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教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28553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教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0 宇宙生命之谜 【教学目标】 1. 会认会写本课13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宇宙生命的相关知识,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 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3. 学习作者采用分析、比较、排除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表达方法。 4. 在读中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中讲的关于宇宙生命的知识,理清作者的讲述顺序。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 索的精神,激发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悟出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新

2、词。 2.梳理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3.朗读课文,感受宇宙的无边无际。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内容 课件页 码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茫茫 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计数的星球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呢?这就是我们 今天要去了解的知识。 2. 揭示课题: 谁能说说 “谜” 是什么意思呀?刚才同学们就提出了关于宇宙的许 多未解之谜。 从课题上看, 本课讲的是关于宇宙空间中有没有生命的问题。读了 课文你就会明白很多问题的。 二、初读感知 1. 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1) (2) 2. 学生初读。 要求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 3. 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谜语嫦娥尚未摄氏度倾角揭开斑点干燥沙漠磁场抵御 陨石 (重点指导生字“嫦”为翘舌音;“燥、磁”为翘舌音;前鼻音“斑”,后 鼻音“尚、倾”等。)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的词语:尚未磁场陨石,注意读准“尚、磁、陨”的字音。 (2)学习多音字:奔( bnbn) 练 读句子,找发现。 年兽终于被赶跑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奔走相告。 公司倒闭后他四处奔(bn)走,依然无果,只好来投奔(bn)自己 的兄弟。 ( 3)理解词语

4、练 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能源奥妙莫测,难以捉摸。 神秘能够转换成电能、热能、机械能等的自然资源。 抵御检验测定。 检测抵抗。 沧海一粟文中指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干燥大海里的一粒谷子,借以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 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 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 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2)梳理课文思路 练 填空: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 历程) ,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

5、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 (一个未解的谜)。 (3) (4) (5) (7) (8) ( 17-29 ) (9-12) (13) (14) 四、学习“会写字” 谜 嫦 娥尚摄倾揭斑燥磁御 陨 1. 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 词,造句。 2. 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尚” ,上下结构, 上小下大。“谜嫦 娥 揭 倾 燥 磁 陨”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斑”左中右结构。) (2)老师范写 , 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揭、倾、御”,学生练写。 揭:右部与“喝、渴”的右部相同,右下部里面的“人”,捺变点。 倾:中间部分的先写横,再写

6、竖提,“页”的最后一笔是点。 御:右部是“卸”,笔顺是撇、横、横、竖、横、竖、提、横折钩、竖。 练学生练写 , 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 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我们 知道了科学家在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过程很艰难,说明到目前为 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15) (16) ( 17-29 ) 第二课时 【学

7、习目标】 1. 了解火星上为什么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2. 学习作者采用分析、比较、排除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表达方法,激发学科学的兴趣和探 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 课件页 码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生字词。 (谜语嫦娥尚未摄氏度倾角揭开斑点干燥沙 漠磁场抵御陨石) 2. 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板书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 探求结论 ) 3.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课文,去探索“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 二、 品读释疑 (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从古代神话讲起, 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 2.

8、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神话? (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 一是这些与读者的生活比较接近,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另一方面是为了让直白的 说明文有了一丝“神秘”的色彩,更有可读性,吸引读者的阅读。) (3)练一练:“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都是神话,含有神话的成语 还有: (二)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 主要讲了什么? (理论上的宇宙是无限的。) 2. 哪些词说明宇宙是浩瀚无边的? (“无限”“极小”“沧海一粟”“几千亿”等词语说明了宇宙的浩瀚,同 时也说明人类对于宇宙的未知还有很多,需要不断的探索研究。) 方法指导:借助中心句理解内容,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

9、, 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 有 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所以就是中心句,一般在段首段尾处。 (三)默读第三部分,按要求回答问题。 (3) (4) (5) (6) 1. 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哪些? ( 1)适合的温度 ( 2)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 ( 3)适当的大气 ( 4)足够的光热 2.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 析。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 在生命。金星是一颗高温、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 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也不可能有生命存 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

10、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 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 1)科学家对太阳系除了地球外的其他行星进行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从水星、金星表面温度高、木星、土星、天王星温度太低方面分析了其 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低于零下一百四十 摄氏度”,结合生活实际就知道,这样的温度根本没办法生存。) (2)这个自然段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运用了 “列举排除” 的方法, 通过分析太阳系除了地球之外其他行 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将这些星球排除,说明这些星球不可能存在生命。) 3. 为什么说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的星球是火星? (运用

11、了“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地球与火星自转圈数、轨道倾角的比较, 说明火星与地球非常接近,证明 “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 4. 为什么又说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1)通过近距离的飞船观测发现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 (2)从干燥、大气、磁场等方面说明火星没有符合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强 调了生命存在必要条件的缺少,气势更强,更有说服力。 5. 怎样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这 句话? “一直” 与第一自然段的 “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 吸引人的问题。”相呼应,既写出了人们的执着,也表现了科学家们不畏艰险、 一直探索的科学精神

12、。 三、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阅读 少儿科普百科 宇宙奥秘 , 了解宇宙是怎样产生的? 有外星人的存在吗?太阳什么时候会燃烧尽?人类能迁居到别的星球吗? (7) (8) (9) 四、学习写作方法 1. 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有什么作用?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本文是按照“提出问 题- 分析问题 - 探求结论”的逻辑顺序介绍的。说明文的顺序, 根据说明的目 的和对象 , 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 兼用其他顺序。 而阐述事物、 事理间的各种因果 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 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 2. 这篇课文在说明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本文作者在

13、说明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时,运用了摆事实、 列举、排除等方法: 用“列举、 排除” 的方法分析了太阳系除了地球之外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 原因, 将这些星球排除,说明这些星球不可能存在生命;将宇宙飞船登录火星检 测出没有生命迹象的事实摆出来,说明火星上也没有生命。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 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学习科学家追求真 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六、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妙不可言的位置太阳。 七、当堂检测(选做) 八、课后作业(选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

14、”“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10) (11) 板书设计 宇 宙 生 命 之 谜 分析问题 探求结论 提出问题 存在条件 未解之谜 不可能存在 存在?火星 追求真知 不断探索 爱科学 学科学 宇宙生命之谜 第 7 页 共 7 页 课后反思 宇宙生命之谜用大量的材料说明,地球以外是否还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在探索 的宇宙生命之谜。 教学重点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学会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爱科学、 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求知的好奇心。我根据本课课文较长且是说明文的特点,安排了如下的 教学结构: 先以学生感兴趣的星空知识导入课题,然后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文章 的主要内容,最后重点学习第三部分。 阅读目的不同,相应的阅读方法也有所不同。阅读与问题相关的内容,可以选用“分析阅 读”,阅读我们难以理解的内容时,可以采用“补充式阅读”。“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 有没有生命的呢?”这个问题可以采用“精读法”进行“分析式阅读”,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阅 读:这部分内容整体上说了些什么?即要找出主题;这部分说了什么?即要找出论点; 这部分内容说的对吗?即要学会质疑与判断;这些内容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即找出自己在这 部分内容中所得到的。“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可以通过补充资料来阅读,通过查阅资料 补充火星的介绍,来明确火星是否能够居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