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下第五次适应性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23494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下第五次适应性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下第五次适应性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下第五次适应性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下第五次适应性语文试卷 【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 班级_ 分数_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论技术规律的人工生成 罗天强鼓正坤 规律是生成的。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生成论规律观认为规律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物质世界的演化而生成的。所谓生成是 “产生”“形成”我的意思,是从“无”中生出来“有”来。 技术规律是人工生成的。如果说自然规律是自然生成的。那么技术规律则是人工生成的。 技术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技术活动是以自然规律为基础的,但也存在自身特有的规律。 陈昌曙先生认

2、为:“人工自然领域遵循天然自然的规律。并不意味着人工自然没有它自 身的特殊规律。”张华夏先生也说到,技术“促使自然界所没有的人工客观新规律的出 现”。他们所说的“特殊规律”或“新规律”既是本文所说的人工生成的技术规律。 技术规律人工生成的过程。是自然规律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特定的自然事物在相互作 用中生成的。因此,技术规律的生成相应的,涉及到特殊的人工条件、人工物制基础,以 及人为建立的关系。技术规律在严格特殊的人工条件下生成。规律的生成,存在与特定条 件有关。人们借助于技术手段提供的人工控制的严格特殊的条件便成为技术规律生成的重 要途径。 人工条件下人工物质生成过程中技术规律的生成。在人工合

3、成的化学反应中,人工创造 的特殊条件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特殊的人工条件不仅使参与作用的反应物的内部的 相互作用发生改变或以别的方式发生作用,同时还使参与作用的反应物之间发生特殊的相 互作用。从而能够实现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转化过程。 人工条件下物质加工过程中技术规律的生成。由于许多物质材料(包括天然和人工的物 质材料)并不能直接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因而还需要对材料进行加工,给予特定的 “造型”。物质材料加工成特殊造型,创造了自然界不存在的转化和过程。并因此生成了 在研的技术活动中才存在的物质加工制作规律。 在人工物质研究和赋予技术产品使用条件中技术规律的生成。人工生成的新物质具有什 么性质

4、或功能,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加以考察。这个实验研究过程,实际上是赋予人工物 质特殊人工条件的过程,因而也是提供特殊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也是生成技术规律的过 程。具有特殊性质的人工物志是在相应的条件下才会呈现出特定的功能和变化规律。人们 制作特定产品,总是依据特定的物质材料在特定的条件下的功能或尊循的规律以及特定的 技术目的。赋予产品或零部件特定的结构,这些结构中包含了特定的物质载体和预设的条 件,当技术产品在使用时,预设的条件在人为的操作下变为现实。运用于其中的自然规律 和技术规律使以现实的形式表现出来和发生作用。 技术规律人工生成,改变了传统的关于人与规律关系的认识,人们能够发现和利用已存 在

5、的规律。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生成和应用原来不存在的规律,彰显了人对规律得更 为积极的能动关系? 技术规律人工生成的无限性,使技术发展也具有无限性的特点,使人们在更深的程度上 和更高的水平上创造人工自然,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合理性需求,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 活水平成为可能。 技术规律的生成和应用,将技术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起来,讲技术发展与生态和环境保 护同一起来。将人工自然的创造与天然自然的保护统一起来,保持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速 度的张力。更好地了解地球生态环境及人工技术和人工自然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促进技术 生态化和人性化发展,促使人类有意识的,科学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 展。 (

6、选自自然辩证法研究,有删改) 1. 下列关于“技术规律的人工生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 ) A 技术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技术活动是以自然规律为基础的。技术规律是人工生成的, 它和自然规律的生成截然不同。 B 人工生成的技术规律,是遵循天然自然的规律的人工自然自身的特殊规律,是新出 现的,自然界原先有的人工客体现新规律。 C 技术规律是严格特殊的人工条件下生成,在特定条件下存在的。技术规律生成的重 要途径就是要借助于技术手段提供的人工控制的严格特殊的条件。 D 技术规律的人工生成途径,是自然规律在自然条件下,自然事物在相互作用中生成 的,涉及到特殊的人工条件、人工物质基础,以及人为建立的联系

