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分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40607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分析.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 的意义。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 的文学意象,“ 渔父 ” 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 的意象之一。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 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从渔 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 渔父篇、楚辞 渔父篇,到后汉书 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 渔 父 ” 形象 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 “ 渔父 ” 这一

2、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 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和感悟。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儒家、道 家、禅文化等的影响下,“ 渔父 ” 形象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了更多 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本文将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古代文化 传统大背景之下的“ 渔父 ” 精神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加以 分析和探究。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 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基于这种 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渔夫这种职业,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江河 湖海边,经常与水打交道,有着身体上的劳动与付出。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中 最早提到有

3、关于渔的描写大概是诗经了。诗经的卫风 竹竿篇写 到: “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1小雅 采绿:“ 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 维何?维鲂 鱮。 ” 2 然而这些仅仅是有关于渔这一类活动的描写,渔父作为 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最早应该是在楚辞 渔父篇中了。 楚辞 渔父篇中的渔父形象 ,在整个古代文学中,具有极其重大的 影响。屈原,楚国三闾大夫,遭人诬陷被流放,“ 颜色枯槁,形容憔悴 ” 3 。 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江边。一个一心想着辅佐君 王,为国家的兴盛尽其所能,满腔爱国情怀的人,却被小人谗害至流放。义 臣遇不到明君,心里是何其的悲愤与失落!在屈原的理想这般失落,人生追 求

4、这般无奈与痛苦之际,一位 “ 渔父 ” 踏浪而来。 渔父见到屈原时脱口而出:“ 子 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渔父一见面就准确的判断出屈原的身份,说明 他并未对世事一无所知,而应该是相当了解。屈原作为三闾大夫,掌管楚国 王族屈、景、昭三姓的贵族官员,以他这样的身份和地位为何会流落至这种 人迹罕至的江边?渔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屈原自己的回答是:“ 举世皆浊而 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这是多么自负与自傲的回答,将自 己的 “ 清”“醒” 与世人的 “ 浊”“醉” 截然对立开来,自己的 “ 清” 与“ 醒” 不为世人的 “ 浊”“醉” 所容,也没有人能理解或者倾听他心中的那份执着

5、的理想与追求, 心中充满着悲痛与失落,字里行间流露着难掩的痛苦与无耐!一个执着于政 治理想,执着于为国为民的人的苦痛,渔父对屈原充满了同情,当然也是敬 佩的,他这样劝解他道:“ 举世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 餔其糟而啜其醴?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渔父作为一个智者,看清 了屈原内心矛盾的根源,是其 “ 清”“醒 ” 与世人的 “ 浊”“醉 ” 的对立与两难。 作为 旷达超远, 顺其自然, 远离俗世的渔父于是就用自己的思想对屈原进行引导。 为什么非要执着于个人理想不可自拔?既然这样的追求让人痛苦并根本无法 在现实中立足,那还不如顺应现实,顺应一切,超乎自然天地之外,人就会

6、 在世间闲适自处,无欲无求,也就不会有理想失落后那么多的苦痛与悲愤。 但是屈原没有因渔父的这么一段劝说而做任何动摇,他身体力行着的,是对 道,义的追求,是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虽然屈原并不是儒家思想的信徒,但 他所践行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其实是与儒家的思想追求相一致的。屈原 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既然个人的理想与追求无法实现,那就为这样的一个 美好理念而殉道吧!“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皎皎之白,而蒙世 俗之尘埃乎?” 他的意志是这样的坚定,信仰是如此的牢固不可动摇。渔父面 对这样的 “ 顽徒 ” ,最后报之无耐的莞尔一笑。他临走之前大声高歌道:“ 沧浪 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

7、兮,可以濯吾足。” 这句话唱出了一个出 世的智者的感悟与人生态度。一句大智大慧的话语,透露着旷达与淡然的处 世之态,出世却并不是与世俗断绝一切联系,而是和自然和社会融为一体, 个体精神达到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状态。在这篇文章中,渔父踏浪而来,最后 又高歌之后倏然而去,留给后世人无穷的想象与回味。他的旷达与淡然、精 神的自由,也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 渔父 ” 精神。 东汉时的严光严子陵,也是一位备受后世文人推崇的渔父形象 。 后 汉书 严光传:“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 游学。 及光武即位, 乃变名姓, 隐身不见。 帝思其贤, 乃令以物令访之。 除为谏议大夫,不

