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分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40357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分析.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 6 月 18 日,在重庆直辖13 周年的历史时刻,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了。这是继上海浦 东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准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也是国家推进新十 年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突破口和发展新引擎。不少人甚至认为, 两江新区就是国家启动新十年 西部大开发的开篇之作。重庆对“两江新区”的战略定位是:立足重庆市、服务大西南、 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国内外,形成“一门户两中心三基地”,即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 重要门户、 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 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陆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长江上游的

2、科技创 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 开发建设两江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两江新区” ,因位于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而得 名,规划面积1200 km2,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 km2。国务院在关于同意设立重庆两 江新区的批复 (国函 201036 号)中指出, “设立重庆两江新区,有利于探索内陆地区 开发开放新模式,提升重庆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一) 两江新区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改革开放前30 年,国家实 施了 3 个大的开发开放战略:80 年代开发深圳,90 年代开发浦东,进入新世纪

3、又开发了滨 海。国家批准设立的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都承担着构成增长极“内核”、带动 区域发展的使命。595 km2 的深圳特区开发,带动了18 万 km2、8000 万人口的珠三角加速 崛起;530km2 的浦东新区, 带动了 21 万 km2、9000 万人口的长三角迅猛发展;2270 km2 的滨海新区,带动了33 万 km2、1 亿人口的环渤海奋起直追。在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10 年的时候,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两江新区。1200 km2 的两江新区,将争取辐射带动“西三 角” (重庆成都西安)乃至680 万 km2、4 亿多人口的西部地区开发开放,从而改变西 部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

4、地位。据初步测算:两江新区将拉动“成渝经济带”制造业年均增长 提高 10 个百分点,工业年均增长提高5 个百分点;云南和贵州水电、矿产等能源产业年均 增长提高5 个百分点;湖南、湖北、陕西广西、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年均增长提高5 个百 分点。总之,通过各种要素、资源的发酵、增值,两江新区经济规模和结构、发展质量和方 式都会产生裂变和聚变,并放大射流到整个西部,产生几何级数效应和乘数效应,推动西部 地区大发展。 (二)两江新区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一是新时期需要探索内生 型改革经验。 我国迄今为止的综合改革试验主要是在沿海地区进行的,获得的经验也主要是 基于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

5、外向型”经验。在改革的新阶段,需要将外向型经验和内生型 经验结合起来, 因此,地处内地的两江新区也身兼综合改革试验区功能。二是西部地区城乡 统筹尚待破题。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在西部具有典 型性和代表性。 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两江新区开发建设,有利于增强重 庆整体统筹能力,降低改革成本和风险,加快建立内陆地区更具活力、更富效率、 更加开放 的体制机制。 三是西部地区科学发展任务艰巨。当今中国最大的难题,已不再是发展速度而 是发展方式和发展质量的问题,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设立两江新 区,就是从制度层面上探索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新

6、路子,在诸多方面先行先试、开拓创新, 不断积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经验。 (三) 两江新区是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新载体”。改革开放前30 年中国经济的 高速发展主要体现在沿海,发展的路子都是外向型的,深圳特区、浦东新区、 滨海新区是中 国改革开放在沿海从南到北发展的时代印记。但现在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国家疲于救市、自顾不暇,欧美市场日渐饱和、纷纷告急,以 外需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而随着 30 年的不断积累, 国内市场发育日臻成熟, 内需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由1978 年的 1.8%上升到 2009 年的 7.3%,到

7、 2015 年中国消费占世界的比重将超过14%,占世界人口1/5 的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 市场。出口受限的中国经济重心将逐步由依赖外需转向扩大内需,而国内市场潜力主要在中 西部。重庆地处中西结合部,承东启西、连通南北,中西部大市场催生了两江新区。两江新 区的成立, 不仅意味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路径开始转向西部、转向内陆, 而且标志着中国经济 发展由外需主导向内需主导开始转型,这是国家深谋远虑的大智慧,也是推动发展转型的大 战略,有利于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相对收缩,我国发展模式正从主要依赖外需转向以内 需为主导、内外并举,而国

8、内市场潜力主要在中西部。重庆地处中西结合部,承东启西、连 通南北。 在未来几年内, 重庆将有 8 条高速铁路通往全国,随着江北机场4 条跑道以及长江 黄金水道的建设,重庆正逐步成为水、陆、空物流中心。在重庆建设两江新区,布局先进制 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中西部内需市场,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 场、两种资源。可以说,中西部大市场催生了两江新区,两江新区走内需主导、开发开放之 路又必将有力拉动中西部发展 两江新区将打造西部地区“科学示范的窗口两江新区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着眼 长远、整体规划,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高起点、 高质量、高水平建

