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校务的关键是校务不是电子!.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732468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校务的关键是校务不是电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电子校务的关键是校务不是电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电子校务的关键是校务不是电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电子校务的关键是校务不是电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电子校务的关键是校务不是电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校务的关键是校务不是电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校务的关键是校务不是电子!.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子校务的关键是“校务”不是电子!,提纲,电子校务的发展阶段 建设电子校务的难点和制约因素 电子校务的规划制定合理的阶段建设目标 以业务流为主线,“和风细雨”地推进电子校务 对电子校务的信息共享问题一些思考,电子校务的发展阶段,起步 大学与用户单向互动 大学与用户双向互动 涉及单一职能部门的网上事务处理 跨越多个职能部门的网上事务处理 “一站式”服务,电子校务的发展阶段,第5阶段的实现会使大学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的发生改变。 需要调整某些机构及人员,设立一些新的部门和岗位,重组大学的业务流程。 电子校务不是现有大学业务的电脑化。 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的管理制度进行信息化改造,协助建立现代

2、大学管理制度。 上百个业务流的信息化不可能同时进行,更不可能同时成熟。 只能根据轻重缓急,按照需要和可能,逐步建设并推动应用。电子校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发展过程。 并不是建立一个门户系统就实现了一站式服务。,提纲,电子校务的发展阶段 建设电子校务的难点和制约因素 电子校务的规划制定合理的阶段建设目标 以业务流为主线,“和风细雨”地推进电子校务 对电子校务的信息共享问题一些思考,难点和制约因素引言,“电子”与“校务”的关系 大家都同意,电子校务的关键不是“电子”而是“校务” 。 我们的信息化,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对现有体制、管理模式以及业务流程实行“信息化复制”的水平。 (国家行政学院 汪玉

3、凯 2004.7) 如何把重视“校务”由口头变成行动?,信息化的难点,信息化遇到的问题归结为四点: 一是计算机文化; 二是机构和业务流程的重组问题; 三是对权力的监督问题; 四是人的阻力(官僚主义的阻力)。 (美国前副总统 戈尔 2002年“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难点一:电子校务的一体化问题,大学部门之间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及大学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之间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问题。 要实现“一站式服务”,涉及跨部门的业务处理就必须实现一体化。 大学的许多业务流互相关联,实现相关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对转变管理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理行为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职责的划分和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要实现

4、大学各部门之间及大学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电子校务的发展领导的作用,电子校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领导的意愿。 在某个阶段电子校务发展较快的大学,大都源于校领导强烈的意愿和有力的领导。 这些校领导确定了电子校务的目标和蓝图,落实了的实施部门和所需的资源,直接参与了业务改造或机构调整。,难点二:计算机文化,第二个难点是计算机文化和对知识产品的认识问题。 在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硬轻软现象。 表现: 硬件 软件 应用 硬件比软件先进和齐全; 系统硬件和软件的配备超前于实际应用的开发和运行。 大量的资金用于最初的容量建设,以满足多年以后才会出现的需要。瞬息万变的

5、IT设备技术使这种情况变得更糟,经常导致数据中心每四年就需要一次大修。除了大修的费用,数据中心的宕机风险也在实施过程中大幅度增加。 2004年“美国可用性研究中心”白皮书,难点二:计算机文化,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 基层操作人员的抵触; 应用软件达不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对应用软件和应用软件服务的价值严重低估 大学内的管理人员不太尊重IT人员的工作: 随意提出修改业务流程的要求,不计成本地频繁定制开发,缩短了应用软件的生命周期; 从事应用软件开发和服务的人员感到“吃力不讨好”; 相关的应用软件企业难以健康成长,从另一方面制约了电子校务的发展。,二个制约因素,个人隐私问题 安全和认证问题 一些大学提出

6、要建数字证书系统,问题是大学自建的数字证书,不符合第三方认证的原则,所以这并不完全是技术问题,而是怎样建立可靠的认证系统并赢得师生信任的问题。,提纲,电子校务的发展阶段 建设电子校务的难点和制约因素 电子校务的规划制定合理的阶段建设目标 以业务流为主线,“和风细雨”地推进电子校务 对电子校务的信息共享问题一些思考,电子校务的规划引言,电子校务的发展,与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一样,不是一件轻易可以取得成功的事情。 大型信息化项目有许多失败的案例,1993年英国伦敦股票交易所是一个典型,花费1亿美元的信息系统开发10年后宣告失败,根本原因是项目计划的系统过于庞大复杂。 美国2000年所有的政府和企业