8、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 十七 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 4严子陵与光武帝刘秀曾是同窗好 友。当刘秀称帝登基后,严子陵隐姓埋名过期了渔隐生活。光武帝深慕其贤, 得知他过着渔隐生活之后,特地派人去请他出山。然而严子陵始终不肯接受 光武帝赐给他的官职和爵位,坚守自己的志向,过了一辈子的渔隐生活,一 直到老死,都没有出仕。“ 士固有志,何至相迫乎?” 在“ 士固有志 ” 的人生信 念的支配下,严子陵毅然决然的拒绝出仕为官,拒绝高官厚禄,一直没有违 背个人的信念和人生志趣,坚守恬适淡薄的渔隐生活。这不禁会让人想起孔 子说过的那句话:“ 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严子陵正是用毕生的 时光践证了这种坚定独立的人格精神。严子陵是真正喜欢渔隐生活的,他也 确实一点都不想做官,即使有光武帝这样作为帝王的同窗好友的赏识与再三 邀请,也难以改变其志向。所以在后世文人看来,这种绝对自由的追求与选 择是一般人所不能达到的境界,汪遵桐江一诗这样评价严子陵:“ 光武重 兴四海宁, 汉臣无不受浮荣。 严陵何事轻轩冕, 独向桐江钓月明?” 5李白答 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杯诗云:“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达亦 不足贵, 穷亦不足悲。 ” 6盛赞了严子陵不慕功名富贵,坚守人格自由的气度 与节操。范仲淹也有一首严先生祠堂记赞美严子陵风节:“ 云山苍苍, 江 水泱泱。 先生

10、之风, 山高水长。 ” 7 从后世文人的这些诗文中也可以看出严子 陵作为一个不出仕的典型形象的影响是多么巨大,每个后世文人每当厌倦仕 途或者冒出渔隐念头的时候,都会找到他作为自己精神的依托。 吴越春秋中也有一个渔父形象 ,他帮助伍子胥成功渡江,逃离险 境,而自己却葬身于江上。原文是这样叙述这段故事的:“ 与胜行去,追者在 后,几不得脱。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水而上。子胥呼之,谓曰:“ 渔 父渡我! ” 如是者再。渔父欲渡之,适会旁有人窥之,因而歌曰:“ 日月昭昭 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 子胥即止芦之漪。渔父又歌曰:“ 日已夕兮, 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寖急兮,当奈何?” 子

11、胥入船。渔父知其 意也,乃渡之千潯之津。子胥既渡,渔父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 子俟我于 此树下, 为子取饷。 ” 渔父去后, 子胥疑之, 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 父来, 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 芦中人,芦中 人,岂非穷士乎?” 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 吾见子有饥色, 为子取饷,子何嫌哉?” 子胥曰: “ 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 二人 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 此吾前君之剑,中有七星,价直 百金,以此相答。” 渔父曰: “ 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栗五万石,爵执 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 遂辞不受。 谓子胥曰:

12、“ 子急去勿留, 且为楚所得?” 子胥曰: “ 请丈人姓字。” 渔父曰: “ 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 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 也。 ” 子胥曰: “ 诺。 ” 既去,诫渔父曰:“ 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 渔父诺。 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 之中矣。 8 伍子胥怀着父仇兄恨出 逃,遇到一条大河挡住去路,生死命悬一线,情况十分危机。就在这时,一 位渔父驾一叶小舟,飘然而至。这是伍子胥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遇到的一颗救 命稻草,也许也是唯一的希望。伍子胥赶紧牢牢抓住这个机遇,呼唤渔父将 自己渡至彼岸。渔父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伍子胥迫切的呼

13、救,然而智慧的渔父 观察周围的环境时发现有人窥探,于是他两次用渔歌的方式暗示伍子胥。终 于他将伍子胥渡至彼岸,却发现其面有饥色。本来这个时候作为渔父助伍子 胥渡河的行动已经结束,他完全可以马上转身离去。然而古道 热肠的他却忍 不住接着去帮伍子胥找食物,而这样做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伍子胥对 渔父如此之恩难以为报,便拿出身上价值百金的宝剑以赠之。渔父拒不接受。 打听其姓名,以图日后再报,渔父也始终不肯透露半字,只说:“ 得形于默 ” 。 不求任何回报,不留名姓,这是何其的洒脱与超然!渔父一开始就清楚,伍 子胥是忠臣贤良之后,背负着国耻家仇,也明白送其过河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还有楚国法令“ 得伍

