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49541 上传时间:2019-12-0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6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八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题组 1水的电离及溶液pH 的测定和计算 1.2015 广东理综 ,11,4 分一定温度下 ,水溶液中H +和 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 ,可能引起由c 向 b 的变化 B.该温度下 ,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 10 -13 C.该温度下 ,加入 FeCl3可能引起由 b向 a 的变化 D.该温度下 ,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 向 d 的变化 2.2013 天津理综 ,5,6 分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 B.CaCO3难溶于稀硫酸 ,也难溶于醋酸 C.在 Na2S 稀溶液中 ,

2、c(H +)=c(OH-)-2c(H 2S)-c(HS -) D.NaCl 溶液和 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 ,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题组 2酸碱中和滴定 3.2016 天津理综 ,6,6 分室温下 ,用相同浓度的NaOH 溶液 ,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 molL -1 的三种酸 (HA 、HB 和 HD) 溶液 ,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中和百分数 /%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HAKHBKHD B.滴定至 P 点时 ,溶液中 :c(B -)c(Na+)c(HB) c(H+)c(OH-) C.pH=7 时,三种溶液中 :c(A - )=c(B -)=c(D- )

3、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 ,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 c(HB)+ c(HD)= c(OH -)-c(H+) 4.2015 广东理综 ,12,4 分准确移取20.00 mL 某待测 HC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100 0 molL -1 NaOH 溶液滴 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 NaOH 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 NaOH 溶液滴入 ,锥形瓶中溶液pH 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5.2017 天津理综 ,9,18分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

4、物溶液中c(I -),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 定待测溶液。 .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 AgNO3基准物 4.246 8 g(0.025 0 mol) 后,配制成 250 mL 标准溶液 ,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 ,备 用。 b.配制并标定100 mL 0.100 0 molL -1 NH 4SCN 标准溶液 ,备用。 .滴定的主要步骤 a.取待测 NaI 溶液 25.00 mL 于锥形瓶中。 b.加入 25.00 mL 0.100 0 molL -1 AgNO 3溶液 (过量 ),使 I -完全转化为 AgI 沉淀。 c.加入 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 d.用 0.10

5、0 0 molL -1 NH 4SCN 溶液滴定过量的Ag +,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 AgSCN 沉淀后 ,体系出现淡红色,停 止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1 2 3 消耗 NH 4SCN 标准溶液体积 /mL 10.24 10.02 9.98 f.数据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 (1)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 ,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 (2)AgNO3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 。 (3)滴定应在pHc(Na+)c(N )c(OH -)c(H+) D.在 M 点时 ,n(OH -)+0.05 mol= a mol+n(H+) 4

6、.2017 河南南阳等六市联考,13某温度下 ,向一定体积0.1 molL -1 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 溶 液,溶液中 pOHpOH=-lg c(OH -)与 p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 A.M 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Q 点 B.N 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 -)c(Na+) C.M 点和 N 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Q 点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 5.2017 西宁第一次联考,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0 时 Kw=1.0 10 -12,将稀硫酸加热至 90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其 pH 不变 B.pH 与体积都相等的氨水

7、和NaOH 溶液分别用0.1 molL -1 的盐酸恰好中和,所需的盐酸体积前者一定大于 后者 C.在 NaHCO3溶液中 ,几种微粒浓度的关系 :c(Na +)c(HC- )c(H2CO3)c(C -) D.在明矾溶液中,N 、K +、Cl-、HC-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 二、非选择题 (共 27 分 ) 6.2017 安徽怀宁第一次测试,9,13 分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改变温度或加入某些电解质会影响水的电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纯水在 100 时 ,pH=6,该温度下0.1 molL -1 的 NaOH 溶液的 pH=。 (2)25 时 ,向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得到 pH 为 11

8、的溶液 ,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由 水电离出的c(OH -)= mol L -1。 (3)体积均为100 mL、pH 均为 2 的盐酸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 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HX 是(填 “ 强酸 ” 或“ 弱酸 ” ), 理由是。 (4)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物理量。已知: 化学式电离常数 (25 ) HCN K=4.9 10 -10 CH3COOH K=1.8 10 -5 H2CO3K1=4.3 10 -7、K 2=5.6 10 -11 25 时 ,等浓度的NaCN 溶液、 Na2CO3溶液和 CH3COONa 溶液 ,溶液的 pH 由大到小的顺序