7、。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因为特殊的人工条件使参与作用的反应物内部,反应物之间发生改变成以新的方式 发生特殊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自然界本来没有的转化过程。 B 只有生成了在人们的技术活动中存在的物质加工制作规律,才能对材料进行加工, 给予特定的“造型”,来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C 在特定条件下考察人工生成的新物质具有什么性质或功能使赋予人工物质特殊人工 条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提供特殊相互作用的过程、生成技术规律的过程。 D 人们依据特定的物质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功能或遵循的规律以及特定的技术目的制 作特定产品。赋予产品或零部件包含特定的物质载体和预设条件的特

8、定结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保持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适度的张力,技术发展与人的发展、技术发展与生态和 环城保护、人工自然的创造与天然自然的保护要统一。 B 技术规律人工生成的无限性,使技术发展具有无限性的特定,使在更高水平上满足 人们日益发展的合理性需求,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成为可能。 C 本文认为,人们不禁能够发现和利用已存在的规律,更能够通过自己的时间活动和 应用原来不存在的规律,强调了技术规律的生成 和应用智能依赖实践活动。 D 技术规律的生成与应用应该关注对地球生态环境及人类技术和人工自然对自然生 态的影响。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科学地保护地球

9、生态环境,实践社会可持续发展。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雪夜 (日本)星新一 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 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 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

10、心他把身体搞坏 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你就别 操这份心了。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顺 利地通过这一关。”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 来。 “谁啊?” “别问是谁。老实点,不许出声!” 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声音低沉,却掷地有

11、声。 “你要干什么?” “少啰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 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但请您 千万不要到楼上去。”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别,

12、别这样。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 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快 给警察挂电话”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真晦气。”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 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 “不是的。

13、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 前的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 来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 项是 (_ ) A 陌生人“从楼梯上滚落下来”与前文“三步两步蹿上楼梯”,“ 陈旧的楼梯发 出吱吱呀呀的声音”相呼应,揭示了主题。 B 真相大白后, 陌生人没有再说话。表明他 灵魂受到了震撼,人性中的某些因子 在他内心深处被激活了,这是他洗心革面的开端。 C 小说结尾再一次写冬夜的静谧和像白色的小精灵一般悠然飘落的雪花。与开头完 美照应,使小说首尾圆合、 结构严谨

14、。 D 结局部分由警长解开悬念。由此推知警长 对辖区内居民的家庭情况较为熟悉,有 较强的说服力。 这样 结尾 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2. 结尾 在 意料 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包含内容符合生活的本质,也含着小说在结 构上潜伏者这种发展趋势的可能性。老人的儿子早就不在,这在小说的前文已经埋下了伏 笔。请找出文中的两处伏笔。 3. “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谜,它有许多种解”,小说最忌讳主题鲜明,请结合你的阅读体 验,分析这篇小说可能有的多种主题。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蔡元培:向人生“辞职” 蔡元培爱辞职,是出了名的。 他一生公开的辞职高达24 次之多,其中为了北大辞职7 次。原因多种

15、多样,有反对政府 不给经费的,有反对政府干涉北大行政的,有因为五四运动抓学生的,甚至还有一次是因 为学生闹事的。有人查过蔡元培日记 与年谱, 192 8 1929 那两年,蔡元培几乎月月在 写辞职信:请辞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请辞代理司法部长,坚辞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坚 辞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坚辞国民政府委员 然而,与这些具体的辞职相比,蔡元培几次向人生的“辞职”,才更耐人寻味。 1889 年,21 岁的蔡元培双喜临门:一是通过科举考试中了举人,二是在父母 包办下迎 娶 妻子王昭。 3 年后,蔡元培又考中进士,一举进入翰林院。虔诚的儒学士子蔡元培, 已经可以眺望传统读书人可以达到的顶峰。 不过,一

16、帆风顺的背后,也有烦心的琐事。儒生蔡元培对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深信不疑, 坚信妻子必须无条件服从丈夫,绝对不能和丈夫顶嘴。偏偏王昭和他性格差异极大, 双方矛盾渐增,令蔡元培烦不胜烦。 家庭 “战争”频繁爆发,中日两国也终于开战。惨败之后,清廷搞起变法,不过百日, 蔡元培最崇拜的谭嗣同便喋血菜市口。此前,和其他儒生一样,蔡元培绝对忠于清廷,只 希望 清廷主动改革。经此事变,蔡元培彻底看清清廷本质,第二年,他便放弃仕途回 到老家。此时,已接触过新式教育的蔡元培渐有女权意识,他认为之前凡事都要求妻子服 从的 观点 ,是绝对错误的。他亲自向妻子道歉,并写出着名的夫妻公约,从此两 人真正拥有了 幸福的 婚

