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49841 上传时间:2019-12-0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3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 4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必修 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碳族元素) 1 (2017?天津 -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用中文 “” ( o)命名的第118 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第七周期0族 【答案】 C 【解析】 A非金属性ONSi,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故 A 正确; BH 与 F、Cl 等形成共价化合物,与Na 等形成离子化合物,则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

2、形成 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故B 正确; C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不能比较Cl、 C 的非金属性,故C 错误; D目前周期表中112 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的IIB 族,1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有7 个电子 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 118 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 族,故 D 正确;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碳酸盐与硅酸盐的性质。菁优网版权所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 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选项C

3、 为解答的 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2 (2017?北京 -7)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 A A B B C C DD 【答案】 A 【解析】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有机物大多数能够燃烧,且多数难溶于水;无机 物指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多数不能燃烧,据此分析。 2 A、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是无机物,故A 正确; 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有机物,故B 错误; C、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C 错误; D、中草药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D 错误。 【考点】 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4、、硅及其化合物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的分类专题 【点评】 本题依托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物质的联系,难度不大, 应注意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却不一定是有机物。 3 (2017?北京 -10)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CO2转化过程示 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中只有碳碳键形式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 a 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 A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反应为CO2+H2=CO+H 2O, 则产物中含有水,故A 正确; B反应生成烃类物质,含有

5、C C 键、 CH 键,故 B 错误; C汽油所含烃类物质常温下为液态,易挥发,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故 C 正确; D图中 a 烃含有 5 个 C,且有一个甲基,应为2甲基丁烷,故D 正确。 【考点】碳族元素简介;有机物的结构;汽油的成分;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菁优网版权 【专题】碳族元素;观察能力、自学能力。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碳循环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化 学反应的特点,把握物质的组成以及有机物的结构和命名,难度不大。 4 (2017?北京 -11)根据 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A 含 HCl、 BaCl2的 F

6、e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有还原性 3 B H2S 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 C 酸性 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 D Na2SiO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酸性: H2SO3H2SiO3 A A B B CC D D 【答案】 C 【解析】 AFeCl3将 SO2氧化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该反应中二氧化硫被氧化,表现了还原性,故A 正确; B SO2与 H2S反应生成S单质,该反应中SO2中 +4 价 S元素被还原生成 0 价的单质 S, 二氧化硫被还原,做氧化剂,故B 正确; C酸性 KMnO4溶液能够氧化 SO2,使溶液褪色,SO2表

7、现了还原性,故C 错误; D Na2SiO3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生成 H2SiO3,说明亚硫酸的酸性较强,即酸性:H2SO3 H2SiO3,故 D 正确; 【考点】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专题】氧族元素 【点评】 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为解答 关键,注意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综合应用 能力。 5 (2017?江苏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a2O2吸收 CO2产生 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 SiO2

8、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 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 A 【解析】 ANa2O2吸收 CO2生成 O2和 Na2CO3,且人呼出的水蒸气也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生成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故A 正确; B ClO2具有强氧化性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该物质能杀菌消毒,故 B 错误;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与二氧化硅的硬 度大小无关,故C 错误; D氨气易液化而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氨气常常作制冷剂,与氨气易溶 于水无关,故D 错误; 【考点】 物质的组成、 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钠及其化合物;硅及其化合

9、物; 氯及其化合物; 氮及其化合物; 【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属于基础题,明确物质结构和性 质是解本题关键,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题目难度不大 4 6(2017?北京 -13)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 C由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 D 【解析】 题中涉及实验都在加热条件下,浓硝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

10、氮气体为 红棕色,且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可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分解 生成二氧化氮和氧气,则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故A 正确;B在加热条件下, 浓硝酸可分解生成二氧化氮,不一定与碳反应生成,故B 正确;C硝酸中N 元素化 合价为 +5 价,生成二氧化氮的N 元素化合价为+4 价,化合价降低,在生成的红棕色气体 为还原产物,故C 正确; D碳加热至红热,可与空气中O2生成二氧化碳,不一定为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D 错。 【考点】氮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硝酸的化学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氮族元素 【点评】 本题考查浓硝酸的性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

