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2-2推理与证明章末复习总结提升.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44552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8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选修2-2推理与证明章末复习总结提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选修2-2推理与证明章末复习总结提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选修2-2推理与证明章末复习总结提升.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归纳和类比都是合情推理,前者是由特殊到一般,部分到整体的推理,后者是由特殊到 特殊的推理,但二者都能由已知推测未知,都能用于猜想,推理的结论不一定为真,有待进 一步证明 . (2)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不同,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是数学中证明的基本推理形式.也是 公理化体系所采用的推理形式,另一方面,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又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 者的前提,后者论证前者的可靠性. 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是数学证明的两类基本证明方法.直接证明的两类基本方法是综合法和 分析法: 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推导出结论的证明方法;分析法是由结论追溯到条件的证明方

2、 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把它们结合起来使用,间接证法的一种方法是反证法,反证法是 从结论反面成立出发,推出矛盾的证明方法. 思考反证法通常适用于哪些问题? 答案反证法是高中数学的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在不等式和立体几何的证明中经常用到, 它所反映出的“正难则反”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更为重要.反证法主要证明:否定性、唯 一性命题;至多、至少型问题;几何问题. 3.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主要用于解决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问题.证明时,它的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它的第 一步 (归纳奠基 )nn0时结论成立 .第二步 (归纳递推 )假设 nk 时,结论成立,推得nk1 2 时结论也成立 .数学归纳法原理建立在

3、归纳公理的基础上,它可用有限的步骤(两步 )证明出无 限的命题成立 . 思考何为探索性命题?其解题思路是什么? 答案探索性命题是试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此类问题未给出问题结论,需要由特殊情 况入手,猜想、 证明一般结论的问题称为探求规律性问题,它的解题思想是:从给出的条件 出发,通过观察、试验、归纳、猜想,探索出结论,然后再对归纳、猜想的结论进行证明. 题型一合情推理及应用 例 1观察下列各式:ab1,a2b23,a3 b34,a4b47,a5b511,则 a10 b 10 等于 () A.28 B.76 C.123 D.199 答案C 解析记 an b n f(n),则 f(3)f(1)f

4、(2)134; f(4)f(2)f(3)347;f(5)f(3) f(4)11.通过观察不难发现f(n)f(n1)f(n2)(nN *,n3),则 f(6)f(4)f(5)18; f(7)f(5)f(6)29;f(8)f(6)f(7)47;f(9)f(7)f(8)76;f(10)f(8) f(9)123.所以 a 10b10123. 反思与感悟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常用的合情推理,两种推理的结论“ 合情 ”但不一定 “合理 ”,其正确性都有待严格证明.尽管如此,合情推理在探索新知识方面有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 . 运用合情推理时,要认识到观察、归纳、类比、猜想、证明是相互联系的.在解决问题时, 可以

5、先从观察入手,发现问题的特点,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然后用归纳、类比的方法 进行探索、猜想,最后用逻辑推理方法进行验证. 跟踪训练1自然数按下表的规律排列 则上起第2 014 行,左起第2 015 列的数为 () A.2 014 2 B.2 015 2 C.2 0132 014 D.2 0142 015 答案D 3 解析经观察可得这个自然数表的排列特点: 第一列的每个数都是完全平方数,并且恰好等于它所在行数的平方,即第 n 行的第 1个数 为 n2; 第一行第n 个数为 (n1)21; 第 n 行从第 1 个数至第n 个数依次递减1; 第 n 列从第 1 个数至第n 个数依次递增1. 故上起

6、第2 014 行,左起第 2 015 列的数, 应是第 2 015 列的第 2 014 个数, 即为 (2 0151)2 12 0132 014 2 015. 题型二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例 2已知 ab 0,求证 a b 2 8a ab 2 ab ab 2 8b . 证明欲证 ab 2 8a ab 2 ab ab 2 8b , 只需证 ab 2 8a ab 2 2 ab 2 8b , ab0, 只需证 ab 22a ab 2 ab 2 2b, 即 ab 2a 1 ab 2b , 欲证 ab 2a 1,只需证ab2 a,即ba,该式显然成立.欲证 1 ab 2b ,只需 证 2 bab,即ba,

7、该式显然成立. ab 2a 1 ab 2b 成立 . ab 2 8a ab 2 ab ab 2 8b 成立 . 反思与感悟直接证明方法可具体分为比较法、代换法、放缩法、判别式法、 构造函数法等, 应用综合法证明问题时,必须首先想到从哪里开始起步,分析法就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种困 难,在实际证明问题时,应当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使用. 跟踪训练2已知等差数列an 中,首项 a10,公差 d0. (1)若 a11,d 2,且 1 a 2 1, 1 a 2 4, 1 a 2 m成等比数列,求正整数 m 的值; (2)求证对任意正整数n, 1 a 2 n , 1 a 2 n1, 1 a 2 n2都不成