17、姻,蔡元培形容为“伉俪之爱,视新婚有加焉”。 向旧人生“辞职”,向旧道德“辞职”,那一年,蔡元培34 岁。 随后几年,对新式教育兴趣日渐浓厚的蔡元培认为“救中国必以学”,而“ 世界学 术德(国)最尊”,所以“游学非西洋不可,且非德国不可”。1907 年夏,这位已近不惑 之年的清朝翰林终于到达德国首都柏林,他准备至少用五年时间 ,在德国“专修文科之 学,并研究教育原理,及彼国现行教育之状况”。 蔡元培负笈西来,系自费留学,尚有柴米之忧。他一边学德语,一边做家庭中文教师, 还要为上海商务印书馆编书、译书。进入莱比锡大学后,蔡元培埋头读书,内容主要涉及 哲学 、 心理学、德国文化 史、文学、艺术等。

18、他曾翻译了一篇题为德意志 大学 之特色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哲学家包尔森的名着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的绪论。包 尔森指出, 德国的大学“为研究科学之实验场,而一方且为教授普及专门知识高等学科 之黉舍,此为德国大学之特质 故德国大学之特色,能使研究、教授融合而为一”。 留德四年,蔡元培脑中逐渐形成一个中国未来 的教育体系。 在“半工半读”“半佣半丐”的艰苦中,蔡元培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全重 塑了自己的知识人格,他完成了向塞满自己头脑的四书五经的“辞职”。1911 年,他应邀 回国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那一年,他43 岁。 历经反复,以1917 年 1 月 9 日 发表 就任校长演说为标志

19、,49 岁的蔡元培正式执掌北京 大学。他清积习,除昏聩,寄望于诸君者三:曰抱定求学之宗旨,曰砥砺严谨之德行,曰 敬爱师友之情谊。三言既出,全校一震。他延揽诸方英才,为此不拘一格,一时群贤毕 至;他独尊教授治校,为此开罪官僚,却得传道有道。凡此种种,俱化为他为北大注入的 灵魂 :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治下的北大,从此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部不朽 史诗。 我们今天回望蔡元培的24 次辞职,有的颇具深意,有的则更像轶事,然而蔡元培两次对 人生的“辞职”,却成就了中国现代史不可或缺的一环。倘若没有参透时代的智慧 ,没 有勇于决裂的魄力,今人注定只能在暗自喟叹中甘于平庸。世上最难改变的,是自己。 我

20、们今天常说,教育家去哪了?“教育家”正沉沦于顾影自怜的“中年危机”中,正委身 于集体沉默的心安理得中。不如学学蔡元培,49 岁,还能换种活法。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_ ) A 蔡元培花四年时间,在德国“专修文科之学,并研究教育原理,及彼国现行教育 之状况” ,这样对他日后执掌北京大学,并为北大注入“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灵 魂有一定的影响。 B 在“半工半读”“半佣半丐”的艰苦中,蔡元培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全 重塑了自己的知识人格,以便于他回国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的职务。 C 已接触过新式教育的蔡元培渐有女权意识,他认为之前凡事都要求妻子服从的

21、观点, 是绝对错误的。他写出著名的夫妻公约特地向妻子道歉。 D 作者在本文中借蔡元培多次对人生的“辞职”,表现了蔡元培的智慧和魄力,并表 达了作者对如今教育家的深刻批判,以及对如今教育界的深思和绝望。 2. 文中提到了几次蔡元培耐人寻味的向人生“辞职” ?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3. 从蔡元培的多次“辞职”中,我们领悟到了他的什么人生智慧?请结合文本并联系 实际谈谈你的启示。 二、文言文阅读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吴良,定远人。初名国兴,赐名良。与弟祯俱以勇略闻。从太祖起濠梁,并为帐前先锋。 良能没水侦探,祯每易服为间谍。张士诚兵据秦望山,良攻夺之,遂克江阴。即命为指挥 使守之。