9、为 (填化学式 )。 25 时 ,在 0.5 mol L -1 的醋酸中由CH3COOH 电离出的 c(H +)约是由水电离出的 c(H +)的 倍。 7.2017 山东胶东示范学校二模,26,14 分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工业废水中游离态氯含量的实验分析 报告。请填写有关空格。 (1)测定目的 :测定某工厂工业废水中游离态氯的含量。 (2)测定原理 :Cl2+2KI2KCl+I2;I2+2Na2S2O3 2NaI+Na2S4O6。 (3)实验用品及试剂: 仪器和用品 (自选 ,略) 试剂 :指示剂(填名称 ),KI 溶液 ,浓度为 0.010 00 mol L -1 的标准 Na2S2O3

10、溶液 ,蒸馏水等。 (4)实验过程 : 取水样10.00 mL 于锥形瓶中 ,向其中加10.00 mL KI 溶液 (足量 ),滴入指示剂23 滴。 取(填“ 碱式 ” 或“ 酸式 ”)滴定管 ,经检查不漏水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装入0.010 00 mol L -1 Na 2S2O3溶液待用。 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方进行滴定,眼睛注视直至滴定终点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5)数据记录与处理: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 /mL 标准 Na2S2O3溶液体积 /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实际体积 /mL 1 10.00 0.00 20.00 20.00 2 10.00 0.10 20.0

11、0 19.90 3 10.00 0.10 20.20 20.10 则废水中 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从实验过程分析,此浓度比实际浓度(填“ 偏大 ”“偏小 ” 或“ 相 等”), 造成该误差的原因是(若认为没有误差,该问可不答 )。 (6)问题和讨论 : 实验结束后 ,某同学所得实验结果误差较大,其所测游离态氯的含量比废水中Cl2的含量低。经过思考,该同 学提出了下列可能造成结果偏低的原因,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填编号 )。 A.滴定前 ,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B.滴定过程中由于振荡过于剧烈,使少量溶液溅出锥形瓶外 C.滴定前平视Na2S2O3液面 ,滴定后俯视 Na2S2O3液面

12、 D.滴定管没有用标准Na2S2O3溶液润洗 (满分 56 分30 分钟 ) 一、选择题 (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有 NaOH 溶液Na2CO3溶液 CH3COONa 溶液各 10 mL,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 molL -1,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三种溶液pH 的大小顺序是 B.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 -浓度大小顺序是 C.若将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 变化最大的是 D.若分别加入10 mL 0.1 molL -1 盐酸后 ,pH 最大的是 2.向 10 mL 0.5 mol/L 的氨水中滴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过程中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 有关

13、说法正确的是() A.由水电离出的c(H +):c 点b 点 B.NH3 H2O 的电离程度 :a 点b 点 C.c(Cl - )=c(N)只存在于a 点到 b 点间 D.从 b 点到 c 点,一直存在 :c(Cl -)c(N )c(H +)c(OH-) 3.某温度时 ,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 -13,将此温度下 pH=11 的 Ba(OH)2溶液 a L 与 pH=1 的 H2SO4溶液 b L 混 合(设混合溶液体积为两者之和,固体体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 ab=11 B.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5b mol C.若

14、 ab=92,则所得溶液pH 等于 2 D.若 ab=9 2,则该混合溶液最多能够溶解铁粉0.28(a+b) g 4.已知 25 时 ,Ka(HCOOH)=1.78 10 -4,K b(NH3 H2O)=1.79 10 -5。保持 25 不变 ,向一定体积 0.1 mol L -1 的 氨水中滴加0.1 mol L -1 的 HCOOH 溶液。在滴加过程中() A.水的电离常数先增大后减小 B.当氨水和甲酸溶液体积相等时,c(HCOO -)=c(N ) C.c(NH3 H2O)与 c(N)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 ) - ) ) )始终保持不变 5.已知 :+KOH+H2O,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对某