9、设新型开发区。一是在发展方式上,坚持以低碳经济、自主创新为方向,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切实保护好区内山脉、河流、湿地等 天然生态屏障,努力建成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山水园林新区。二是在城市建设上,坚持 以全球视野、国际水准高起点规划,着眼于新区建设一百年不落后,从1200 km2 资源、功 能一体化出发, 集约高效用地, 打造一系列传世精品,使其成为重庆城市建设皇冠上的明珠。 三是在园区开发上,坚持“政府规划、市场运作、企业参与、区域合作”的原则,创新管理 体制和税收体制,创新土地制度和社保制度,创新资源节约和环保制度,以制度创新吸引各 类企业、项目向园区集中。通过科学

10、发展理念、模式、路径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实践, 真正把两江新区建成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在产业布局上,两江新区将制造业板块,如发展电力装备、临港船舶制造等的龙石功能 区,布局在城市下风下水方向。而临江区域, 如作为现代都市风貌展示区的北部新区,正积 极布局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彰显生态、 景观、休闲的城市功能。 新区成立3 个多月来, 已有好些污染重、能耗高企业被挡在门外这样(一)有利于重庆实现国家战略意图 今年国务院“ 3 号文件”的出台,将重庆的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并提出重庆要“发展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这对于重庆来说,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要完成中央赋予的目标 任务,重庆必须跳出

11、先行地区曾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经济发展的老路,转而 寻求既能实现追赶跨越,又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集约型发展的新路。而发展低碳经济有 可能成为重庆抢占区域经济制高点,实现新一轮“率先”和“加快”发展的突破口。 (二)有利于重庆转变发展方式 作为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庆传统产业, 特别是高碳排放的重化工比重大,工业污染 源面广量大,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粗放型特征。国家下达我市“十一五”SO2 和 COD(化 学需氧量)的减排任务是11.9%和 11.2%,2009 年 SO2、COD 分别还要减排4%、2%,任 务艰巨。而低碳经济把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新能源开发和高科技、现代服务等

12、低能耗产业 作为主题,这对于重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重要契机。 (三)有利于促进重庆对外开放 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政府行为,更是一种以碳排放指标为交易对象的市场交易机制,即清洁 发展机制。 按联合国相关规定,需义务减排二氧化碳的发达国家,可用于发展中国家进行节 能项目合作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以抵消其超标减排义务2。对重庆来 说,这是一个增补生态环保要素市场空白和获得外来节能项目投资,拓宽开放领域的重要机 会,更有利于重庆对外开放。 (四)有利于推动“健康、宜居重庆”建设 发展低碳经济, 就是要经济上更有利于重庆人生活,使人们更加健康地生活,毋庸置疑,更 利于“健康重庆”的建设。

13、发展低碳经济备受争议的一个方面就是所谓的“共同效益”,即 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社会效益无关,对此人们重视不够,发展低碳经济模式能够减弱传统 的污染, 改善当地的大气质量。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重庆在清洁大气方面已经取得 了可观的成绩。2008 年重庆良好空气质量天数为297 天,而 2000 年良好空气天数仅为187 天。这样理所当然利于人们居住,宜居重庆建设更具实际意义。 另一方面重庆两江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比较优势 (一)国家优惠政策支持 重庆市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两江新区具有高度的战略地位。两江新区是继浦东开发区、 天津滨海中国第三个、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整个重庆是城乡综合配套改

14、革的试验区,两 江新区就是这个试验区的先行区,是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基地;长江上游 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两江新 区的优惠政策的有: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务院 3 号文件给重庆一批政策,我们说的十二个大 的方面, 然后有五十几个具体方面的各种优惠政策,两江新区全覆盖;国务院文件里特别讲 了两江新区的政策比照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政策。这样就使重庆的两江新区可以动态地生 成各种政策,始终保持国家最优惠的政策,有利于低碳产业落户两江工业园。 (二)产业规划科学 作为老工业基地,要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重庆的空气质量亟待改善。由于重庆的山

15、城 地势与湿热气候, 空气污染物不容易稀释扩散。为了给居民生活和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 和展现健康的城市面貌,两江新区要快速发展而且永葆生机,必须走低耗能、低污染、低排 放的集约型发展道路。按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两江新区将以低碳经济、自主创 新为方向,在壮大现有优势产业的同时,将布局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 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产业以及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备灾及数据 中心等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布局。同时构建“现代服务业板块”、 “综合功能板块” 、 “进制造 基地板块”形成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保税港区、鱼复现代制造和物流区、龙石先进制造区、 北部新区、