14、胥者,赐栗五万石,爵执圭” 这样的功名富贵的诱惑,然 而他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样做,并且最后他的结局是覆船自沉于江水 之 中,用生命来完成了人生追求的大义,以身殉道,杀身成仁。他虽然隐迹于 山水,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义无反顾,身隐心却不隐,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世 界和人生的关怀。 陶渊明笔下发现桃花源的武陵渔人也是一个颇具韵味的渔父形象。“ 晋 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 9陶渊明借一个以捕鱼为业的渔夫作 为贯穿整个桃花源故事的主线,通过他的行踪及见闻给我们展示了一派美好 的桃花源理想生活:“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15、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理想中的生存世界,只能由渔夫才能在无意中发现、找到、并于最后 失落,而其他人根本无法访其踪迹。渔夫作为一个与水打交道的职业,活动 的范围一般远离人群,受到俗世的影响相对较少,因而他会在无意中觅得这 片净土。陶渊明为什么会这样虚构了一个渔父的形象 和一个理想的桃花源世 界呢?联系他生活的时代及其人生,我们也不难理解他有这样的理想与志趣。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历史上不安定的魏晋时期,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他 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曾祖父陶侃曾封长沙郡公,但因“ 望非世族 ” 受到门 阀等级森

16、严风习下的时人的讥讽。到陶渊明出生的时代,家族已经衰落,家 境日见窘迫。青少年时期的他过着“ 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 幼,就养勤匮 ” 的贫苦生活。但他好读儒家的六经,又深受老庄学说及魏晋玄 学的影响,从小就崇尚自然,淡泊名利。个人的贫困和时代的不安定不仅使 诗人始终对现实保持着一份特别的清醒,而且也激发了他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他虚构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这种理想的虚构,也可以看 作是他对自己所处的黑暗现实的一种对抗,对人生信念和生存志趣的追求。 陶渊明虽然没有做过渔父,但是他骨子里流淌着的却是与“ 渔父 ” 精神相一致 的思想与志趣。他在几次断断续续的出仕之后,最

17、终归隐,并从三十八岁开 始躬耕田垄二十余年,直至终老都没有违背自己隐回归田园的追求。他的一 生有出仕和归隐两个阶段,他的归去来兮辞则是划分这两个阶段的一个 明确标志, “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以往之不见,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 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富贵非吾愿,帝乡 不可期。 ” 10“ 在归去来兮辞 中,陶渊明历数辞别官场后的归途之乐、 安居之乐、天伦之乐、田园之乐、山林之乐、悟道之乐,出语真诚,绝无丝 毫矫情。 ” 11“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对于后人 来说,一切的回归,一切的

18、解放,都可以借着这篇文章来抒发。” 12陶渊明 在归耕柴桑乡里的二十多年人生中,丝毫没有违背自己的意愿,即使在贫病 交加、忍饥受寒时也没有任何动摇。他著名的归园田居五首形象的说明 了他的归隐之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 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迹,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 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曖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 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归园 田居 其一) 13将个人对独立人格自由的追求抒发的淋漓尽致。陶渊明就是 这样,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富贵,不贪恋仕途与权势,只想回归到最朴

19、素最本真的生存状态,顺其自然,过自己追求的那种宁静淡泊的生活。他不 是渔父,但是他的追求与一生的实践,却将渔父精神诠释的几近完美。 二、渔父 形象 的精神意蕴 (一)隐居江滨,一种生存方式的选择 这种淡泊宁静,顺其自然的人生价值选择,应该从道家思想那里去寻根 溯源。在肯定自我的道家思想体系中,“ 隐” 乃是出于对个体生命与精神的重 视。道家思想一贯主张素朴本真是人性、道德之根本。人在自然社会中生存 就应该学会顺应自然之道,保持自我本真的状态,保持人的本性的淳朴和自 然。如果对 “ 仁义声名 ” 不断追求,人的自然本真将会一步步失落,最终失去 自我。尤其是在险恶的生存环境和政治环境之下,人对“

20、仁义名声 ”“权势 ” 的 追求将会直接导致失去自我,失去独立自由的人格,被权利所奴役,且具有 丧生的危险。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在这一方面为后世人树立了典范。庄子 物质生活十分匮乏,他以编草鞋为生。但是他的精神生活却非常充实,甘于 贫贱,淡泊功名富贵,并断然拒绝出仕的邀请。庄子 秋水中记载:“ 庄子 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曰:“ 愿以境内累矣! ” 庄子持竿不顾, 曰: “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14庄子的断然 拒绝出仕,秉承着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他看来,事物不分彼此,没有是非, 只要顺其自然,不违背其本性就可以了。他追求的是人生的彻底自由之境。 于是在道

