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针灸学.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722621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0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针灸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医学课件针灸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医学课件针灸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医学课件针灸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医学课件针灸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针灸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针灸学.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针灸学,经络腧穴部分,2,目的要求,1、掌握经络的定义。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2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奇经八脉的分布及作用特点,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3、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了解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特点、作用及意义。,3,一、经络总论,、经络的含义:经络是指经脉和络脉,是沟通表里,运行气血的通路。 经脉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络: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4,、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

2、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孙络和浮络。,5,)十二经脉:,含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为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的总称。 作用:联络脏腑,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特点:十二经脉有一定规律的循行路线,其特点是:,6, 分布规律: 阳明经在前 手足三阳经四肢外侧 少阳经在中 头面躯干 太阳经在后 太阴经在前 手足三阴经四肢内侧 厥阴经在中 躯干 少阴经在后,7,循行走向特点(流注):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 内属定的脏腑: 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8,有表里络属关系: 脏腑之间有表里关系,所属的经脉间也有表里属络关系,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有络脉沟通

3、。 十二经逐经相接,形成一个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传注系统。 交接部位:阴经与阳经(相表里经)在四肢部交接,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9,2)奇经八脉,含义:“奇”有“奇特”“奇异”之意,奇经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的经脉。奇经八脉是不同于十二经脉的“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10,特点:有一定的循行路线 不直属脏腑 无表里关系 无逐经相接的关系 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 作用: 交错循行于十二经脉间,沟通十二经脉的联系 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11,)十五络: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别出一络及脾之

4、大络的总称 4)十二经别:十二经离合出入的别行部分,深入体腔的支脉,12,、经络的生理功能 沟通内外,联系脏腑和肢体 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13,、经络的病理反应 反应病候:内脏有病通过经络反应到体表 传注病邪:正虚邪盛时,经络是病邪传注的途径 经脉病变可以传入内脏 内脏病变可累及经络 脏腑之间病变通过经络相互影响,14,、经络的临床应用 诊断方面 治疗方面 循经取穴治疗疾病 病在经络、内脏者取皮部 经脉郁滞者取之络 病在经筋者取阿是穴,15,二、腧穴总论,、腧穴的含义: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在体表的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同时,亦是针灸和其他疗法施术的部位。俗称“穴位”

5、 。,16,二、腧穴总论 目的要求,1掌握腧穴的定义。腧穴的分类。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2熟悉腧穴的主要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了解各类特定穴的意义和内容。 3了解腧穴的发展概况、现代研究概况。,17,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腧穴属经络属脏腑,18,、腧穴的分类:,腧穴分为:经穴 奇穴 阿是穴,19,经穴,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经穴的数目: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记载361穴,一直延用至今 其中:双穴(十二经穴)309穴 单穴(任、督脉)52穴,20,奇穴,十四经穴以外,而临床逐渐发现有奇效的穴位;或一个穴名有几个刺激点而无从归经的穴位,称“经外奇穴”

6、。简称“奇穴”。,21,阿是穴,以痛点为穴位,“以痛为腧”。 并有“天应穴”、“不定穴”等之称。,22,三类腧穴的特点:,23,、腧穴的治疗作用,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殊作用,24,近治作用:,有治疗穴位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脏腑病变的作用。这是所有穴位的共同点。,25,远治作用:,十四经穴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的远隔穴位所在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变,甚至对全身有影响。,26,特殊作用,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当机体功能低下时 机体功能增强 某些穴位 (同一穴位) 当机体功能亢进时 恢复正常 相对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素髎升压,27,、腧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 体表标志法 手指比

7、量法 简便取穴法,28,骨度分寸法(骨度法、折量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见34“常用骨度表”,31,体表标志法(自然标志取穴):,固定标志法: 背部的标志: 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 肩胛岗内端平第三胸椎棘突 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 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 活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手指同身寸法、指寸法),中指同身寸法:中指屈曲时,中节掌侧两端纹头之间为寸。 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背部的横寸。,拇指同身寸法:,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寸。 用于四肢部取穴。,横指同身寸法:,将食、中、无名、小指并拢,以中指第二节横纹处为准,四指的横度为寸。又

8、称“一夫法”。 用于下肢直寸,背部的横寸,35,、特定穴:,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因主治功能不同,而各有其不同的名称。,36,)五输穴,十二经中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穴位。 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古人以自然界的水流现象比喻气血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运行的动向是:由小大 ,由浅深。,37,)原穴,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共十二原。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以输代原。治脏腑病变。,38,)络穴,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有沟通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共十五络。有治疗本经及相表里经脉病变的作用。,39

9、,)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分布于背腰部。共十二俞。 治脏腑病变及与脏腑相关的组织器官病变,多用于脏病。,40,)募穴,脏腑经气汇集于胸腹部的腧穴。分布于胸腹部。共十二募穴 治疗脏腑病变。多用于腑病,41,)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 治疗八种精气有关的病变,42,)郄穴,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共十六郄穴(十二经、阴阳跷脉、阴阳维脉各有一郄穴)。 治疗本经、本脏腑的重症、急症。 阳经郄穴多治痛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43,)下合穴,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穴位。 治疗六腑病变,44,)八脉交会穴,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交会的八个腧穴。 治本经及奇经八脉的病变。,并可根据两脉相合的腧穴配合应用: 公孙通冲脉 合于心、胸、胃 内关通阴维脉 后溪通督脉 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 申脉通阳跷脉 临泣通带脉 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 外关通阳维脉 列缺通任脉 合于肺系、咽喉、胸膈 照海通阴跷脉,46,10)交会穴,两经及两经以上的经脉相交或会合的腧穴。始见于甲乙经。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治本经及相交经脉的病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