16、空港新城、悦来会展城、蔡家高技术产业区、水复生态产业区、木古出口加工区 等十大功能分区。 (三)低碳经济发展领域广阔 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产业门类齐全,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突出,但能源结构十分单一。据 了解,火电所占比重高达75%,低碳或无碳能源发展才刚刚起步,还非常落后。权威人士 认为“从另一个角度讲,恰好这是一块很好的试验田”,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行业,主要集 中在钢铁、水泥、电石等领域,这些领域重庆一应俱全。目前,我市已向国务院申请设立两 江新区,加上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蓬勃发展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 无论在区域层面、 工业园区层面, 还是企业层面, 都能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

17、丰富的试点内容, 可谓到处都是“实验室”,可以为全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所有重点行业创造经验和方法,将产 生巨大的示范效应。 (四)低碳产业在重庆市已初具规模 电子信息、垃圾焚烧发电、新能源研发生产、风能发电、太阳能的生产,建筑节能等方面等 成立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重庆完全可以把森林工程与低碳经济结合起来。”植树 造林不能盲目乱种, 应当与国际碳汇指标相接轨,按照通行惯例, 科学规划栽种规模和树种, 使之成为重庆与国际接轨的重要筹码。有关人士认为, 重庆还可以在节能汽车、风电等方面 做文章。目前, 重庆汽车生产总规模排名全国前三,前不久被确定为“国家节能汽车试点城 市” 。 “重庆造”汽车要想跻身

18、全国第一、第二的位置,必须紧盯节能汽车这一突破口,力争 在技术和数量上抢占全国领先地位。此外, 重庆的风电也具有先天优势。尽管重庆的风电资 源不多,但全国风电技术刚起步,各地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两江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制度创新,提供政策保障 一是征收碳排放税,用经济手段促使单位GDP 碳排放量的下降。 二是根据碳排放总量确定 碳排放权, 碳排放权可以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三是对低碳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给予政策 和财政资金的扶持。所有技术的研发、运用,都会经历从高成本到低成本的转化过程,如果 我们给予补贴, 就会加速降低成本的过程。对一些暂时不具备商业竞争力,而社会成本又比 较

19、低的能源和技术进行补贴,会使它们更迅速地成长,走向市场竞争。 (二)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根据重庆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积极发展核能水电这样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重庆的可再生 能源资源很丰富。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农村的小沼气,运用得很普遍;中国每年所利用的农 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可以进一步推广。交通领域,汽车不再只烧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现在 有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电动汽车时速可以达到150 公里, 最远可以跑400 公里,如 果蓄电池性能再好一点、动力更强一点,竞争力就会更大。太阳能汽车、氢能燃料电池等技 术也在研发中,如果成熟,交通服务将实现很少的碳排放甚至是零排放。 目前的核能利用,尽

20、管在核废料处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相对来讲它是经济可行的;从安 全的角度看, 核电大国法国就没有发生过核事故。中国也在大力发展核电,原来是在沿 海地区, 现在延伸到了内地。两江新区要把握好中央这次产业布局的机会,加快重庆的核电 建设。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一是大力发展微电子产业,以北部新区和西永微电子园为依托,以惠普、广达、富士康、英 业达为龙头, 着力加以培育。 二是加快金融发展,尽快将两江新区的金融中心建成长江中上 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在江北嘴的建设计划表中,到2012 年,约 30 栋商务金融办公楼、高档 酒店和公寓的主体完工,预计约200 多万平方米,两江新区金融核心区初

21、见端倪;到2015 年,将建成600 万平方米的建筑,金融核心区初步形成;到2018 年,金融核心区将全部建 成,成为两江新区的引擎和发动机,并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核心区。 (四)以建设宜居之城为契机,大力发展森林两江 宜居是所有人的追求和梦想,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宜居的地 方,一定要生态环境良好,周边配套齐备。“森林两江”的规划明确要求,两江新区内的四 山中梁山、 龙王洞山、铜锣山、明月山不仅不准开发,四座山的森林面积还要由目前的 173 平方公里增加到200 平方公里,平均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到2015 年,两江新区 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0%,城市绿地率