21、家这种超然物外,追求独立与自由人生的思想影响下,后世许多人 自觉追求返璞归真,终生不仕,宁愿浪迹于江湖,作一介钓叟,于渔隐生活 中觅得愉悦的精神体验,实现人生自由的追求。 在古代,渔隐生活在众多隐居方式中也最受文人仕子欢迎。古时候归隐 的方式大致有这样几种:“ 渔、樵、耕、读” 。读书对于古代的文人来说,是 每个人的分内之事。并且如果光读书不作为,于情于理都不合适。耕,是一 种传统的农业劳动方式,虽然偶尔有人躬耕垄亩,比如陶渊明,但是对于大 多数人来说,这种比较艰辛的体力劳动的付出是比较难以承受的,樵亦是如 此。于是,渔隐自然而然的成为众多隐士的最佳选择。一片江水 ,一支钓竿, 一壶浊酒,一卷

22、诗书,一颗淡泊而又闲适的心。如此生活,又有几多人不向 往的呢?敦煌曲子词 浣溪沙 其八 浪打轻船就这样的描写渔翁生活的逸趣: “ 浪打轻船雨打蓬,遥看蓬下有渔翁。蓑笠不收船不系,任西东。即问渔翁和 所有?一壶清酒一竿风。山月与鸥长作伴,五湖中。” 15一幅多么闲静优雅 的大自然水墨画,它师我们沉浸在优美的渔翁雨中垂钓的情景中。任一叶扁 舟,在遥远的湖面漂流,寄托着作者浓郁的生活情趣,体现了他追求隐逸、 自由的志向。 “ 一壶清酒 ” ,体现了该渔翁性情的洒脱,品德的清高。 “ 一竿风 ” 表明这位渔翁常常一竿横钓,志在渔趣而不在鱼,寄情于大自然,一个贤士 形象 油然而生。 “ 山月与鸥长作伴,

23、 五湖 中。” 这是渔翁生活的理想与志趣。“ 五 湖” 原指具区、彭蠡、洞庭等五湖,在这里则泛指天下江河湖海。说明渔翁一 心系在山水间,在自然天地的旷远空间中,过一种遁迹江湖,怡情山水的隐 居生活。 唐代诗人张志和,也有飘逸洒脱的人生志趣。他放弃了人所羡慕的仕宦 之途,自愿隐迹于江湖,过一种自由自在的舟居生活。颜真卿浪迹先生玄 真子张志和碑铭 :“ 献策肃宗,深蒙重赏,令翰林待诏,授左金吾卫事参军, 乃致名志和,字子同。寻复贬南浦尉,经量移不愿之任,得还本贯。既而亲 丧,无复宦情,遂扁舟垂纶,逐三江,泛五湖,自谓烟波钓徒。” 16他将自 己的两个仆从分别命名为“ 渔童 ” 和“ 樵青 ” ,“

24、 渔童使捧钓收纶,芦中鼓枻, 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 可见他内心对渔隐生活的热爱。他的渔父 词五首很好的表现了他的这种志趣。兹举前三首为例: “ 西塞山前 白鹭 飞,桃花流水 鳜鱼 肥。青蓑笠,绿蓑衣,邪风细雨不须归。 ” 其一 “ 霅溪湾里钓鱼翁, 蚱蜢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反著荷衣不叹穷。 ” 其二 “ 青草湖中月正圆, 巴陵渔父棹歌还。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 其三 17 这几首词皆以“ 渔父 ” 为抒情主人公,从不同的角度写其泛舟垂钓的渔隐 生活情趣。词中涉及西塞、霅溪、巴陵等地域,这大概就是张志和“ 逐三江, 泛五湖 ” 的“ 烟波钓徒 ” 生活的真实写照

25、。词中透露着乐天知命、随缘自适的快 乐哲学;既描绘了清丽和谐的自然风光,又塑造了潇洒超逸的“ 渔父 ” 形象 。 这种贴近生活的人生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闲适而自由的风姿、快乐 而超逸的心灵,构成了张志和卓越的渔隐志趣。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二)现实失意,转而寄情于江渚 在强调君子以道自任的儒家思想体系中,“ 隐” 原是针对知识阶层“ 仕” 的问题而产生的。知识分子从政治社会的参与中引身而退,是一种不得已的 选择,也是一种对当政者不满的间接抗议和批判。从孔子的“ 邦有道,则仕;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到孟子的 “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 ,显示儒家 的仕进和退隐同样都