8、等差数列 . (1)解 an是等差数列,a11,d 2, a47,am 2m1. 4 1 a 2 1, 1 a 2 4, 1 a 2 m成等比数列, 1 49 2 1 2m1 2, 即 2m149.m25. (2)证明假设存在nN * ,使 1 a 2 n, 1 a 2 n1, 1 a 2 n2成等差数列, 即 2 a 2 n1 1 a 2 n 1 a 2 n2, 2 a 2 n1 1 an1d 2 1 an1d 22a 2 n12d 2 a 2 n1d 2 2, 化简得 d23a 2 n1.(*) 又 a10,d0,an1a1nd d, 3a2 n13d 2d2,与 (*) 式矛盾, 因此假

9、设不成立,故命题得证. 题型三数学归纳法及应用 例 3已知 ai0(i1,2, n),考察: a1 1 a11; (a1a2) 1 a1 1 a2 4; (a1a2a3) 1 a1 1 a2 1 a3 9. 归纳出对a1,a2, an都成立的类似不等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解结论: (a1 a2an) 1 a1 1 a2 1 an n2(nN * ). 证明 :当 n1 时,显然成立 . 假设当nk 时,不等式成立, 即(a1a2 ak) 1 a1 1 a2 1 ak k2. 当 nk1 时, (a1a2 akak1) 1 a1 1 a2 1 ak 1 ak1 (a1a2 ak) 1 a

10、1 1 a2 1 ak ak11 a1 1 a2 1 ak 1 ak1(a 1a2 ak)1 k2 ak1 a1 a1 ak1 ak1 a2 a2 ak1 ak1 ak ak ak1 1 k22k1(k 1)2. 由可知,不等式对任意正整数n 都成立 . 5 反思与感悟数学归纳法是推理逻辑,它的第一步称为奠基步骤,是论证的基础保证,即通 过验证落实传递的起点,这个基础必须真实可靠;它的第二步称为递推步骤,是命题具有后 继传递性的保证,两步合在一起为完全归纳步骤,这两步缺一不可,第二步中证明“当 n k1 时结论正确 ”的过程中,必须用“归纳假设 ”,否则就是错误的. 跟踪训练3数列 an满足

11、S n2nan(nN *). (1)计算 a1,a2,a3, a4,并由此猜想通项公式 an; (2)证明 (1)中的猜想 . (1)解当 n1 时, a1S12a1,a1 1; 当 n2 时, a1a2S222a2, a2 3 2 ; 当 n3 时, a1a2a3S323a3, a37 4; 当 n4 时, a1a2a3a4S424 a4, a4 15 8 . 由此猜想an2 n1 2 n1(nN *). (2)证明当 n1 时, a11,结论成立 . 假设 nk(k1 且 kN *)时,结论成立, 即 ak 2 k1 2 k1, 那么 n k1 时, ak1Sk1Sk2(k1)ak12ka

12、k 2akak1, 2ak12ak. ak1 2ak 2 2 2 k1 2 k1 2 2 k11 2 k. 所以当 nk1 时,结论成立. 由 知猜想 an 2 n1 2 n1(nN * )成立 . 应用反证法证明问题时,因对结论否定不正确致误 例 4已知 x,yR,且 x 2y20,求证 x,y 全为 0. 错解假设结论不成立,则x,y 全不为 0,即 x0 且 y0, 6 x 2y20,与 x2y20 矛盾,故 x,y 全为 0. 错因分析x,y 全为 0 的否定应为x, y 不全为 0,即至少有一个不是0,得 x 2y20 与已 知矛盾 . 正解假设 x,y 不全为 0,则有以下三种可能

13、: x0,y0,得 x2y20,与 x2y20 矛盾; x0,y0,得 x 2y20, 与 x2 y2 0 矛盾; x0,y0,得 x2y20,与 x2y20 矛盾 . 假设是错误的, x,y 全为 0. 防范措施应用反证法证明问题时,首先要否定结论,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当结论的反面 呈现多样性时,需罗列出各种可能情形,否定一定要彻底. 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把 a(bc)与 loga(xy)类比,则loga(xy)logaxlogay B.把 a(bc)与 sin(xy)类比,则sin(xy)sin x sin y C.把 (ab) n 与(xy)n类比,则 (xy)nxnyn D.

