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广州调研理综试题(高质量排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51089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9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广州调研理综试题(高质量排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广州调研理综试题(高质量排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广州调研理综试题(高质量排版).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秘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2019 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理科综合 本试卷16 页, 38 小题,满分30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2018.12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 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 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 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准

2、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Mg 24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B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繁殖、遗传的基础 D致癌因子使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2.HIV 感染人体后会以其病毒RNA 为模板合成病毒DN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IV 的增殖发生

3、在内环境中 B.合成病毒 DNA 时需要逆转录酶 C.合成病毒 DNA 时既有 A-T 配对也有U-A 配对 D HIV 需利用人体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体系合成自身蛋白质 理科综合试题第 1 页(共 16 页) 3. 为了研究2 个新育品种P1、P2 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 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己知各幼苗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结 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最合理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培养时间 B15时 P1、P2 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P1 参与光合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为25 D在25 40范围内, P1 净光合速率受温度影响比P2 大 4.

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选材、操作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检测和观察花生子叶的脂肪颗粒实验中,需用到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 B番茄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适合用于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C在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 D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时,可不使用高倍镜 5.若人体内存在某突变基因,在一定条件下,其免疫系统会产生异常抗体攻击自身物质而 引发某种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疾病存在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并有传染性 B引发该病的异常抗体由B 细胞直接分泌产生 C该病与过敏性鼻炎的致病机理以及病征相同 D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缓解该病症状 6.二倍体植

5、物甲(2n=16)与乙( 2n=20)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子代幼苗丙,该幼苗经秋 水仙素处理后获得了可育植株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幼苗丙为单倍体,因此自然成熟后是不育的 B秋水仙素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丁的获得说明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植株丁自交产生的后代仍可能出现性状分离 理科综合试题第 2 页(共 16 页) 4 7.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肥均含有NH + B.雷电作用固氮中氮元素被氧化 C.碳、氢、氧三种元素参与了自然界中氮循环 D合成氨工业的产品可用于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 8.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3,3庚烷()是其中的一

6、 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甲苯( C7H8)互为同分异构体B 1mol 该化合物完全燃烧时消耗10 mol O2 C所有 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一氯代物共有3 种(不含立体异构) 9.N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4g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11.2L (标准状况) CCl4 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2NA C3 mol SO2 和 1mol O2 于密闭容器中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3NA D 1L 0.1molL 1 的 Na 2S 溶液中 HS 和 S2离子数之和为 0.1 NA 10.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分

7、离方法原理 A 分离氢氧化铁胶体与FeCl3 溶液过滤胶体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B 用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C 用 MgCl2 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固体蒸发MgCl2 受热不分解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 和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使 酚酞变红, W 与 X 可形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 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 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W 原子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 W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 B简单离子半径:WXY C简单氢化物沸点:Z

8、W D Y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理科综合试题第 3 页(共 16 页) 3 3 12.一种钌( 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如下。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 应为: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A.电池中镀 Pt 导电玻璃为正极 B.电池工作时, I 离子在镀 Pt 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C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I 和 I 浓度不会减少 D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3.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 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sp(MnCO3)的数量级为10 11 B.MgCO3 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水充分振

9、荡,c(Mg 2)不变 Ca 点表示的溶液中,c(Ca2 )c(CO 2) D向浓度均为0.01mol L 1 的 Mg2、Ca2、Mn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2CO3 溶液, 最先形成MgCO3 沉淀 理科综合试题第 4 页(共 16 页)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 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 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 公里时速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 营速度最高的国家。一列“复兴号”

10、正在匀加速直线行驶途中,某乘客在车厢里相对车 厢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则小球 A在最高点对地速度为零 B在最高点对地速度最大 C落点位置与抛出时车厢的速度大小无关 D抛出时车厢速度越大,落点位置离乘客越远 15.一跳伞运动员从悬停的直升飞机上跳下,2s 时开启降落伞,运动员跳伞过程中的v-t 图 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运动员 A.在 26s 内速度方向先向上后向下 B.在 26s 内加速度方向先向上后向下 C.在 26s 内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D.在 020s 内先匀加速再匀减速最终匀速直线运动 -1 21 18 15 12 9 6 3 0 2 4 6 t/s 8 10

