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教案设计.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24864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3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教案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教案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教案设计.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2古诗三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的三首古诗都以爱国为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优秀诗文,注 意通过语调、韵律、 节奏等体会作品的情感。 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课程丰富的 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 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 基于以上认识,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情”为切入点,侧重从查找搜集资料、 潜心品析吟诵、对比、 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 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 读出自己的理解, 读出自己的体验, 读中悟美,读中悟情,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 另外注重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2、力,使学生能融会贯通, 提高鉴赏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丰富自己的精 神世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清明上河图的电子动态图。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查找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视频播放清明上河图的电子动态图。 我们来欣赏一幅被称为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 在 2010 年中国世博会时, 它被人们用现代科技手法制成了巨幅电子动画图陈列在中国馆 内。 2 激趣:欣赏了这幅画, 你有什么感受?你可以用一些四字词语来形容吗? ( 车水马龙、繁荣昌盛、富足安康、国泰民安) 3导入: 这个繁荣昌盛的城市便是

3、北宋时期的京城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 南开封。从公元960 年到公元 1126 年的 100 多年间,人们都过着太平、富足、 安康的日子。但这一切从金兵破城而入的那天起,就不复存在了。靖康二年(公 元 1126年) ,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中原的 半壁江山被金人占领。这段历史也被宋人称之为“靖康之耻”。 公元 1210年,已是 85 岁高龄的诗人陆游,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 临终之际, 他独独为一件事而不瞑目,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自 己的临终遗言。现在,就让我们先走进古诗三首中的示儿,看看他的遗 言。( 板书课题和诗题 ) 设计意图: “诗言志,

4、歌咏怀 ”,诗人在诗中流露的深沉情感与他所处的环 境有着极大的关联。 因此,想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就必须了解诗人及创作诗歌 的背景。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深入了解示儿和题临安邸的写作 背景。 二、学习示儿 ( 一)解读课题,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读出节奏。 (1) 请大家自由读这首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停顿。 (2) 指名读古诗,指导读好停顿。 (3) 指导写好“祭”“乃”。 祭:左上有两点,右上是横撇,不是两小撇。书写时上面部件要盖住下面 的“示”。 乃:笔顺为横折折折钩、撇。 2再次读文,读出味道。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 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

5、味道来。自己再试着读一读, 争取读出自己的味 道和感觉。 3你知道“示儿”是什么意思吗?( 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 子的。 ) 你是怎么知道的? ( 看注释 ) ( 二)自主合作,探究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 (1) 独立读古诗,采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字词及古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出 标记。 (2) 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理解字词意思的方法: 看注释。 查工具书。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经验。 (3) 全班交流,解决不懂的问题,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相互补充。 2按照自学提示展开学习。 ( 三)集体交流,明晰诗意。 1组织交流,体会句意。 (1) 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的意

6、思;“万事空”,什么都 没有了的意思。这句诗是说: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2) 但悲不见九州同:“但”,只的意思;“九州同”指全国统一。这句的 意思是: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3) 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定”指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这句的意思是: 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 收复中原的那一天。 (4) 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指祭祀祖宗;“无”同“勿”,不要的意思; “乃翁”指你们的父亲。这句的意思是: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 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2引导学生把每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 我

7、本来就清楚地知道, 人死了世上的什么事都和我没有关系了,只是为看不 见全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到了宋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日子,你 们祭祀祖先时,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个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 四)咬文嚼字,体会情感。 1诗里有一个字明确地表明了诗人写诗时的情感,是哪个字?( 板书:悲 ) 作者“悲”的原因是什么?是自己吗? 2小结: 是啊!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 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 只叮咛他们“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多么深厚 的爱国情怀啊!此时此刻, 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 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 吧!( 配乐朗读 ) 设计意图: 先安排自主学习,

