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乡》赏析(王富仁).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44844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5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故乡》赏析(王富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迅《故乡》赏析(王富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故乡》赏析(王富仁).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神“故乡”的失落 鲁迅故乡赏析(王富仁) 鲁迅的故乡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 第一个是“过去时”的,第二个是“现在时”的,第三个是“未来时”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 实的故乡。 (一)回忆中的“故乡” “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 它的“美” ,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得出来: 1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 西瓜,少年闰土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着“明晃晃”的、“银白”色的项圈,海边有 五色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还有各种颜色的鸟类:稻鸡,角鸡,

2、鹁鸪,蓝背在这里,没有一种色彩不是鲜艳的,明丽的,任何两种色彩之间的对比都是鲜明 的,它构成的是一幅“神异”的图画,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2它是一个寂静而又富有动感的世界:当“我”记起童年时的“故乡”,浮现在脑海里的 首先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 海边沙地上的碧绿的西瓜,整个大自然是那么静谧,那么安详, 但在这静谧的世界上,却有着活泼的生命。这活泼的生命给这个幽静的世界带来了动态的感觉。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 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月亮地下, 你听,啦啦的响了, 猹在咬瓜了。 你便捏了胡叉, 轻轻地走去” 这是一个幽静的世界,

3、同时又是一个活泼的世界。它幽静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杂乱。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和谐自然,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 3它是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多么广阔的世界啊!这 里有高远的蓝天,有一望无垠的大海,有广阔的海边的沙地。但在这广阔的天和地之间,又有各 种各样的人和事物,有活泼的少年闰土,有猹、獾猪、刺猬,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有五 彩的贝壳,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这个世界广阔而又鲜活,一点也不狭窄,一点也不 空洞。 我们可以看到, “我”回忆中的“故乡”并不仅仅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同时更是一个想像中 的世界,是“我”在与少年闰土的接触和情感交流中想像出来的一幅

4、美丽的图画。它更是“我” 少年心灵状态的一种折射。这颗心灵是纯真的、自然的、活泼的、敏感的,同时又是充满美丽的 幻想和丰富的想像力的。它没有被“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所束缚,而是在与少年闰土的 情感交流中舒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给自己展开了一个广阔而又美丽的世界。 那么, 少年“我” 的这个广阔而又美丽的世界是怎样展开的呢?是因为两颗童真的心灵的自 然融合。少年“我”是纯真的、自然的,少年闰土也是纯真的、自然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用 封建礼法关系组织起来的,而是用两颗心灵的自然需求联系起来的。少年闰土不把少年“我” 视 为一个比自己高贵的“少爷”,少年“我”也不把少年闰土视为一个比自己低贱的“

5、穷孩子”。他 们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观念。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是畅通无阻的,是没有任何顾忌和犹豫 的。我们可以重新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可以感到, 他们之间是想到什么便说什么的,想到 哪里就说到哪里的。他们不是为了讨好对方而说,也不是为了伤害对方而说,而是说的双方都感 兴趣的话。 两个人的心灵就在这无拘无束的对话中融合在一起了,也在这融合中各自都变得丰富 了。少年闰土来到城里,“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少年“我”通过与少年闰土的谈话,也像 看到了过去自己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世界。 总之,“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实际是少年“我”美好心灵的 反映,是少年“我”与少年闰土和

6、谐心灵关系的产物。但是,这种心灵状态不是固定的,这种心 灵关系也是无法维持久远的。社会生活使人的心灵变得更加沉重,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 起来。当成年的“我”重新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时,这个回忆中的“故乡”就一去不复 返了。在这时,他看到的是一个由成年人构成的“现实的故乡”。 (二)现实的“故乡” 现实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我们对这个“故乡”的具体感 受:它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压力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 这时的“故乡”是由三种不同的人及其三种不同的精神关系构成的。 1豆腐西施杨二嫂。 豆腐西施杨二嫂是一个可笑、可气、可恨而又可怜的人物。 她为什么可怜

7、呢?因为她是一个人。一个人是需要物质生活的保证的。当一个人无法通过自 己正常的努力而获得自己最起码的物质生活保证的时候,为了生命的保存,就要通过一些非正常 的、为人所不齿的手段获取这种保证了。在这个意义上, 她是值得同情的。 她原来是开豆腐店的, 为了豆腐店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年轻美貌招徕顾客, “因为伊, 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美”, 在豆腐西施杨二嫂这里已经不再是一种精神的需要, 而成了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物质实利成了她人生的惟一目的。为了这个目的, 她是可以牺牲自 己的道德名誉的。当自己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的时候,她就把任何东西都拿来当做获取物质

