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重难点考点精心归纳.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473599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重难点考点精心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重难点考点精心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重难点考点精心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重难点考点精心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重难点考点精心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科板六绯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职夜难点考点精归纳督啾点:等养金鳖,光学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竟显微镜Jr显微镜第1课我们的地球模型1.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地款峋ug组成。2.地球表面主要是由醒和睡组成的。其中海洋的面积(约占71%)大于陆地的面积(约占29%)。3 .地球是一个邮。地球围着太阳公转,同时地球直转。4 .地球的年龄已经超过了40亿年。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1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由于地球直转形成了昼夜交替。2 .昼夜交餐是地球常见的天文现象。3 .地球上一昼夜的时间是24小时(或1天)。4 .昼夜交替的假说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地球自转地球围着太阳转,

2、同时地球自转(1)我们可以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地球模型(或乒乓球等球体)模拟地球。做模拟实验,初步检验我们的假设是否成立。(2)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上面四种假设都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在没有新的证据时,这些假设暂时都是正确的。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1.“地心说”和“日心说”学说名称地心说日心说天文学家托勒密哥白尼示意图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状态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是否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是是2.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被称为傅科摆证实了地球的自转。3.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1)地球有自转轴,且地轴是倾斜的。(2)反

3、光的小圆片的作用:方便我们研究小圆片所在位置的昼夜变化情况。(3)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自转半周前小圆片处于白昼,自转半周后小圆片处于黑夜。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1.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的北京比西边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2.大家手拉手做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1)大家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慢慢转动,北京先见到“太阳工(2)大家按照由东向西的方向慢慢转动,乌鲁木齐先看到“太阳九3.坐在前进的汽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树木的运动方向是向后。第5课影长的四季变化1.日影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有关。2 .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3 .正午时,物体影子随季节变

4、化呈有规律的变化。4 .根据圭面上表的日影长度,人们就可以确定四季和二十四节气。5.制作简易圭表来观察日影的四季变化制作圭面刻度在圭面上立表太阳高度的变化手电筒模拟太阳季节正午影子春/)*影子适中夏1-一影子最短秋影子适中冬N与一影子最长6.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的变化规律(1)夏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短。(2)冬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长。(3)从夏至到冬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逐渐变长。(4)从冬至到夏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逐渐变短。(5)春分与秋分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二解。(6)在连续测量到两次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短或最长之间的时间是一年7.昼夜长短的变化(1)同一地方,夏至时昼最长、夜最短,冬至

5、时夜最长、昼最短,春先、秋分时昼夜平分。(2)同一地方,从夏至到冬至,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从冬至到夏至,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1 .地球的公转(I)公转是指一个天体围绕另一个天体转动。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3)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二年。2 .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丕会改变,始终指向北极星。3 .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通醒,每年一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近,每年七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远。4 .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5 .四季变化与距离太阳的远近无关(1) “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冬季

6、这个观点是整的。(2)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北半球的夏季。(3)同一时间地球上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f1.反。而同一时间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是一个定值。6 .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才以塑料小球地球1 料小球上的线赤道圆盘至球公转的轨道(1)地球一直是“斜着身子”公转的。(2)小球的轴(地轴)所指的方向要始终不变。第6课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地球不停地自转形成了昼夜交餐现象,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产生了四季变化。2 .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1)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逊。(2)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称为昼行性动物。(3)有的动物适应弱光,主

7、要在夜间活动,称为夜行性动物。(4)有一些植物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例如,郁金香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3 .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比如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夏季和冬季都会换上不同颜色的毛。(2)在寒冷的冬季,一些动物会用冬眠的方式过冬,比如刺猬、蛇、蛙、熊等。(3)一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会潮t,比如枫树、杨树等。(4)有一些植物会随着昼夜交蟹而变化。例如,郁金香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3.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比如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夏季和冬季都会换上不同颜色的毛。(2)在寒冷的冬季,一些

8、动物会用冬Jg的方式过冬,比如刺猬、蛇、蛙、熊等。(3)一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会滥吐,比如枫树、杨树等。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1课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1.我们完成一项活动所使用的物品都可以称之为工县,工具一般能够使我们她或方便。2 .不使用工具时,很费劲而且很难取出核桃仁;使用锤子、糖块等工具时,能取出核桃仁,但基本上都是碎块、碎渣;使用核桃夹时,既省时又省力,熟练后还可以取出完整的核桃仁。不使用工具使用锤子使用砖块使用核桃夹3 .工具的选择和使用(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2)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3)同一种工具,使用不同的方法,效果也会不同。(4)费力、难做的事情,使