7、的信息技术项目中,就预算、功能及按时完成三个指标衡量,大约只有28%算是成功的,23%的项目被撤销,其余的项目只能说是部分成功,不能完全按上述三个指标完成。(据Standish Group的报告),信息化项目为什么成功率低?,分析成功率低的原因,是因为对信息化存在普遍的误解,即认为它是技术人员的事,只要给了钱和人就行了。 事实上,电子校务是一场改革,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行政驱动,电子校务在整体上不可能成功。因为: 部门利益无法触动 条块分割无法协调 标准规范无法统一 系统无法一体化 资源与信息无法共享 重复建设无法避免。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 周宏仁 2004.12),电子校务的规划,讲起信

8、息化规划,大家往往会提到“总体规划”、“自上而下”、“统一标准”、“理顺管理”等老问题。 人们都普遍认识却迟迟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一定有其制度上难以克服的缺陷。 (北大 杨冰之 2005.3),电子校务规划,电子校务的规划不只是一个技术规划,规划的目标应该是: 产出明确的、可以测量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周宏仁 2004.12) 实事求是地判断电子校务对大学发展可能起的作用,追求可能获得的效益。 电子校务的预期是有限的,实现预期是有条件的,不夸大电子校务在大学管理中的作用。,根据业务需要做规划,电子校务的目标和规划,是根据大学业务改造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来确定的,不是技术决定的。 要搞清楚

9、目前大学面临着哪些最困难和头痛的问题,哪些有可能通过信息技术得到较好的解决?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太快,新的技术层出不穷,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期一般都不超过五年。(周宏仁2004.10) 并不是每个大学的电子校务都必须从规划开始。 根据自身需求,将其他大学已经成功和成熟的系统拿来就用,马上取得效益,也是启动电子校务建设的一种做法。,制定合理的阶段建设目标,电子校务必定会推动包括教育思想、观念、体制和方法的变革,需要校领导的直接参与。 然而,目前高校的改革和建设任务非常繁重,校领导很难花大精力投入信息化建设,协调各方关系。 把建设一个包罗万象的信息系统作为目标,“毕其功于一役”的想

10、法是不现实的。 种种不可预见的因素使得信息系统的实施比计划的时间要长,资金也可能需要追加。 将一个综合业务信息系统用起来,用好,解决管理的实际问题,往往需要许多年的磨炼。,制定合理的阶段建设目标,电子校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一个逐步发展的战略,要研究复杂应用系统的综合简化问题。 包括: 电子校务的远景 信息系统结构的设想 结合管理改革的业务流程改造 学校组织结构的调整 全员信息化素养的提高等目标 是不可能一下子实现的,也不是能用钱买来的。,大想法 小起步,“想得要大,起步要小,扩张要快”是全球对于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一个共识的原则。 (周宏仁 2003.6),想法要大,规划要“大处”和“

11、远处”着眼,要有充分的洞察力和想象力。 根据对信息技术发展和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建设的预期,审慎地确定电子校务长远的发展目标。,起步要小,具体实施时分成若干较小项目,急业务部门之所急,从最需要、最容易突破、效果明显的的环节入手,确保“初战必胜”。 在实践中锻炼队伍,获得经验,汲取教训,“积小胜求大胜”,取得领导的信任和用户的支持。,扩张要快,取得阶段成果迅速推广,集中见效,尽快获得系统所应有的全部经济和社会效益。 扩大影响,取得更大的支持。,适时调整,根据学校改革实际,综合各方面客观因素,在有利于开展信息化工作的部门先行推进,并随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是必要的。,提纲,电子校务的发展阶段 建设电子校务

12、的难点和制约因素 电子校务的规划制定合理的阶段建设目标 以业务流为主线,“和风细雨”地推进电子校务 对电子校务的信息共享问题一些思考,“和风细雨”地推进引言,“我们发现,目前正常工作的复杂系统总是从以前正常工作的简单系统演变而来的从头开始设计的复杂系统总是不能正常工作,也无法通过修补来使其正常工作。您必须从正常工作的简单系统开始。” John Gall , Systemantics: How Systems Really Work and How They Fail,以业务流为主线引言,企业级业务解决方案是公司实现其业务的赌注,它们通常极其复杂,而且性能必须不负众望。它们不仅必须具有高可用性和