11、 12 14 16 18 20 22 24 16.如图, abc 中 bc=4cm, acb30 。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于abc 所在平面,且a、 b、c 点的电势分别为3V 、- 1V、3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沿ac 方向 b c B.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 V/cm C.电子从 a 点移动到b 点,电势能减少了4 eV a D.电子从 c 点移动到b 点,电场力做功为4 eV 17.用两根细线系住一小球悬挂于小车顶部,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球相对车静止。 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和 ( ) ,设左边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T1,右边细 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T2,重力加

12、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T1=0,则小车可能在向右加速运动 B.若 T2=0,则小车可能在向左减速运动 左右 C.若 T1=0,则小车加速度大小为g tan D.若 T2=0,则小车加速度大小为g sin 理科综合试题第 5 页(共 16 页) v/(m s ) a b 静电计 C b a 18.两物体分别在某行星表面和地球表面上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相同的高度,它们下落的 时间之比为2:3。已知该行星半径约为地球的2 倍,则该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 A 9:1 B2:9 C3:8 D16:9 19.如图, C 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b 极板与静电计金属球连接,a 极板与静电

13、计金 属外壳都接地。开始时静电计指针张角为零,在b 板带电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了一定角度。 以下操作能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的是 A将b 板也接地 Bb 板不动、将a 板向右平移 C.将 a 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 D.取出 a、b 两极板间的电介质 20.如图,在直角abc 的三个顶点处,各有一条固定的长直导线,导线均垂直abc 所在平 面, a、 b 处导线中通有大小和方向均相同的电流I0,c 处导线中的电流为 I,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c A.若 I 与 I0 方向相同,则a 处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可能与bc 边平行 B.若 I 与 I0 方向相反,则a 处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可能与bc 边平行

14、 C.若 I 与 I0 方向相反,则a 处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可能与bc 边垂直 a b D.若 a 处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与bc 边平行,则电流大小必满足II0 21.重力均为 G 的斜面体 a、b 如图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 间接触面光滑,水平推力F 作用在 b 上, b 沿斜面匀速上升,a 始终静止。若a 的斜面倾角为 ,则 AF=G sin BF=G tan C.地面对 a 的支持力大小为2G D.地面对 a 的摩擦力大小为F 理科综合试题第 6 页(共 16 页) 三、非选择题:共174 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 题 第 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

15、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 分。 22 (5 分) 如图甲所示为实验室的一款直流电流表,其接线柱间的标识如图乙所示,其使用说明书上 附的电流表内部线路如图丙所示。 0.6A 3A 乙 丙 甲 (1)某次用 03A 量程测量时,示数如图丁所示,其读数为A。 (2)该款电流表00.6A 量程对应的内阻为(请 用图丙中的阻值符号Rg、R1、R2、 R3 表示) 。 (3)若电阻 R1 断路,则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约 为mA(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 (10 分 ) 丁 如图所示为“探究物体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关系”的实验装置。 轻滑轮长木板细线 物块 纸带 托盘和砝码 拉力传感器

16、甲 打点计时器 乙 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用天平测量并记录物块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调整长木板和滑轮,使长木板水平且细线平行于长木板; 在托盘中放入适当的砝码,接通电源,释放物块,记录拉力传感器的读数F1,根据 相对应的纸带,求出加速度a1; 理科综合试题第 7 页(共 16 页) 0.11 10 650.44 0.6A3A Rg R3 R1 R2 O A B C D x1 x2 x3 x4 a d O R a b B A 多次改变托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记录传感器的读数Fn,求出加速度 an。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是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测出连续相邻计时点O、A、B、C、 D

17、 之间的间距 为 x1、x2、x3、x4,若打点周期为 T,则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用 x1、 x2、x3、x4、T 表示)。 (2)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以拉力传感器的读数F 为横坐标、物 块的加速度a 为纵坐标, 画出 a-F 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不通过原点的 原因是,图线斜率的倒数代表的物理量是。 O F0 F 丙 (3)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还可得到物块与长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 ,其值可用M、a-F 图线的横截距F0 和重力加速度 g 表示为 = ,与真实值相比,测得的动摩擦因 数(填“偏大”或“偏小”) 。 24 (12 分) 纸面内的矩形ABCD 区域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

