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英语新课标(小学部分).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29418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32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版英语新课标(小学部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版英语新课标(小学部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版英语新课标(小学部分).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1 版英语新课标(12 级目标) 2011 年修改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小学阶段 12 级) 第一部分前 言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 势。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英语作为全球使用 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使中国更好地了解 世界、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主要桥梁。同时,英语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技 进步也具有很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养, 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交流能力。 在义务教

2、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 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 理解,还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选择和职业发展机会。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 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 的人文素养。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 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 英语课程承担 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

3、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 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 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 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 学习英语和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英语课程有利于学生体验中外文化差异,丰 富思维方式,增进国际理解,提高人文素养

4、。英语教育应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使学生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够学会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意志品 质和合作意识,学习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形成创新意识,发 展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课程 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 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 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英语学习在很大程

5、度上是个性化的活动, 学习者由于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 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因此,教师要在充 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 灵活多样,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 (三)整体设计目标,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 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 特点,保

6、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连续性和渐进性。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等 级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 (四)强调学习过程,体现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 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 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 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 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 自主学习能力。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

7、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特别要注意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 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强调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使评价在培养学生自信和保护学生自尊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六)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 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教师要因地制宜,创 造性地利用和开发现实

8、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 网络信息为学生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同时,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 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三、课程设计思路 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综合考虑我 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系统而持续渐进 的英语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最终目标,根据语言学习 的规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从五个方面设计整体课程目标和分级目标,即语言 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使英语课程 既重视

9、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注重优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 习策略和较强的文化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根据上述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以初中三年级为终点(即 义务教育9 年级),并与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相衔接。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含义 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形成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课程。采 用分级方式设计课程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 情况,同时也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力求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 点,使国家英语课程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在九

10、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相当于39 年级)的目标要求。其中,一级 为起始级别,二级为6 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五级为9 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 求。六至九级为普通高中(相当于 10 12 年级 )的目标要求。其中,七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 求,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在九个 级别的目标中,一级、三级和四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过渡级别,六级为高中阶段的过渡级别。 过渡级别的设置有利于在课程实施中对各阶段的教学进行指导,同时也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 放性提供了依据。 英语课程分级目标结构如图1 所示。 课程目标级别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

11、各个年级。但是,分级目标对36 年级、 79 年级和高中各年级的教学和评价以及教材编写提供了循序渐进、稳步上升的指导性要求,有 利于课程的整体实施。在义务教育阶段,从 3 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34 年级应完成一 级目标, 56 年级完成二级目标;课时安排应尽量体现短时高频的原则,周课时不少于80 分钟。 79 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周课时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执行。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师资条件、资源配置等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课程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可确定本地区小学开设英语的起始年级、学习进程、评价指标和义务教育阶段毕业 时的英语学业级别。英语师资条件有限的地区,英语课程起始年级可

12、以适当推后。教育行政 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途径,加强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开发和配置课程资源,尽 快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应加强对教学的分类分层指导和评价,帮助学校 因地制宜地落实本地课程实施方案,并注意做好学段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尤其要做好小学与 初中阶段的平稳过渡,促进地区英语教育的均衡发展。师资与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英 语课程起始年级可以适当提前。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英语课程的实施 措施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通过英语学 习 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

13、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 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知识和 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 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能够使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和人 际交往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应能使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 程中体验英语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形成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和初步

14、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所以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与发展思维能力有 密切的联系。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能够进一步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习者从多角度理解 世界的多样性,提高分析能力与认知水平。 实现英语课程在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 构成的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 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课程目标结 构如图 2 所示。图 2:课程目标结构 二、分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各个级别的目标是指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 略

15、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应达到的综合行为表现。表 1 是对课程总目标一级至五级的分级描述。 表 1:课程总目标一级至五级的分级描述 级别目 标 总 体 描 述 一级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动作、做游戏、 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 角色表演 。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 ,说简 单的 英语歌谣 。能 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 信息 ,表达 简单的感觉和情感。能 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 化习俗感兴趣。 二级对英语学习 有持续的兴趣 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 ,交换有 关个人、家 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并能就 日常生活