15、苯甲酸样品进行纯度测定:称取 1.220 g 苯甲酸样品 ,配成 100 mL 苯甲酸溶液。取25.00 mL 溶液 ,用 0.100 0 mol/L KOH标准溶液滴定 ,重复 滴定四次 ,每次消耗KOH 标准溶液的体积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消耗 KOH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24.00 24.10 22.40 23.9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用到的定量仪器有天平,25 mL 容量瓶 ,50 mL 酸式、碱式滴定管 B.样品中苯甲酸纯度为96.00% C.滴定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D.滴定操作中 ,如果对装有KOH 标准溶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 ,滴

16、定后俯视 ,则测定结果将偏大 二、非选择题 (共 26 分 ) 6.12 分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25 t1 t2 水的离子积1.0 10-14 x1.0 10 -1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 25”“ ”“ KwB.K=KwC.Kc(HB), 由物料守恒 :2c(Na+)=c(HB)+ c(B-)知,c(Na+)介于 c(B -)、 c(HB) 之间 ,B 项正确 ;每种溶液中均存在电荷守恒 :c(Na +)+c(H+)=c(X-)+c(OH-),X-代表 A-、 B-、 D-,在 pH=7 时,c(H +)=c(OH-),c(Na+) =c(X-),而 pH=7 时

17、,三种酸所消耗的 NaOH 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故三种溶液中c(Na +) 不相等 ,则 c(X -)也不相等 ,C 项错误 ;中和百分数为 100%的三种溶液 ,其溶质分别是NaA、NaB、NaD,混合后 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为c(Na +)+c(H+)=c(A-)+c(B-)+c(D-)+c(OH-) ,此式中 c(Na +)=c(Na+) NaA+c(Na + )NaB +c(Na +) NaD,混合前的三种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 + )NaA=c(A - )+ c(HA),c(Na + )NaB=c(B -)+ c(HB), c(Na +) NaD=c(D -)+c(HD), 消去式

18、中的 c(Na +)和 c(A-)、c(B-)、c(D-),得 c(HA)+ c(HB)+ c(HD)= c(OH-)-c(H+),D 项正确。 4.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并用NaOH 溶液润洗后 ,方可装入NaOH 溶液进行滴定 ,A 项错误 ;在滴定过程中 , 溶液的 pH 会由小逐渐变大,B 项正确 ;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 30 s 内颜色不褪去 ,说明 达到滴定终点 ,可停止滴定 ,C 项错误 ;滴定后 ,若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说明计算时代入的NaOH 溶液体积 的值比实际滴入的大,导致测定结果偏大,D 项错误。 5.(1)250 mL( 棕色 )容量瓶、 胶头滴

19、管(2)AgNO3见光易分解 (3)防止因 Fe 3+的水解而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 (或抑制Fe 3+的水解 ) (4)否(或不能 )(1 分)若颠倒 ,Fe3+与 I -反应 ,指示剂耗尽 ,无法判断滴定终点 (5)10.00 0.060 0(6)用 NH4SCN 标准溶液进行润洗(7)偏高偏高 【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标准溶液,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有250 mL(棕色 )容量 瓶、胶头滴管。(2)AgNO 3见光易分解 ,因此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3)滴定实验中用NH 4Fe(SO4)2溶液 作指示剂 ,Fe 3+容易发生水解 ,影响滴定终点判断,因此控制pHc

20、(H+)=c(OH-),C 项错误。K 点溶液中 ,根据电荷守恒 :c(M+)+c(H+) =c(A -)+c(OH-),根据物料守恒 :c(M +)+c(MOH)=0.1 mol L -1,联立两式消去 c(M +),可得 :c(A-)+c(OH- )+c(MOH)- c(H +)=0.1 mol L -1,D 项正确。 2.C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用 NaOH 溶液滴定CH3COOH 溶液时 ,达到滴定终点得到的CH3COONa 溶液显碱性 ,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没有达到滴定终点溶液就会变色,故应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A 项错误 ; 从 P 点到 M 点,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