26、是一种政治态度的取向。于是在政治腐败或仕途失意之 时,一些文人在苦闷与悲愤之余选择渔隐作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个人 精神的一种寄托。敦煌曲子词浣溪沙 其九(捲却诗书) 即表现了文人的 这种思想心态:“ 捲却诗书上钓船,身披蓑笠执鱼竿。棹向碧波深处去,几重 滩。不是从前为钓者,盖缘时世掩良贤。所以身将岩 下,不朝天。” 18这 是一首表达对仕途不满,弃官归隐的诗。用一幅幅不同但彼此又有联系的艺 术画面,勾勒了一个卷起诗书披蓑垂钓的渔父形象 。他抛弃了自己喜爱的诗 书,披起了蓑衣,戴上了斗笠,手上拿的不再是笔,而是鱼竿。在他的心中, 积压着难以言说的愤懑。心中的痛苦是很深的,他那颗随棹而动的痛苦

27、的心, 那碧波般的宁静澄澈的灵魂,只能在江水 之上抒发心中深深的郁闷。这是被 压制的知识分子对封建社会的反抗,腐败的现实让他不得不掩捲诗书,披起 蓑衣,远离是非之地,消隐于大自然。他是身在江湖心却犹未死的志士,被 黑暗的现实迫不得已才来此隐居,借着渔隐生活来排遣心中的忧郁和悲愤。 柳宗元的一生也与这样的情况很相符。公元815 年柳宗元被发配到柳州 做刺史,在此之前,他已有十年的政治流放生涯。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 的地方,在当时是个很荒僻的地方,人烟稀少、满目萧条。作者处于心理和 身理的双重低谷之中,在这个时候,他写下了江雪这样的诗:“ 千山鸟飞 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

28、一个没有鸟飞,只有孤舟的 清静旷远的世界,一个披蓑戴笠的渔翁,独自一人在江上垂钓。他垂钓的不 是鱼,而是满腔的孤独和寂寞。他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个人的理想,在仕途中 接连遭受打击。他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渔翁,在一个孤独、冷漠、超绝的环境 之下,一个人静静的垂钓,闲情,还是悲愤?他卓然无畏,孤独傲岸,在那 样冷酷决绝的环境之下毅然坚强挺立,在黑暗的现实的被迫无耐之下选择这 样一种方式来遣散心中的悲愤和表达个人的理想。他的渔翁一诗却是他 在现实失意之下产生的一种回归自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自得其乐的理 想生活愿望: “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 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中下流,岩

29、上无心云相逐。” 19诗中描绘的这位渔翁, 是一个隐居的渔夫形象 ,生活愉快恬静。可见柳宗元在接连受到现实的挫折 和打击之后,做一个隐居的渔翁,过娴静的隐居生活的想法油然而生。比起 刚贬谪时的激愤、执着,这时候他多了一份悠闲、淡然和平和。诗中的渔翁, 寄托着柳宗元的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 (三)半仕半隐 对闲适的渔隐生活的渴慕 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共同影响,古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方面积极寻找进身 之阶,另一方面又对闲适自由的生活充满无尽的向往。这就造成了一些知识 分子身在魏阙,心存江湖之思。比如说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他对自称为“ 烟 波钓徒 ” 的张志和式的生活方式就很羡慕,虽然自己身居庙堂之上。他作

30、有浣 溪沙 渔父词一首:“ 西塞山前 白鹭 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 肥。 自庇一身青蓑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0很明显这首词是 根据张志和词改编而来的,从这首词里也不难看出,苏轼隐藏于内心深处的 渔隐情结。苏轼一生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他像大多数封建时代 的文人那样有“ 达则兼济天下” 的理想与抱负,然而内心又存在一种超然和旷 达的人生理想。在仕途的进退中苏轼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却也 始终难掩内心的渔隐情结。他以 “ 渔父 ” 为调写下了四首词作来分别吟咏“ 渔父 饮”“渔父醉 ”“ 渔父醒 ”“ 渔父笑 ” 四种渔隐生活的情趣,这也进一步透露出苏

31、 轼对闲适的渔隐生活的向往与渴慕。 陆游也是一位颇具渔隐情结的人。他曾经将自己在陆地上的居室取名为 “ 烟艇 ” ,也写下过不少表现渔隐生活、抒发闲情逸趣的诗篇。他的烟艇记 一文写到 “ 寄其趣于烟波州岛苍茫杳霭之间,未尝一日忘也。使加数年,男胜 犁,女任纺绩,衣食粗足,然后得一叶之舟,伐荻钓鱼, 醉则散发扣弦 为吴歌,顾不乐哉?虽然,万钟之禄与一叶之舟,穷达异矣,而皆物外,吾 知彼之不可求, 而不能不眷眷于此也。其果可求屿?意者使吾胸中浩然廓然, 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虽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 瞬息千里者,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 21作此文时陆游才三十七岁,然 而他内