8、后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建立在个体 学习的基础上,让小组合作发挥实效。通过小组检查、交流,可以起到优秀者帮 助落后者的作用。意在发挥群体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交流诗意,丰 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通过集体交 流,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抓住“悲”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透过文 本和诗人进行对话。通过朗读,让学生把体会到的感情抒发出来,从而在情感上 和诗人共鸣。 三、学习题临安邸 ( 一)启发质疑,交流过渡。 1质疑:读罢示儿 ,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 陆游的愿望实现了吗? ) 2过渡: 是啊,陆游这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毕生的遗

9、憾和 无限的希望离开了, 他的愿望能实现吗?南宋爱国诗人林升写在旅店墙壁上的一 首诗题临安邸或许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 二)交流资料,初步感知。 课前只要求收集资料,用于课上交流,不用积累。 1交流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 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占领。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 位,史称南宋。 南宋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 思收复中原失地, 只求苟且偏安, 对外屈膝投降, 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志士; 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升写 出了这首题临安邸 。 2 同学们,听了这段介

10、绍,你认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愤 怒、责问 ) 3学生自由练读古诗后,指名读古诗。 4指导书写“熏、杭”。 (1) 熏:笔顺是先写撇、横,再按书写“黑”字的笔顺来写,一竖要贯穿到 最上面的撇。总体要紧凑,不要拉长。 (2) 杭:右上的一横要短一点,要比左边“木”的横略高。 ( 三)走进诗文,品悟交流。 1按照学习上首古诗的方法,先独立品悟诗句含义,然后小组内合作交流。 2解读“游人”。 (1) 诗人把那些“王师”“权贵”都看成了什么人?( 游人) (2) 什么是“游人”? ( 游山玩水的人 ) (3) 这里的游人和我们平时说的游人一样吗?( 不一样,我们平时说的“游 人”是出去

11、旅游的人, 不是天天都玩, 只是偶尔的,而这里的游人却是天天如此, 不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眼里。) 3品析“醉”。 (1) 他们玩得怎么样? ( 醉了) (2) 这里的“醉”和“喝醉酒”的“醉”是不是一样?(不一样。“喝醉酒 ” 是醉了还会醒过来,只是偶尔的,而这里的 “醉”却是天天如此, 永远也醒不过 来的。 ) (3) 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仿佛看到了那些权贵们 喝着美酒,吃着山珍海味,听着歌女们演奏,看着舞女们跳舞的画面。) (4) 通过这个“醉”字,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 仿佛听到了他们在那里高谈阔 论,却什么也不去做。 ) 4剖析“直把杭州作汴州”。 (1) 暖

12、洋洋的春风把这帮只知道游山玩水的家伙吹得像喝醉了酒一样。在他 们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 不是,是汴州 )是啊,他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老家 汴州。 (2) 谁能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杭州只是他们逃难 的地方,不是他们真正的家, 那些家伙简直把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了老家汴州。) (3) 小结: 也就是说那些家伙早已忘记了故都汴州,忘记了被金兵占领的半 壁江山。 5理解“山外青山楼外楼” 。 (1) 这些权贵们逃到杭州后, 杭州又成了什么样子呢?谁能用一句诗来回答。 ( 山外青山楼外楼 ) (2)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西湖周围的青山、 楼阁重重叠叠, 风光极其美丽。 ) (3

13、) 这些楼是谁建的? ( 皇帝、大臣们 ) 他们建了这些楼做什么? ( 供自己享乐 用) 6质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1) 面对这群只知道享受,而不顾老百姓死活的人,你们着急不着急?我们 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相机指导朗读,读出怒其不争 的悲愤之情。 (2) 在“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声中, 在“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痛恨声中, 你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怎样的心?( 忧国忧民的心 ) (3) 表达练习:面对终日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你想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 启发学生进行深刻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过渡到题 临安邸的教学。学习古诗最大的困难就是难进入古诗中的情境,所以教师要注 意开