22、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15 平方米,成为中国低碳城 市发展的标杆和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通过林业生态保护,再加上积极治污,确保重庆的蓝 天白云、库区的青山绿水。 (五)加强规划引导,创建低碳园区 在两江新区经济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将低碳经济产业规划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创建 低碳经济试验园区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作任务来抓。在两江新区三大板块、十大功能 区中,北碚区水土、复兴镇位“先进制造基地板块”范围内。水复生态产业区规划建设用地 12 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开发建设1 平方公里,将重点布局低排放、低污染的清洁制造及生 态休闲产业。 在这些产业中, 目前最引人注目的重中之重的项目就是“两江低

23、碳产业园” 。 水 复生态产业区正在筹建我市第一个“碳排放交易所”,并推进重庆的低碳产业立法。预计到 2020 年,重庆有望建成中国第一个低碳城市未来两江新区将承载五大功能,分别是国家重 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长江上游地区商贸物流 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到2020 年,两江新区的工业总产值有望实现10000 亿以 上,从目前重庆市8000 亿的工业产值规模上看,未来两江新区的产值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 重庆。根据相关测算, “两江新区”成立后,将拉动“成渝经济带”工业经济年均增长提高 5 个百分点 打造重庆两江新区“文化品牌一条街”构想 一是提升中西部

24、唯一直辖市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众所周知, 不论是一个城市,还是一个 地区, 要想名垂青史,经久不衰,赢得人们的仰慕,仅有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的富有是远 远不够的, 还必须靠厚重的文化软实力支撑。经济与文化,如同火车上的两个轮子,缺一不 可。而要提升文化软实力,首先要有高水准的文化载体,重庆至今没有一处上规模、上档次、 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相应的文化场所,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受到限制,中西部唯一直辖市的 文化软实力因此严重削弱,与中央全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也不相适应。现在正值 贯彻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倾力实施民生工程时期,如能在两江新区嘉陵江景观带布局建 设“重庆市文化品牌一条街”,就可

25、以迅速改变我市文化载体数量少、规模小、场地分散、 设施落后的局面,形成与直辖市相匹配的文化大市场,为实现我市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优化两江新区投资发展环境的当务之急。两江新区肩负着到2020 年再造一个重庆经济 的重大使命。随着1200 平方公里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陆续展开,需要几十上百万的人才和建 设者加入。 能否吸引如此大批人才和建设者,取决于新区的投资发展环境。而繁荣、高雅的 文化, 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尤其是文化层次高的群体对此需求更甚。在两江新区嘉 陵滨江带建设“文化品牌一条街”,就可以满足区内大批建设精英和各类群体的文化需求, 使之在参与新区建设的繁忙工作之

26、余,享受到轻松高雅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心情舒畅的投 入新区开发建设。 三是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十大民生工程”的具体举措。 随着改革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的改善, 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必然提高。不断改善文化设施条件,满足群众的精神 文化需求,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确立的“十大民生工程” 之一。在两江新区嘉陵滨江带建设“文化品牌一条街”,就是体现党执政为民,贯彻市委三 届七次全会精神,落实以民为本、宜居宜业的“民生工程” ,也是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大发展、 大繁荣的有力举措, 它必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市文化发展的短腿局面,以磅礴大气、 高雅现代、 焕然一新的崭新文化形象,

27、展现在世人面前, 成为全市人民陶冶情操、提升品味、 丰富内涵、 拓展境界的文化圣地 到 2020 年,两江新区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万亿、全市70 80%的直接引进外资将由两江新 区完成, 在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中发挥核心和引擎作用。努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中国 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 不同于天津滨海与上海浦东两个新区的起步,两江新区在起步上,就面临复杂的局面。 在两江新区成立前,重庆市组织政协,调研上海、深圳、苏州等国内各个开发区,在今年3 月,完成了重庆科协委托的重庆两江新区管理体制研究课题,课题的建议基本得到决策 层的采纳, 两江新区规划总控制范围1200 平方公里, 涉及三个行政区江北区、渝

28、北区、 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在这个辖区内, 还有北部新区、 两路寸滩内陆保税港区两个厅 局级的市政府直属派出机构其中面积160 平方公里的北部新区情况最为复杂。北部新区系 2001 年在渝北、江北部分地块上成立的一个经济开发区当时,重庆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分别是位于南岸区的经开区和九龙坡区的高新区,为利用开发区政策,这两个开发区也被纳 入,与北部新区是一种既平行又受其管理、协调的微妙关系。两江新区如何整合这些单元, 是个问题。重庆采用了管委会模式,而非行政整合。即“1+3”管理模式1+3”模式最上端 是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在这个小组管理下,两江新区管委会直管两江新区工业开发 区,

