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2019年广东高考,谈运算求解能力的培养(中山一中李启龙).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27369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2019年广东高考,谈运算求解能力的培养(中山一中李启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看2019年广东高考,谈运算求解能力的培养(中山一中李启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2019年广东高考,谈运算求解能力的培养(中山一中李启龙).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看 2019 年广东高考,谈运算求解能力的培养 广东中山市一中李启龙 一个统计数据 文【 1】中表 3 理科各大题的相关数据(抽样统计的结果) 题号平均分标准差难度 16 10.22 3.33 0.85 17 10.17 3.35 0.78 18 5.84 3.89 0.45 19 2.53 3 0.18 20 1.6 1.94 0.11 21 0.56 0.91 0.04 这表明一个事实2019 年广东省高考数学题难! 一次特别测试 时间: 2019 年 9 月 8 日下午四点四点半 地点:中山一中数学竞赛课室 测试内容: 2019 年广东省高考数学第21 题 参加学生:中山一中高二、高三数

2、学竞赛全体同学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 3 7 5 8 4 5 6 7 6 7 7 6 这表明一个事实2019 年广东省高考数学题运算量大! 一个真实故事 2019 年 9 月,我任教高一竞赛班数学。有一个同学解一元二次方程 2 430xx,这位同 学没有用十字相乘法,也没有用求根公式,她使用的是她最擅长的方法配方法。 这表明一个事实,我们的学生运算方法差! 文【 1】中指出,新课程标准对于运算求解能力的要求较传统课程的要求大为降低,这 在教学实践中也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在教学实践中, 数学教师尤其是初中数学教师对运算 要求的降低,学生的运算能力也

3、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文【 1】中又指出,针对这一薄弱点,2019 年试题加大了对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有利 于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文【 1】提醒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学生的运算能力确实比较弱,从近几年高考答卷情 况容易看出。因此,对于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应该呈现出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 中学数学教师如何迎接逐步加强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的挑战! 1、 代数运算中注意对“形”的理解和应用,是提高运算能力的有效方法。 围棋之战中,双方都十分注意棋形的好坏,好的“棋形”进可攻退可守。做平面几何题尤其 要注意“直观” ,当直观被隐藏起来以后,要添加辅助线,把原图补成一个“好形”。这样做 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代

4、数也讲究“形”,什么是代数的形?先看一个例子:设,a bR 求 211 () a aba ab 的最小值。将上式变形为: 1111 ()() ()() a abba abab aba ababa ab 用均值不等式即可。 培养学生对形的感悟十分重要。代数运算中注意对“形” 的理解和应用,是提高运 算能力的有效方法。 高中阶段的代数运算主要是“变形”,如何在变形的过程中得到“好形”和运 用“好形”解决问题值得研究。 例如: 2019 年广东省高考理科数学第20 题 设0b,数列 n a满足 1 ab, 1 1 2 22 n n n nba an an (1) 求数列 n a的通项公式 ; (2)

5、 证明 :对于一切正整数n, 1 1 1 2 n nn b a. 一个具有较好数学素养的同学在学习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后,他们获得地应该是一些 数学模型 :如等差数列模型,等比数列模型,递推模型 ,迭加模型 ,累加模型 ,累乘模型 ,等差与等 比积模型 ,换元后等差(或等比 )模型 ,可归纳模型等等.在数学运算过程中能走近模型,无疑这 些变形会产生 ” 好形 ” . 由 1 1 2 22 n n n nba an an 联想 1.递推模型 : 1 121 nn nn abb a “好形 ” 2.等比模型 :令 n n n A a , 1 12 12 12 nn nn AA bb AA bb ,

6、 1 12 2 nn nn AA AAb “好形 ” 3.换元模型 : 1 1 1 1 1 21 2 1 n nn n n a b aba n a nan n “ 好形 ” 4.归纳模型 : 1 ab 2 2 2 2 b a b 3 3 222 3 22 b a bb 猜想 : 1221 222 n n nnnn nb a bbb “好形”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好形 “,总结好形在运算中的作用, 学生的 运算能力会不断增强。 2、 加强 “通性 ” “通法”的训练,是提高运算能力的有效途径 (1)数学归纳法是数学的基本方法,与自然数的无限子集有关的命题可以使用 数学归纳法。