8、实 利的手段了。她的人生完全成了物质的人生,狭隘自私的人生。这样一个人, 亲近的只是物质实 利,对别人的感情已经没有感受的能力。在这类人的感受里, “利” 即是 “情”, “情” 即是“利”。 “利”外无“情” ,天地间无非一个“利”字。她感受不到别人的真挚的感情,对别人也产生不 了这样的感情, “感情” 也只成了捞取好处的手段。她的眼里只有 “物” ,只有“利”,只有“钱”, 而没有“人” ,没有有感情、有道德、有精神需要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她是能捞就捞,能骗就 骗,能偷就偷,能抢就抢。但人类社会是在相互关联中存在和发展的,人类为了共同的生存和发 展,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感情的联系,需要道德

9、的修养,需要精神品质的美化。像豆腐西施杨 二嫂这样一个毫无道德感的人,时时刻刻都在做着损人利己的勾当,是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厌恶乃 至憎恨的。所以,就她本人命运的悲惨,她是可怜的,而就其对别人的态度,她又是可气、可恨 的。她的可笑在于长期的狭隘自私使她已经失去了对自我的正常感觉。她把虚情假意当做情感表 现,把小偷小摸当做自己的聪明才智。她是属于世俗社会所谓的“能说会道”“手脚麻利” “干净 利索”“不笨不傻”的女人。但在正常人眼里,她这些小聪明、小把戏都是瞒不了人、骗不了人 的。所以,人们又感到她的言行的可笑。人们无法尊重她、爱戴她,甚至也无法真正地帮助她。 她是一个令人看不起的人。 如果说少年“

10、我”和少年闰土的一切言行的总体特点是自然、纯真, 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一切 言行的总体特点则是“不自然”“不真挚” 。在她这里,一切都是夸大了的,是根据自己的实利考 虑变了形的。她一出场,发出的就是一种“尖利的怪声”, “突然大叫” ,这是她不感惊奇而故做 惊奇的结果。 她的面貌特征也是在长期不自然的生活状态中形成的,她一生只练就了一个“薄嘴 唇” , “能说会道” ,脸相却迅速衰老下来,只留下一个“凸颧骨”,没有了当年的风韵。她的站姿 也是不自然的,故意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实际上她早已失去了自己的自信心,失去了做人 的骄傲,但又希望别人看得起她,尊重她。她对“我”没有怀恋,没有感情,但又故意

11、装出一副 有感情的样子。她能说的只有“我还抱过你咧!”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事实,但却把这个事实说 得非常严重,好像这就对“我”有了多么大的恩情,好像“我”必须对她感恩戴德、牢牢记住她 对 “我”的重要性。 她不关心别人, 因而也不会知道别人的生活状况,不会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 她通过自己的想像把别人的生活说得无比阔气和富裕,无非是为了从别人那里捞取更多的好处。 豆腐西施杨二嫂体现的是“我”所说的“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人的特征。 她的生活是辛苦的, 但这种辛苦也压碎了她的道德良心,使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 没有真挚的感情, 不讲道德, 自私狭隘。 2成年闰土。 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

12、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他的父亲十分爱他”,他的生 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地也是善良的。“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 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 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 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看西瓜去,你也去。”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 算偷的。 要管的是獾猪,刺猬, 猹。月亮地下, 你听, 啦啦的响了, 猹在咬瓜了。 你便捏了胡叉, 轻轻地走去” “有

13、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 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在这些话里,跳动着的是一个活泼的生命。少年闰土较 之少年“我”更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少年,是一个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 少年“我”的知识更多是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少年闰土的知识则是从大自然中,从自己的生活实 感中获得的。他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他比少年“我”更像一个语言艺术家。 他的语言多么生动,多么流畅,多么富有感染力啊!它一下子就把少年“我”吸引住了,并给他 留下了至今难以磨灭的印象。但这个富于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少年闰土,到了现在, 却成了一个神 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

14、, “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 。为什么他在少年时就能有所感而又形容 得出,现在却形容不出了呢?因为“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但“不懂事”的时候是一个活泼泼 的人,现在“懂事”了,却成了一个“木偶人”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所说的“事”,实 际是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 维系中国传统社会的是一套完整的封建礼法关系,而所有这些封建礼法关系都是建立在人与 人不平等的关系之上的。帝王与臣民,大官与小官,官僚与百姓,老师与学生,父亲与儿子,兄 长与弟弟,男性与女性,都被视为上下等级的关系。他们之间没有平等的地位,也没有平等的话 语权力。上尊下卑, “上”对