14、把 (ab)c 与(xy)z类比,则 (xy)zx(yz) 答案D 2.在 ABC 中,若 sin Asin C cos Acos C,则 ABC 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不确定 答案D 解析由 sin Asin Ccos Acos C,得 cos(AC)0,即 cos B 0, 所以 B 为锐角,但并不能 确定角 A 和 C 的情况,故选D. 3.猜想数列 1 24, 1 46, 1 68, 1 810,的通项公式是 _. 答案an 1 2n 2n2 (nN *) 解析分析式子 1 24, 1 4 6, 1 68, 1 810,的规律,可得分子均为 1,

15、分母为连续相邻 的两个偶数的乘积. 4.如图是由花盆摆成的图案,根据图中花盆摆放的规律,第n 个图形中的花盆数an _. 7 答案3n23n1 解析观察知每一个图案中间一行的花盆数为1,3,5,其中第n 个图案中间一行的花盆 数为 2n1,往上一侧花盆数依次是2n2,2n3,它们的和为 n 2n 1n 2 n 3n 1 2 , 往下一侧 (含中间一行 )花盆数为 n 3n1 2 ,所以 an2 n 3n1 2 (2n1)3n23n1. 5.函数列 fn(x) 满足 f1(x) x 1x 2(x0),fn1(x)f1(fn(x). (1)求 f2(x),f3(x); (2)猜想 fn(x)的表达

16、式,并证明. 解(1)f1(x) x 1x 2(x 0), f2(x) x 1x 2 1 x 2 1 x 2 x 12x 2, f3(x) x 12x 2 1 x 2 1 2x 2 x 12x 2x2 x 13x 2. (2)猜想 fn(x) x 1nx 2(n N * ),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 n 1时,命题显然成立; 假设当 nk(kN * )时, fk(x) x 1kx 2, 那么 fk1(x) x 1kx 2 1 x 2 1kx 2 x 1kx 2 x2 x 1 k1 x 2. 这就是说当nk1 时命题也成立 . 由 可知, fn(x) x 1nx 2对所有 nN *均成立 .

17、 8 故 fn(x) x 1nx 2(nN *). 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是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方法,数学中一切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转化与化 归,转化与化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灵魂.在本章中,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体现的是一般与特 殊的转化, 数学归纳法体现的是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的转化,反证法体现的是对立与统 一的转化 . 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即由特殊情况入手,通过观察、试验、归纳、猜想,探索出结论, 然后再对归纳、猜想的结论进行证明.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经常要用到归纳猜想,然后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求规律的思想. 一、选择题 1.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15

18、,21,28,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因为这些数(除 1 外)对应的点可以排成一个正三角形,如图所示,则第n 个三角形数为() A.nB.n n 1 2 C.n 21 D. n n1 2 答案B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 这些三角形数的特点是第n 个三角形数是在前一个三角形数的基础上 加上 n,于是第n 个三角形数为12nn n1 2 . 2.有这样一段演绎推理“有些有理数是真分数,整数是有理数,则整数是真分数”结论显然 是错误的,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答案C 解析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是三段论,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性原理,小前提是研究的特殊情 况,结论

19、是得出的判断.本题中并非所有的有理数都是真分数,所以推理形式错误. 9 3.如图,椭圆 x 2 a 2 y 2 b 21(ab0)的左焦点为F(c,0),当 AB FB 时,由 b2ac 得其离心率为 51 2 ,此类椭圆称为“黄金椭圆”. 类比“黄金椭圆”,在“黄金双曲线” x 2 a 2 1 y 2 b 2 11 中, 由 b2 1a1c1(c1为黄金双曲线的半焦距 )可推出“黄金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51 2 B. 31 2 C. 51 3 D. 7 1 2 答案A 解析b2 1a1c1,c 2 1a 2 1b 2 1a1c1, c 2 1 a 2 11 c1 a1,e 2e10

20、,e 51 2 (e1).故选 A. 4.设函数 f(x) 2x 1 x 1(x0),则 f(x)( ) A.有最大值B.有最小值 C.为增函数D.为减函数 答案A 解析x0,x0,则 (2x) 1 x 22x1 x 22, 2x 1 x 2 2. f(x) 2x 1 x 1221. 当且仅当 2x 1 x ,即 x 2 2 时取最大值 . 故选 A. 5.设集合 S A0,A1,A2,A3,在 S上定义运算为: AiAjAk,其中 k 为 ij 被 4 除的 余数, i,j 0,1,2,3.则满足关系式(xxA2A0的 x(x S)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

21、当 xA0时, (xxA2A2A0,当 xA1时, (xxA2A2 A2A0,成立;当 xA2时, (x xA2A0 A2A2A0;当 xA3时, (x xA2A2 A2 A0,成立 .故选 10 B. 6.O 是平面上一定点, 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 P满足 OP OA AB |AB | AC |AC | , 0, ),则 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 答案B 解析如图, AB |AB | 为AB 上的单位向量, AC |AC | 为AC 上的单位向量, 则 AB |AB | AC |AC | 的方向为 BAC 的角平分线AD 的方