9、用恰当的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4 .我们在活动中所用到的方法和手段称为技术。第2课斜面1.斜坡就是一种斜面,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可以省力。2 .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不需要人为施加力。电.G引沿斜坡滚落石块横拟水渠引水3 .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但越费距离。11不省力F不省力不省力7I省力少省力少J省力少Af勺省力多JW省力多省力多4 .斜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你可以在一些工县上见到斜面的应用,比如21.及等;你还能在许多交通道路、房屋建筑中找到斜面,比如盘山公路、桥梁、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等。第3课不简单地杠杆1.一

10、根木棒就可以变成杠枉。古人利用木棒撬动大石头。杠杆和斜面一样,都是一种简单机械。2.杠杆上三个重要的位置(1)支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2)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阻力点支点位置。(3)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3.用一块小石块和木板撬动一块大石块时,支点距离阻力点越近,距离用力点越远,就越省力。第4课改变运输的车轮1 .在车轮发明之前,人们大多通过双脚行走去探索自然,也依靠人力或畜力运输物品。2 .随着车轮的运用,人们不仅发明了马车、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还发展了交通图、桥梁、铁轨等技术,人类的交通运输变得快捷和高效。3 .分别用平板和手推车在操场沿直线、曲线运送物品,可

11、以总结出车轮的作用:省力、省时、灵活、平稳、便利等。实验中使用秒表进行计时。4 .车轮是一种轮轴,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在漫长的历史中,车轮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无辐条有辐条有轮胎5 .轮轴是一种变形的杠杆,轮和轴固定的中心相当于杠杆的支点,在轮上用力的位置相当于杠杆的用力点,在轴上用力的位置相当于杠杆的阻力点。6 .轮轴可以省力,而且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轮轴越省力。7 .水龙头、扳手、滑轮、螺丝刀都可以看成轮轴的变形。第5课灵活巧妙的剪刀1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利用金属材料制造工具成为可能。大多数金属不仅坚硬耐用,而且可塑性强。2 .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

12、结构特点。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3 .组合多项技术是工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4 .剪刀是一种可以灵活、精细加工的工具。人们通过把手控制刀刃移动的方向和开合的角度,通过刀刃的方向和角度的变化可以灵活地对材料进行加工和剪切。5 .模拟医生做外科手术。用普通剪刀剪开组织时容易将开口开得较大,使用解剖剪会更方便。6 .三种剪刀(1)裁衣剪刀为了获得更大的裁剪距离,剪刀的结构都会设计成等臂杠杆甚至是费力杠杆,但我们使用时并不觉得有多费力,这得益于刀刃是斜面。(2)理发剪刀(牙剪)也多为费力杠杆,刀刃是梳齿形状,可以用来打薄头发。(3)解剖剪刀的刀柄很长

13、刀刃很短,可以很省力。第6课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1 .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进着工具和技术,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印刷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 .我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3 .模拟活字印刷(1)也定:把定模按照顺序排列整齐。(2)刷量:在活字印刷板上均匀涂抹墨注。(3)基里:铺上白纸,拉平纸张,用拓印圆盘均匀压印。(4)腺制:缓缓将白纸掀起,放到向阳通风处晾干。4 .估量活字印刷的时间(EJ刷多次时只需检字一次)(1)印刷一本书的时间=检字一本书的时间+刷墨一本书的时间+拓印一本书的时间+晾制一页的时间(可以同时晾制,所以晾制花费的时间很少,可以忽略)(2)印

14、刷100本同样书的时间=检字一本书的时间+(刷墨一本书的时间+拓印一本书的时间)1.第7课信息的交流传播1.印刷革命带来了书籍报刊的大量普及。2 .现在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和准确。3 .书籍、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都是人类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工具。4 .比较不同的传播工具(1)本书主要为我们提供文字、图像等形式的信息,人们通过阅读,获取书籍所承载的信息。(2)电脑可以提供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更多形式的信息。电脑承载的信息更加多元,人们可以通过看、听的方式获取它所承载的信息。5上匕较阅读图文和观看视频的传播效果方式获取信息的速度获取信息的效果阅读图文快抽象、不易理解观察视频慢直

15、观生动、易理解6 .独轮车的模型中,车轮是轮轴的应用,绕轴转动的车架是杠杆的应用。在制作的过程中,技术的运用简易独轮车也很多,比如,车架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用吸管来减小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力,竹棍连接的捆扎技术等。简易独轮车7 .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就像是一个齿轮,驱动着它们共同发展。第四单元能量第1课各种形式的能量1.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能量是对物体运动的一种描述。8 .能量的形式各不相同,声、光、电、热、瓷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9 .像我们组装过的电路一样,电池提供的电能经过小灯泡,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在这个过程中,电能的总量与光能