13、伸缩性以应对不可预知的使用,而且还必须具有适应性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业务要求。 使用Microsoft .NET的企业解决方案模式,电子校务不是平地而起,开发一个信息系统也许很快,但管理业务的革新,往往需要厚积薄发。 电子校务不是平地而起,一切重新设计。 而是在非常繁忙的工作中实施建设的,不可能把当前的业务都停下来。 如果在业务人员繁忙的工作中,经常让其提供业务需求,改善业务流程,但信息系统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很快见效,电子校务建设将难以得到业务部门的支持。,和风细雨地推进电子校务,建设大的系统,需要大资金,运用大队伍,会使电子校务建设和当前高校工作运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 因此,电子校务推动教

14、育的变革不应是急风骤雨式的革命,而应该是和风细雨的改变过程。,解决急需,“对广大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瓶径问题,如有可能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推动其解决,我们就应该下功夫切实加以推动。” 胡锦涛,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电子校务的主要差距,就整体而言,信息技术在我国大学校务中的应用起步较晚,大学内部业务流的信息化差距很大。 许多大学还没有建立起基于业务流的管理信息系统, 有的多是政府主管部门下发的应用软件,往往是为了满足政府统计需要的。 因此,我国大学业务流的信息化是实现对用户信息化服务的基础。 与发达国家重点强调“面向用户的服务”不同,以业务流为主线,发达国家开展电子政务

15、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 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均以政府的业务流为主线,一个一个地实现政府业务流的信息化,以避免固化或强化现有的政府结构,不利于通过信息化来实现政府的重构。 (周宏仁 2004.12),以业务流为主线,根据轻重缓急将支撑大学运行的业务流逐个地实现信息化,既满足了大学的急需,又可避免固化或强化现有管理模式,有利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 以业务流为主线发展电子校务,实际上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梳理大学的管理。当按照优先顺序完成梳理时,一个电子校务的总体结构就出来了。 为了发挥后发优势,我们还应把大学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建设结合起来,扩大电子校务向用户提供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案

16、例:上海交大教学信息服务网,作为内部管理和面向用户信息服务的案例 如何提供面向各类用户的服务: 面向全校学生 面向任课教师 面向教务处 面向院系教学管理人员 面向公众 电子校务如何改造传统业务。,面向全校学生的服务,补充录入学生基本信息(招生信息基础上) 电子学籍注册 选课(含第二专业)、退课、补选、改选 设计个人课程表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立项、报名参加研究实践计划(PRP) 报送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等;,面向全校学生的服务,查询: 教务处通知 我的培养计划 我的选课记录 我的修读课程 我的课程表 我的考试安排 我的成绩单 注册缴费记录 全校开课信息(包括课程介绍、课程安排、课程性质等) 各专

17、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教材与参考书 任课教师情况、评教结果、校历等。,面向任课教师的服务,录入:学生考试成绩 考试成绩分析 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业绩 教材与参考书 PRP立项等; 查询:教务处通知 我的课程表 考试安排 学生评教结果 教学班学生名册等。,面向院系教学管理人员,学生考试成绩管理(录入、统计、分析) 参加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PRP审核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管理等。 查询: 学生名册 学生基本信息 考试成绩(单科成绩表、学期班级成绩表、个人学期成绩报告单) 评教结果,面向教务处,学籍与信息系统科 招生信息导入 新生报到、打印新生报到证 电子学籍注册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 学籍管理 查

18、询学生注册收费情况 学生考试成绩管理(录入、审核、查询、统计) 打印学生出国成绩单 优秀(异)生选拔管理 发布通知公告 系统用户管理与权限设置等。,面向教务处,教学行政科 任课教师管理 教学执行计划管理 排课管理:开设课程输入、课程开设对象与限选条件设置、自动排课、交互排课(包括行政班排课、教学班排课); 选课管理:选课开放管理、选课对象管理,开放课程管理、退课管理、选课调整、后台选课、后台退课、二专选课管理; 考试安排 教室管理与借用、教室使用情况汇总 第二学科管理:设置名额、审核报名、学生名单管理、开课设置、跨校辅修; 打印教师担任表、行政班课表、教学任务书、教师小课表等。,面向教务处,教