11、综合理解 和运用,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7 (2017?江苏 -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FeFeCl2Fe(OH)2 B SSO3H2SO4 C CaCO3CaOCaSiO3 D NH3NOHNO3 【答案】 C 【分析】 A、因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则铁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铁,而不是氯化亚铁, 故 A 错误;B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三氧化硫,故B 错误; C CaCO3高温分解生成 CaO,CaO 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二氯化硅高温反应生成 盐硅酸钙,故C 正确; D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NO 和水不反应

12、,不能生成硝酸,故D 错误; 5 【考点】铁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碳、硅及其化合物; 【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物质转化的应用,主要是硫、铁、氮的化合物性质的理解 判断,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8 (14 分) (2017?新课标 -26)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CaO、 SiO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 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 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加 入硝酸的目的是,还可使用代替硝酸。 (2)沉淀 A

13、的主要成分是,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沉淀 B 的主 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 (4)草酸钙沉淀经稀H2SO4处理后,用KMnO 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 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应为:MnO4 +H+H 2C2O4 Mn 2+ +CO2+H2O实验中称取0.400g 水泥样品,滴定时消耗了0.0500mol?L 1 的 KMnO 4溶液 36.00mL ,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 量分数为。 【答案】 将样品中的Fe2+氧化为 Fe3+H2O2 SiO2SiO2+4HF=SiF 4 +2H2O 防止胶体生成,易生成沉淀。

14、Al(OH) 3 、Fe(OH) 3 45.0% 【解析】(1)铁离子在pH 较小时易生成沉淀,加入硝酸可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比 避免引入新杂质, 还可用过氧化氢代替硝酸,故答案为:将样品中的Fe 2+氧化为 Fe3+; H 2O2; (2)由以上分析可知沉淀A 为 SiO2,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应为与HF 的反 应,方程式为SiO2+4HF=SiF 4 +2H2O,故答案为:SiO2;SiO2+4HF=SiF4 +2H2O; ( 3)滴加氨水,溶液呈碱性,此时不用考虑盐类水解的问题,加热的目的是防止生成胶 体而难以分离,生成的沉淀主要是Al(OH) 3、Fe(OH) 3,故答案

15、为:防止胶体生成,易生成 沉淀; Al(OH) 3、Fe(OH) 3; (4)反应的关系式为5Ca2+5H2C2O42KMnO 4, 6 n(KMnO4)=0.0500mol/L 36.00mL=1.80mmol , n(Ca 2+)=4.50mmol , 水泥中钙的质量分数为(4.50 10 3mol40g/mol ) 100%/0.400g =45.0%, 故答案为: 45.0% 【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硅及其化合物;铁、铝及其化合物;胶体 的性质;化学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定量测定与误差分析 【点评】 本题侧重考查物质的含量的测定,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流程的分析,

16、把握物质 的性质,结合关系式法计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 9 (12 分) (2017?江苏 -16)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 SiO2 和 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注: SiO2在“ 碱溶 ” 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1) “ 碱溶 ” 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向 “ 过滤 ” 所得滤液中加入NaHCO 3溶液,溶液的 pH(填“ 增大 ” 、“ 不变 ” 或“ 减 小” )。 (3) “ 电解 ” 是电解熔融Al2O3,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原因是 。 (4) “ 电解 ” 是电解

17、Na2CO3溶液,原理如图所示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阴极产生的物质A 的 化学式为。 (5)铝粉在1000时可与N2反应制备 AlN 。在铝粉中添加少量NH 4Cl 固体并充分混合, 有利于 AlN 的制备,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 Al 2O3+2OH 2AlO 2 +H 2O 减小 石墨电极被阳极上产生的O2氧化 4CO3 2+2H 2O4e 4HCO3 +O 2H2 7 NH4Cl 分解产生的 HCl 能够破坏Al 表面的 Al2O3薄膜。 【解析】 以铝土矿 (主要成分为Al2O3,含 SiO2和 Fe2O3等杂质 )为原料制备铝,由流程可 知,加 NaOH 溶解时 Fe2O3不反应

