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专版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周周清8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52165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林专版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周周清8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玉林专版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周周清8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玉林专版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周周清8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玉林专版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周周清8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玉林专版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周周清8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林专版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周周清8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林专版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周周清8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周周清8,一、古诗词默写 1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 3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岐王宅里寻常见,影入平羌江水流,不知何处吹芦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5浩瀚的大海和天空经常会使我们产生博大的情怀和远大的抱负, 此时,我们经常会忆起曹操观沧海中的名句: _,_;_,_。 6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经常有被人误解的时候, 这时候我们就要听从孔子的教诲:“_,_?”(论语十二章),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第7题

2、。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7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的三种景物写出了一片肃杀秋景,营造了一种黯然凄凉的气氛,衬托出旅人内心的孤寂。 B第二句的景象则是安谧、明净的,就连那户人家的欢声笑语也仿佛能听见,作者对比自己的奔波飘零,倍感羁旅之苦。 C第四句营造出一种昏黄惨淡的氛围,烘托出游子羁旅漂泊之苦。 D这首小令寄情于物,作者通过罗列众多的自然景物写出了初秋景物的特点,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D,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诫子书,完成810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

3、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B,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B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学习必须静心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C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悲伤地死守着那破旧的房子,将来又有什么前途可言呢?,D,10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在世,志当存高远,平平淡淡才是真。“非淡泊无以

4、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最好的阐释。 B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学习,还是做人,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静,学习须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 C诸葛亮是蜀国的一代名相,是智慧的化身,他写的这篇诫子书既是家书,也同样告诫了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他把失败归结为一个“淫”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警示效果。 D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切忌放纵怠慢、偏激急躁。,C,(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1113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

5、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

6、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王安石伤仲永),C,1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B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C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D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最终混在人群中,是他接收了别人还达不到的东西。,D,13下列对这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认为学习要靠后天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否则难以成才。 B甲文从反面的角度论述后天需要不断努力的观点;乙文则借事说明了这个道理。 C甲文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要淡泊名利、坚定意志、珍惜时间。 D乙文中的作者叹息仲永的天赋最终被浪费,说明有一个好家庭,遇到一个懂得教育的好父亲是多么重要,这也是这篇文章主要反映的问题。,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