21、 c(H +)逐渐减小 ,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M 点时达到滴定终点,得到 CH3COONa 溶液 ,此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从 M 点到 N 点,NaOH 过量 ,随着加入的NaOH 量的增多 ,对水的电 离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B 项错误 ;M 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此时 NaOH 与 CH3COOH 恰好完全反应 ,因两溶液浓度相同,则体积也相同 ,C 项正确 ;N 点加入 20.00 mL NaOH 溶液 ,得到等浓度的 NaOH 与 CH3COONa 的混合溶液 ,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分别有2c(CH3COOH)+2 c(CH3COO -)=c(Na+) 和 c(

22、Na +)+c(H+)=c(CH 3COO -)+c(OH-),将代入中得到 c(OH -)=2c(CH 3COOH)+ c(CH3COO -)+c(H+),D 项 错误。 3.D向氯化铵溶液中加入NaOH 固体 ,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故 M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小,A 项错 误;随着 NaOH 的加入 ,N逐渐转化为NH3 H2O,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N 与 NH3 H2O 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B 项错误 ;当原溶液中加入0.05 mol NaOH 时,得到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NH4Cl 和 NH3 H2O 的混合溶液 , 由于 NH3 H2O 的电离程度大于 N 的水解程度 ,

23、故 c(N )0.05 molL -1,溶液中 c(Cl-)c(N )c(Na +) c(OH -)c(H+),C 项错误 ;在 M 点时 ,根据电荷守恒有 n(OH -)+n(Cl-)=n(Na+)+n(H+)+n(N ),将 n(Cl -)=0.1 mol 、 n(Na +)=a mol、n(N )=0.05 mol 代入上式可得n(OH - )+0.05 mol= a mol+n(H +),D 项正确。 4.CM 点 NaOH 溶液不足 ,溶液中溶质为CH3COONa 和 CH3COOH,Q 点溶液显中性,溶质为 CH3COONa 和 少量 CH3COOH,M 点的导电能力弱于 Q 点,

24、A 项错误 ;N 点 NaOH 溶液过量 ,溶液显碱性 ,c(CH3COO -)小于 c(Na +),B 项错误 ;M 点 pOH= b,N 点 pH=b,酸、碱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相同 ,则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 项正 确;Q 点,溶液显中性 ,醋酸过量 ,消耗的 NaOH 溶液的体积小于醋酸溶液的体积, D 项错误。 5.D决定 H2SO4溶液 pH 的因素是 H2SO4完全电离产生的c(H +),它不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A 项正确 ;pH 与体积都相等的氨水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远远大于NaOH 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所以用 0.1 mol L -1 的盐 酸恰好中和时 ,前者所需的盐酸

25、体积一定大于后者,B 项正确 ;NaHCO 3溶液呈碱性 ,即说明 HC -的水解程度 大于其电离程度,C 项正确 ;明矾电离出来的Al 3+可与 HC- 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D 项错误。 6.(1)11(2)C -+H 2OHC - +OH - 10 -3 (3)弱酸稀释相同倍数,一元酸 HX 的 pH 变化量比HCl 的小 , 说明 HX 存在电离平衡 ,故 HX 为弱酸(4)Na2CO3NaCNCH 3COONa9 10 8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 ,c(OH - )=0.1 mol L -1,该温度下 ,K w=c(H +) c(OH - )=10 -12,则 c(H+)=10

26、-11 mol L -1, pH=11 。(2)碳酸根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 - +H2OHC - +OH - ,pH=11说明c(H +)=10-11 mol L -1 , c(OH -)= - - mol L -1=10-3 mol L -1,溶液中的 OH -全部是由水电离产生的。 (4)酸的酸性越弱,其对应的盐的 水解程度越大 ,其盐溶液碱性越强,pH 越大 ,由题表知酸性 :CH3COOHHCNHC - ,则 pH:Na2CO3NaCN CH3COONa 。由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的定义得Ka(CH3COOH)= ) -) ) = ) )= 1.8 10 -5,c(CH 3C