16、话题 作简短叙述 。能 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 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 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话剧,演唱简单的英 语歌曲和歌谣 。能 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在学习中乐 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要求,本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 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级别要求。其中,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 等技能提出五个级别的不同目标要求,对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提出了 二级和五级的目标要求。 一、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主

17、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 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它们在语言学 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 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 的手段 。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 能做什么 ” 为主要内容, 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 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表 2 是语言技能的分级目标。 表 2:语言技能分级目标 级别技能目 标 描 述 一级听做1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2能听懂

18、课堂简短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3能根据指令做事情,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等; 4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反应。 说唱1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话; 2能相互致以 简单的问候; 3能相互交流 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4能表达 简单的情感和感觉,如:喜欢和不喜欢; 5能够 根据表演猜测意思、说出词语; 6能学 唱英语儿童歌曲和歌谣15 首左右 ; 7能 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 玩演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进行简单的交际; 2能做 简单的角色表演; 3能表演 简单的英语短剧。 读写1 能 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 2 能看图识字 ; 3 能在指认

19、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 ; 4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5能 模仿范例写句子。 视听1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 或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视听时间每学年 不少于 10 小时 (平均每周2025 分钟) 。 级别技能目 标 描 述 二级听1能 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 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能 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 4能听懂 常用指令 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 说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基本达意; 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 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道歉等); 4能 就日常生活话题作

20、简短叙述; 5能 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进行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读1能 认读所学词语; 2能 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 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 贺卡 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5能 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 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6能 正确朗读 所学故事或短文。 写1能基本 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2能 写出简单的问候语; 3能 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 玩 演 视 听 1能按要求 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2能 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话剧; 3能学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30 首左右 (含一级要求); 4能看懂程度

21、相当的英语动画片 和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 小时( 平均 每周 2025 分钟)。 二、语言知识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 题等五方面的内容。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 表 3 是二级和五级语言知识的分级目标。详细内容参见附录一、二、三。 表 3:语言知识分级目标 级别知识目 标 描 述 二级语音1正确读出26 个英文字母; 2了解 简单的拼读规律; 3了解 单词和句子有重音; 4了解 英语语音包括 重音、连读、语调、节奏、停顿等现象。 词汇1. 知道 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 2知道要 根据单词

22、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 3学习 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 700 个左右的单词和50 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 初 步运用 400 个左右的单词 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 语法理解 以下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并能在特定语境中运用: 1名词的单复数形式; 2主要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3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时态; 4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 5简单句的基本形式。 功能 了解和运用 表示 问候、告别、感谢、邀请、致歉、介绍、喜好、建议、祝愿、情 感、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话题 理解和表达 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个人情况、家庭与朋友、身体与健康、学 校与日

23、常生活、文体活动、节假日、饮食、服装、季节与天气、颜色、动物、数 量、时间 等相关意念内容。 三、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 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 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 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通过英语课程,使学生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 际视野。表4 是二级和五级的情感态度分级目标。 表 4:情感态度分级目标 级别目

24、标 描 述 二级1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2敢于开口 ,表达中不怕出错误; 3. 对各种英语学习活动有兴趣; 4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 5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 6遇到困难,主动求助,勇于克服。 四、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 骤的信念。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认知策略是指 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加以计划、实施、 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 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资源策略是学

25、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 策略。 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 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在英语课程实施 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 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表5 是二级和五级学习策略分级目标。 表 5:学习策略分级目标 级别策略类别目 标 描 述 二级基本策略1积极 与他人合作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遇到问题 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会 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 4对所学内

26、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 5在 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 6在学习中 集中注意 力; 7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 8 尝试阅读 英语故事 及其他 英语课外读物 ; 9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10注意观察 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 11 能 初步使用简单的英语词典。 五、文化意识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 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 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 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

27、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 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学习 和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 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表6 是二级和五级的文化意识分级目标。 表 6:文化意识分级目标 级别目 标 描 述 二级1知道 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2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 3知道 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