32、心却早有一份归隐之思。在文中作者交代自己从小就有隐居江湖之思, 为生活所需不得不入仕,却未尝一日忘怀心中的理想。看他的鹊桥仙一 诗: “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 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 名渔父。 ” 22这首词看不出有什么幽怨悲愤,充满了洞穿世事、淡泊名利、 随缘自适、心静如水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境界。没有什么矫情伪饰,一切都显 得那样平淡而直率,超逸而自然。有人说陆游的人生是一往无前的入世精神 与悄然思退的归隐情怀的矛盾,从他一生的经历及其诗词作品中我们也确实 读到了他的这种矛盾。 无论是追求个人自由、超然于世外

33、的智者,或者是在现实无耐的孤独苦 闷下选择隐居江滨的贤者,还是身居庙堂、心存江湖的闲雅之士,他们都选 择了将渔隐作为个人一生精神生活的现实寄托。在道家和儒家等文化的影响 下那些许许多多的渔隐贤人,他们或者追求人生的本真自由,或者选择归隐 以表示对现实愤懑和对抗,或者将个人对人生和生活的追求寄托于隐秘而深 切的渔隐理想。然而不管他们是出于何种动机选择渔隐,都难掩他们内心对 世界和人生的深切关怀和崇尚。正是由于他们对生存的世界和现实人生的深 切关注和敬畏,所以他们才会对人生和现实充满更多更深的思考,精神世界 也会较他人丰富的多,才会有吟唱“ 沧浪之水 ” 的超然绝尘,才会有选择恬静 渔隐生活的终生

34、坚守,才会有面对险境时的大义凛然,才会有不与世俗同流 合污的内心世界的永恒宁静淡泊。所有这一切,都在生动而又完美的诠释着 渔父精神的意义,同时也诠释着渔隐文化的精神内蕴。 明朝散发弄扁舟 “ 渔父 ” 形象解读 在浩如烟海的人物形象中,古代文人最钟情渔父。 渔父形象像一条河流,从中国文人的纵深地带经过和穿越,带给他们持 久的魅惑和追慕,把文人们在仕与隐之间挣扎的内心,照耀得 “ 火树银花不夜 天” 。 经过漫长时间的淘洗,渔父不再是一个语词,而是一个叠加的意象,一 个浓缩了丰富文化色彩和哲人前思的“ 那一个 ” 。它不断出现,不断被书写, 成为隐逸文化的一种象征,成为荣格所说的原型。渔父的背后

35、有着强烈的源 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无意识。要考察隐逸文化,要研究古代文人的 隐秘心理,很有必要对渔父形象做一番探讨。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中。文章中的渔父须眉皆白,智虑高超, 仙风道骨。 孔子愀然曰 “ 请问何谓真? ” 客曰: “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 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 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归真也。” ( 庄子 杂篇 渔父 ) 渔父一针见血地指出,孔子所谓的“ 性服忠信、身形仁义” 、“ 饰礼乐、选 人伦 ” , 都是 “ 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 而渔父所谓的“ 真” , 就是 “ 受

36、于天 ” , 主张 “ 法 天” 、“ 贵真 ” 、“ 不拘于俗 ” 。 这是道家清静无为的观念和儒家“ 明知不可而为之” 价值观的一次微妙的 碰撞。最终,孔子为渔父的思想所折服,如梦初醒,甘拜下风,尊渔父为圣 人。累累若丧家之犬的孔子,似乎恍然明白了自己“ 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 树于宋,围于陈蔡” 背后的真正原因。 其实,这个故事明显是伪作,当是后世道学者借助庄子对孔子的冷嘲热 讽。真正的渔父形象的源头还是楚辞。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 “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 “

37、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 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 “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 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 尘埃乎! ”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 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这个则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一次真正的碰撞,火花四射, 精彩绝伦。 楚辞的本意,恐怕是要借助渔父来衬托屈原的高迈。面对社会的黑暗、 污浊,屈原执著、决绝、不苟且、不合作、不低俗,明知不可而为之,始终 坚守着人格高标,