14、发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必备的背景材料。通过现在的“游人 ”与诗中的 “游人”作对比,通过 “喝醉酒 ”的“醉”与诗中的 “醉”作对比,通过 “汴 州”与“杭州”作对比,把学生带入了那个久远的年代。 学生就好像穿越了时空, 看到了南宋统治者的歌舞升平,看到了金兵占领地区老百姓的孤苦无助,看到了 汴州曾经的繁华,看到了杭州又败在了这些醉生梦死的人的手中。 四、激发情感,诵读古诗 1组织学生讨论:陆游的愿望能实现吗?( 不能) 2过渡: (1)85岁的老人在最后一刻也未能见到“九州同”,心情是何等 悲痛,何等悲愤?千年之后,读来仍令人潸然泪下!( 齐读古诗示儿 ) (2)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

15、州多美啊!南宋权贵们已经断送了一个美 丽的汴州,难道就不会再断送一个锦绣如画的杭州吗?我们担忧不担忧?( 齐读 古诗题临安邸 ) 设计意图:重点又放到对学生朗读的引导上, 启发学生读出心中的那份感触。 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即用朗读促理解,用朗读促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 能力。学生投入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恨诗人所恨。 第二课时 一、背诵古诗,引入新课 1激发情感:爱国,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巍巍中华,悠悠历史,有多少 仁人志士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自己的国家,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隔着 千年的长河,今天, 我们仿佛依然能够听见他们铿锵有力的话语,看见他们坚贞 不屈的身影

16、! 2背诵古诗。 (1) 首先,让我们穿越近千年的时空,来到伟大爱国诗人陆游的家中,听听 这位 85 岁的老人在弥留之际的遗言吧。指名背诵示儿。 (2) 接着,我们再来听听,林升对昏昏度日的权贵们,愤恨与不满的质问。 指名背诵题临安邸 。 3导入新课:“但悲不见九州同”,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陆游,带着他毕 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道出国家 衰败的根源。那么,如何才能强国富民呢?让我们到己亥杂诗中寻找答案。 ( 板书课题 ) 设计意图: 通过背诵古诗示儿题临安邸,复习上节所学内容,同时创 设情境,引入本课所学内容。 二、交流资料,解释诗题 1引导学生汇报课前

17、查找的资料:“己”是天干的第六位,“亥”是地支 的第十二位,诗题中的“己亥”指的是1839 年。这首诗是龚自珍在辞官南下, 把一路上的所见所思所想记录成315 首日记体组诗中的一首。因为都写于己亥 年,所以将这 315 首诗都称为己亥杂诗 。 2指导书写“亥、哀、拘”,重点指导“亥”:撇折上没有点,书写时要 注意保持字的平衡。 3教师小结: 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 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 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其中的第125 首。(PPT 出 示) 4教师配乐范读。 设计意图: 本诗所表现的时

18、代与学生相距太远,平时缺少积累。所以采用以 学生课前搜集和预习汇报为主,教师补充为辅的教学方式, 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 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通过示范朗读,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三、自学探究,把握大意 1出示自读提示,指导学生自读古诗。 (1) 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2) 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查找的资料,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3) 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一会儿提出 来大家共同研究。 2指名读,评读,练读。 ( 纠正字音与停顿 ) 3汇报交流。 (1) “恃”读 sh, 不读 c, 是依靠的意思。 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忄” 后写中间的

19、竖画。“喑”是沉默的意思。 (2) 引导学生自由交流,相机解决以下内容: A九州生气恃风雷:“生气”不是指“发脾气”,是指活力和生命力,在 这里用“朝气蓬勃的局面”这种说法更符合前文“九州”这样的语言环境。 B万马齐喑究可哀: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比喻人们沉默不语 ) 毕竟让人觉 得悲哀。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去理解和感悟。 C我劝天公重抖擞:“重抖擞”是再次振作精神的意思。 D不拘一格降人材:“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 “格”吗? ( 清朝用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只读“四书 五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这“不拘一格降人材”就是希望打破死板、 陈旧的制

20、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设计意图: 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 一步。引导交流的时候, 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指导,不在自学能学懂的地方 花费时间,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过程中不着痕迹地渗透学习方法,培养 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理解诗意,品悟诗情 1引导学生独立细读,想象画面:初读时,我们大体了解了诗意,现在我 们再读全诗,透过文字去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 2小组汇报交流,讨论想象到的画面。 3细品第一、二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 一提到“万马”你能想到什么词语?( 万马奔腾、万马齐鸣 ) 那是何等热 闹、壮观的景象! 而这“万