29、代管北部新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这被称为两江新区的“三个平台”。 两江新区管委 会代表市政府在整个新区范围内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也表示,“这样形成一个各个方面的开 发主体都马上能够应战,不管是遭遇战,还是攻坚战,还是战略性的战略,大家协同作战的 局势,在这个意义上使两江新区把行政摩擦系数降到最低,能够立马运转起来具有协调的权 力,同时,管委会与同江北、渝北、北碚三个行政区平行推进相关事务。 1 王虹 .循环经济思想发展与影响评述J.工业大学学报,2004,(4). 2 莱斯特? R.布朗 .生态经济 M. 林自新,等,译.北京 :东方出版社,2002.责任编辑吴迪 参考重庆人民政府网站。期刊大全人

30、 民网 重庆两江新区 5 周年:见证 5 年来的发展 资讯快递 2015 年 06 月 18 日 来源:本地宝 0 【导语】:重庆朝天门码头,长江和嘉陵江交汇,这里,是江北嘴,全球发展速 度最快的 CBD 两江新区的一个闪亮窗口。 高标准布局 作为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的产业布局坚定地选择了高标 准。如今,全球的笔记本电脑,每5 台就有 1 台是两江造 ; 汽车,8 家整车企业、 458 万台整车的产业布局已完成; 千亿级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初现雏形 绿色发展,不是简单的GDP 增长,而是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 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政府瘦身提效 走绿色发展之路,不仅要有

31、一流的硬件,更要有一流的软件; 不仅要有绿色 的自然环境,还要有清新的政务环境。 为提升环境服务效率,新区管委会2012 年、2014年两次出资共 300万元, 购买第三方环境监测服务,无偿提供给入驻企业,极大地缩短了环评编制时间。 企业入驻两江,不管规模大小,配套设施园区全管,并为企业配服务专员,专门 负责行政审批事项。 产城融合 龙兴,5 年前只是个小镇,现在是个新兴的工业园区。2010年 7 月,龙兴工 业园区开工建设, 新区探索产业园和家园结合的新模式,产城融合、 城乡统筹的 步伐正在加快。 本地户有安置房,活得“巴适”,外来户有公租房,同样感觉蛮好。走进鱼 复工业园区的鱼嘴福居小区,

32、 咖啡色的高楼, 楼宇间宽敞开阔, 绿化带点缀其间。 生态第一 “绿”,是两江新区5 年来对“生态环保”理念的执着追求。 漫步两江龙湾公园,满眼葱绿:澳洲马鞭草、柴娇花、松果菊、细叶芒等数 百种花卉,让游人四季都能观赏。这个占地2300 亩的城市公园,占据城市核心 位置,离龙兴产业园区只有1 公里。 新区秉持“智慧自然”的理念,依靠一项项环保、智能技术的先试先行, 不断打造两江绿色生态版图“升级版”。 悦来新城被纳入国家绿色低碳生态城区示范、“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在这 里,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集中供热供冷等生态技术的运用,向人们展示出一 座“会呼吸”的惬意城市。目前,两江总部智慧生态城一期项

33、目已初具规模。 凭借“绿色”竞争力,打好“生态”这张牌,两江未来可期。 黄奇帆建言支持重庆设立国际性仲裁机构 分享到: 日期: 2016/03/14 09:23:34 来源:重庆日报编辑:唐会余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长黄奇帆13日在北京表示,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支持 重庆设立国际性仲裁机构,满足重庆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 近年来,重庆依托三大交通枢纽、三个国家开放口岸、三个保税区的开放 功能,不断扩大向东向西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十 二五”期间,重庆外贸进出口增长超5 倍,服务贸易增长近4 倍。与此同时, 重庆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遇到的商事纠纷日益增多,影响了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开 拓

34、。 “重庆现有仲裁机构只有对内服务职能,不能满足重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 需求。”黄奇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两院”工作报告 时表示,重庆在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中,外资企业数量、国际贸易额不断增加, 渝企走出去的步伐亦不断加快。与之不匹配的是,重庆并没有国际性的仲裁机 构解决商事外贸纠纷,建议在重庆设立国际性仲裁机构。 目前,中国在北京、上海、广州分别设置了国际性仲裁机构。然而在对外 贸易日益活跃的中国中西部地区,出现外贸商事纠纷时,不得不前往上述三地 或新加坡等国寻求仲裁解决。但中国企业在境外仲裁几乎十诉九败,同时还要 负担高额的仲裁成本。 黄奇帆说,仲裁作为一种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

