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六).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52167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六).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六)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19浙江稽阳联考)下列物质中含元素种类最少的是()A腺嘌呤 BNADPHC甘油 DRuBP答案C解析腺嘌呤的元素组成为C、H、O、N,NADPH的元素组成为C、H、O、N、P,甘油的元素组成为C、H、O,RuBP的元

2、素组成为C、H、O、P,故选C。2(2019浙江金华十校联考)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测B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氧气运输C组成毛发和指甲的蛋白质像一个表面粗糙的球D蛋白质是多肽链结合其他物质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答案A解析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测,A项正确;血红蛋白是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B项错误;组成毛发和指甲的蛋白质是纤维状的,C项错误;蛋白质一般是由一条或几条多肽链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3如图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小麦种子的呼吸方式及其产物(呼吸底物都为糖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装置甲可用于探究

3、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B装置乙有色液滴不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需氧呼吸C装置丙可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D3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并设置对照实验答案C解析装置甲中含有温度计,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A项正确;装置乙中,若有色液滴不移动,说明气体的量没有变化,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需氧呼吸,B项正确;装置丙中澄清石灰水可检测二氧化碳的有无,因此该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种子的细胞呼吸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因酵母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均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不能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C项错误;微生物也会进行细胞呼吸,所以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

4、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D项正确。4(2019全国,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答案D解析细菌甲为异养生物,可以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

5、A项正确;随着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减少,代谢废物不断增加,故更换培养基的频率不同可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项正确;由曲线可知,a组中细菌甲在23 h前,数量增长一直很快,说明该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一直是充裕的,C项正确;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在培养的早期,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资源是充足的,细菌甲种群的增长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D项错误。5经实验检测出某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素物质的量浓度。根据实验结果,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当生长素浓度为109 molL1时,抑制根的生长B若解除顶端优势,应确保侧芽生长素浓度低于10

6、6 molL1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D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其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08 molL1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以看出,当生长素浓度为109 molL1时,对根的生长起促进作用,A项错误;生长素浓度大于106 molL1时抑制芽生长,生长素浓度小于106 molL1时促进芽生长,B项正确;题图中根、芽、茎的三条曲线均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C项错误;根对生长素特别敏感,由于重力原因,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近地侧,背地侧生长较快,背地侧生长素浓度应低于108 molL1,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08 molL1,D项错误。6某

7、湖泊中,水里的DDT浓度为0.03 ppm(即0.03 g/g),甲物种体内的DDT浓度为水中DDT浓度的7万倍,乙物种体内的DDT浓度为水中DDT浓度的17万倍,丙物种体内的DDT浓度为水中DDT浓度的100万倍。由这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最可能的是()A丙乙甲 B甲乙丙C甲丙乙 D乙丙甲答案B解析DDT可沿食物链逐渐积累和浓缩,具有生物放大现象。7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B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C冻原生态系统

8、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高D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的基础答案C解析冻原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温度较低,受此限制,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A项正确;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的分解能力弱,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B项正确;冻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所以恢复力稳定性低,C项错误;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的基础,D项正确。8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经过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阻碍基因交流,才能达到生殖隔离B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基因突变产生了新基因,不定向地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有重

9、要意义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显性基因频率比隐性基因频率增加得快,有利于产生适应环境的新性状答案C解析生殖隔离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例如四倍体西瓜的形成,A项错误;不可遗传变异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项错误;基因突变产生了新基因,不定向地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对生物进化有重要的意义,C项正确;判断某个基因的利与害,需要与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D项错误。9某课题组以南瓜为实验材料,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南瓜突变体为上述激素合成缺陷型B生长素和赤霉素的生理作用表现为拮抗关系C赤霉素对南

10、瓜突变体生理作用明显D生长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表现为两重性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赤霉素和生长素对南瓜突变体的效用都不明显,且激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也不明显,说明南瓜突变体可能缺乏这两种激素的感受和响应机制(很可能是缺乏相应受体),A、C错误;据题图可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正常南瓜茎的伸长,说明这两种激素的作用表现为协同关系,B错误;由题图可知,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正常南瓜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正常南瓜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对正常南瓜生理作用的两重性,D正确。10(2019江苏,7)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从新生的根尖上取材,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B

