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30624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1 页 2019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钟扬:立心天地厚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 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 16 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 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 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 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 年 9 月 25 日, 钟扬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 不幸逝世。2018 年 4 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颁奖辞: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 候

2、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 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第 2 页 共 11 页 杜富国:伤情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 2018 年 10 月 11 日下午, 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 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 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 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颁奖辞: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

3、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 对英雄的礼赞 ! 吕保民: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 第 3 页 共 11 页 2018 年 9 月 8 日,吕保民在幸福北街菜市场发现一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歹徒 连刺五刀, 身受重伤。最后在村民们帮助下,歹徒被制服。吕保民其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广 大群众的赞誉。 颁奖辞: 身在市井未曾放下心中豪情,曾经军旅岂容凶残闹市横行。于人群中挺立, 喝断暴徒的 路,聚拢起民间的正气。侠隐于市见义而勇,勇不在于强悍,而在于无所畏惧! 马旭:分毫积攒千万捐赠的老人 2018 年,武汉一位退休老人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 万元

4、,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而来。他们至今生活简朴,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 院里。网友纷纷向两位老人致敬、点赞。 颁奖辞: 第 4 页 共 11 页 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 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 英雄机长刘传健: “大家以后每次坐飞机,希望都是安全的” 今年央视春晚上,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和他的机组成员一同亮相,给全国人民拜年。时 隔十几天,刘传健又站上全国舞台,这次他登上了“感动中国2018 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面对鲜花和掌声,他说,“大家的掌声是对我

5、的鼓励,大家以后每次坐飞机,希望都是安全 的。” 时隔近一年,大家依然会用“惊心动魄”来形容那次航行任务。2018 年 5 月 14 日, 川航 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 第 5 页 共 11 页 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状况。生死关头,刘传健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 置,确保了机上119 名旅客生命安全。 之后,中国民航局和四川省政府授予川航3U8633航班机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 号,授予机长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经历了为期6 个月的康复疗养后,2018 年 11 月 16 日,川航英雄机组再次重返蓝天。“我们将尽

6、心执飞好每一个航班,确保安全 飞行。”在接到复飞指令后,机长刘传健表示。 颁奖典礼现场, 当主持人再次谈及那次飞行任务,刘传健并没有过多地描述他当时的壮 举,而是向观众讲述当时同行机组人员的故事,“他们在关键时刻让旅客放心,在有的旅客 没有系好安全带和戴氧气面罩的情况下,帮助他们系上, 其中有一个乘务员在帮助旅客系安 全带后,自己没有安全带可以系,就叫旅客从后面抱住她,飞机落地后,她发现后背是冰凉 冰凉的,才发现是旅客流的眼泪把她的衣服打湿了。” 颁奖辞: 仪表失灵,你越发清醒;乘客的心悬得越高,你肩上的责任越重。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 如此从容。别问这是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都隐藏着坚守和

7、执着。 第 6 页 共 11 页 其美多吉: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 “雪山信使”其美多吉: 翻越雪线邮路30 年 “我就是邮件的保护神” 穿着一身红色藏族传统服饰,四川省甘孜县邮政分公司长途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盛装出 现在“感动中国2018 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现场,这是继2005 年王顺友入选“感动中国” 年度人物后,时隔13 年,中国邮政第二位登上“感动中国”盛典舞台的员工。 川藏线康定至德格这条险路,平均海拔超过3500 米,被称为雪线邮路,途中的雀儿山 被称为“雄鹰都飞不过去的山”。可其美多吉却已在这条雪线邮路上来回翻越了30 年,他 更是被乡亲们称为“雪山上的雄鹰”。 在此前接受封面新闻记

8、者的采访时,其美多吉谈到自己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每年送通知 书的时候。 每年此时, 德格县的乡亲们都会从家里跑到邮车的分拣点,一看到绿色的邮车停 靠,便会一起围过来。“本来是应该让我们的快递员分拣好再递上门的,但是乡亲们可等不 第 7 页 共 11 页 了。”这时候,看着乡亲和孩子们脸上期盼的目光,其美多吉就会感觉这不仅是一份工作, “这真的就是在做善事,也是我做这份工作最幸福的时候。” 30 年来走过的雪线邮路是孤独的,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特别是临近春节,别人在 家团圆,只有我们开着邮车,离家越来越远。其实,我们心里也盼着团圆啊,但我们的工作 不能停下来,邮车必须得走。 颁奖辞: 三十忠诚风与

9、雪,万里邮路云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汉子不能倒下。雀儿山上流 动的绿,生命禁区前行的旗,蜿蜒的邮路是雪山的旋律。坚强的多吉, 你唱出高原上最深沉 的歌。 王继才王仕花:守岛卫国32 年的夫妇 第 8 页 共 11 页 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 年,26 岁的王 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 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颁奖辞: 浪的执著、礁的顽强、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三 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两百面旗帜收藏了太多风雨。涛拍孤岛

10、岸、风颂赤子心! 张渠伟:六年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 “半盲”扶贫局长张渠伟: 推迟手术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2 月 18 日晚,下乡归来的张渠伟在忙碌一天后并未选择回家休息,而是来到了单位会 议室观看节目。节目播出后,同事朋友的祝贺纷纷如期而至,而他本人却感到:“内心很平 静。” 第 9 页 共 11 页 自 2014 年 3 月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张渠伟为渠县143802名 (居四川省第二 )贫困人口脱贫、130 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 于常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还患上了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住院期间,他 曾 3 次拔掉“输液管”偷

11、偷回到了工作岗位。 最严重的时候,医生曾要求他立即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否则就有可能失明。可是他却 说:“没时间住院啊,能不能先利用药物保守治疗?”带着 3 个月的药物,张渠伟重新回到 了工作岗位, 一桩一桩的工作让他分身乏术,连复查都是通过电话联系医院,让医生根据口 述症状帮忙开药。 真情的付出也有了回报。据数据,渠县四年共减贫136610人,贫困发生率从12.1% 降到 0.6% ,这一条扶贫之路,张渠伟走得辛苦,却依旧坚定。 “获此殊荣,我仅是扶贫战线的代表之一。”节目播出后,张渠伟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 采访时表示,这份殊荣对他而言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唯有扎根扶贫一线,更加努力地工 作和顽

12、强地拼搏,为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张渠伟说。 颁奖辞: 扶贫必须精准,不落一人一户。病情迫在眉睫,却一拖再拖。扎下帐篷,扎下了根,签 上名字,就立下了军令状。没有硝烟的战场,你负了伤,泥泞的大山,你走出了路。山上的 果实熟了,人们的心热了。 第 10 页 共 11 页 张玉滚:担起乡村未来的80 后教师 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 元钱补助、 年底再分 100 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 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 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 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 教鞭能上课,掂起

13、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 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颁奖辞: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 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第 11 页 共 11 页 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 1946 年 8 月,程开甲赴英留学。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 年, 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 余年。从1963 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 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 和才智。 程开甲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 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 颁奖辞: 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一片赤诚、 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联。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