15、“下”是指挥,是命令,是教诲,“下”对“上”是服从,是驯顺, 是听话。闰土之所以说小的时候是“不懂事”,是因为按照现在他已经懂得了的礼法关系,“我” 是少爷,他是长工的儿子,二者是不能平等的。“我”尊,闰土卑,他那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卑 贱地位, 在“我”面前毫无顾忌地说了那么多的话,都是极不应该的。但那时年龄小, 可以原谅, 一到成年, 中国人都要遵守这样一套礼法关系。不遵守这套礼法关系,就被中国社会视为一个不 守“规矩”、不讲“道德”的人了,就会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惩罚。闰土就是在这样一套礼 法关系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是一个“老实人”,是一个讲“道德”的人。但一旦把这种礼法 关系当成了处

16、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就无法得到正常的交流了,人与人的 心灵就融合不到一起了。这就是在“我”和闰土之间发生的精神悲剧。“我”怀念着闰土,闰土 也怀念着“我” ,他们在童心无忌的状态下建立了平等的、友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两个人的心 灵中都留下了美好的、温暖的、幸福的回忆。“我”想到故乡,首先想到的是闰土,闰土实际上 也一直怀念着“我” 。 “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只要想到他和“我”在 童年一起玩耍的情景,我们就能够想到, 闰土的这些话绝不是一般的客气话。两个人重新见面时, “我” “很兴奋”,闰土也很兴奋, “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说明他心

17、里颤抖着 多少真挚的感情啊!但封建的礼法关系却把所有这些感情都堵在了他的内心里,形容不出来了, 表现不出来了。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在这里,我们能够听到两颗原本融合在一起的心灵被生生撕裂开时所发出的那种带血的声音。 闰土不再仅仅把“我”视为平等的、亲切的朋友了。他把“我”放在了自己无法企及的高高在上 的地位上, 他自己的痛苦, 自己的悲哀, 在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人面前已经无法诉说,无法表现, 这个称呼带着一种“敬”,但同时也透着一股“冷”。在这种“冷”的氛围中,“我”的感情也被 凝固在了内心里。两颗心灵就被这个称呼挡在了两边,无法交流了, 无法融合了。 所以“我”

18、 “打 了一个寒噤” ,知道两个人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故乡让我们看到,只有少年闰土和少年“我”的关系才是符合人性的,后来这种封建礼 法关系不是人的本性中就具有的,而是在社会的压力之下形成的,是一种扭曲了的人性。人在自 然的发展中不会把自己视为一个卑贱的、无能的人, 像闰土这样一个人的封建礼法观念是在长期 的强制性的压力下逐渐形成的。社会压抑了一个人的人性,同时也压抑了他的自然的生命力,使 他习惯了消极地忍耐所有外界的压力,忍耐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痛苦。那个手持胡叉向猹刺去的 闰土是多么富有朝气,富有生命的活力啊!是多么勇敢啊! 但封建的礼法关系逐渐压抑了他的生 命力,使他在一切困

19、苦和不幸面前只有消极的忍耐。只有意识到闰土已经没有了少年时的旺盛的 生命力,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能够“苦得他像一 个木偶人了” , 他已经没有反抗现实的不幸的精神力量,他把所有这一切都视为根本不能战胜的。 他只能承受,只能忍耐,他尽量不去思考自己的不幸,尽量迅速地忘掉自己的困苦。他不再敢主 动地去感受世界,思考生活、思考自己。久而久之,他的思想干瘪了下去,他的感受力萎缩了下 去,他的表现力衰弱了下去,他的精神一天天地麻木下去,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感受力、没有思 想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木偶人。只有宗教还能给他带来对未来的茫远的、朦胧的希望。 他的精神已 经死亡,

20、肉体也迅速衰老下去。 成年闰土体现的是“我”所说的“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人的特征。这些人是善良的、讲 道德、 守规矩的人。 但传统的道德是压抑人的生命力的。他们在封建道德的束缚下丧失了生命的 活力,精神变得麻木了。 3成年“我” 。 “我”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在自己的“故乡”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失去了自己的精 神落脚地。他像一个游魂,已经没有了自己精神的“故乡”。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是官僚地主。在经济上是地主,在政治上是官僚,是有权有势的阔人。 但现代的知识分子是在城市谋生的人,已经没有稳固的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的权力。在豆腐西 施杨二嫂的心目中,值得惧怕和尊敬的是放了“道台”, “有三

