊,多想在落日的余晖里,踩着红霞,迎着轻风,再次走进书卷的清香里,细细体味行走着阅读的滋味。(选

31、自中华活页文选,有删改)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叙述了哪几次“行走着阅读”的经历。参考答案:坐在大货车上读父亲的藏书;上大学时沿着大操场跑道读书;坐火车去西部的途中阅读。解析:概括事件,可采用“时+地+人+事”的格式。如第一次“行走着阅读”的经历出现在文章第段,可概括为“坐在大货车上读父亲的藏书”。2.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第段和第段中的横线处,第段应填(),第段应填()。A.那是个五月,我家从农村搬进县城。B.刹那间,远去的岁月又重回眼前。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还原。解答时,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段的内容,理清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那是个五月,我家从农村搬进

32、县城”引出了下文的回忆,应该放在第段开头;“刹那间,远去的岁月又重回眼前”引起下文的“那一份情怀已在岁月中沧桑遥远,只于回忆中重温一次又一次的静美”,应该放在第段开头。3.第段中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景物(环境)描写。渲染温馨甜美的氛围,表达“我”对“行走着阅读”的无限向往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可从以下角度分析:(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3)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4)推动情节的发展。“天边云霞灿烂,轻风流淌”突出了环境的优美和温馨,联系当时的语境来看,还强调了对这种阅读方式的喜爱。4.本

33、文以“行走着阅读”为题,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使文章条理清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蕴含着作者对“行走着阅读”的喜爱之情,点明文章的主旨。解析: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进行全面分析。运用修辞的题目,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其作用。“行走着阅读”概括了文章的几个事件,是文章的线索,也表达了“我”对这种阅读方式的喜爱之情。5.最后一段写到“我”现在阅读时的情形,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在内容上,将“现在的阅读”与“过去的阅读”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行走着阅读”的怀念之情;在结构上,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意思对即可)解析:分析语段的作用,要

34、结合语段的内容和位置来分析。“而现在的我,读书之时多是或坐或卧,不愿移动半分,身虽静,心却无复当年的恬然与灵动”将读书的不同状态进行对比,写出了对“行走着阅读”的深切怀念与期盼。该句是结尾段,用议论、抒情的语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三、C组童年成长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单车岁月毛本栋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我的单车情结,大概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改革开放不久,父亲就成了我们村第一个拥有单车的人,当年他凭着外汇券(身在台湾的爷爷所寄)从武汉购买并亲自骑回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单车,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村人用惊羡的目光看着那辆每天

35、被父亲擦得通明锃亮的单车,父亲荣耀得就像一个凯旋的将军。那时人们出村大多徒步,蜿蜒小路洒满汗水磨破鞋底,少有人能像父亲那样双轮滚滚,铃铛悠悠,来去如风。那辆单车是我们全家的骄傲,父亲爱它如命,偶有村民来借,父亲掏出车钥匙后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车被借走后,父亲就跟丢了魂似的。那辆单车也是我们全家的福星,过年过节走亲戚它就成了绝对的功臣,父亲骑着它把母亲、妹妹、弟弟和我,往返辗转地载到大山里的姥姥家。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父亲的单车如同摇篮,坐在单车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与村庄如同一场梦。我第一次学骑单车骑的就是父亲的永久牌单车。那时感觉车座比我的头还要高,现在我都不能想象当时是怎么样

36、驾驭它的,那种双手紧抓龙头、右脚斜穿过黑色大三角架吃力蹬车的姿势,跟舞台上的滑稽小丑无二。学骑之初,父亲为了避免我摔毁单车,天才般地在后座上横绑了一根粗木棍,摔倒后单车才免于噩运。刚刚学会骑单车的那阵子,车瘾大得出奇,村头的水泥禾场就成了我们放学后的练车场。多少个风霜雨雪的日子,水泥禾场上,我和小伙伴们斜扭腰肢、猛蹬踏板,踩着单车兜圈追逐的欢乐身影,成了村里一道鲜活特异的风景。疯踩踏板,车轮飞转,耳畔风声呼呼,大树、房屋极速飞旋,蓝天、白云美得像首诗渐渐地,我们的心不愿再囿于禾场了。我头一回右脚跨过三角架坐上车座的时候都已经11岁了,那辆已经衰老得不成形状的永久牌单车,在我上下起伏的蹬踏中歪歪