22、 时士诚全据吴,跨淮东 、浙西,兵食足。江阴当其要冲,枕大江,扼南北襟喉,士诚 数以金帛啖将士,窥衅。太祖谕良曰:“ 江阴,我东南屏蔽,汝约束士卒,毋外交,毋 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已。”良奉命惟谨,备御修饬。以败敌功, 进 枢密院判官。士诚大举兵来寇,艨艟蔽江,其将苏同佥驻君山,指画进兵。良遣弟祯 出北门与战,而潜遣元帅王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合击,大败之,俘斩甚众。敌宵遁。 寻复寇常州,良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当是时,太祖数自将争江、楚上流,与陈 友谅角,大军屡出,金陵空虚。士诚不敢北出侵尺寸地,以良在江阴为屏蔽也。 良仁恕俭约,声色货利无所好。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

23、练兵,常如寇至。暇则延儒 生讲论经史,兴学宫,立社学。大开屯田,均徭省赋。在境十年,封疆宴然。太祖常召 良劳曰:“吴院判保障一方,我无东顾忧,功甚大,车马珠玉不足旌其劳。”命学士宋濂 等为诗文美之,仍遣还镇。寻大发兵取淮东,克泰州。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 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太祖诣江阴劳军,周巡壁垒,叹曰:“良,今之吴起也!”洪武三年进都督同知,封江阴 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四年讨靖州、绥宁诸蛮。五年,广西蛮叛,副征南将军邓愈帅平章李伯升出靖州讨之。 数月,尽平左右两江及五溪之地,移兵入铜鼓、五开,收潭溪,开太平,歼清洞、崖山

24、之 众于铜关铁寨。诸蛮皆震慑,内附,粤西遂平。十二年,齐王封青州。王妃,良女也,遂 命良往建王府。十四年卒于青,年五十八。赠江因公,谥 襄烈。 (选自明史列传第十八)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士诚兵复出马驮沙 / 侵镇江巨舰 / 数百溯江而上 / 良戒严以待 / 太祖亲督大军 御之 / 士诚兵遁 / 追至浮子门/ 良出兵夹击 / 获卒二千。 B 士诚兵复出马驮沙 / 侵镇江 / 巨舰数百 / 溯江而上 / 良戒严以待 / 太祖亲督 大军御之 / 士诚兵遁 / 追至浮子门/ 良出兵夹击 / 获卒二千。 C 士诚兵复出马驮沙 / 侵镇江 / 巨舰数百 / 溯江而上

25、 / 良戒严以待太祖 / 亲督 大军御之 / 士诚兵遁 / 追至浮子门/ 良出兵 / 夹击获 / 卒二千。 D 士诚兵复出马驮沙 / 侵镇江巨舰 / 数百溯江而上 / 良戒严以待太祖 / 亲督大军 御之 / 士诚兵遁 / 追至浮子门/ 良出兵 / 夹击获 / 卒二千。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淮东,即宋代淮南东路的简称,和淮西(淮南西路)相对。淮东即淮右,淮西即淮 左。朱元璋在明太祖实录里就曾说过,“予本淮右布衣”。淮东所包括的主要范围 也就是今天的扬州、淮安、南通、盐城、滁州、夆州、连云港、宿迁等地区。 B 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语有很多。比如,升:提升

26、。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 或级别。如: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超迁:越级升迁。擢:在原官职上提 按官职。陟:提升官职。文中的“进”也有升官之意。 C 学宫,在文中是指学校。“学宫”一词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是周天子设立的大 学。历史上著名的稷下学宫则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 要场所。 D 谥号,是指古代王保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被追加的称 号。在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庙号联系在一起,如唐高祖就是庙号,隋炀 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良和弟弟都是勇猛有谋

27、略的人,而且各有特长,吴良水性好,吴祯经常乔装区当 间谍。 B 张士诚举兵来犯。吴良派弟弟吴祯出城应战,而另遣人出南门,合击敌人,取得大 胜。敌人溃逃之后,又来侵犯常州,也没有成功。 C 明太祖领兵和陈友谅作战,金陵兵力空虚,但是张士诚不敢向北侵犯一点土地,就 是因为有吴良。 D 吴良用兵如神,多次立下战功,太祖对他的评价其高,将他比作战国时期的名将吴 起,并予以重赏,还命宋濂等人写诗文赞美德。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江阴,我东南屏蔽,汝约束士卒,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 保境安民而已。 (2) 敌宵遁。寻复寇常州,良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 三、

28、诗歌鉴赏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 注 】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 注 】 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 下列对这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刘诗一二句和雍诗一二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风平浪静、湖面安宁静谧的景象。 B 雍陶这首诗描绘洞庭君山的诗,起笔就很别致。诗人不是先直接描写君山,而是从 君山的倒影起笔,表现君山的秀美别致。 C 刘诗选择了渴望的角度。写洞庭湖夜色迷人,明月清辉之下。湖光山色俱佳,交相 辉映,浑然一