21、房姨太太” ,出门坐 “八抬的大轿” 的“阔人”。现在“我”不“阔”了,所以也就不再惧怕他,尊重他,而成了她可以随时掠夺、 偷窃的对象。 他同情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人生命运,但豆腐西施杨二嫂却不会同情他。他无法同她 建立起精神的联系。他在她那里感到的是被歧视、被掠夺的无奈感。闰土是他在内心所亲近的人 物,但闰土却仍然按照对待传统官僚地主知识分子的方式对待他,使他无法再与闰土进行正常的 精神交流。他在精神上是孤独的。他寻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但这种关系在现在的“故 乡”是找不到的。 总之,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生命活力,丧失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幸 福的情感关系的“故乡”。 (三

22、)理想中的“故乡” 回忆中的“故乡”是美的,但却是消失了的,回忆中的,想像中的,不那么“真实”的。因 为它只是在少年童真心灵感受中的“故乡”,而不是一个承担着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的成年人感 受中的故乡。这种童真的心灵是脆弱的,是注定要消失的。少年可以不承担物质生活的压力,不 必养家糊口, 也不必介入到成人的社会关系之中去。但人注定是要从少年成长为成年人的,成年 人注定是要独立谋生的。所以成年人眼中的“故乡”才是一个更重要的也更真实的“故乡”,因 为它不但决定着成年人的命运,同样也决定着一代一代孩子们的前途。但是,这个现实的 “故乡” 却是痛苦的,缺乏生命力量的,缺乏发展的潜力的。豆腐西施杨二嫂用

23、自己的自私狭隘、用自己 物质实利的欲望腐化着“故乡”的精神,瓦解着“故乡”的前途,闰土则用自己的忍耐维持着现 实的苦难,使现实的一切不可能向着美好的前途转化。但是,我们却不能不希望“故乡”有一个 美好的前途,不能不产生改变现实的“故乡”的愿望。这不但因为它毁灭了自己回忆中的那个美 好的“故乡” ,更因为现实的“故乡”决定着一代一代故乡人民的命运。 真正的理想不是凭空设计出来的,也不是别人告诉自己的。它们都不是一个人的真正的理想。 那样的“理想”对一个人的精神发展起不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无法深入到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去, 是一个人可有可无的东西,一遇困难他就会轻易放弃它。一个人的真正的理想是在自己不

24、同生活 感受的差异中产生出来的,是从对现实生活状况和社会状况的不满中产生出来的。具体到 故乡 中来说,“我”有一个回忆中的美好的“故乡”,也有一个令人感到痛苦的现实的“故乡”。前一 个是美好的,但却不是“故乡”的现实,不是全体“故乡”人民实际生活中的“故乡”。而现实 的“故乡”“却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我”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希望,希望现实的“故乡”也 像回忆中的“故乡”那么美好,希望现实的“故乡”中的故乡人也像回忆中的“故乡”中的少年 闰土那么生意盎然、朝气蓬勃,像少年“我”与少年闰土那样亲切友好、两心相印。但是,现在 的“故乡”已经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改变的只能是未来。在

25、这时,“我”就 有了一个理想的“故乡”的观念。只有这种理想,才是“我”的最真切的理想,因为它是从自我 的生活感受、 社会感受中自然形成的,一是从自己心灵深处升华出来的。这种理想一旦产生,“我” 就永远不会放弃它。“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 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 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就是 “我” 对故乡的理想。 这个理想能够不能够实现呢?“我”没有给人作出明确的回答。实际上,任何的理想都是无 法作出确定无疑的回答的。因为“理想”是要人去具体地实现的,是要很

26、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 现的, 而人又是变化着的,并且是有各种不同的发展变化的可能的,这就使任何一个人任何一种 理想都难以得到确定无疑的实现。但“我”的理想又绝对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因为人类自身 永远存在着向上追求的力量。在 故乡中, 那就是水生和宏儿的友谊。它像少年闰土和少年“我” 的关系一样,也是脆弱的,也是可以瞬时即逝的,但他们到底还没有被社会压榨成像成年闰土、 成年“我”或豆腐西施杨二嫂这样的人物,他们是有可能变得比现在的人们更好、更有朝气、更 有美好的心灵的。 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也就是说, 谁也不能断定一种