37、斜斜地朝向那个季节的黄昏行进。那一天,我一鼓作气骑了很远,第一次尝到了一个人在路上的兴奋感觉,也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了远方这样一个让人激动的概念。我骑了很远很远,渠道边的田埂骑完了,池塘边的碎石子路骑完了,沿途栅栏的泥路骑完了我在一个长年枯竭的小河边停了下来,悠然地回望夜色下的村庄,天黑如锅底,连父亲也看不到,但是一点恐惧都没有,一点孤独都没有。我倔强地推着单车原路返回,那晚的星星特别明亮,几乎是我这一生看到过的最明亮的一回。开始到镇上读书,七八千米,一周一来回,单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也是展示本领的道具。在女孩子面前双手脱把;把双脚搁到龙头上;或者把屁股坐到后座上去,像只大蛤蟆;或者在脱把的时候

38、,撮着嘴巴悠闲地吹口哨,吹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月亮代表我的心花心来回的路上,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骑着单车。岁月轮转,回望旧时月色,那时我们的心清澈如水,没有混浊不堪的世俗。我们经常骑车滞留在路过的仙鹤桥上,各自把单车往桥栏上一靠,就凭栏观看河岸上戴着斗笠专心垂钓的人们,那种悠然,那种心安理得,令人心生无限神往。也许半天并没有鱼儿咬钩,也许一个下午钓不到几条小鱼,但他们依然握着鱼竿,不急不躁,静心垂钓。我常常会被垂钓人的那种坦然感染,我感觉他们钓的其实就是一种心平气和。到县城上高中后我开始住读,少有机会骑单车;父亲罹患心脏病以后,不敢骑也骑不动单车了。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

39、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摘自人民周刊)2017年第11期)1.岁月轮转,那辆日渐失去了往昔锃亮光泽的永久牌单车曾经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参考答案:父亲骑着它载着“我们”过年过节走亲戚;“我”用父亲的单车学骑车;单车是“我”每周往返学校唯一的交通工具和展示本领的道具。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通读全文,找到文中叙述自行车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部分,然后看自行车在生活中发挥了哪几个方面的作用,找出各自的起始位置,第两段写到自行车在生活中的作用,父亲骑着它载着“我们”过年过节走亲戚;第段写“我”用父亲的单车学骑车;第段写单车是“我”每周往返学校唯一的交通工具和展示本领的道具。用简

40、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2.理解下列加点词的语境义。(1)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2)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参考答案:(1)萧条、破败的意思。(2)沧桑的意思。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意义的理解。题目中明确要求,理解加点词的语境义,因此,先要明确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语境,分析该词语的语境义。(1)“灰暗”,本义是暗淡,不鲜明,是用来形容色彩的,这里用来形容“乡村”,表现乡村的萧条、破败。(2)“锈迹斑斑”,本义指铜铁等金属生锈形成了很多斑点。这里用来形容“岁月”,“岁月”如何“锈迹斑斑”?当然是自行车历经岁月的“沧桑”。3.试对“摇篮”作简要赏析。(1)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父亲的单车如同摇

41、篮,坐在单车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与村庄如同一场梦。参考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父亲的单车”比作“摇篮”,生动地体现了坐在父亲单车上的舒适感受,充分表现了那辆单车是我们全家的骄傲。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语段主要描写的是“我”坐在父亲的单车上的感受,从“父亲的单车如同摇篮”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然后着力分析出运用比喻的修辞要突出的是什么。这里的比喻是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我”当时舒适的感受,表达拥有单车的骄傲感情。(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老舍济南的冬天)参考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42、,把“这一圈小山”比作“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形态,也写出了济南的地势,表达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首先要明确“小摇篮”是用来形容“这一圈小山”的,也就是要赏析这个比喻句的精妙之处。它的精妙表现在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形态,让读者对济南的地势一下就清楚了。其次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对这一圈小山的喜爱之情。4.请简要说说作者在本文中寄寓了哪些情感。参考答案:对父亲的回忆与思念;对时光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惋惜;对老旧单车的怀念。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分析。答题需围绕主题与中心作答,需要我们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从全文来看,题目是“单车岁月”,作者通过对单车的回忆