18、,由信息可知SiO2在“ 碱溶 ” 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过 滤得到的滤渣为Fe2O3、铝硅酸钠,碳酸氢钠与偏铝酸钠反应生成Al(OH) 3,过滤 II 得到 Al(OH)3,灼烧生成氧化铝,电解 I 为电解氧化铝生成Al 和氧气,电解II 为电解 Na2CO3 溶液,结合图可知,阳极上碳酸根离子失去电子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氧气,阴极上氢离子 得到电子生成氢气, 以此来解答。(1) “ 碱溶 ” 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 2AlO 2 +H2O,故答案为:Al2O3+2OH 2AlO 2 +H 2O; (2)向 “ 过滤 ” 所得滤液中加入NaHCO3溶液,与 NaAlO

19、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 钠,碱性为OH AlO 2 CO 3 2,可知溶液的 pH 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3)“ 电解 ” 是电解熔融Al 2O3,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 因石墨电极被阳极上 产生的 O2氧化。故答案为:石墨电极被阳极上产生的O2氧化; (4)由图知,阳极反应为4CO32 +2H2O4e 4HCO 3 +O2 ,阴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生 成 H2。故答案为:4CO32 +2H 2O4e 4HCO3 +O 2 ;H2; (5)铝粉在1000时可与N2反应制备 AlN 在铝粉中添加少量NH4Cl 固体并充分混合, 有利于 AlN 的制备,其主要原因是NH4Cl 分解

20、产生的 HCl 能够破坏Al 表面的 Al2O3薄膜, 故答案为: NH4Cl 分解产生的 HCl 能够破坏Al 表面的 Al2O3薄膜。 【考点】铝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硅及其化合物;电解原理;物质分离和提纯的 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提 纯方法、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水解、电解原理 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氮及其化合物(氮、磷及其化合物) 1(2017?北京 -9)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二氧化碳使Na2O2

21、固体变白 B氯气使 KBr 溶液变黄 C乙烯使 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 B 【解析】 A二氧化碳与淡黄色的Na2O2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钠,该反应中Na2O2既是氧 化剂又是还原剂,二氧化碳不是氧化剂和还原剂,故A 错误; B氯气使KBr 溶液变黄,该反应中氯气做氧化剂,反应中被还原,故B 正确; C乙烯与溴的反应中,溴做氧化剂,乙烯被氧化,故C 错误; D氨气与AlCl3溶液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D 错误; 8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钠及其化合物;卤素;乙烯的性质;氮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 合物。 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点

22、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解答 关键,注意掌握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区别,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 活应用能力。 2 (2017?北京 -13)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 C由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 D 【解析】 题中涉及实验都在加热条件下,浓硝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氮气体为 红棕色,且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可

23、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分解 生成二氧化氮和氧气,则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故A 正确;B在加热条件下, 浓硝酸可分解生成二氧化氮,不一定与碳反应生成,故B 正确;C硝酸中N 元素化 合价为 +5 价,生成二氧化氮的N 元素化合价为+4 价,化合价降低,在生成的红棕色气体 为还原产物,故C 正确; D碳加热至红热,可与空气中O2生成二氧化碳,不一定为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D 错。 【考点】氮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硝酸的化学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氮族元素 【点评】 本题考查浓硝酸的性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 和运用,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

24、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3-(2017?新课标 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A向 2 mL 0.1FeCl 3的溶液中加足量 铁粉,震荡,加1 滴 KSCN 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 FeFe 2+ 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 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有氧化性 C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 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 9 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纸 D向 2支盛有 2 mL 相同浓度银氨溶 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 滴相同浓 度的 NaCl

25、和 NaI 溶液 一 只 试 管 中 产 生 黄 色 沉 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Ksp(AgI) Ksp(AgCl) A A BB CC DD 【答案】 C 【解析】 A向 2 mL 0.1FeCl 3的溶液中加足量铁粉,发生 2Fe3+Fe=3Fe2+,反应中Fe为 还原剂, Fe 2+为还原产物,还原性: FeFe 2+,可观察到黄色逐渐消失,加 KSCN 溶液颜 色不变,故A 正确;B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二氧化碳被还原生成碳,反应 中二氧化碳表现氧化性,故B 正确;C加热碳酸氢铵,分解生成氨气,可使石 蕊试纸变蓝色,且为固体的反应,与盐类的水解无关,故C 错误; D一只试管中产生黄