27、理想能不能最终得到实现,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去追求,有人去 追求,有更多的人去追求,就有希望;没有人去追求,或者只有极少的人去追求,就没有希望或 没有更大的希望。 作者没有给我们作出美好未来的许诺。所有关于未来的许诺都是虚幻不实的。他让我们去追 求,去追求美好的未来,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故乡中,三个“故乡”的关系是: 过去 现在 未来 少年闰土成年闰土成年水生 少年“我”成年“我”成年宏儿 豆腐西施杨二嫂 少年水生 少年宏儿 回忆中的“故乡”现实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 (四)“故乡”与“祖国”的同构 真正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有对自身的超越力量的。也就是说,它写了一些人、一些事,但 表现的却不

28、仅仅是这些人、这些事。它能使我们感受到更多、更大、更普遍的东西。它只是一个 发光体,但这个发光体所能够照亮的范围却是无限广大的。在这里,我们首先应当看到的,故 乡具体描绘的是“我”回故乡时的见闻和感受,但表现的却不仅仅是这些。什么是“故乡”? “故乡”就是一个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特别是儿时生活过的地方。但这个“故乡”的范围却是 可大可小的。在杭州,绍兴就是鲁迅的故乡;在北京,浙江就是鲁迅的故乡;而到了日本,中国 就是鲁迅的故乡。在这时,“故乡”和“祖国”就成了同一个概念。所以,在有的民族的语言里, “故乡” 和“祖国” 是同一个词。 第一个字母大写就是“祖国”,第一个字母不大写就是“故乡”。

29、可以说,故乡具体写的是“故乡”,但它表现的却是鲁迅对“祖国”的感受和希望。 在我们的观念里, “故乡”好像只是一个物质的存在,好像一个人对自己故乡的热爱是天然 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是不会改变、也不应当改变的。实际上,“故乡”对于每一个人都 是时时变动着的精神的实体,它是在一个人与它的精神联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故乡 中, “我” 与“故乡” 的精神联系首先是由于有了少年“我” 与少年闰土的友好和谐的关系,在这时, “故乡”在他的观念中是美好的、亲切的。但当他再次回到“故乡”,这种精神联系淡漠了,“故 乡”的观念就变化了,在这时,他对“故乡”的现实是厌恶的、反感的。但“我”到底是曾经与

30、故乡人有过亲密的情感联系的,他无法忘却自己记忆中的那个美好的故乡,无法对故乡人的痛苦 生活采取完全冷漠的态度,所以他希望自己的故乡好起来,希望自己故乡的人有一个美好的前途。 不难看出, 这表达的也是鲁迅对自己祖国的痛苦的爱。鲁迅的生命是在自己的祖国成长发展起来 的,他曾经在自己的祖国感受到爱,感受到人与人关系中的温暖。但当他离开自己的童年,作为 一个成年人进入了社会,有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和社会视野,经历了人生的艰难,看到了中国社 会的落后和破败,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世界的痛苦命运和严重危机,感到了中国人民生活的 艰难和命运的悲惨,他对“祖国”的感受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的精神中的“祖国”失落

31、了, 物质“祖国” 仍然存在着, 但在这个 “祖国” 中却再也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归宿。这时的 “祖国”, 主要是由两种人组成的:一种是像豆腐西施杨二嫂一样只有物质欲望的中国人。他们是没有信仰、 没有道德、没有固定的操守,极端狭隘自私的人。他们虚情假意,把任何一个人都视为自己掠夺 的对象。对人没有真挚的感情,关心的只是个人眼前的物质实利。他们没有“别人”的观念,更 没有“祖国”的观念,他们是社会腐败、人与人关系混乱的精神根源。中国物质文化的落后更加 重了部分中国人对单纯的物质实利的关心,加重了这些人的狭隘和自私。他们是中国社会中的一 些“不老实”的人。但另一种像成年闰土这样的“老实人”,又是被中国

32、传统宗法伦理道德严重 束缚着的人。 他们已经没有旺盛的生命力量,没有争取自己美好前途的奋斗意志和智慧才能,他 们消极地忍受着生活的重压。有能力的不讲道德,讲道德的没有能力。彼此没有起码的同情和理 解,更没有团结奋斗的精神。他对这样一个“祖国”不能不感到严重的失望。但这种失望又是在 关切着它的时候产生的。豆腐西施杨二嫂没有失望的感觉,因为她并不关心自己的祖国;闰土也 已经感觉不到对社会、对祖国的失望,因为他只有在忘却中才有刹那的心灵的平静,他已经没有 正视现实的勇气。 正是这种失望, 使作者产生了对祖国未来的理想,并切实地思考着祖国的未来。 鲁迅的“爱国主义”不是虚情假意的“爱国主义”,也不是狭

