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电子新教案唐诗五首.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52584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电子新教案唐诗五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电子新教案唐诗五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电子新教案唐诗五首.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2 唐诗五首 精彩开篇词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 而 且意境深远; 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诗五首,去感受古典诗歌独特的魅力, 品析古代诗人留给我们的精神美餐。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 2.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野望黄鹤楼 一、新课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山水田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各种类型的诗歌,不仅让我们领 略到祖国的山川名胜之

2、美,还让我们了解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同喜同悲。 今天这节课, 我们将学习两首借景抒情的唐诗,王绩的野望和崔颢的黄鹤楼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 朗读诗歌,圈点课文生字词。 东皋 (go)徙 倚( x )驱犊 (d )采薇 (wi) 崔颢 (ho)千载 (z i )萋 萋( q ) 2. 作者链接 王绩 ( 约 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 今山西河津 ) 人,唐代诗人。隋末 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 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 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

3、斗先生传,撰酒经 酒谱,注有老 庄。其诗 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 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崔颢 (704754) ,汴州 ( 今河南开封 ) 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 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 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3. 背景链接 野望: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 旋又告归。此诗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游宦到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有感而作。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 上远眺的美好景色

4、,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学习野望 (一)整体感知 1. 读准节奏。 野望 东皋 / 薄暮望,徙倚 / 欲何依。 树树 / 皆秋色,山山 / 唯落晖。 牧人 / 驱犊返,猎马 / 带禽归。 相顾 / 无相识,长歌 / 怀采薇。 2. 理解词语 (1)皋: 水边高低。 (2)薄暮: 傍晚。薄,接近。 (3)徙倚: 徘徊。 (4)犊: 小牛。 (5)禽: 泛指猎获的鸟兽。 (6)采薇: 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 “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3. 读通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交流

5、点拨】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 上秋天的色彩,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 物回归家园。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二)文本探究 齐读诗歌思考: 1. 诗人眺望原野,看到了哪些景色?请赏析。 【交流点拨】 所见景色:“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 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 马的特写, 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 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6、2.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两句表面说自己在现实中无认识之人,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 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实则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学习黄鹤楼 (一)整体感知 1. 读准节奏 黄鹤楼 昔人 / 已乘黄鹤 / 去,此地 / 空余 / 黄鹤楼。 黄鹤一去 /不复返,白云千载/ 空悠悠。 晴川历历 /汉阳树,芳草萋萋/ 鹦鹉洲。 日暮乡关 /何处是 ? 烟波江上 / 使人 / 愁。 2. 理解词语 悠悠: 飘飘荡荡的样子。 晴川: 晴日里的平野。川,平野、平地。 历历: 分明的样子。 萋萋: 茂盛的样子。 乡关: 故乡

7、。 3. 读通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交流点拨】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飞去后再 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 洲的春草繁茂浓绿。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二)文本探究 齐读诗歌思考: 1. 诗人在最后感叹道: “烟波江上使人愁” ,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交流点拨】 诗人由 “黄鹤楼”名字的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 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 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

8、涌上心头。 2. 既然写思乡之愁,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什么情感? 【交流点拨】 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实际上是想借空荡荡的黄鹤楼表现诗人内心 的孤寂与苦闷。 3. 哪两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这两句描写的繁荣景致,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以繁茂之景反衬凄清之情,更加烘 托出诗人孤寂的思乡之情。 4. 李白看了崔颢写的黄鹤楼,曾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首 诗究竟美在何处呢? 【交流点拨】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笔,借传说落 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 ,说它 “一去不

9、复返 ”,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 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 ,正能表达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 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 ,感情真挚。 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首联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 峥嵘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 绕的壮观。 颈联游目骋怀 ,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 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 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 日景、晚景 ,变化奇妙 ,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 沙洲、

10、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 ,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 美。 三是声调自然、 音节明亮的音乐美。 诗中双声、叠韵、 叠音词的多次运用, 如“黄鹤 ”“ 复 返” 等双声词 ,“此地 ”“ 江上 ”等叠韵词 ,以及 “悠悠 ”“ 历历 ”“ 萋萋 ”等叠音词 ,造 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 ,富于音乐美。 四、板书设计 叙事:时间地点 写景:树、山(静态) 野 望 牧人、猎马(动态) 抒情:孤独、寂寞、惆怅 虚写:楼去人空 实写:眼前之景 抒情:思乡之愁 五、拓展延伸 1. 收集描写黄鹤楼的诗。 【交流】 黄鹤楼 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