21、马齐喑”呢?看到这个词语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场 面? (2) 这里龚自珍真说的是大清朝的马吗?他指的又是什么?从哪里读出来 的?( 联系上文 “九州”知道说的是 “举国上下死气沉沉的局面 ”。) (3) 这“举国上下”包括哪些人?( 君、 官、 民)又是怎样的死气沉沉呢? 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 (4) 正因为“哀”和恨,所以大家盼望着一场大的变革的“风雷”来唤醒这 九州的“生气”啊!作者盼望的“九州生气”是怎样的?用平时积累的词语说 说。( 国泰民安、生机勃勃、安居乐业) (5) “风雷”是巨大的社会变革,你希望这风雷荡涤什么?炸醒什么? (6) 过渡:他满心期盼那如风雷一般强大、一般迅

22、疾的变革啊!( 齐读第一行 诗)让这场变革来得更快些! ( 齐读第一行诗 ) 让这场变革来得更猛烈些吧! ( 齐读 第一行诗 ) 4细读第三、四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 引导学生读读后两句,合作交流:他劝谁?劝什么?怎样劝? (2) 过渡: 这首诗写下后不到一年,英国的大炮首先轰开了国门,第一次鸦 片战争的硝烟让本已千疮百孔的国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齐读三、四行诗 ) 后来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 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清政府与各国陆续签订了一 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 齐读三、四行诗 )甲午海战败了,百日维新失败,八国联军 侵华,国家危急了啊! ( 齐读三、四行诗 )

23、引读要充满激情,带动学生通过诵读感悟诗人的爱国之情。 设计意图: 诗中的 “万马齐喑 ”既是全文的教学重点、难点,又是关键点。 是上文 “九州生气恃风雷 ”的原因,也是下文 “我劝天公重抖擞 ”的基础,抓住 这个词,就是抓住了教学的重点。 突破这个难点采用了多种方法,使得文本的内 涵丰富起来。 同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与激发情感。学生能理解的地方以读 代讲,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感知、 感悟,借助充分地读体会感情。 教学环节简明, 符合情境、情感的发展需要。 五、激情诵读,感悟写法 1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 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

24、的强烈愿望。) 带着这样的期 盼,来诵读这首诗。 ( 全班诵读 ) 2总结写作方法。 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 作者通过创造了“万马”“风雷”“天公”这样浩 大的意象来表达。 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 通又相异, 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课下大家还可以再去读读龚自珍其 他的诗或文,更真切地感受他的情。 设计意图: 回到全诗的整体,带领学生整理和内化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陆游和林升同是南宋爱国诗人, 示儿和题临安邸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个是 “悲”,一个是 “愤”,凝结了诗魂。 “悲”的是国家不能统一, “愤” 的是为了国家能够统一,所以将这两首古诗安

25、排一课时来讲,己亥杂诗单独 安排一课时来讲。 古诗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学生对学习古诗不感兴趣,古 诗教学收效甚微。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通过认真解读新课标, 从中悟出了一些方 法并把它们应用于这课教学上,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遵循以 阅读记诵为主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在具体方法上包括: 以学生的自主 诵读为主,淡化教师的讲解;重视学生对作品的诵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使课内诵读与课外诵读相结合;对教材进行适度拓展; 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力 和语言感觉力结合了起来;从作品意象入手体验作品的情感意蕴;创设情境,运 用感性化的教学手段,如:PPT演示、图片、范读、读一读等方式,渲染意境。 本课教学也存在着缺陷, 那就是对学生课外诵读的培养不够。因为课外阅读 记诵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通过课外诵读的不断积累, 可以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感悟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 亦可以使其心灵得到陶冶净化。 因此, 我们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学生课外阅读记诵古诗的情况。其次是指导学生对作品进 行默读的训练不够, 本课教学默读时间有点少了, 因为默读是体验作品情感的一 种很好的方式。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改善,在反思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争取在 教学上有新的飞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