29、体。 D 刘诗的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白银 盘里一青螺”,设警精警,真是妙句。 E 这两首诗都写洞庭山水,以细致笔触描摹出了宁静、秀美、和谐的境界,表现了诗 人的审美情境。雍诗侧重于写情,融情于景,情动景出。而刘诗侧重于写景。 2. 两首诗都写山水。共同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雍诗较之刘诗,手 法更多样且有所不同。请举出一种并加以分析。 四、名句名篇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 的渺小的语句使:_,_。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0、”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 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 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诗“_ ,_ ” ,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 仇恨之情。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里用“_ ”写出了激战后黯然凝重的氛围和悲壮 场面的色彩。 五、选择题 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 )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位13 年,竟写下了约4000 万字的朱批,就连现在的专栏作家、网 络写手也难以望其项背。 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蒋干被塑造成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 笑的形象。 政府和企业都在处心积虑地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所以毕业生就业也不是 一样特别

31、难以解决的事。 以前他是我家的邻居,我家有几个孩子,谁几岁,谁的性格怎样,你都了如指掌。 法国当地时间2015 年 11 月 13 日晚,在位于巴黎北郊的法兰西体育场附近发生多起 震古烁今的枪击爆炸事件。 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与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协作,夙夜在公,努力向历史和人民 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A B C D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_ ) A 这里的实体书店不再是简单地卖书,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以其个性化,高品 质的特点愁住了自己的特定粉丝,积累出一定的文化口碑。 B “低头族”不分时间地点,都捧着电子产品聊天、玩游戏或看电影,都使跟人聊天 时也忍不住看手机,其行为对人际

32、关系危害很大。 C 近日,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取消活期存款利率纯属谣传。 D 2015 年 12 月 1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 2016 年 10 月 1 日正式生效。人民币权重为10 92%,超日元和英镑。 9. 下面这段文字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是(_ ) 或许停下来侧耳倾听,铺满地的落叶。 人们为了迎接她而把一切首饰得整整齐齐,粮仓也因此变得满满当当。 割下一片片稻谷,搞下一架架丝瓜,将红透的苹果采下,把雪白的棉花收集。 人们享受着奔波,享受着忙碌。 一脚踩上去清脆的脆裂声让耳朵也变得十分享受。 秋是高贵的,所有人们为她的到来变得格外繁忙。 布谷鸟的声音格外悦

33、耳,谷中的山歌也格外嘹亮。 A B C D 六、语言应用 10. 下面的语段存在五处表达不够准确的地方,请找出并修改。 “城市文明”问题在当下的提出,我想有两个北京最值得关注:一是以全球范围看, “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缓都市群”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在授大推动当今世界经济社 会发展的同时,也对城市社会学家所谓的“城市问题”大量涌现并不断升缓。直接影响到 当今世界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从中国来说,这既是城市化进程在中国快速发展的 必然表现,而且是“城市文明”在当下备受关注的直接原因。但另一方面,文明在现实与 理论上的准备,却不足并且匮乏。 11. 请仿写下面的句子,与之构成一组意境接近。表达

34、合理的排比句。(至少写两句) 良知是人生的鸡汤,在你遗落寒冬时,给你雪中送炭的温暖。 七、材料作文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最近,网上一则消息引发热议:一老太太误将邻居自家院子里种的洋水仙当做韭菜偷割, 并做成饺子给孙子吃,导致孙子食物中毒。老太太伙同子女来闹,理由是不该种植有毒植 物,故意害人。老太太报警后,警察出于人道主义让种植洋水仙的邻居赔偿部分医药费。 邻居感觉很是冤枉。对此有网友说,老太太理应后果自负;也有网友说警察处理不当;还 有网友说,种植洋水仙的邻居不该赔偿医药费。 杜宇以上观点。你更认可哪一种?请将你的看法写成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要求结 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体现你的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要抄袭。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 1 题【答案】 第 2 题【答案】 第 3 题【答案】 第 4 题【答案】 第 5 题【答案】 第 6 题【答案】 第 7 题【答案】 第 8 题【答案】 第 9 题【答案】 第 10 题【答案】 第 11 题【答案】 第 12 题【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