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专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新人教版 .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37875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冈专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新人教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黄冈专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新人教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黄冈专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新人教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黄冈专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新人教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黄冈专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新人教版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冈专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新人教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冈专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新人教版 .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检测内容:第一单元得分_卷后分_评价_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1谁家玉笛暗飞声,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故园东望路漫漫,_。(岑参逢入京使)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的句子是:_,_。4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5花无语,人有情,花草香里说人性。莲里有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_”的高洁;梅里有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坚守;落英间有龚自珍“_,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6中考,是我们人生路上需要翻越的一座山峰。认准目标全力以赴,你一定会体会到杜甫望岳中“_,_”的豪迈。7王安石在登飞来峰

2、中用“_,_”来表达自己不畏奸邪、推行新政的决心,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气概。8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秘鲁国会重要演讲中引用了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_,_”表示了中国和拉美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开辟增长源泉、拓展合作空间、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难得机遇。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6分)9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折腰(zh)冠冕(min)枉然(wng)惟余莽莽(mng)B风骚(sho) 呢喃(nn) 飘逸(y) 红装素裹(gu)C嘶哑(s) 鲜妍(yn) 摇曳(y) 成吉思汗(hn)D娉婷(png) 滔滔(to) 妖娆(ro) 还看今朝(zho)10下列各句中,

3、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A唐朝的张嘉贞说赵州桥“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绢本,纵25.5厘米,横525厘米。D这次国庆假期,你是去旅游?还是在家休息?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C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D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12

4、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A“美丽”“端庄”“晶莹”“沸腾”“特别”都是形容词。B“武汉”“商店”“雷锋”“原子”“墨水”这几个词都是单义词。C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语气连贯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用排比抒情酣畅淋漓,用排比说理透彻精辟。D“德高望重”“巍峨挺立”“襟怀坦荡”“各具风韵”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1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调塑造了范进等一大批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C古人所说的“文房

5、四宝”指纸、笔、墨、砚;“岁寒三友”指松、竹、菊。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1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用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BCD15语

6、文实践活动(4分)“国际安徒生奖”得主中国作家曹文轩说:“希望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利用中国经验,利用中国资源,讲述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故事。”小英、林子决定以“讲述我们的中国故事”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他们选定的话题分别是:中国文学、中国制造。【小英统计的数据】历届“国际安徒生奖”获奖统计表地区时间195619661968197619781986198819961998200620082016总计中国0000011日本0000112美国1211106欧洲55222218其他0021115【林子写成的新闻】中国航天已呈领跑之势。2016年第三季度,天宫二号发射升空,对接神舟十一号飞船,并与货运飞船天舟

7、一号对接,计划于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载人空间站。届时,或将是人类唯一的在轨太空家园。不仅如此,中国高铁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截至目前,国内运营里程已达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总体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中国高铁正在走进俄国、美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1)读小英提供的图表,说说你的发现。(2分)初读图表,令人惊喜的是:_细读图表,引人深思的是:_(2)林子写成的新闻还差一个标题,请你帮忙拟题,尽量采用对偶句式。(2分)三、浅层次阅读理解(24分)(一)阅读下则说明文,完成1617题。(4分)智能机器会超越人类吗?智能机器真的有可能超越人类吗?2016年3月15日,围棋“人机大战”第五场,“阿尔

8、法围棋”以41的比分击败世界顶尖围棋高手九段李世石。这更激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的确,如果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运算,人脑的确赶不上人工智能。而无论是国际象棋还是围棋,都是可以完全程序化的一种运动。如果我们问“阿尔法”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赢了比赛开心吗?”它就不能像人一样笑着回答,因为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不能解答任何程序设计范围之外的问题。现有机器和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人有智能,而现有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严格地讲,智能机器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显然,执行指令与处理信息有着本质的不同。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研究智能机器的专家也要懂得神经

9、科学,以便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构造来制造仿生智能机器。当然,要制造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人脑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复杂、最神奇的“自动化机器”。人脑拥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而每一个神经细胞都有数千个突触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神经细胞通过这些突触相互交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大约有1000万亿个突触,到了成年大概稳定在100万亿个。也就是说,仿生机器人需要要拥有1000亿个可以独立运算的处理器,并具有100万亿个信息中转器。无论是制造元件还是整合这些元件,都是一个似乎难以完成的任务。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处理器及信息中转器需要制成不同的类型。要完成仿生机器人的制造,需要最先进的纳米技术,