11、解离时间要尽量长,以确保根尖组织细胞充分分离C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压片都有利于细胞的分散D临时装片镜检时,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答案C解析高等植物的根尖、芽尖等部位的分生区细胞均可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解离时间过长会使根尖过分软化,且细胞内染色体结构被破坏,将会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制片是用镊子将之前处理的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因此,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压片都有利于细胞的分散,C正确;临时装片镜检时,

12、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D错误。11某豌豆与黄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后代有3/8的黄色皱粒的豌豆。某豌豆的表现型是()A黄色圆粒 B绿色圆粒C黄色皱粒 D绿色皱粒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针对豌豆粒颜色而言,黄色占杂交后代的3/4;针对豌豆粒的形状而言,皱粒占杂交后代的1/2,所以该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表现型为黄色圆粒,A项正确。12(2019浙江嘉丽3月联考)下列细胞代谢产物中,能体现出细胞分化的是()ARNA聚合酶 B生长激素C核糖体蛋白 D柠檬酸循环相关酶答案B解析RNA聚合酶、核糖体蛋白、柠檬酸循环相关酶是许多细胞所共有的,而生长激素是由腺垂体细胞产生并分泌的,它的出现

13、体现了细胞分化,B项正确。13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调查和优生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B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诊断等C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时,需在人群中进行随机调查D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则确定胎儿不患遗传病答案D解析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更容易进行,A项正确;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诊断可以降低遗传病患儿的出生率,B项正确;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人群中随机进行,C项正确;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没有致病基因,不携带致病基因也可能患有遗传病,D项错误。14(2019浙江台州联考)T

14、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使其具有放射性B离心和搅拌可以促使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离CT2噬菌体DNA复制与转录的原料及模板匀由细菌提供D该实验证明DNA具有表达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双重功能答案D解析T2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A项错误;离心和搅拌的目的是促使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离,B项错误;T2噬菌体DNA复制与转录的模板是自身的DNA,原料由细菌提供,C项错误;该实验证明DNA具有表达(控制合成蛋白质外壳)和传递遗传信息(DNA复制)的双重功能,D项正确。15前段时间,我国多个省市出现非洲

15、猪瘟疫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只感染猪不感染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猪瘟病毒侵染进入猪体内后,可在内环境中增殖B一旦发病死亡率达100%,说明猪体内无免疫反应C巨噬细胞特异性摄取和处理猪瘟病毒,暴露抗原D非洲猪瘟病毒基因型多样,不利于进行疫苗免疫答案D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猪瘟病毒不能在猪体内环境中增殖,A项错误;即使发病死亡率达100%,猪感染猪瘟病毒后,猪体内依然有免疫反应,B项错误;巨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项错误;非洲猪瘟病毒基因型多样,不利于进行疫苗免疫,D项正确。16如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

16、、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B和过程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过程与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过程为杂交育种过程,杂交育种过程操作简便,但育种周期长,A项正确;过程是多倍体育种,此过程发生的染色体畸变是由于秋水仙素抑制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B项错误;表示的是单倍体育种过程,其中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C项正确;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畸变,D项正确。17(2019江苏,11)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

17、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答案B解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1与2、3与4均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考虑突变,则1与2是相同基因,3与4也是相同基因,1与3、4以及2与3、4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为等位基因,也可能为相同基因,而1与6、7、8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互为非等位基因,A

18、错误;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已完成复制,所以含有基因18,B正确;1与3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与2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着丝粒分裂而分离,但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2与3互换位置,则1与3的分离还将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1与2的分离也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由题图可知,5与6位于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为相同基因,而1与5位于同一条染色单体上,则1与6组合不会形成重组型配子,D错误。1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

19、HCO具有维持血浆pH稳定的功能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内环境中C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血浆D组织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与组织液的渗透压较为接近答案C解析血浆中的HCO能够与酸性物质中和,具有调节血浆pH的功能,A项正确;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能够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因此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内环境中,B项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组织液,C项错误;组织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与组织液的渗透压较为接近,D项正确。19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即三碳酸分子)。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RuBP