43、,写那段已经逝去的岁月,带着无奈与惋惜之情。同时,父亲是单车的主人,是逝去的那段岁月中的主要人物,因此还要答出作者对父亲的回忆与思念之情。5.明亮而寂静的夜晚,“我”和杜小康都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长大。根据下面两段话,用简练的语言分别说说什么是“长大”。【甲】那一天,我一鼓作气骑了很远,第一次尝到了一个人在路上的兴奋感觉,也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了远方这样一个让人激动的概念悠然地回望夜色下的村庄,天黑如锅底,连父亲也看不到,但是一点恐惧都没有,一点孤独都没有。【乙】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

44、明亮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曹文轩孤独之旅)参考答案:【甲】文:“长大”是独立,对远方的期望,不害怕孤独。【乙】文:“长大”是直面孤独,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解析:本题考查对主旨的分析。题目以对比阅读的形式呈现,两段材料都和“长大”有关。解答的时候,我们要分析出,两个文段中,人物都遭遇了怎样的环境。甲文中,“我”独自骑行,渴望远方,不恐惧,一点孤独都没有,这就是“我”的成长。乙文中,“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杜小康经历了暴风雨,想起了

45、许多,“但他没有哭”,他的长大是在挫折中变得坚强了。导学号64714064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一窗牵牛花十五岁的她,叛逆、倔强,沉迷网络游戏,经常逃学去网吧,还跟社会上一些人有了来往。不管母亲怎样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哀求打骂,都无济于事,她依然如故。母亲毫无办法,常常暗自垂泪。那次她逃学跟一帮朋友去爬山,偏找没路陡峭的地方走,结果摔下山来。所幸并无大碍,只是右腿骨折。打上石膏,医生说,需躺在床上静养三个月,右腿不能乱动,更不能下床。病房里静悄悄的,她那些朋友早不见了。她躺累了,挣扎着想起身,腿却钻心地疼,只能再躺下不动。她想抬一下右腿,又是一【】疼痛袭来,她心里忽然漫过无边无际的

46、恐惧,反复纠缠着母亲问:“我的腿是不是再不能走路了?”母亲一遍遍耐心地跟她说:“会好的,你躺着别动,过几天就能下地走路了。”她哪里受过这样的苦呢,嚷嚷着难受,发脾气,摔东西,哭闹不休。母亲日夜守着她,像照料婴儿般呵护着她。因为疼痛和难受,病房里的时光,慢成了黑白的长镜头,昼夜似乎都已不再分明,她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母亲把家里的君子兰搬了来,放在病房的窗台上。母亲说,这是你十岁时从外婆家搬来的,刚开始你勤快地天天浇水,差点浇坏了她转过头,望一眼那苍绿的君子兰,摇摇头说,不记得了。几天后,从君子兰旁边拱出两片小小的嫩叶儿,探头探脑的。开始让人以为是棵小草,随着叶子渐渐长大,母亲冲着她惊讶地说

47、,原来是一棵牵牛花啊。她侧头望过去,细细的茎蔓,嫩绿的叶子,看上去倒有些惹人喜欢。母亲找来一根竹竿插上,纤细的茎蔓便顺着竹竿向上攀爬着。白的墙,白的床单,那一【】新绿格外引人注意。牵牛花的茎蔓攀着竹竿一圈一圈向上爬,她一圈一圈数着,1、2、3她想起了蹦跳着一级级数台阶的快乐,想起了走在阳光下轻快自在的感觉。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她曾经拥有那么多快乐和幸福。她渐渐安静下来,不再乱发脾气,不再吵嚷哭闹。早上醒来,她的眼光,常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台,心里满是期待:牵牛花的蔓又长高了没有?当然每一次她都不曾失望。纤细的茎蔓那样有力,直爬到竹竿的顶端,伸出毛茸茸的触角张望着。母亲用竹竿搭了个小花架,它顺着爬了上去,把一个窗台缠绕得绿意盎然。寂静的病房里,她安静地望着窗台上的牵牛花。以前,她见过路边的牵牛花,但她从来不知道,牵牛花的藤蔓是如此蓬勃,每时每刻都在向上飞快地生长,不知疲倦。每天清晨,它都会让她惊异,呀,又长高了。牵牛花的蔓牵着她的目光,茎蔓攀到哪儿,她的目光就追到哪儿,心,也跟着柔软细腻起来。牵牛花每抽出一片新叶子,她心里就会生出一些小小的欢喜和期待。她再也数不清牵牛花的蔓绕了竹竿多少圈,只看到,每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