10、才能把每个处理器做得像神经细胞那么小。它还需要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对仿生机器人各个器件排列顺序的编程。因为世界上并不缺人,缺的是比人类某些性能更为先进的机器。因此,科学家认为,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样仅仅需要模仿某个脑区就可以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并可以强化某些功能,制造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电脑。(选文有改动)16阅读全文,说说智能机器人与人有哪些区别。(2分)1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选文第段以问句开篇,并引用“阿尔法围棋”大比分击败李世石的热点时事,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选文第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已知的”可以删去

11、,因为人脑确实是世界上最复杂、最神奇的“自动化机器”,“已知的”三个字多余。C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制造一个仿生机器人所需的处理器、信息中转器的具体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制造仿生机器人的难度之大。D文章认为智能机器不会真的超越人类,因为智能机器是人类制造的,人工智能是人类赋予的。人类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强化人类大脑的某些功能,让它为人类服务。(二)阅读下则议论文,完成1820题。(6分)和谐明善和谐,是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而且认同度也最大的一个词儿。为什么?恐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和谐传达的是善意,表现的是友好,追求的是美好。一句话,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道理是自

12、明的。恶言恶语,难有和谐;刀枪相见,难觅和谐;你死我活,难见和谐。唯有善字当头,善待天下,才能赢得和谐,享受和谐。和谐明善,关键在为善。为善无大小,无远近,无厚薄,无你我。只要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能够善气迎人、善意待物、善对环境,就会使明善和谐现,春意无限艳。人无贵贱,人格平等。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善意,关系紧张,和谐就会成为天边云、地边风。讲和谐,首先就要与人为善:对人要有爱心,要有暖意,要有担当。遇到忧人勿乐,碰到哭人勿笑,面对失意人勿矜。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中,一要丰,处人不去任己意;二要厚,处事不去任己见。贵了不娇,富了不奢,谦以对人,虚以接物,主动拆墙透绿,善于以心换心,生活求和气,

13、工作求和气。与环境为善。环境不是小事,它既可影响心态,亦可成就心态。讲和谐,就不能不重视环境,不得不善待环境。如果不把环境当回事儿,以至见天落土,见水发臭,鸟儿颤抖,哪还有和谐可言?与环境为善,不仅要龙吟芳泽、虎啸山丘,而且要使“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使天更蓝,树更绿,花更红,草更青。毕竟,环境有生命,不可随意损毁;环境有感情,不可肆意践踏。有言道:“天意怜幽草”,“草木有本心”。只要善待它们,它们就不仅会与你和睦相处,而且会给予你更多:养眼、增氧、提神、添寿。和谐明善,贵在坚持。只有施善不倦,求善不厌,修身践言,和谐之风就会以“其声和以柔”的浓浓爱意洒满人间。(有删改)18第段与两段的关

14、系是_。(2分)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怎样才能做到“和谐明善”。(2分)20请按照例句的样式仿写一组句子(可从诚信做人、专心为学、文明出游、生活节俭、尊老爱幼等方面思考)。(2分)谦以对人,虚以接物,主动拆墙透绿,善于以心换心。_,_,_,_。(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125题。(14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

15、而别。(选自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2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经:钻研经典C邴原少孤 孤:幼时丧母D欲书可耳 书:读书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蒙乃始就学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B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一冬之间D

16、过书舍而泣 思而不学则殆2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断两处)(2分)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2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文言语句。(4分)(1)卿言多务,孰若孤?(2)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25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侧重_;乙文侧重_。(4分)四、深层次阅读赏析(22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2628题。(8分)【甲】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注】杜二甫:即诗人杜甫。徂徕:

17、山名。26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B甲诗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C乙诗尾联以“且尽手中杯”结束全诗,干脆有力,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D乙诗用语绚丽飘逸,融叙事、绘景、抒情为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27甲诗中一个“_”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乙诗中的两位诗人临别把酒,一个“_”字,抒写了诗人迫切希望重逢欢叙的情感。这两个字都表达了对故乡、对友人充满了_之情。(3分)28同是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

18、情的手法,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933题。(14分)艾叶香中寻玉佩郑凤岭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19、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那

20、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

21、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

22、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29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B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C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D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30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2分)_教“我”磨面作饼给“我”压岁钱_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31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4分)(

23、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32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3分)33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3分)五、写作展示(50分)3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题一:拨动心弦的歌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断,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一只麻雀总是嫌自己的屋子住不了多长时间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于是就不停地换窝。年长而又聪明的麻雀告诉它:“那味道恰恰是你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一只乌鸦向鸽子抱怨:“这个地方的居民很难相处,我只好飞到别处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你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也是白费力气。”要求:选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字以上。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