33、隘自私的“爱国主义”,而是通过对 “祖国”现实命运的切实关心、对祖国前途的痛苦思考体现出来的。 假若我们把鲁迅的故乡提高到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关切的高度来体验、来感受,那 么, 故乡与我们当代的读者也就有了密切的精神联系。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都是在发展过 程之中的,人的成长也是缓慢的,曲折的。童年的梦都是美的,成年人的发展则是受到社会人生 的严重制约的。 每个人都必须获得物质生活的保证,但物质利益随时都可以把大量的社会成员变 成一些不讲道德、没有感情、狭隘自私、损人利己的人,他们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会成为腐化社 会、破坏人与人和谐关系的力量,而人与人的社会竞争又会把社会不平等的关系保持下来,压

34、抑 广大社会群众的生存意志和奋斗意志,使之成为像成年闰土那样精神麻木的木偶人。既不成为豆 腐西施杨二嫂那样的人,也不成为成年闰土那样的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人类发展的过程不也是这样的吗?一千年以后还会有豆腐西施杨二嫂这样的人,也会有成年 闰土这样的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还会像成年“我”一样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归宿。 故乡的意义将是常青的。 (五)悠长的忧郁,悠长的美 即使在鲁迅的小说里,故乡的美学风格也是独树一帜的。狂人日记有压抑的愤懑,它 像一颗颗连发的炮弹一样把自己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愤懑发射出去,它是对整个中国旧有文明、旧 有文化的总攻击,打的是阵地战。只有反抗,没有留恋;只有愤懑,没有忧

35、郁。孔乙己是写 一个人物的命运的,这里有同情,也有讽刺,而作者同孔乙己是保持着一定思想感情的距离的。 作者从来没有也不会与孔乙己这样的知识分子建立起像同少年闰土那样的亲密无间的感情联系, 这样的感情联系是只有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的,孔乙己的等级意识把别人的这种感 情关在了自己的心扉之外,不但他自己产生不了这种感情,就是别人也无法产生对他的这种感情。 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只是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同情,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对另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同 情。除此之外没有完全个人化的因素。孔乙己完成的只是一个简短的记事,一个人一生命运 的“报导”。它简洁得有些冷峻,短小得有些愤懑。故乡则不同了,作者对“故

36、乡”的感情不 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一般的感情,同时还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特殊感情。在对“故乡”没有任何理性 的思考之前,一个人就已经与它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精神联系。童年、少年与“故乡”建 立起的这种精神联系是一个人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的,后来的印象不论多么强烈都只是在这样 一个基础上发生的,而不可能完全摆脱开这种感情的藤蔓。具体到故乡 这篇小说中来说,“我” 对“故乡”现实的所有感受都是在少年时已经产生的感情联系的基础上发生的。“我”已经不可 能忘掉少年闰土那可爱的形象,已经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时形成的那个美好故乡的回忆。此后的 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时形成的这种印象叠加胶合在一起的。这就形成了多种情

37、感的汇合、混合和 化合。这样的感情不是单纯的,而是复杂的;不是色彩鲜明的,而是浑浊不清的。这样的感情是 一种哭不出来也笑不出来的感情,不是通过抒情的语言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它要从心灵中一丝一 丝地往外抽,慌不得也急不得;它需要时间,需要长度,需要让读者去慢慢地咀嚼、慢慢地感受 和体验。这种没有鲜明的色彩而又复杂的情感,在我们的感受中就是忧郁。忧郁是一种说不清、 道不明的情感和情绪,是一种不强烈但又轻易摆脱不掉的悠长而又悠长的情感和情绪的状态。 故 乡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忧郁的美,忧郁是悠长的,这种美也是悠长的。 “悠长”是故乡整篇小说谋篇布局的特点。可以说,小说所要表现的无非是“我”重回 故乡的见闻

38、和感受,但这种感受是无法脱离开原来对“故乡”的印象和感受的。小说一开始,并 没有直接进入对现实“故乡”的描写,而是用较长的篇幅写了路上的感受和这次回故乡的缘由。 回到“故乡”后仍然没有直接进入对故乡现实的刻画,而是由母亲的话引起儿时的回忆,用更长 的篇幅记叙了儿时与少年闰土的交往。这些描写都表现出了一种不急不躁的作风和态度。作者并 不急于进入现实见闻的描写,他一寸一寸地接近它,半步半步地接近它,而不是一步就跨入小说 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酝酿的是一种情绪,一种基调,它渐渐使读者的心灵进入到“我” 回“故乡”时的心境中去,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像“我”那样感受现实的见闻。离开“故乡”的 描写同回