27、OOH) 0.5 mol L -1,则 c(H+) 3 10-3 mol L -1,由水电离出的 H +浓度约为 - - mol L -1,故由 CH3COOH 电离出的c(H +)约是由水电离出的 c(H +)的 - - - =9 10 8 倍。 7.(3)淀粉溶液(4)碱式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恢复 (5)0.010 00 molL -1 偏大滴定管没有用标准Na2S2O3溶液润洗(6)BC 【解析】(3)本实验先用KI 溶液与水样中的Cl2反应生成碘单质,再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碘单 质,显然 ,指示剂应选用淀粉溶液。(4)因 Na2S2O3

28、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所以应选用碱式滴定管。将锥形瓶 置于滴定管下方进行滴定,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至滴定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蓝 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恢复。(5)实验过程需要采集的数据有:待测溶液体积(mL) 、标准 Na2S2O3溶液 体积 (mL)( 包括记录滴定前、滴定后的刻度,平均体积等 )。滴定中消耗标准Na2S2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是 20.00 mL,则废水中Cl2的物质的量浓度可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关系 n(Cl 2)n(Na2S2O3)=12 计算 ,c(Cl2)= c(Na2S2O3) = 0.010 00 molL -1。由于滴定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后

29、 ,没有用标准Na2S2O3溶液润洗 ,所以实 际使用的标准Na2S2O3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所测c(Cl2)比实际浓度大。 (6)滴定前 ,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 定后气泡消失会导致读取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最终结果偏高 ,A 项错误 ;滴定过程中少量溶液溅出锥形瓶外会 导致取用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最终结果偏低 ,B 项正确 ;滴定前平视Na2S2O3标准液面 ,滴定后俯视Na2S2O3液 面会导致读取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最终结果偏低,C 项正确 ;滴定管没有用标准Na2S2O3溶液润洗导致取用的 标准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高 ,D 项错误。 1.DA 项,等浓度时 NaOH 的 pH最大 ,C -的

30、水解程度大于 CH3COO-的,所以三种溶液pH 的大小顺序是 ,错误 ;B 项,碱会抑制水的电离,能水解的盐会促进水的电离,且水解程度越大,对水的电离的促进程度也 越大 ,故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 -浓度大小顺序是 ,错误 ;C 项,若将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 变化最大的是,因为加水稀释会促进C -、 CH 3COO -的水解 ,错误 ;D 项 ,分别加入 10 mL 0.1 mol L -1 的盐酸 后,中溶质为NaCl,中溶质为NaHCO 3、NaCl,中溶质为 NaCl 、CH3COOH,HC - 水解显碱性 ,所以 pH 最大的是 ,正确。 2.C选项 A,b 点酸碱恰好完全

31、反应生成NH4Cl,c 点盐酸过量 ,盐酸抑制水的电离,NH4Cl 促进水的电离 ,故由 水电离出的c(H +):b 点c 点 ,错误。 选项 B,NH 3 H2O 是弱电解质 ,反应过程中不断电离,NH3 H2O 的电离程度 :b 点a 点,错误。选项 C,a点是 NH4Cl 与 NH3 H2O 的混合溶液 ,c(N )c(Cl -),b点是 NH 4Cl 溶液 ,c(Cl -)c(N ), 随着盐酸的滴入,溶液中 c(Cl - )逐渐增大 ,故 c(Cl -)=c(N )只存在于a 点到 b 点间 ,正确。选项D,从 b 点到 c 点,盐酸过量 ,c(N )逐渐减小 ,c(H +)逐渐增大

32、 ,靠近 c 点时一定有 c(Cl -)c(H+)c(N )c(OH -),错误。 3.A因为Kw=10 -13,所以 pH+pOH=13,Ba(OH)2溶液中 :pH=11,pOH=2, 即 c(OH - )=0.01 mol L -1,H 2SO4溶液 中:pH=1, 即 c(H +)=0.1 mol L-1,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 ,则 ab=101,A 项错误。若所得溶液为中性时,Ba 2+ 与 S -恰好完全反应 ,所以用S - 计算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0.05b mol,B项正确。令a= 9x,b=2x,则 c(H +)=.- . =0.01 (mol L -1),pH=-lg0.0