28、动; 4知道 英语国家中 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 5知道 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 6 了解 世界上 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如:英国的大本钟等; 7了解 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 8了解 一些日常交际中的中外文化差异。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 同时, 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应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整体规划各个阶段的教学 任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奠定基础。

29、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为此,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 教学效率,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应努力做到: ( 1)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发展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 和方法,把握学习难度,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 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并使他们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 2)尊重个体差异。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尊重学生

30、个性,充分利用学生的不同潜能,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对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 3)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 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 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 误采取宽容的态度,选择恰当的时机和灵活的方法妥善处理语言实践中出现的错误。 ( 4)强调打好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素养 和基本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

31、生积极的学习态 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课程标准以学生“ 能用英语做事情” 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 用能力。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创设具体语境并采用 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提升 “ 用英语做事情” 的能力而服务。 要积极尝试各种强调过 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 在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注意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发展 能力 的关系、 语言操练与语言运用的关系以及 教学与考试 的关系。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体 现以下要求:

32、( 1)活动要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 成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语言实践内化语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 2)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要尽可能 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 ( 3)活动应包括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过程,应使学生通过接触、理解、操练、运 用语言等环节,逐步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整合,从而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活动应能激励 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特别是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事情。 ( 4)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可延伸到课堂之外。活动应有利于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与 联系,以促进学

33、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3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教师应做到: ( 1)结合学生母语学习的经验和认知发展需求,针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异同,重点培 养学生运用基本学习策略的能力:感知和模仿英语发音的特点;有效记忆和使用英语词汇的 方法;理解英语句型的结构和语用功能;初步运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获取、处理和传递 所需信息;在具体语境下开展有效交流;主动反思和调控自己学习的策略等。小学生的英语 学习更应强调

34、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 2)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整体安排学习策略的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指 导学生发展具体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的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 容,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和示范不同的英语学习策 略,创设有利于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效运用学习策 略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尝试和自我监控使用策略的情况和效果, 并指导学生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能有效提高 学习效率并符合个人学习风格和需要的英语学习策略。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

35、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素养包括文化素养。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异国文化、 形成跨文化意识、拓展文化视野,同时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在实际 教学中,教师应做到: ( 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的文化因素, 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力,为开展跨文化交流做准备。 (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 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 能力。 5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

36、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从以下几 个方面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 1)根据所在地区的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现有水平、课时安排等,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 和删减 。对教材所做的补充和删减,不应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避免一味为了满足 考试需要而对教材作调整。 ( 2)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活动加以替换 。也可根据需 要 扩展教学内容或添加活动步骤,比如增加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难度。教 师还可适当延伸原有的教学活动,比如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或辩论活动,增加词汇 学习活动或写作活动,从而丰富教学内容。 ( 3

37、)根据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对教材编排 顺序作适当的调整。比如,现实生活中发生了某一 重要事件,该事件与教材中某个单元的话题相关但进度不同步,如果在延续性和难度等方面 没有大问题,就可以提前学习这个单元,使其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同步。 ( 4)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 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材 中建议的教学方法,采用最适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方法和步骤。 6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 学习内容、学校条件

38、和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 同时 也要充分利用常规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使各种教育技术都能科学地、合理地、恰当 地、简约地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而服务。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 ( 1)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黑板、白板、卡片、简笔画、教学挂图、模型、实物 等常规媒体,同时积极利用音像、网络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 形式,提供 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语言的语境,使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真 实性和交际性特征。 ( 2)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等多种资源,提供充足的条件,拓展学生自主 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师资条件相

39、对薄弱的地区和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有效推进 英语教学。 ( 3)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更应注意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使教学 内容、形式与 过程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以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 ( 4)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历与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实例,丰富教学内容,正确处理 讲授与多媒体手段使用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要注意目的性、恰当性、合 理性 。多媒体的使用不能替代师生课堂上真实而鲜活的语言交流、思维碰撞、情感互动和人 际交往活动。 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英语课外活动应是课内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应能为学生用英语做事情提供更大的平台。活动 要