20、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答案B解析RuBP羧化酶催化题述反应即二氧化碳的固定,属于碳反应,其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项正确;碳反应不需要光,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都可进行,B项错误;实验中利用14C标记CO2并检测产物放射性强度,即采用同位素标记法,C项正确;单位时间内产物生成量可代表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可反映酶活

21、性,D项正确。20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某植株的一个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此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着丝粒分裂B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睾丸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其染色体A、a、B、b分布如图,此细胞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为AB的概率是C图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在分裂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3个四分体D图对应于图中的BC段,图对应于图中的DE段答案B解析图所示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下一个时期会发生着丝粒的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A正确;图所示是精原细胞(AaBb)正

22、在进行有丝分裂,有两对同源染色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AB的概率为,B错误;图所示细胞为卵细胞或极体,可以判断该动物体细胞有3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形成3个四分体,C正确;图每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DNA含量加倍,对应图中的BC段,图无染色单体,是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细胞,对应图中的DE段,D正确。21(2019浙江台州联考)现将一批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后代中红花白花51(假设每个个体产生后代数量相同),若该批红花豌豆自然条件下种植一代,后代中出现白花的概率为()A1/36 B1/18 C1/12 D1/6答案C解析该批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代

23、中红花白花51,由此可知白花为隐性性状,红花为显性性状,假设红花由基因A控制,白花由基因a控制。根据比例判断亲本红花豌豆有两种基因型,即AAAa21,由于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因此将该红花豌豆自然条件下种植,即2/3AA自交和1/3Aa自交,后代中出现白花(aa)的概率为1/31/41/12,C项正确。22.植物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关中间产物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曲线a可表示RuBP量的变化B曲线a可表示NADPH量的变化C曲线b可表示ATP量的变化D曲线b可表示三碳酸分子量的变化答案C解析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在一定光强度下三碳酸分子和RuBP量维持相对稳定状

24、态,当由光照条件转变为黑暗条件时,碳反应中还原过程受阻,但不影响三碳酸分子生成,所以转为黑暗条件时三碳酸分子的量上升;该过程中RuBP合成受阻,又因消耗而下降,所以曲线a表示三碳酸分子、曲线b表示RuBP,A、D错误;由于光反应不能进行,ATP和NADPH都将减少,故B错误、C正确。23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B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C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D1基因型为XA1XA1的概率是答案D解析2是女性,她的XA1一定来自1,2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A2

25、XA311,故2基因型为XA1XA2或XA1XA3,各占,A项错误;1是男性,他的Y染色体来自1,由对选项A的分析可知他的母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XA1XA2、XA1XA3,2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A1XA2XA3211,故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B项错误;2是女性,她的XA2一定来自4,3的基因型及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和比例与2相同,即3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A1XA2XA3211,故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C项错误;若1的基因型为XA1XA1,则亲本1的基因型应为XA1Y,亲本2的基因型应为XA1X,根据对选项B、C的分析可判断,1为XA1Y的概率是,2一

26、定含有A2基因,因此2的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为,则1的基因型为XA1XA1的概率是,D项正确。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4分)24(9分)(2019浙江绿色联盟联考)某淡水养殖湖泊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表中数据为黄颡鱼的部分能量去向。请回答下列问题:能量类型摄入食物中所含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数值(kJm2a1)516_231270(1)该食物网中共有_条食物链。表格中横线处的数值为_。(2)该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是由_的垂直分布决定的。(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虾的种群密度时,若第一次用大网眼的网进行捕捞并标记,第二次用小网眼的网进行

27、捕捞,则最终调查的结果将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黄颡鱼同化的能量除了表中所示外,可能的去向为_;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答案(1)815(2)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3)无影响(4)未利用、流向分解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解析(1)由题图可知,该食物网中共有8条食物链。题表中横线处的数值为51627023115(kJm2a1)。(2)该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虾的种群密度时,若第一次用大网眼的网进行捕捞并标记,第二次用小网眼的网进行捕捞的效果与换大网眼的网进行捕捞的效果基本相同,因此此操作对