38、宁愿舍弃生命,也要放声呐喊,纵然理想破灭,也要精神 清洁。 然而始料不及的是,飘然离去,一曲高歌,随风而逝,不复与言的渔父 形象,反而给后人留下更为巨大的想象空间,成为或仕或隐者的一种理想寄 托。 从离骚开始,中国的文人就被一种寻找、追求和向往的热情所充溢。 不管这种期待何等渺茫,亦不管这种探寻何等徒劳,文人总是难以停止探求 的脚步。他们的向往,总是在水一方,像反复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样, 奔赴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的梦想异常强烈,只 是苍龙永远在前,长缨却不知何时在手?一股难言的苦涩充斥心头。正如希 罗多德的 史学 所言:“ 人们所知道的最凄绝的悲痛,便是奋力去

39、做许多事, 却又一事无成。” 伟大的文人总是伴随着伟大的痛苦,这种痛苦超出了一己之 悲,成为人类挥之不去的情感模型。 好在我们还有渔父,给失意的文人寻找了别一种人生和出口。 乐天知命,与世推移,任凭尘世纷纷扰扰,我自恬然自安。这就是渔父 的立身处世。面对一池碧波,卸去满身疲乏,也无风雨也无晴。功名富贵与 我何加焉?仕途经济与我何加焉?这是文人走出“ 读书只为稻粱谋” 的伟大一 步。也是渔父身上最激动人心之所在。 然而,这种脱离现实的对抗实际上是苦痛的,也不为主流价值所趋向。 但也许正因为它拉开了和现实的距离,反而又充满了一种乌托邦式幻灭的美 感。 历史上最著名的渔父有三个。 其一是庄子。 庄子

40、钓于濮水,楚王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 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曳而尾于涂中乎?” ( 庄子 秋 水 ) 这一小段之中,有很多重对比,意味深长。第一层对比是庄子和楚大夫。 一边是轻松自若的濮水垂钓客 庄子,一边是满面尘灰的仕途奔波人 楚大夫。谁更能享受真正的生命乐趣? 第二层对比是庄子的两种选择。一边是楚国的相国高位,居庙堂之高; 一边是濮水的烟波钓叟,处江湖之远。哪一种更能激活出生命的云淡风轻和 丰润灿烂? 庄子也知道,“ 此可对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于是打了一个形象的比 方:楚国水田里的

41、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用死来换取“ 留骨而贵 ” 呢, 还是愿意 “ 曳尾涂中 ” ?这又是一重对比,两种选择的鲜活对比。难怪两个被 仕途经济冲昏头脑的人,也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最美妙的隐喻还有,朝廷的香火缭绕,可能正是污浊之所;而拖着尾巴 的泥淖之所,恰恰又是清洁之所在。 这就是庄子的选择,冷眼看穿,却又热肠挂住,永远保持自己的清洁, 守护好自己的灵魂处所。 继承庄子衣钵的则是严子陵,他拒绝了好朋友刘秀的三请四邀,隐居在 富春江畔 垂钓。这是渔父语词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庄子还要“ 庄子 ” 。 光武帝是有道明君,又是严子陵最好的玩伴,对严子陵又极为推崇。在屡次 请严子陵未

42、果后,刘秀亲自写信, 言辞恳切: “ 古大有为之君, 必有不召之臣, 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辟之疮疮须杖而行。若绮里不少高皇, 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颖水之风,非朕所敢望。” 严子陵终于抹不过朋友的脸面,来了。光武帝和他同榻而眠,晚上严子 陵的臭脚竟然搁到光武帝的肚子上去了,光武帝也不以为意。这一方面,可 见光武帝的求贤若渴,另一方面, 又可见他们哥俩当年的兄弟情深。免除了 “ 伴 君如伴虎 ” 的祸患,严子陵只有荣华,只有富贵,只有功名,只有利禄。但他 还是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严子陵是一个真正的渔父,他的 出现给渔父意象增添了许多的浪漫情怀。难怪一代名臣范仲淹在严先生

43、祠 堂记,对他顶礼膜拜:“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清初 浙派 版画 的力作无双谱则赞之曰: 几人无故上云台,心事含羞未许猜。 名利当头叹归隐,清风拂水报招徕。 同眠卧榻真天子,六合难搜高士才。 不过茫然寰宇下,容他独自发闲呆。 ( 无双谱,版画著作, 配有乐府诗, 为绍兴人 金古良 所著。 )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还曾特意去游览严子陵的钓台, 并写下经典散文钓台的春昼。 庄子的归隐,是要保持清洁,担心被世俗沾染,更害怕与统治者同流合 污。严子陵则是纯粹的归隐,湮没在山光水色之中,这是一种真正的天人合 一。历史上的宁武子,“ 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而严子陵则不论邦 有