35、的法律途径,具有独立、公 正、自由、快捷、费用低、保密性强、执行性广等优势,已成为国际商贸领域 纠纷解决的首选方式, 90% 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争议都是通过国际仲裁方式解决。 依托重庆仲裁委员会,设立国际性仲裁机构,将有利于重庆协调开放发展。 重庆两江新区优化管理体制 合并精简13个部门 2016 年 02 月 26 日 18:3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0人参与0评论 中新网重庆2月 26 日电(记者刘贤 )记者 26 日从中国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 区获悉,原北部新区和两江新区的32 个部门将整合为16 个内设机构和3 个直属机构,共 减少了 13 个部门。 两江新区是直辖市重庆的开放窗

36、口,集中了当地诸多优势资源,并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 先行先试,吸引上百家世界500 强企业入驻其中。 猴年春节后,两江新区大动作调整管理体制,引起境内外广泛关注。 2 月 23 日,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调整优化两江新区管理体制的决定,撤销中 共重庆北部新区工作委员会、重庆北部新区管理委员会,其职能职责分别划归中共重庆两江 新区工作委员会、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两江新区党工委与两江新区管委会分别为重庆 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实行合署办公。 在第二天 (24 日)举行的两江新区、北部新区干部大会上,重庆市长黄奇帆表示,两江新 区管理体制调整优化,是重庆市委、 市政府立足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37、做出的重大战略决 策,是构建完善重庆内陆开放型体制的重大部署。 两江新区有国家级新区、内陆首个保税区、水陆空国家级枢纽、中新(重庆 )战略性互联 互通示范项目 (即中国与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枢纽和节点等政策优势。高端装备 -1.35% 制造、 金融 、物流等 行业 的国际国内领先企业入驻重庆乃至中国西部时,都将两江 新区作为重要选择。其行政机构的调整受到投资者关注。 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迅速推进机构整合,26 日向媒体发布消息称,原北部新区和两 江新区的32 个部门按照大部门制和精简高效的原则,整合为16 个内设机构和3 个直属机 构,共减少了13 个部门。 记者了解到,原两江新区服务

38、业发展局、金融发展局,以及原北部新区现代 服务业局, 将优化整合为 “ 现代服务业局 ” 。重庆市确定了十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服务业将是两江新区 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因此把服务业相关部门整合到一起。除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外,现代 服务业局还将承担行业管理职能,统筹力度更大、更精简高效、功能更完善。 此外,管理体制优化调整后,两江新区政务中心和原北部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审批服务职 能都将保持不变。 针对公众和投资者关心的行政审批服务等事项,两江新区政务中心等服务 窗口将做好服务工作。 重庆撤并北部新区 优化两江新区管理体制 2016 年 02 月 24 日 15:29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

39、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6 人参与1 评论 原标题:重庆撤并北部新区优化两江新区管理体制 中新网重庆2 月 24 日电 (记者刘相琳 )重庆市委市政府24 日宣布,撤销中共重庆北部 新区工作委员会、 重庆北部新区管理委员会,其职能职责划归中共重庆两江新区工作委员会、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以调整优化两江新区管理体制。 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 当日在两江新区、北部新区干部大会上表示,两江新区、 北部新区是重庆重要的功能区域和开发平台,两江新区管理体制调整优化是构建完善重庆内 陆开放型体制的重大部署,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效率。 黄奇帆称, 两江新区要用好用活国家级新

40、区、内陆首个保税区、水陆空国家级枢纽、中 新(重庆 )项目枢纽和节点等5 大层次的政策优势,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发挥“ 对外开放、 深化改革、创新创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型服务贸易” 五个主战场的作用。 重庆市委常委, 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凌月明 代表新班子表示,坚决拥护和 执行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定,确保机构整合工作高效顺利推进。重庆市委市政府优化调 整两江新区管理体制,是对新区加快发展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必将开启两江新区开发开放新 的里程。 北部新区于2000 年 12 月 18 日设立。 2009 年 1 月,国务院发文要求,把重庆北部新 区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制造及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2015 年,北部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63 亿元,规 上工业总产值1778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50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22 亿美元。 北部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15 年来, 北部新区从曾经郊野荒地的“ 白纸 ” 状态, 逐 渐迈向重庆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智能制造集聚区、 科技创新示范区和生态宜居首善区, 以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的姿态,“ 努力在全市发挥支撑和领头羊作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