26、色沉淀,为 AgI ,则 QcKsp, 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说明 QcKsp, 可说明 Ksp(AgI ) Ksp(AgCl ) ,故 D 正确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铵盐的性 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钠的性质、物质的检验以及难溶电解质 的溶解平衡,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 3 (2017?江苏)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a2O2吸收 CO2产生 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 ClO2具有还原性,

27、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 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 A 【解析】 ANa2O2吸收 CO2生成 O2和 Na2CO3,且人呼出的水蒸气也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生成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故A 正确; B ClO2具有强氧化性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该物质能杀菌消毒,故 B 错误;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与二氧化硅的硬 度大小无关,故C 错误; D氨气易液化而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氨气常常作制冷剂,与氨气易溶 于水无关,故D 错误; 【考点】 物质的组成、 结构和

28、性质的关系:钠及其化合物;硅及其化合物; 氯及其化合物; 氮及其化合物; 【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10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属于基础题,明确物质结构和性 质是解本题关键,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题目难度不大 4 (2017?江苏 -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FeFeCl2Fe(OH)2 B SSO3H2SO4 C CaCO3CaOCaSiO3 D NH3NOHNO3 【答案】 C 【分析】 A、因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则铁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铁,而不是氯化亚铁, 故 A 错误;B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三氧化硫

29、,故B 错误; C CaCO3高温分解生成 CaO,CaO 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二氯化硅高温反应生成 盐硅酸钙,故C 正确; D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NO 和水不反应,不能生成硝酸,故D 错误; 【考点】铁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碳、硅及其化合物; 【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物质转化的应用,主要是硫、铁、氮的化合物性质的理解 判断,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5(2017?天津 -1)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 2+、Hg2+

30、等重金属离子 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 +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答案】 C 【解析】 A石灰与酸反应生成钙盐,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钠盐和二氧化碳,故可用于处 理废水中的酸,故A 正确; B铝盐、铁盐都能水解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胶体,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 的悬浮物,故B 正确; C氯气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不能与Cu 2+、Hg2+反应生成沉淀,对重金属离子没有作用, 故 C 错误; D 烧碱可与铵根离子反应产生氨气,则可用烧碱处理高浓度的NH4 +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故 D 正确。 【考点】“三废 “处理与环境保护;铝盐的性质;铁盐的性质;铵盐的性质;优网版权所 【专题】化学应用 1

31、1 【点评】 本题侧重于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 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 6 (12 分) (2017?北京 -27)SCR 和 NSR 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 NOx排放。(1) 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 尿素 CO(NH 2)2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 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器中NH3还原 NO2的化学方程式:。 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SO2在 O2作用下会形成(NH4)2SO4,使催化剂中毒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NH4)2SO4的形成:。 尿素溶液浓度影响NO2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g?

32、mol 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 a g 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H 3,所得 NH3用过量的 v1 mL c1mol?L 1H 2SO4溶液吸 收完全,剩余H2SO4用 v2mL c2mol?L 1NaOH 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是。 (2) NSR(NOx储存还原)工作原理: NOx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 a 所示 通过 BaO 和 Ba(NO 3) 2的相互转化实验 NOx的储存和还原。 储存 NOx的物质是。 用 H2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Ba(NO 3) 2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 b 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H2与 Ba(NO3)2的物质 的量之比是。 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N2O)。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 NO 有关。 在有氧条件下 15NO 与 NH 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 15NNO 。将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答案】 CO(NH 2) 2+H2O2NH3 +CO2 8NH3+6NO2 催化剂 7N2+12H2O 2SO2+O2+4NH 3+2H2O2 (NH4)2SO4 (6c1v1-3c2v2) /a% BaO 8:1 415NO+4NH 3+3O2 催化剂 4 15NNO+6H 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