19、学研究科: 专业设置 课程管理:课程模块 课程类别(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 课程性质(必修、限选、通选、选修) 培养计划管理(含专业大类、专业、专业方向) 教材管理等。,面向教务处,教学实践科: 研究实践计划(PRP)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等。,面向教务处,教学质量评估科: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管理 评教结果查询统计与分析等。,面向访客的服务,查询各专业、各年级培养计划等。 查询通知、规定、教学动态等。,电子校务改造传统业务,以培养计划为中心的结构体系 完全学分制与学年制的重要不同 将培养计划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并整合成一体协同工作。,电子校务改造传统业务,合理使用和调配管理教学资源 优异、

20、实用的排课系统,融合按教学班排课和按行政班排课二种模式,统一使用和调配全校教学资源; 提供了二类学生上课视图、教师上课视图和教室使用视图,课程安排情况直观、一目了然。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电子校务改造传统业务,面向管理链的教学资源管理 以排课为中心,将教学任务安排、选课、考试安排、教室借用统一在一个管理链上。合理使用和调配教学资源,实行教学资源动态化管理。 合理解决教师在多个校区任课,同一门课安排在多时段、多地点,教学班学生插入行政班上课的混合模式,多功能教室的充分利用等问题。 考务管理按排课形成的教学班进行考试安排,保证每位学生考试时间不冲突。可以将不同课程安排在同一个教室考试,也可以将一个

21、大的教学班拆分到若干个教室考试。,电子校务改造传统业务,将选课制和新生排课模式融合 从有利于“大中学衔接”的角度出发,我校新生第一学期按行政班排课,经过短暂的入学教育后,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入学三个月后,在对专业有了较深的认识后,再行选课。 系统将这两种教学管理模式融为一体,在教学任务安排、排课、考试、登分、成绩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和统计分析等方面充分融合。 贴近从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的实际情况,对顺利实施从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过渡具有实用意义。,电子校务改造传统业务,完备的选课管理调控手段 完全自由的选课制有不少弊病,现在已不再采用,代之以有指导、有条件的选课制。 需要综合使用选课调控手段,实施教学管

22、理意图。 系统可灵活地调整选课范围、选课对象和开放课程。 可按年级、按学院及年级、按专业及年级、按班级等不同选项开放选课、甚至可以挑选个别学生开放或禁止选课。 可设置任选课、通选课、重修课选限门数。 可选择开放和关闭全部或部分课程。 实时了解选课情势,根据选课结果调整课程安排,形成教学班。,内部管理与面向用户的服务相结合,与此类似,上海交大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科研管理、档案管理、学生管理与就业服务等,都是注重将大学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结合起来建设的。 在这些系统的建设中,要考虑大学电子校务所服务的对象,如: 面向校部机关:机关内部的综合业务流程; 面向

23、院系所:大学的管理信息系统如何服务于院系所的教学科研和人财物管理; 面向全体学生和教职工; 面向公众:家长、校友、求学者、求职者、寻求合作者。,电子校务带来的机构和人员变化,电子校务的推进也确实在改变着学校的机构设置和业务流程。 如交大教务处设立了学籍管理与信息系统科; 管理人员年轻化,一些不适应计算机管理的人员被分流; 教学管理事务趋向扁平化,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了教务处; 院系教务员从繁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可以更多地与教师和学生沟通,将精力放在较高层次的教学管理工作上。,培育业务领域的信息化专家,要实现以业务流为主线建设电子校务,大学内部的信息化机构要培育业务领域的信息化专家。 过去,电子校务

24、是由技术部门主导的。 通常由信息化部门去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实施系统开发。但是,知识背景的不同和理解上的偏差,使得一般的软件人员很难做出业务部门真正需要的方案。于是有人提出信息化“由业务部门主导”的观点。 (北大 李东 业务部门主导有误区 2003.10),培育业务领域的信息化专家,让业务部门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系统是不现实的。 信息中心要努力钻研学校方方面面的业务,培育一批各个业务领域的信息化专家。 在充分理解学校业务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软件知识,才能提出创新的管理咨询意见,提高大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而这是一般软件公司难以做到的。 业务部门也应加深对信息化的理解并承担信息化建设