11、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晴对余晖。 2. 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各名文。 【交流】湖北:黄鹤楼崔颢黄鹤楼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 第二课时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借景抒情的唐诗,诗中的景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让我们记忆深刻。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再来学习三首唐诗,继续感受唐诗的魅力。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 朗诵诗歌,圈点诗歌中的生字词。 单 车( dn)征蓬 (png )燕 然( y n) 荆 门 ( j ng) 仍怜 ( li n) 贾 亭西( ji ) 啄 春泥(

12、zhu )没 马蹄( m )白沙堤 (d ) 2. 作者链接 王维( 701 年 761 年)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 画家,字 摩诘 ,号摩诘居士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 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 田园, 与孟浩然 合称“王孟”,有“ 诗佛 ”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 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 祖。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代表诗作有 相思 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 李白 (701-762)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 欧阳修

13、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 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杜甫 并称“李杜”,对后 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白居易( 772-846 ) ,字 乐天 ,晚年又称 香山居士 ,唐代大诗人。有“诗魔 ”之称。著有 白氏长庆集 ,代表作有卖炭翁 长恨歌琵琶行等。 5. 背景链接 使至塞上 :开元二十五年( 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 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黄 鹤 楼 渡荆门送别 :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这一次从三峡出蜀,面对江汉平原, 眼界大开,心旷神怡, 不

14、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 钱塘湖春行 :写于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 白沙堤上, 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 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西湖春天的赞美和 热爱之情。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学习使至塞上 1. 划分节奏 听老师朗诵诗歌,用“/ ”划分朗诵的停顿。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 / 欲问边,属国/ 过居延。 征蓬 / 出汉塞,归雁/ 入胡天。 大漠 / 孤烟直,长河/ 落日圆。 萧关 / 逢候骑,都护/ 在燕然。 2. 理解词语 (1)单车:

15、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2)问边: 慰问边关守军。 (3)征蓬: 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于比喻远行之人。 (4)胡天: 胡地的天空,泛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5)孤烟: 古代边防报警时点燃的烽烟。多用狼粪,取其轻直且聚,不易为风吹散。 (6)长河: 指黄河。 3. 整体感知 (1)读通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交流点拨】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 延。有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浩瀚的沙漠上一 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 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山前线

16、。 (2)读懂诗情。此诗写了一件什么事?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交流点拨】 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经历和沿途风光,抒发了作者被排挤的苦闷和远 离家乡异地飘泊的愁绪。 4. 名句赏析 找出文中写景的名句,并赏析。 【交流点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诗是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 ”的名句。诗人以传神的笔调描绘了进入边塞后所 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大漠向无边的远方延展,视角广 ,景深长 ,给人以开阔、广袤、深 邃的感觉; 但这仅是平面的构图,接以 “孤烟直 ”三个字 ,便有了立体感。 “孤”显出人烟 的稀少。 “直”表现出诗人对边塞景物的惊异。“长河 ” 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中,把画面分割 为两

17、段 ,又增添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 ”则为被分割的画面涂上了统一的色调,显示 出浑然一体的气势。这里,圆与方、动与静、横与竖、大与小、高与低、远与近、轻与重、 明与暗、升与沉、景与情等多样、对立的因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不杂乱又不单调,既丰 富又单纯 ,既活泼又有秩序,形成一种和谐美。 5. 小结 【交流点拨】 使至塞上一、二和七、八句叙事,三、四、五、六句写景。无论叙事 还是写景, 都准确而含蓄地反映了诗人当时激愤而抑郁的心情。单车问边, 连个随从也没有。 行程遥远, 要过居延属国, 到西北边陲。 虽行至萧关, 却依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征蓬出塞, 大雁难归,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既是写诗

