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51182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专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广东专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广东专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广东专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广东专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专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专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新人教版.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2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b h( )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2)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i m x rn( )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3)你要是愿意,我们来jio lin( )吧! (4)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ki ( )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5)他看见宙斯的dio xin( )问道:“值多少钱?”,庇护,爱慕虚荣,较量,凯歌,雕像,C,【解析】“杞人忧天”比喻毫无根据的不必要的担忧。,3请分别写出两则寓言的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_ 蚊子和狮子:_ _,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再强大

2、的人也会有弱点;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可以战胜对方;勇者胜,骄者败。,4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从“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白送”一段中可看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人? 从赫耳墨斯下凡的目的可看出他爱慕虚荣;从“笑着问道”可看出他连宙斯、赫拉也看不起,妄自尊大;从他的想法更可看出他自命不凡。,D,【解析】A项,传播/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B项,使知道/听说;C项,助词,的/代词,这件事;D项,得到。,3重点句子翻译题。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国都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

3、3)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3)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因为宋君不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4)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对于传闻,要详察其真假,不要轻信轻传。,5内容理解选择题。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的主旨是指出了传言的危害。 B“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说明了宋国的以讹传讹的现象。 C“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这句话是说,听信了错误的传言,还不如不听。 D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不要轻易道听途说,要实事求是。” 【解析】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要道听途说,要实事求是。,A,A,【解析】A项,担忧;B项,于是

4、/趁,乘;C项,你/与“不”连用,解释为不如;D项,无,没有/丢失。,3重点句子翻译题。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2)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3)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二、内容理解 4内容理解填空(简答)题。,(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奈地坏何”的:_ _ (3)这则寓言揭示了什么道理? 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

5、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4)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宿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和耐心开导的做法,是值得学习的。,5综合分析选择题。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这一句交代了杞人忧天的原因。 B这篇文章中的“晓之者”的话是对的,关心他人的精神和耐心开导的做法也是值得称赞的。 C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为不切实际的事情而担忧发愁的人。 D这则寓言有消极作用,但也有积极作用。 【解析】“晓之者”的解释,从地理知识的角度来说,是错误的。,B,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6、。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节选自晏子使楚) 【注释】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诣:到去。曷:同“何”,什么。坐盗:犯了盗窃罪。实:果实。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得无:莫非。熙:同“嬉”,戏弄。反取病焉:反而自讨没趣了。病,辱。,D,【解析】A项,在/向;B项,助词,的/代词;C项,生长/一辈子;D项,回答。,7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

7、断句。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8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圣人”指“才德极高的人”,晏子的“德”指什么?“才”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德:维护(捍卫)国家尊严。才:他反驳时“避席”以对,表现出庄严的态度;引用“橘化为枳”的说法,用类比的方法机智反驳;巧用“得无”等词表达出揣度、疑问的语气,显得委婉,不使楚王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参考译文】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擅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不同地方水土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