7、运用第一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不等式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基 本要求。 教学片段一:能否用数学归纳法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22 111 1 23n 学生:不能用数学归纳法 教师:为什么? 学生:做不了 教师:不可能,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都可以使用数学归纳法 学生:真的做不了,不能用归纳假设 教师:为什么不能用归纳假设? 学生:不等式右边不含n 学生:顿悟!啊!可以在不等式右边补含n的式子 222 1111 1 23nn 再看一个例子:06 高考题有一问是要证: 2 1111 (1)(1).(1) 3332 n 加强命题: 22 1111111 (1)(1).(1)() 3332333 nn 先证引理:

8、 1212 (1)(1).(1)1(.) nn xxxxxx (0,1 ,1,2,.,) i xin (2) 换元法 化繁为简,透析本质 2019 广东高考理数21:已知曲线 22 :20(1,2,) n Cxnxyn从点( 1,0)P向 曲线 n C引斜率为(0) nn kk的切线 n l,切点为(,) nnn Pxy (1)求数列 nn xy与的通项公式; (2)证明: 13521 1 2sin 1 nn n nn xx x xxx xy . 简 析 : 由 于 n n n n x x ny x 1 1 12 1 , 可 令 函 数xxxfsin2)(, 则 有 12 1 sin2 12

9、1 nn ,即 n n n n y x x x sin2 1 1 . 又201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4.如果 5533 cossin7(sincos),0,2,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简析 : 不等式 5533 cossin7(sincos),0,2等价于 3535 11 sinsincoscos 77 又 35 1 ( ) 7 f xxx是R上的增函数 ,所以sincos (3)导数法 导数是研究函数的有力工具。既可以研究函数的局部性质,例如, 函数在某点的切 线的斜率, 函数的极值等等;也可以研究函数的整体性质,例如,函数在某个区间 上的单调性等等。既有定量也有定性。利用导数是研究函数的方法

10、是表格法。 然而,列表格的关键是导函数的零点可求。如果导函数不是初等函数,是超越函数, 导函数的零点不能量化,怎么办?我们在训练中要注意:用“二分法”估计零点。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可以选择其单调区间的子区间,或定义域的子集. (4)分类法 解不等式重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二次不等式(组 )和可化为一元一次 不等式 (组 ),一元二次不等式(组)的不等式都需要分类,处理含有绝对值的问题的一 般方法分类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教学中注意总结分类标准,如按余数分类(分 奇偶等 );按性质分类 (如等比数列的公比,直线的斜率等 );按零点分类; 按判别式分类 等等。 3、 “重予规”, “示以巧

11、”,让学生在运算过程中苦中有乐! 教学片段二:如何化简 师生:由椭圆的定义得到 2222 ()()2xcyxcya 师生:移项 2222 ()2()xcyaxcy,有利于两边平方 师生: 2222 ()()2xcyxcya可以直接两边平方 师生:观察方程,令 22 ()xcyatx, 22 ()xcyatx分别平方 教学说明:上式从几何意义上讲是“好形”,但是方程不能叫椭圆的标准方程,需要化 简。学生比较害怕含有两个根号的式子,按定势思维一般变形为式,然后两边平方不难得到 椭圆的标准方程。 培养运算能力就是要在难受的地方让学生多吃点苦。老师千万不能包办代 替,此时此刻教师的责任就是等待!教师建