40、有助于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语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和塑 造性格。英语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应注意: ( 1)形式多样、 因地制宜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结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 有计划、有组织、有创造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的课外活动,如朗诵、唱 歌、讲故事、演剧,以及英语角、英语墙报、校园或班级刊物等,还可以举办演讲会、英语 演出会、 英语主题班会、英语作品展示会等,甚至可以参与社区英语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 可以参与有组织的国际学生交流活动。 ( 2)注重兴趣,鼓励参与。英语课外活动设计应注意课内外活动的沟通、延伸和拓展,要着 重调动学生参与的

41、积极性。要注意鼓励、动员、吸引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为他们 设计适合的形式和内容,使他们能够乐于参与,并通过亲身体验产生学习兴趣、动力并获得 成功。在活动中要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热情,尊重他们的参与方 式,并注意因势利导。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课外活动具有新鲜感和活力。小学课外活 动的内容尤其要突出童趣。 ( 3)鼓励自主,提供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策划和选择,要关注 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做好活动的顾问和 服务工作。学校要积极引导英语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避免使英语课外活动变成课业 补习活动。

42、8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在实施英语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深对 课程理念 和课程目标 的理解与认识。既要充分 吸收和继承各种教学方法的可取之处,更要根据本标准所阐述的课程理念进一步优化教育教 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师要特别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 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应做到: ( 1)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掌握并不断更新学 科专业知识。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包括系统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扎实的语言基 本功和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应能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表达观点和看法,用英语实施课堂 教学 。同时,教师还应具有较

43、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并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不断更 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 2)不断积累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学实践能力。英语学科教学知识既包括基本的教育学和 心理学知识,也包括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教师要了解儿童和青 少年的认知发展特点,根据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和学习环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不断探索 学生英语学习的客观规律。教师要能够确定 合理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连 贯、清晰的教学过程,选择并创造性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教 师还应注意 观察教与学的过程,监控教与学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 3)开展教

44、学反思,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教学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过程,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反思,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学 习过程的认识,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要通过建立教学团队,构建合 作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制和氛围,鼓励分享,促进交流,提炼适合个人特点的教学信念,探 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成为一个不断进取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英语教师。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上述教学建议一,特提供部分教学案例供广大教师参考。见附录五。 二、评价建议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 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

45、与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学的 过程和结果加以及时、有效地监控,以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 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 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既 关注过程, 又关注结果 ,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为此,特提出以下评价建议: 1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评价应起到 监控教

46、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 改进 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有 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和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评价要有利于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 反馈信息,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评价要 有利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及时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 发展和完善。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结果还应有利于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目 标和教育的发展方向,共同推进课程实施。 2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以

47、及评价的 实施等均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主 动的合作者。学生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使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和可行的评价工具,了解 学习进程,发现和分析学习中的具体问题,主动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认识自我,树 立自信,不断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应当树立以学生为 主体的评价观念,调整评价机制,采取有效的评价措施,支持和激励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 3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评价的内容与标准要依据课程标准。因此,教师应当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 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及特点

48、,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标准, 选择评价内容,采用恰当形式。应避免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考查和脱离语言实际运用的倾向, 以切实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4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在设计和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各阶段教学的特点与评价目的,充分考虑学生的年 龄、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选用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形成性评 价 可采用与课堂教学活动接近的形式以及平时测验、成长记录袋、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 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应采 用不同类型的综合性和表现性的评价形式,在诸如期末、学业等考试中,应采用口试、听力 和笔试相结合

49、的方式 ,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笔试中,客观性和主观性试题要合 理配置。 5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是日常教学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活动,其目的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 学习结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实际课堂教学的目 标,设计合理有效的评价活动,及时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 和学习困难,为下一步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 应坚持激励原则。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使学生通过参与展 现自己学习进步的各种评价活动,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采用描述性评语、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方式,也可 采用测试与非测试、个人与小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与学生开展不同形 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并应主动争取与家长的交 流与合作。 6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如期末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