39、“故乡”的过程的描写有着相同的特点。作者没有急于结束这篇小说,而是比较详尽地 记叙了离开故乡时的情景和心情。有一个外国学者认为,故乡结尾时的议论是不必要的。我 认为, 这结尾时的议论不仅仅是要表达某种思想认识,它更是一种抒情的必要。如果说开头部分 给人以身未到 “故乡” 而心已到 “故乡” 的感觉, 这里给人的则是身已离“故乡” 而心尚未离 “故 乡”的感觉。整篇小说像一座弧形的桥梁。前边是一段长长的引桥,中间是主桥,后边又是一段 长长的拱桥,弧度很小,但桥身很长,给人产生的是悠长而又悠长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流动着 的是越来越浓郁的忧郁的情绪。直到结尾, 这种忧郁的情绪仍然是没有全部抒发罄尽的

40、。鲁迅没 有给读者一个确定无疑的结论,没有指明“故乡”的或悲或喜的固定前途。“故乡”的前途仍然 是一个未知数,一个需要人自己去争取的未来。它把人们对“故乡”的关心永久地留在了人们的 心中,把对“故乡”现实的痛苦感受永久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人们没有在结尾时找到自己心灵 的安慰,它继续在人们的心灵感受中延长着,延长着,它给人的感觉是悠长而又悠长的,是一种 没有尽头的忧郁情绪,一种没有端点的历史的期望。这是一种忧郁之美。 这种忧郁的美感不仅表现在小说的谋篇布局上,还表现在它的语言特色上。小说开头和结尾 的语言带有明显的抒情性,它们把中间的小说叙事置于了一个封闭的抒情语言的框架中,为其中 的叙事谱上了

41、忧郁的曲调。小说中惟一欢快的语调出现在对儿时回忆的描写中,但它接着就被对 “故乡”现实描写的低沉空气驱散了,剩下的只是一种忧郁和感伤。在前后两段的描写中,句式 是悠长的,虽有起伏,但造成的不是明快的基调。它们像飞不起来的阴湿的树叶子,一片一片, 粘连在一起,你压着我,我压着你,似断又连,都有一种悠长而又沉重的感觉。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 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 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 好心绪。 整整这一段, 还是没有说

42、清过去的故乡到底是不是比现在美丽,实际上这两种感觉已经叠合 在一起,怎么分也分不开了。它造成的只是一种忧郁的心情,而不是任何一个明确的结论。它的 语言也和这种心情一样,没有跳跃性,你牵着我,我牵着你,似有停顿,又停不下来,整整这一 段似乎只是一个句子,把“我”那种忧郁的心情很好地传达了出来。 忧郁是一种悠长的情绪,又是一种昏暗的、阴冷的、低沉的情绪。整个故乡的色调,也 是昏暗的、阴冷的、低沉的。时候是“深冬”,天气是“严寒”的、“阴晦”的,刮着“冷风”, 声音是“呜呜”的,看到的是“萧索的荒村”。即使结尾处那些议论性的语言,也带着昏暗的色 彩,阴冷的气氛和低沉的调子。它不是痛苦的怨诉,也不是热

43、情的呼唤;不是绝望的挣扎,也不 是乐观的进取。一切都是朦胧的、模糊不清的。如果说红色是热情的,蓝色是平静的,绿色是清 凉的,黑色是沉重的,灰色就是丰富的、复杂的。它是多种色调的混合体。它包含着所有色调, 而又没有任何一种色调取得压倒的优势。忧郁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情绪。忧郁是灰色的,故乡 的主色调也是灰色的。 二、精神的故园在何方鲁迅小说故乡意蕴新探(靖辉) 对故乡 的阅读使我越来越无法将作品中的“我” 与鲁迅分隔开来。我不认为作品中 “我” 的所言所行是鲁迅先生1919 年 12 月回故乡搬家时所为,但我却确信作品中“我”的所思所感 则是鲁迅先生创作本篇时的内心实感。在精神本质上“我”是代表着