28、最终调查的结果基本无影响。(4)因为黄颡鱼是顶位消费者,其同化的能量除了题表中所示外,可能的去向为未利用、流向分解者;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25(9分)(2019浙江嘉兴联考)科学家利用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探究光照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具体处理方式及实验结果见下表:组别处理方式(表示光照,表示黑暗)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A组50%B组70%C组90%D组100%注: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50 s,其中A、B、C三组光照与黑暗处理时间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实验各组需要保持温度、光强度等条件适宜且相同,目的是_。(2)

29、黑暗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不能进行碳反应,主要是缺少光反应产生的_。碳反应从_开始,在卡尔文循环持续平稳进行时,用于再生RuBP的三碳糖与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的比例关系为_。(3)单位光照时间内,B组和C组合成有机物的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D组,主要原因是_。答案(1)光照、黑暗交替的频率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ATP和NADPHRuBP(或核酮糖二磷酸)51(3)大于光反应剩余的ATP和NADPH,在短时间的黑暗条件下用于还原三碳酸,提高了光能利用率解析(1)由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黑暗交替的频率。实验中保持温度、光强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

30、验结果的干扰。(2)黑暗中,碳反应缺少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而不能进行。碳反应从RuBP开始,碳反应还原形成的三碳糖中每6分子中有5分子用于再生RuBP,1分子离开卡尔文循环。(3)B、C两组的光照时间相当于D组的一半,因此单位光照时间内,B、C两组合成有机物的量大于D组,主要原因是B、C两组中光反应剩余的ATP和NADPH在短时间的黑暗条件下用于三碳酸的还原,提高了光能利用率。26(8分)(2019浙江绍兴联考)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黑身和灰身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一群灰身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子代果蝇灰身红眼黑身红眼

31、灰身白眼黑身白眼雌果蝇3/81/8/雄果蝇9/323/323/321/32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果蝇眼色和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亲代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_。(3)F1灰身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4)若让F1全部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随机交配,F2中灰身红眼果蝇的比例是_。(5)请选择合适的非灰身红眼果蝇进行杂交,使杂交后代的雄果蝇全为灰身红眼。(用遗传图解表示这一杂交过程)答案(1)遵循(2)BbXAYBXAbXABXabXa3311(3)1/4(4)21/32(5)遗传图解如图所示解析(1)

32、由F1表现型及比例可知,雌、雄果蝇中均为灰身黑身31,表明控制体色的B和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1中雄果蝇既有红眼,也有白眼,而雌果蝇只有红眼,没有白眼,表明控制眼色的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而控制果蝇眼色和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由于F1雌、雄果蝇中均出现了黑身,所以亲本雌雄均为杂合子Bb,F1中雄果蝇既有红眼,也有白眼,而雌果蝇只有红眼,所以亲本中雌果蝇为杂合子XAXa,雄果蝇为XAY,所以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Y;由于F1雄果蝇中灰身红眼黑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白眼9331,因而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有1/2BbXAXA、1/2BbXAXa,亲代雌果蝇产生的配子

33、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XAbXABXabXa3311。(3)F1中灰身红眼雌果蝇占3/41/23/8,灰身红眼雌果蝇纯合子占1/21/41/21/21/41/43/32,灰身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占3/323/81/4。(4)F1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XAXABbXAXABBXAXaBbXAXabbXAXAbbXAXa361231,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XaYBbXaYbbXaY121,F2中灰身红眼果蝇(B_XA_)的比例是21/32。(5)若使杂交后代的雄果蝇全为灰身红眼(B_XAY),应选择基因型为bbXAXA与BBXaY的非灰身红眼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雄果蝇的基因型

34、为BbXAY,表现为灰身红眼,具体遗传图解见答案。27(14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一)实现生态农业,让秸秆回归农田的关键是获得能够高效分解秸秆的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秸秆的主要成分易被纤维素酶分解,该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将纤维素分解为_,第三种酶将其分解为葡萄糖。(2)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_染色法。(3)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采用涂布分离法和平板划线法接种。甲组同学将1 mL样品稀释100倍后,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是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样品中的活菌