33、1=2,C 项正确。又因为 n(H +)=0.01 mol L-1 (a+b) L=0.01( a+b ) mol,2H +Fe Fe 2+ +H2, 所以 m(Fe)= .) mol 56 g mol -1=0.28(a+b ) g,D 项正确。 4.D温度不变 ,水的电离常数不变,A 项错误 ;因 NH3 H2O 和 HCOOH 的电离常数不同,二者正好反应时,溶液 中 c(OH -) c(H+),由电荷守恒知 c(HCOO -) c(N ),B 项错误 ; NH3 H2O 与 N 的物质的量之和始终保持不 变,但因滴入HCOOH溶液 ,混合液体积变大,故 c(NH3 H2O) 与 c(N

34、 )之和变小 ,C 项错误 ;Ka(HCOOH) Kb(NH3 H2O)= ) -) ) ) -) ) =Kw ) -) ) ),温度不变 ,Ka(HCOOH) 、K b(NH3 H2O)和 Kw均 不变 ,故 ) -) ) )始终不变 ,D 项正确。 5.B四次实验共需要100 mL 溶液 ,需要用 100 mL 的容量瓶配制,A 项错误 ;因第三次测定数据与其他三次 相差太大 ,舍弃 ,其余三次滴定消耗KOH 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4.00 mL, 又因为KOH, 则 25 mL 溶液中 n()=0.100 0 mol/L24.00 10 -3 L=2.400 10 -3 mol。而配制

35、的 100 mL 苯甲酸溶液用于 四次滴定 ,即一次测定中样品质量为 . =0.305 0 g,所以样品中苯甲酸纯度为 . - . 100% =96.00%,B 项正确 ;由于苯甲酸为弱酸,滴定终点苯甲酸钾溶液显碱性,故应选择酚酞(pH 变色范围为810)作 指示剂 ,C 项错误 ;滴定操作中 ,如果对装有KOH 标准溶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 ,滴定后俯视 ,两次读数 所得 V标准偏小 ,则计算得出的n()偏小 ,测定的样品中苯甲酸纯度将偏小,D 项错误。 6.(1)温度升高 ,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水的离子积增大(2)不(3)A(4) - ) 【解析】(1)温度升高 ,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

36、水的离子积增大。(2)Na2SO4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故平衡不移 动。由于 t2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 10 -12,故 c(H+)=1.0 10 -6 mol L -1。(3)根据水的电离方程式 ,可以得出 : 液态纯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2H2SO4 H3S+HS - ,纯硫酸的导电性强于纯水,所以相同温度下,液态纯硫 酸的离子积常数KKw。 (4)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HA+NaOHNaA+H2O,在中性溶液中存在下列关 系:c(H +)=c(OH-)=1.0 10 -7 mol L -1。根据电荷守恒式得 c(Na+)=c(A -)= mol L -1,由物料守恒得 c(HA)+ c(

37、A -)= mol L -1,c(HA)= - mol L -1,则 K a= ) -) ) = - ) 。 7.(1)C(2)4H2O2+Cr2 - +2H + 2CrO5+5H2O(3)(4)H2O2水溶液呈弱酸性 ,故 H2O2可与铁 单质反应 ,进而氧化生成可催化H2O2分解的 Fe3+将搅拌器放在浓硫酸(或浓硝酸 )中浸泡一段时间,使铁表 面钝化 (或对搅拌器采用“ 发蓝 ” 处理 )(5)34.0%偏大 【解析】(1)过氧化尿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与尿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均为 -3。(2)CrO5中 Cr 为+6 价,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化,根据原子守恒、 电荷守恒配平离子

38、方程式。(3)根据 30 时尿素的溶解度 远大于过氧化尿素的溶解度,可知提纯粗产品的操作顺序为溶解、蒸发浓缩、冷却至30 结晶、过滤、洗 涤。 (5)根据 5H2O22Mn - 知,25.00 mL 样品溶液中n(H2O2)= n(KMnO 4)= 0.100 0 molL -1 8.00 10 -3 L=2 10 -3 mol,则样品中 H2O2的质量分数为 2 10-3 mol 34 g mol -1 . 2.000 g100%=34.0% 。若装草 酸钠溶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未润洗,则标定 KMnO 4标准溶液时消耗的草酸钠溶液的体积偏大 ,从而使标定的 KMnO4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大 ,最终导致所测得的H2O2的质量分数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