44、鲁迅的灵魂在讲话。 就故乡中的“我”而言,它具有三方面的作用和内涵,一是叙述者,即讲故事的人,故 事的发生、 发展是由 “我”来讲述的; 二是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的发生、 发展以及其他人物因“我” 的存在而存在;三是“我”成为客观现实的作者本人的代言,“我”的思想情感就是作者的主观 意象。前两者是艺术创作需要的虚写,后者是主观情绪传达需要的实写。虚写是艺术的形式,是 实写的铺垫,实写是艺术的意味,是虚写的升华。虚写讲述了一段经历,一个故事,交待了几种 人生,创造了一个艺术形象的天地;实写,则将几种人生形象意象化,它直言了作者蕴含于虚写 中的情绪和理性判断。故乡正是这样将艺术的形式与意味、虚与实有

45、机地融为一体。 清醒地认识故乡中的“我”目的在于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意蕴。 故乡往往最能够唤起游子美好而温馨的记忆。故乡越近, 游子的心越切, 但 故乡中的 “我” 则不同,“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一点没有看到引起“我”美好心绪的景 致:阴冷的天气、呜呜作响的冷风、苍黄的天底下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 不住悲凉起来了” 。最能给人以心灵慰藉的故乡,此刻竟是如此萧瑟,最难以承受这种悲凉的只 能是“我”了。于是, “我”掉进了深深的情感矛盾之中,“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 好得多了”,他想借此来安慰自己的悲凉。“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

46、有影 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他想给自己找到一种心态的注解“故乡本也如此, 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 没有什么好心绪。 ” “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是真实的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带着这种 心绪看自然之景,只能使本就如此没有一些活气的故乡抹上更加浓重的阴郁之色。故乡的美丽是 虚无的、是幻想的、是聊以自慰的“谎言”,而故乡的萧瑟则是实有的、是现实的、是无法回避 的真实存在。 “我”正是在这种心绪中,踏上回故乡之路的。因此,作品的开首便给读者奠定了 一个沉郁的、深层矛盾的情感基调。倘若仅仅是故乡的景致萧瑟,并不要紧。而人的

47、“景致”的 失落,才是使“我”感到凄凉的关键之所在。 首先是闰土, 母亲一提到闰土,立刻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闰土那充满活力和生气的少年英雄 形象,作者不惜笔墨抒写了少年闰土的淳朴、羞涩、灵气以及我与闰土的兄弟般的友情,并且不 无动情地写道:“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重点号为引者所加)看到这里让我联想到前文“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 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故乡好得多了,可是却记不起美丽的佳处来,而 经母亲一提闰土, “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倘若不留心,我们很容易忽略这“美丽”中 的深层意味, 因为前文中

48、的美丽是由故乡的景致所引出,而无论是前文还是整篇作品的确没有写 到故乡什么美丽的景致,看来前文所谓的美丽佳处,表面上是想说故乡的自然景致,实际上却是 留在我潜意识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正因为这种潜意识中的美丽佳处是少年闰土形象的记忆(是 关于人的记忆) , 它难以直接由故乡的自然景致引发出来,所以才会“又没有影像, 没有言辞了” 。 实际上, 故乡的全部美丽是属于记忆中的而且是仅仅停留在少年闰土身上的。这全文中出现的惟 一一次短暂的亮点,不仅没能也无法改变全文的沉郁色彩,从审美感受上看,更反衬并加重了这 种沉郁色彩的浓度。故乡的亮点是记忆中的、瞬间的、暂时的,而故乡的暗色却是眼前的、无处 不在的

49、,不是吗? “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母亲的话提醒“我”, 知道来了一伙明是买木器的实乃偷家什的故乡人,而且来过不止一次。 “哈!这模样了! 胡子这么长了! ”尖利的怪声中俗不可耐的“豆腐西施” 杨二嫂已站在 “我” 面前,一番尖酸刻薄之后,没忘了“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启程之日, “来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东西的,有送行兼拿东西的。待到傍晚我们上船 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总之真诚惜别送行的人少,贪 图东西的人多。 悲哀于不动声色中和盘托出! 如果说“我”对以豆腐西施杨二嫂为重点的一班人的嘴脸感到可恶可憎的话,那么,眼前的 闰土的巨大变化则令“我” 生叹生悲。 这里闰土的仿佛石膏像一般的木偶人取代生龙活虎般的少 年形象, 固然是令 “我” 生叹生悲的重要因素,恐怕更重要的在于闰土那以“老爷” 取代“迅哥” 的称呼, 以规矩恭敬的态度取代自然欢喜之神情,确乎使我的心灵来了一次巨大的震颤,这彼此 间“可悲的厚障壁”使我“说不出话”来,那仅存的一丁点亮点也黯然失色。 回故乡, 来时“本没什么好心绪” ,走时更感 “非常气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