25、费用,这有利于用户建立信息成本意识,降低因业务模式生命周期太短而导致的频繁定制开发。,提纲,电子校务的发展阶段 建设电子校务的难点和制约因素 电子校务的规划制定合理的阶段建设目标 以业务流为主线,“和风细雨”地推进电子校务 对电子校务的信息共享问题一些思考,引言,强化综合监管。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相应业务系统建设。 围绕财政、金融等关键业务,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相关业务系统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协同,提高监管能力。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二)推行电子政务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年5月,信息共享的层次与

26、焦点,要满足业务流的最优和实现对用户最好的信息服务,电子校务需要信息共享。 大学是一个多目标的、结构相对松散的组织,首先应实现同一个综合业务部门内部各科室的不同业务之间的信息共享,这种信息共享应该是由比较完善的基于业务流的电子校务系统来提供保障的。,业务流保障是信息共享的基础,假如同一部门内各种业务间的信息尚未实现共享,数据不一致,就想实现全校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会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源数据可能会不正确。 因为共享信息的维护不仅包括持久的数据维护,还有包括因业务更新带来的各环节的调整,如果没有业务流来保障,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开展专门的共享信息维护,可能导致信息共享渠道逐渐失效。,信息共享的目的与焦

27、点,信息共享仅是一种手段,信息充分共享也要是有目的、有焦点、适度的信息共享。信息共享系统需要有信息焦点,这样才能在自己专注的业务方向上成功。 (国家信息中心 胡小明 2005.2) 为什么是适度的信息共享呢? 完全的信息共享就是完全的依赖。 (中国人民大学 顾涛 2005年9月),信息共享目标的区别,为领导的决策服务和为部门间业务协同服务。这两种信息共享应用方式完全不同。 前者主要以知识研究和启发为中心,加深领导及助手的对问题的理解而间接地发生作用,提高决策的质量,这样的信息共享,不仅需要大学内部的信息,更多地还需要源于校外的信息。 部门间业务协同是基层对具体事务的处理,信息共享是在细节信息上

28、的共享,主要是数据的同步与一致。 这样两种应用的巨大差异,使得它们不便于共存在一个系统之中,在系统设计方法上也会有极大的差别。 为此,我们必须根据校务活动的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共享方案。,选择合适的信息共享方案,通过一次性投入,建设一个大而完整的电子校务系统,使得大学内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实现共享,是许多人的梦。 不少大学已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应该注意:由于系统过于庞大和复杂,以及管理的多变,电子校务建设很难一次性把握全校的业务需求。 应用需求的提出与软件开发应用往往呈螺旋式上升态势。,信息化是一个过程,我们必须认识到,信息化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一旦上了马就“没完没了”的过程。随着技

29、术的发展, 原有的系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升级; 现有的业务流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造; 新的应用系统需要不断地开发; 数据和信息需要不断地维护和更新; 人员也需要不断地培训和提高。 (周宏仁 2004.9),选择合适的信息共享方案,从技术方案的角度来看,中心数据库、共享数据库方案, 网格计算和WSRF,以及IT厂商广泛宣传的SOA,都是为了解决信息共享问题的。 SOA要实现“整合创新和随需应变”。多应用的集成不但是跨平台的,而且是松耦合的,被集成的应用自身仍保持其自主性。隔离了复杂性,当更多的部门一起协作时,这会变得更加重要。,关键是结合本校的实际,在信息化方案上,可以有: 高举高打、润物无声、快刀

30、斩乱麻等不同做法。但兵无常法、水无常势、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劳动保障部企业信息管理师鉴定委员会 刘继承 2006.4) 大学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做法。,结束语,电子校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其本质是把现代教育理念、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结合,需要对学校现行的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及其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渐进性的重组,从而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不仅要熟悉信息技术,还要充分了解大学的管理业务,包括战略、流程和管理方式。对大学管理业务的了解,不仅需要了解当前的业务模式,了解学校管理改革的战略和趋势,还要了解各项管理业务的细节。 启发需求、了解需求、实现需求、持续改进、提供贴身的技术支持与服务。,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