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文常用金句(担当、落实、实干、斗争、廉洁、为民等主题)L把稳政治方向的定盘星,筑牢对党忠诚的压舱石。2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勇挑“处处奋勇争先”的千斤担。3 .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拿出“绣花”功夫,一针接着一针引。4 .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当起而行之的“实干家”。5 .不当评头论足的“评论员”,要当攻坚克难的“战斗员”。6 .以“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7 .强化”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追求“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8 .在矛盾焦点上敢于碰硬,在风险挑战前敢于亮剑。9 .树牢“人民就是江山”的政绩观,走好“枝叶总关百姓”的群众路。1
2、0 .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胆气攻坚,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豪情克难。n.练就担当作为的宽肩膀,锤炼干事创业的铁脊梁,增长解决问题的真本领。12 .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增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13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抓落实,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求突破。14 .既要有“想干事、真干事”的热情,也要有“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15 .在风高浪急时稳住舵,在爬坡过坎处钾足劲,在滚石上山中不松手。16 .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17 .把问题当课题来研究,把难点当重点来攻克,把堵点当亮点来打造。18 .既要雷厉风行抓当前
3、也要久久为功谋长远。19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用成效回应民盼。20 .提升攻坚克难的“战斗力”,增强改革创新的“驱动力”,涵养为民服务的“亲和力”。21 .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22 .面对“硬骨头”要有“铁齿铜牙”,面对“烫手山芋”要有“金刚不坏之身”。23 .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狠抓落实。24 .克服“本领恐慌”,填补知识空白”,消除“经验盲区”。25 .让“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成为工作常态。26 .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发士力尸。27 .涵养“先天下
4、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28 .勇于涉险滩、破坚冰,敢于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29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30 .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守住“清正廉洁”这条线。31 .把宏伟蓝图细化为“施工图”,把战略部署转化为“计日程功”。32 .以“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直面挑战,以“涉千仞之溪而不疑”的决心勇毅前行。33 .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34 .既要“身入”基层察实情,更要“心到”基层解难题。35 .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36 .砥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激发“狭路相
5、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37 .不搞“花拳绣腿”的形式主义,力戒“繁文缚节”的官僚主义。38 .将忠诚刻在心上,将责任扛在肩上,将实干落在地上。39 .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我们见行动”。40 .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41 .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保持“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42 .坚决防止“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现象。43,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风向标”,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试金石”。44 .强化“前线”意识,主动到矛盾集中、问题突出的地方去解决
6、问题。45 .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姿态,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赠篇:【写材料用典】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例文】“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由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引发的“官味”千万要不得。为政者必须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党性观念,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有权不任性,用权为人民。只有深深扎根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彻底去掉“官味”,领导干部才能始终成为人民信赖、拥护爱戴的好公仆。(中国纪检监察报去掉“官味”赢得民心)【典故】出自北宋王安石寓言九首,言失於须臾,百世不可除。行失几席间,恶名满八区。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谅彼耻不仁,戒哉惟厥初。【释义
7、意思是,一生一世潜心养德都还不够,但用不了一天可能就毁掉了自己的德行。【赏析】古人讲,“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此言万物皆有本末轻重,万事皆有先后始终,能明辨先后顺序,则近乎于道。司马迁在史记七十列传春申君列传中写道:“始之易,终之难也”,揭示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始”与“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既要勇于开始,又要敢于坚持。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警示世人,想成就一番事业,要做到知行合一,时刻保持敬畏和自我约束,慎独、慎初、慎微、慎终。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越是到最后阶段,越考验意志品质和能力素质;越是接近目标,越要坚持不懈、
8、始终如一。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充满了坎坷与挑战,要时刻保持谦逊和自我反省的态度,不被困难击垮、不被诱惑迷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难,阵厉奋发、勇毅前行。新的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当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把心思聚焦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投入到真抓实干中,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干出实效、干出成绩,永葆共产党人奋斗的初心。【用法】主要适用于廉政建设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慎终如始、善始善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保持政治定力、涵养政治本色,坚守纪律底线红线。亨材批用典】三为莫知再止休【例文】坚守的过程是艰辛的,做到不为莫知而止休,既需要极强的自律,又需要有坚守自我、不改本色的恒心和
9、毅力。太行山深处的新愚公李保国,荒山野岭间嫁接试验,暴雨中抢修梯田,土坯房里啃冷馒头,用35年时间将贫瘠山沟变成“富岗苹果”之乡。(中国纪检监察报不为莫知而止休)【典故】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说山训,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释义】意思是,兰花生长在无人的山谷,不会因为没人佩戴而不散发芳香;船在江河上,不会因为没有人乘坐而不浮在水上;君子做事,不会因为没人知道而停止不做。【赏析】古人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是一刻也不能脱离的,如果可以脱离,那
10、就不是道了。君子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也自觉地警惕注意,在人们听不见的地方也仍然谨慎小心。没有比隐蔽处更易见的,没有比细节处更明显的,所以君子极其讲求慎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起点是直面自己,不断涵养自身德行,获得自我成长。慎独作为极为严格的自我要求,成为君子的追求与准则,就在于其对道义义无反顾的坚持和贯彻。中国共产党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慎独的理念,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为共产党人正心修身提供了滋养。我们党一路走来,一代代共产党员始终以慎独要求自己,以坚定的内心、坚强的自我,追求崇高的理想信仰、内心的道德准则。谷文昌“不沾公家一点油”,坚持“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
11、杆挺直”;杨善洲坚持权为民所用,说“我手中是有权力,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为此立下“白天不关门,夜晚不开门”的规矩。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始终葆有对初心使命的不渝坚守,对纪律规矩的无比敬畏,对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真正守住本心、做好自己,维护共产党员良好形象。【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党课报告类讲话,侧重强调自我修养,教育党员干部要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从严自我要求,提高精神境界。【写材料用典】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例文】古人云:“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行事合乎道义者,从不以外界评价和反馈而转移自身的目标。元代大儒许衡途经河阳,众人争抢无
12、主之梨解渴,唯他居然不动。众人不解,甚至笑他迂腐,许衡一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道出了他对自我操行恪守的高度。(中国纪检监察报不为莫知而止休)【典故】出自战国荀况荀子非十二子,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释义】意思是,君子以自己德行不修为耻辱,不把别人对自己的污蔑视为耻辱;以自己不诚信为耻辱,不把别人对自己不信任当作耻辱;以自己没有能力为耻辱,不把不被任用当作耻辱。【赏析】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以谦为德、以实为本的优良品格。欧阳修在相州昼锦堂记一文中,专门记述了魏国公韩琦正确对待夸奖的故
13、事:很多人希望得到荣华富贵、昼锦还乡,享受声名显赫、倾动故里,而韩琦则不然,“高牙大意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返乡为官后,面对荣誉夸赞,韩琦始终提醒自己,要保持忠义气节,以服务苍生和社稷为己任,不要堕入“夸一时而荣一乡”的陷阱中。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经受住各种非议抹黑,始终怀有砥砺前行的勇气与能力。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的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迷失于喝彩赞扬,不惧非议抹黑,保持从容清醒的定力、埋头苦干的意志、自我革命的精神,坚定不移朝着民族复兴伟大目标前进。【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党课报告类讲话,侧重强调政治定力,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立足岗位真抓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