12、议不移项直接两边平方看看行不行。让学生 在吃点苦!学生演算过后很惊奇,过程并不麻烦!这样做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和一些 战胜两个根号的勇气。其实,事情并没有结束,方程式不仅从几何意义上讲是“好形”,从 代数上看是一个对偶式,作 22 ()xcyatx, 22 ()xcyatx变换可以简 化运算。教学中,教师既有“重规”,也有“示巧” ,让学生在运算过程中苦中有乐! 解析几何问题的运算量特别大,造成运算量大原因是在坐标化的过程中,用怎样的代数 形式表达几何图形。 例如,直线有一般式、 两点式、点斜式、斜截式、截距式。 还有xmyb 什么都不是。 教学片段三:妙在一“设” 中心在原点O,焦点在坐

13、标轴上的椭圆与直线1xy交于,A B两点,M为AB的中 点,直线 OM 的斜率为 2 2 ,且OA OB,求椭圆的方程。 教师:求曲线方程一般分两类,曲线未知用“五步”法;曲线已知用待定系数法;本题 要设椭圆方程。 学生甲:先设 22 22 1 xy ab 再设 22 22 1 yx ab 运算量大 学生乙:设 22 1(0,0) xy mn mn 避免了讨论 学生丙:设 22 1(0,0)AxByAB避免了讨论,运算量小 解析几何问题的运算有句名言:设而不求。 为什么设了不求呢?这是个非常有意识的问 题,是求不出来,还是难得求出来,还是不需要求出来。事实上,这里有一个窍门,对称式 都可以用基

14、本对称式表示。显然二元对称式都可以用二元基本对称式表示。几何条件许多是 可以转化为二元对称式,这是解析几何问题的基本特征。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 有效、高效! “同理可得”是数学的一大特点,在数学问题中有些问题“同态“,有些问题“同构”。 准确地使用同理是简化运算的一种手段。教学片段四:可不可以“同理”? 人教版选修21 第 50 页B组 4.如图,矩形ABCD中,8,6. ,ABBCE F G H分 别是矩形四条边的中点,, ,R S T是线段OF的四等分点, ,RST 是线段 CF的四等分 点,请证明直线 ER与GR 、ES与GS、ET与GT的交点都在椭圆 22 1 169 xy 上。

15、 略解:设 (4 ,0),(4,33 ),PtPtEPGPQ故当 1 1 3 , 4 2 4 t时,,QL MN 直线 3 :3 4 EP yx t 直线 3 :3 4 t GPyx 联立方程组 3 3 4 3 3 4 yx t t yx 将联立方程组中的t消去就是椭圆 22 1 169 xy . 教学中在运用“同理可得”的时候也存在风险。还有一些如“类似地可得”,“不妨设” 等等,也是很值得注意。 4、 运算能力的培养,要防止在重要关节处马虎草率,囫囵吞枣 新课程指出高中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包括, 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 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

16、养。有价值的思维 活动依赖于好的数学问题。思维活动的展现依赖于好的运算。一个含有思维活动的运算 恰恰这些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之所在。 教学片段五:教还是不教渐近线的证明“夹逼原理” 为什么 b yx a 是双曲线 22 22 1 xy ab 的渐近线 教师:为什么 b yx a 是双曲线 22 22 1 xy ab 的渐近线 学生:当x时, 22 22 1 xy ab 与 b yx a 无限接近于零 教师:计算点 00 (,)M xy到直线 b yx a 的距离 学生甲: 22 00 22 axxa b d a ab 学生乙:“变形”得到的不是“好形” 学生丙: 22 0 2222 00 1ax

17、a b d a ab axxa 学生丁:“变形”得到的也不是“好形” 师 生 共 同 探 讨 : 设,Mx y在 双 曲 线 上 ,,NxY在 直 线 上 , 22 ab MNYy xxa ,这是“好形” !当x时,MN无限接近于零。 注意到:0dMN这里根据“夹逼原理”可得,当x时,d无限接近于 零。 “夹逼原理”在技巧上使用了不等式的“放缩”,在思想方法上是“转化”。当我们的教 学已经走进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的时候, 要把握机遇。往往这种机遇比我们刻意去营造 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吴有昌 .回归传统回归课本 -2019 年高考数学广东卷试题和答卷分析J中学数学研 究,201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