16、和热能的总量是相等的。4能量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10 车的行驶需要能量,汽池为大多数汽车提供了能量。电动车会消耗电能,太阳能车会消耗太阳能。11 寻找身边的能量形式观察到的现象能量的表现形式(能量的来源)物体发生地I变化转动的电风扇叶片的转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细小污物脱落运动的太阳能车光车轮的转动磁铁吸引铁钉磁铁钉的运动;12 .机械能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第2课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1.每种能量形式都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2.家里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能量使用的物品能源可否再生可否替代或节能办法电灯火电厂不可再生使用节能灯平板电脑

17、电池不可再生不使用时关机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可再生燃气灶天然气不口再生使用节能燃气灶燃油汽车石油不可再生公交车、自行车等3.用电器的功率和耗电量产品名称:电热水壶额定功率:1800W(1)功率:用电器工作时单位时间内耗电量的大小。额定容量:2.01.额定电压:220V(2)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理。额定频率:50Hz(3)耗电量的常用单位是度,功率为100o瓦的电器、1小时的耗电量就是1度。计算公式:功率(瓦)X时间(小时)7000=耗电量(度)。(4)右图为电热水壶的铭牌,观察铭牌可以知道它的功壁、容量等信息J1800W”表示电热水壶工作1小时的耗电量就是1.8度。第3课电和磁1.1

18、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指南针的指针发生了偏转。2 .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会产生磁性(电生磁)(1)组装一个电路,点亮小灯泡,以确保电路是通路。(2)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静止时会指南北方向。小磁针的南极(S极)指向南方,小磁针的北极(N极)指向北方。(3)将电路中的导线拉直,放置在指南针的上方,并让导线的方向与磁针所指的方向一致。(4)接通电路,指南针会发生偏转。再断开电路,指南针会恢复原位。3 .将简单电路中的小灯泡取下,利用短路电路做奥斯特实验。由于电路短路,电流很强,所以指南针的偏转角度更大,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实验中,电路短路.电流很强

19、电池会很快发热,所以只能短暂接通一下.马上断开。4 .用通电线圈靠近指南针,重演奥斯特实验,指南针的偏转角度会比用一根通电导线更大。5用通电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查废电池中是否有电。第4课电能和磁能1.磁铁也具有“能量”,从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到耳机、电磁炉,到处都有磁能的影子。2 .生活中的大部分磁能都可以由电能转换而来。3 .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4 .我们制作铁钉电磁铁所用的导线较短,连接在电池上有点像短路连接,耗电大,电池容易发热,所以不能把它长时间连接在电池上。5 .利用电磁铁可搬运大头针等能够被磁铁吸引的物体。6 .将电磁铁连接到电池上,给线圈通上电流,

20、将电磁铁与大头针接触,观察到电磁铁能够吸起大头针;断开电流后,大头针会落下。这说明电磁铁接通电流后产生磁性;断开电流则磁性消失。7 .用电磁铁搬运物体时,电能先转换成磁能,然后电磁铁吸引物体运动,电磁铁的磁能转换成物体的机械能。电池方向不变,改变线图绕线方向,电磁铁的磁极改变。线图况线方向不变,改变电池方向,电极铁的型极改变n电池方向与我图烧钱方向同时改变,电磁铁的超极不变。8 .电磁铁能指南北,且其磁极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第5课电磁铁1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1)改变地条件:线圈的匝数。(2)不变的条件:电池的节数、铁钉的大小等。(3)电磁铁不能长时间连接电池,以免电池耗电太多影

21、响实验的公平。(4)结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线圈的匝数越少,电磁铁的磁性越弱;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匝数少吸引匝数较多吸引匝数多吸引大头针少大头针较多大头针多2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电池节数越少,电流越小,电磁铁的磁性越弱;电池节数越多,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第6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 .电动机是利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它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2 .小电动机的构造(1)小电动机主要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2)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3)换向

22、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改变电流的方向。(4)转子上有线圈绕在铁芯上,相当于电磁铁。3 .探究小电动机是如何转动的(1)把转子的电流换向器放在导线架上,另一端的轴放在铁丝架上,要使转子能够灵活转动而不被卡住。(2)通过导线架给转子线圈通上电流,用一个磁铁靠近转子,转子会转动。(3)改变转子转动速度的方法包括改变磁铁距线圈的远、改变磁铁数量、改变电池数量。(4)改变转子转动方向的方法包括改变磁铁的磁极性质、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接法。第7课能量从哪里来1.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2 .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可以储存在一些物质中。电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来的。3 .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转化了的能量通过复杂的食物关系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逐级传递。说明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太阳的能量可以通观察电动机产生的电流使电动机转动得更快4 .用电动机来发电(1)将小电动机连接到电路中,转动小电动机,小灯泡没有发光,可能是因为“电动机”产生的电流太小,我们可以借助“电流检测器”进一步观察。(2)用线绕在小电动机的轴上,拉动线可以使小电动机转得更快些,进而产生更大的电流。(3)当小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它就是发电机了,发明了发电机后,人们就能够把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大规模地转换成电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