35、数为_个;示意图a和b中,图_是甲组同学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图a划线时,共需要_次灼烧处理。(4)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可以进行选择培养,目的是_。(5)获得分解能力强的菌种后,应采用_的方法对菌种进行长期保藏。(二)下图表示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做的研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过程表示基因工程,则其核心步骤是_。该过程所使用的工具酶有_。(2)b过程可增加ES细胞的数量,若想从早期胚胎中获得更多的ES细胞,可将早期胚胎培养至_(时)期。d过程移入的胚胎能够存活,是因为代孕子宫不会对其发生_。同时能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_联系。用肝癌细胞作抗原刺激B淋巴细

36、胞,再将此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获得细胞产物是_,该产物与抗癌药物结合制成“生物导弹”,从而定向杀死小鼠体内的肝癌细胞。(3)上述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有_(至少2个)。答案(一)(1)纤维二糖(2)刚果红(3)3.8107b5(4)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5)甘油管藏(二)(1)形成重组DNA分子限制酶和DNA连接酶(2)囊胚免疫排斥反应生理和组织抗肝癌细胞抗体(3)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解析(一)(1)纤维素分解菌可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能把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的酶是C1酶和CX酶,能把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37、的酶是葡萄糖苷酶。(2)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常用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当纤维素被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3)由题意可知,三个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393837)338(个),所以每升水样中活菌数为38(0.1100)1 0003.8107(个);由题图可知,图a是平板划线的结果,图b是涂布分离的结果,故图b是甲同学接种后培养的结果。图a划线时,每次划线之前要灼烧,最后一次划线之后也要灼烧,共需要5次灼烧处理。(4)为了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常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进行选择培养。(5)可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38、对菌种进行长期保藏。(二)(1)题图中a过程表示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形成重组DNA分子,该过程所使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2)b过程为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可以获得更多的ES细胞,其采用的技术属于细胞工程中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若要从早期胚胎中获得更多ES细胞,则可将早期胚胎培养至囊胚期。d过程移入的胚胎能够存活,是因为代孕子宫不会对其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同时能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用肝癌细胞作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再将此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获得细胞产物抗肝癌细胞抗体,该产物与抗癌药物结合制成“生物导弹”,从而定向杀死小鼠体内的肝癌细胞。(3)题图过程中使用

39、的技术有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28(14分)(2019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分析与讨论和结果预测。(1)为探究胰岛素对提高不同细胞克隆形成率的作用,研究者展开了下列研究。实验材料:卡氏瓶、肝细胞、肝癌细胞、含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胰岛素、生理盐水、葡萄糖测定仪、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说明:肝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以增殖)实验分组:A组:肝细胞含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生理盐水;_。在实验思路中,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肝癌细胞和肝细胞前,先要用_处理细胞培养产物,为什么?_。预测实验结果可推测添加胰岛素能提高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原因是_。(2)研究发现,肝细胞对

40、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可引发高血糖,二甲双胍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高血糖症状。欲以小鼠为材料研究二甲双胍的作用及作用效果,应选择若干只健康小鼠和_的小鼠进行分组实验。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若某患者的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则其血浆中胰岛素的含量将_正常人,原因可能是_。答案(1)B组:肝细胞含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胰岛素;C组:肝癌细胞含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生理盐水;D组:肝癌细胞含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胰岛素胰蛋白酶胰蛋白酶使细胞间的蛋白质水解,从而使细胞离散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从而促进细胞增殖(2)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如图所示高于患者体内血糖浓度较高

41、,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解析(1)由题意可知,本实验是探究胰岛素对提高不同细胞克隆形成率的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细胞的种类、胰岛素的有无,因此根据实验材料,可将实验分为四组:A组为肝细胞含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生理盐水;B组为肝细胞含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胰岛素;C组为肝癌细胞含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生理盐水;D组为肝癌细胞含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胰岛素。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前,先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间的蛋白质水解,使细胞离散。由于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因而可推测添加胰岛素能提高细胞克隆形成率。(2)由题意可知,本实验是研究二甲双胍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的作用及作用效果,应选择若干只健康小鼠和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的小鼠进行分组实验。由于二甲双胍能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且不服用二甲双胍的小鼠组,小鼠的血糖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不能下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且服用二甲双胍的小鼠组,小鼠的血糖将下降,达到正常组的血糖浓度。若某患者的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则患者体内血糖浓度较高,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因此其血浆中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