18、对边AB CD、AD BC,电场方向平行纸面,磁场方向垂直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带电粒子从AB 上的 P 点平行于纸面射入该区域,入射方向与AB 的夹角为 ( ” 、 “ =”或“ ” 、 “=”或“ k(无碘)B第一步对总反应速率起决定作用 C第二步活化能比第三步大DI2 浓度与 N2O 分解速率无关 29 (9 分)某湖泊受到大量废水的污染,导致蓝藻爆发,引起沉水植物、浮游动物及鱼类 等水生生物死亡。回答下列问题: ( 1 )蓝藻爆发与废水中富含(元素)有关,沉水植物死亡的原因有(答 出两点即可) 。 ( 2 )水体污染引起水生生物死亡,这进一步加重了水体污染,此过程体现了(填 “正

19、反馈”或“负反馈”) 。 ( 3 )有学者认为, 植物中的叶绿体起源于蓝藻,支持该学说的合理证据有(答 出两点即可) 。 30 (10 分)溶酶体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出细胞内的溶酶体常用的方法是。 (2)溶酶体膜上存在一种具有ATP 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质子泵,有助于维持溶 酶体内酸性环境(pH 约为 5.0) ,据此分析,质子泵的具体作用是。 (3)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 。溶酶体膜内侧存在与细胞膜糖被类 似的结构,此结构具有防止的作用,以保障溶酶体膜的结构完整。 (4)研究发现,细胞不能获得足够养分时,其溶酶体的活动会增强,以维持细胞的存 活。对此现

20、象的合理解释是。 理科综合试题第 11 页(共 16 页) 31 (8 分)下表是健康人组(A 组)和糖尿病肾病患者组(B 组)相关生化指标长期检测 所得数据的统计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血浆渗透压(mmol/L )尿渗透压( mmol/L ) A 组300.2 710.3 B 组320.2 430.9 (1)A 组血糖浓度在就餐后1h 内会持续升高, 主要原因是,在此过程中,血 糖调节涉及的主要激素的分泌情况是。 (2)B 组血浆渗透压比A 组高,这与血浆中含量较高密切相关。 (3)B 组尿渗透压比A 组低,主要原因是。 32 (12 分)某多年生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其野生型植株均开红花。研

21、究人员从该野生 型红花品系中选育出了两株开白花的植株,分别标记为P、Q。回答下列问题: (1)将 P、Q 分别与野生型植株杂交,子一代植株均开红花,子二代中红花植株和白 花植株的数量比均为31,出现该结果的条件是:在相应杂交实验中红花和白花受一对 等位基因影响,且红花对白花完全显性,子代数量足够多;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具 有, 雌雄配子受精能力相同且随机结合;各基因型合子的发育能力及存活率相同。 (2)研究人员已发现P、Q 白花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造成的,现要研究两植株的白花 基因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发生在不同对基因上,研究小组设计了杂交实验。请 加以完善: 实验步骤:将 P、Q

22、 进行杂交,观察、记录并统计F1 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 F1 均开 时,可确定P、 Q 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 若 F1 均开 时,可确定P、 Q 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不同对基因上。为探究 这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注: 不考虑交叉互换)。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 2 道物理题、 2 道化学题、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 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 物理 选修3-3(15 分) (1) (5 分)下列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选对 1 个得 2 分, 理科综合试题

23、第 12 页(共 16 页) 选对2 个得4 分,选对3 个得5 分;每选错1 个扣3 分,最低得分为0 分) A固体中的分子是静止的,液体、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 B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C.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会有扩散现象发生 D.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E.某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2) (10 分)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足够长的细玻璃管竖直放置, 管中用一段长H=25cm 的水银柱封闭一段长L=20cm 的空气,大气压强p0=75cmHg, 开始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27。现将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 (i)缓慢转动半周至开

24、口向下,求此时封闭空气的长度; (ii)缓慢转动至水平后,再将封闭气体温度升高到37,求此时封闭空气的长度。 34物理 选修 3-4(15 分) (1) (5 分)一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图甲是t=0 时刻的波形图,图乙是介质中平衡位 置在 x=1.5m 处 a 质点的振动图象;b 是平衡位置在x=2.5m 的质点,则。(选对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3 个得 5 分;每选错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0 分) 0.2 0.1 y/m x/m 0.2 0.1 y/m t/s O 0.1 0.2 1 2 3 4 5 6 图甲 O 0.1 0.2 1 1.5 2 2.5 3 3