44、道与否,我自隐逸,万钟与我何加焉? 与这两个渔父构成绝妙比对的则是姜尚,他的钓饵是自己的绝世才华, 而钓的大鱼却只有文王一个。所以,他必须用直钩,用自己的苍颜白发,用 自己的一腔孤傲,引起世人哄抬关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炒作。姜子牙终 于钓来文王,出阁为相,成就自己的宏图大业。 两种渔父,两种走向。 一个选择儒家,一个选择道家,一个具济世情怀,一个有隐逸风范,如 何论优劣?何必分高下!闻一多曾经说过,围绕着中国古代文人的只有两个 字 仕与隐。要不先仕后隐,要不且仕且隐,要不先隐后仕,即使是不仕 不隐之人,他内心中的痛苦也是可想而知。中国文人总在儒家和道家之间徘 徊,穿梭。要而言之,文人选择“

45、仕” 能做到百分之百,文人选择“ 隐” ,却万 万做不到百分之百。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 据我的意思, 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 ?,山林诗人 ?,是没有 的,完全超出人世的,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 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 连老子也说 “ 吾不能 学太上而忘情也” ,遑论其他人?事因难能,所以可贵。这就是严子陵的价值 所在。更多的渔父则是寄情于山水,相忘于江湖。除了这样,还能怎样啊。 想起了我最喜欢的一首无名氏的词,可做这种心情的注脚。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 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

46、? 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 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鲙新鲈,斟美酒,起悲歌。 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 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 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每个文人都像卞和献宝一样,要把自己的玉一样的美德贷于帝王家,哪怕 被砍掉一条条腿,也在所不惜。卞和泣血是中国文人共同的悲剧。文人何曾 想做一个渔父啊,实乃报国无门、功业未遂而归隐江湖也。 现在我们回头研究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是渔父,而不是其他。渔父 这个语词的背后到底叠加了哪些东西,从而被文人相中、 接受、书写和鼓吹? 渔父成为最重要的意象,可能来自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是屈原。屈原披发行吟泽畔,在生死

47、抉择之间,需要一个人来对话, 揭示自己的内心的挣扎和选择。因为在江畔,最该遇见的自然就是渔父,构 成主客对话的“ 客” ,这是自然的逻辑。渔父是老年男子,历经沧桑,风云看 惯,淡薄尘世,能够提高对话的含金量和话语价值。渔父的出现当然是偶然 的,但隐逸文化、出世文化聚焦于渔父却带有很大的必然性。惟有渔父才好 引出颇有道家特色的孺子歌: “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歌词大意是,沧浪之水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冠缨;沧浪之水浊啊,可 用来洗我的泥脚。渔父不强人所难,不愠不怒,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 地与屈原分道扬镳,足见其淡泊和修为。 那么,为什么要引出孺子歌呢?因为孺

48、子歌大有来历。据孟 子 离娄记载:孔子曾听孺子唱过这首歌,孔子听歌后, 告诉他的学生: “ 清, 才能洗冠缨;浊,只能洗泥脚。清还是浊,是由人们自己选择的啊。” 孔子非 常注重士人的人生抉择,提倡人要有“ 杀身成仁 ” 、 “ 舍生取义 ” 的精神,但是 在中庸思想的指导下,又主张“ 用舍行藏 ” 。孔子称赞颜渊说:“ 如果用我,就 出来做事;不用呢,就隐居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啊。” 也就是说,儒家 和道家有时候也能并行不悖。李白说: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照散发弄扁舟。” 就是说, “ 入世不称意,才要出世;仕途不称意,才会归隐。” 这也许就是渔 父最终飘然而去,放歌一曲的原因吧。 其次

49、是渔。 诗经 中说,“ 籊籊竹竿, 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诗经 卫 风 )就是说,上古时期,垂钓虽然还是一种谋生手段,但是“ 岂不尔思 ” 已经 包含一种别样的情致。特别是渔者,荡舟于碧波之上,隐没于绿荷之中,无 论哪一种方式都让人清静高远,得意忘言。在庄屈之后,即使仍然有人以打 鱼谋生,但在文人笔下,渔父不仅没有了谋生之苦,反而多了几分闲情野趣, 最能寄寓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第三是水。 老子 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 就是说,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可作为道的象征。 这当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但别忘了,水远离尘土,从事实上也让文人暂时挣 脱尘埃,正好和道家精神上超脱尘埃遥相呼应。而在碧波之上,世界白茫茫 一片,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天地在我心,人也只能归于自己的 内心,聚焦于心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