22、向 .又 0, ), AB |AB | AC |AC | 的方向与 AB |AB | AC |AC | 的方向相同 .而 OP OA AB |AB | AC |AC | , 点 P 在 AD 上 移动, 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内心 . 二、填空题 7.已知 pa 1 a2(a 2),q2a 24a 2(a2),则 p,q 的大小关系为 _. 答案pq 解析pa2 1 a222 a2 1 a 224, a 24a22(a2)22,q22 4p. 8. ,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 是平面 及平面 外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论断: mn; ; n ; m .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

23、个论断作为结论,写 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_. 答案 ? (或 ? ) 9.若二次函数f(x)4x 2 2(p2)x2p2p1 在区间 1,1内至少存在一点 c,使 f(c)0, 则实数 p 的取值范围是 _. 答案3,3 2 解析方法一 (补集法 ):令 f 1 0, f 1 0 11 即 2p2p10, 2p23p90 即 p 1 2或p1, p 3或p3 2. p3 或 p 3 2,符合题意的解是 3p 3 2. 方法二 (直接法 ):依题意,有f(1)0 或 f(1)0, 即 2p 2p10 或 2p23p90, 1 2p1 或 3p 3 2, 3p 3 2. 10.设函数 yf(x)

24、在(0, )内有定义,对于给定的正数K, 定义函数 fK(x) f x ,f x K, K,f x K, 若函数 f(x)ln x 1 e x,且恒有fK(x)f(x),则 K 的最小值为 _. 答案 1 e 解析由于 f(x) ln x1 e x ,所以 f(x) 1 x ln x1 e x ,令 g(x)1 x ln x1,则 g (x) x 2 1 x0,所以 g(x)在(0, )上单调递减,而 g(1)0,所以当 x(0,1)时,g(x) 0,此时, f(x)0,当x(1, )时, g(x)0,此时f(x)0,所以f(x)在(0,1)上单调递增,f(x) 在(1, )上单调递减,故f(

25、x)maxf(1) 1 e,又函数 f(x) ln x1 e x,且恒有 fK(x)f(x),结合 新定义可知, K 的最小值为 1 e. 三、解答题 11.如图所示,设在四面体PABC 中, ABC90 ,PA PBPC,D 是 AC 的中点,求证: PD平面 ABC. 证明要证明 PD平面 ABC,只需证明PD 与平面 ABC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即可,由于 已知 ACP 为等腰三角形,APPC,D 为 AC 的中点,故PDAC,从而有 PAD 为直角 三角形, 且 ADBD,PDPD,APPB,于是 APD BPD.因此 PDA PDB90 , PDBD.又知 AC 交 BD 于 D,可

26、知 PD 平面 ABC. 12.求证:不论x,y 取何非零实数,等式 1 x 1 y 1 x y 总不成立 . 12 证明假设存在非零实数x,y 使得等式 1 x 1 y 1 xy成立 . 于是有 y(x y) x(xy)xy, 即 x2y2xy0, 即 x y 2 23 4y 20. 由 y0,得 3 4y 20. 又 x y 2 20, 所以 x y 2 23 4y 20. 与 x 2y2xy0 矛盾,故原命题成立 . 13.在数列 an, bn中, a12,b1 4,且 an,bn,an1成等差数列, bn,an1,bn1成等比 数列 (nN *). (1)求 a2,a3,a4及 b2,

27、b3,b4,由此猜测 an ,bn 的通项公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2)求证 1 a1b1 1 a2b2 1 anbn 5 12. (1)解由条件得2bnanan1,a 2 n1bnbn1,a12,b14.由此可得 a26,b29, a3 12, b316,a420,b4 25.猜测 ann(n1),bn (n1)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 n1 时,由上可得结论成立. 假设当 nk(k1,kN *)时,结论成立,即 akk(k1),bk(k1) 2,那么,当 nk1 时, ak1 2bkak2(k1)2k(k1)(k1)(k2), bk1a 2 k1 bk (k2)2. 当 n k1 时,结论也成立. 由 可知 ann(n1),bn(n1)2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 . (2)证明当 n1 时, 1 a1 b1 1 6 5 12. n2 时, 由(1)知 anbn(n 1)(2n1)2(n1)n. 1 an bn 1 2 1 n 1 n1 , 1 a1 b1 1 a2b2 1 anbn 1 6 1 2 1 2 1 3 1 3 1 4 1 n 1 n1 1 6 1 2 1 2 1 n1 1 6 1 4 5 12. 13 综上,对nN *, 1 a1b1 1 a2 b2 1 anbn 5 12成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