25、.5 4 5 6 图乙 A波的传播方向沿x 轴正方向 B波的传播速度的大小为1m/s Ct=0 时, a 的速率比b 的大 D.t=1s 时, b 位于平衡位置上方 E.01.5s 时间内, b 沿 y 轴正方向运动 (2) (10 分) 如图,高度为l 的玻璃圆柱体的中轴线为MN,一束光以 入射角45 从 M 点射入,在侧面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 度为 c,求 (i)该玻璃的折射率; (ii)这束光通过玻璃圆柱体的时间。 理科综合试题第 13 页(共 16 页) H L 45 l N M 2 35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 FeSe 、MgB2 等超导材料具有广阔

26、的应用前景。 (1)基态 Fe 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达式)为,基态 Se 原子的电子 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形。 (2)向 FeSe 中嵌入吡啶()能得到具有优异性能的超导材料。吡啶中氮原子的杂化类 型为;该分子内存在(填标号)。 A键B 键C配位键D氢键 (3)将金属锂直接溶于液氨,得到具有很高反应活性的金属电子溶液,再通过系列反应可 制得 FeSe 基超导材料Li0.6(NH2)0.2(NH3)0.8Fe2Se2。 NH 的空间构型为 。 液氨是氨气液化的产物,氨气易液化的原因是。 金属锂溶于液氨时发生反应:Li + ( m+n)NH3= X + e (NH 3)n。 X

27、 的化学式为。 (4)MgB2 晶体结构如图所示。B 原子独立为一层,具有类似于石墨的结构,每个B 原子 周围都有个与之等距离且最近的B 原子;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 cm,高为 c cm,阿 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 3(列出计算式) 。 理科综合试题第 14 页(共 16 页) 36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15 分) 温室气体CO2 资源化利用的一种途径如下,生成物 H 和 I 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由 A 到 B 的反应类型为。 (2)由 C 到 D 反应所需试剂为。 (3)E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4)F 合成 G 的反应方程式为。

28、 (5)H 的分子式为。 (6)写出与 G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羧酸类芳香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 峰面积比为6:2:1:1)。 (7)设计由丙炔和甲醛为起始原料制备和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 理科综合试题第 15 页(共 16 页) 3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5 分) 人们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的历史源远流长。19 世纪,人们就发现葡萄汁变酒是酵 母菌发酵作用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酿制葡萄酒时无需额外接种酵母菌的原因是,在此发酵过程中发酵 液不易被杂菌污染的原因是。葡萄酒中的乙醇浓度往往不超过15%,最可能的原 因是。 (2)为提高果酒的品质,可在果

29、汁中接种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因此,首先需要获得纯 净的酵母菌菌种。 分离培养酵母菌通常使用(填“牛肉膏蛋白胨” 或 “麦芽汁琼脂” ) 培养基,将酵母菌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 (3)某研究小组用分离得到的酵母菌进行果酒制作,发酵过程中需要偶尔打开排气阀, 目的是; 在发酵 34 天后,可以吸取培养液, 在酸性条件下滴加饱和的溶 液来检测酒精的生成。影响葡萄酒品质的因素除了温度、pH 及氧气等环境因素外,还有 (答出 2 点即可)。 38 生物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分) 1985 年 Smith 建立了噬菌体展示技术,科学家们利用这项技术,按照基因

30、工程的原理, 将控制抗体某片段合成的DNA 序列插入噬菌体DNA 的特定部位,使培养所得的噬菌体表面 带有抗体片段,这些噬菌体既可以特异识别抗原,又能感染宿主菌进行再扩增。回答下列 问题: (1)实施这项技术,首先需从外周血、脾或淋巴结等部位分离出(填“ B” 、 “T”或“体”)细胞,提取其总mRNA 再经逆转录获得。 (2)噬菌体 DNA 的某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有限制酶A 和 B 的酶切位点,实施这项技 术过程中需将相应DNA 序列插入其中, 而相应 DNA 序列中不含有上述两种酶的酶切位点, 因此利用技术扩增相应DNA 序列时,需对两个引物的序列稍加修改,使扩增产物具有 ,从而有助于扩增所得的相应DNA 序列与噬菌体DNA 定向连接。 (3)经一定程序培养得到噬菌体后,可以利用方法对其进行筛选,以获得表 面带有特定抗体片段的噬菌体。 (4)对带有特定抗体片段的噬菌体进行克隆化培养时,(填“需要”或“不 需要”)利用 CaCl2处理细菌,理由是 。 理科综合试题第 16 页(共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