18、人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也是写诗人那 种苍凉孤寂的情感。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 划分节奏 听老师朗诵诗歌,用“/ ”划分朗诵的停顿。 渡荆门送别 渡远 / 荆门外,来从/ 楚国游。 山随 / 平野尽,江入/ 大荒流。 月下 / 飞天镜,云生/ 结海楼。 仍怜 / 故乡水,万里/ 送行舟。 2. 理解词语 (1)平野: 平原。 (2)大荒: 广阔无际的原野。 (3)结: 凝聚。 (4)海楼: 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5)怜: 喜爱。 3. 整体感知 (1)读通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交流点拨】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 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出现

19、并逐渐消 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 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2)读懂诗情。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交流点拨】主旨句: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通过写出游途中的景观,流露诗人欣 喜、激动的感情,并以此引出他远别故乡的不舍之情。 4. 名句赏析 你觉得诗中写景最妙的是哪一句?说说理由。 【交流点拨】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由游动的视觉来写景物的变化,景观壮阔 , 远近景结合 ,给人空间感和流动感。 (三)学习钱塘湖春行 1. 划分节奏 听老师朗诵诗歌,用

20、“/ ”划分朗诵的停顿。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 / 贾亭西,水面初平/ 云脚低。 几处早莺 / 争暖树,谁家新燕/ 啄春泥。 乱花渐欲 / 迷人眼,浅草才能/ 没马蹄。 最爱湖东 / 行不足,绿杨阴里/ 白沙堤。 2. 理解词语 (1)初平: 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2)暖树: 向阳的树。 (3)没( m ) :隐没。 (4)行不足: 游赏不够,即反复游赏。 3. 整体感知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写初春景象? 【交流点拨】如“初平”,春水初生;“争暖树”,“暖树”者,向阳之树也,春寒 未退,故莺争集其上;“啄春泥”,燕初来也;“没马蹄”,草初生也这些都是初 春

21、的景象。 (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2)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交流点拨】 “最爱湖东行不足”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 山色中了。 (3)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交流点拨】“处处 ”“ 家家 ”说明鸟很多 ,与初春季节景象不太符合。“几处 ” 和“谁家 ”则很好地说明了初春时节万物刚开始复苏,鸟儿也只是三三两两活动的景象。 4. 赏析语言 (1)请用你喜欢的句子赏析诗句。 “从中我看到了” “从中我听到了” “从中我感受到” 【交流点拨】从第一、二句中,我仿佛看到长衫飘飘的诗人骑马来到贾公亭旁,极目 远眺

22、。只见那西湖波澜动荡,与岸平齐。在那水天相接处,水波粼粼,云朵低垂,似乎要亲 吻湖面了它也爱早春的西湖。从“几处早莺争暖树”中,仿佛听到了黄莺清脆婉转的鸣 叫声。 (2)诗人最喜爱的是湖东的白沙堤,那白沙堤的景色如何呢?诗人除点明是在“绿杨 阴里”外,未作任何说明。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补写出白沙堤美丽的景色吧。 【交流点拨】 有湖水,水中有鱼虾,有嬉戏的鸭子。有花草。绿草如茵,像铺了层绿 地毯; 花儿闪闪, 散在绿草丛中。还有花树。 杏花开了, 散缀枝头; 桃花也开了, 红艳艳的, 灿烂一片。还有人。有骑马的诗人,一边捋着胡须,一边吟诗;好朋友也来了,他们席地而 坐,饮酒赏景,谈诗论文,吟诗

23、作画好不快活。 四、板书设计 首联:出使经过 颔联:边塞形势奇特壮美的风光 颈联:落日所见抑郁孤寂的内心 尾联:到达边塞 使 至 塞 上 首联:荆门外远渡的地点 楚国游此行的目的 颌联:山尽,江流写景(远) 颈联:飞天镜,结海楼写景(近) 尾联:故乡水,送行舟抒情(思乡) 孤山寺水涨云舒 贾公亭莺歌燕舞 白沙堤花多草浅早春图(最爱) 游春踪迹游人如织 五、拓展延伸 1. 说说你积累的“送别”名句 【交流】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6)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积累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交流】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 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渡 荆 门 送 别 钱 塘 湖 春 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