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化学必修4教师用书Word文件.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53809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DF 页数:300 大小:6.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化学必修4教师用书Word文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化学必修4教师用书Word文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化学必修4教师用书Word文件.pdf(3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356 页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课时焓变反应热 课标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1.反应热 “三要素 ”: (1)符号: H。 (2)单位: kJ mol 1。 (3)正、负号: H0 为吸热反应。 2反应热计算“ 两公式 ”: (1) 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总和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总和。 (2) 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焓变反应热 1焓变与反应热 (1)焓变 焓 (H):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焓变 ( H ):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决定了某一

2、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反应热 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能量。 与焓变的关系: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焓变,单位是kJ mol 1 。 (3) H 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第 2 页共 356 页 实例: 1 mol H2与 0.5 mol O2完全反应生成 1 mol 液态水时放出285.8 kJ 热量,则该反应的焓 变 H 285.8_kJ mol 1。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1)微观角度 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键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 若 E1E2,反应吸收能量, H0,为吸热反应; 若 E1E2,反应放出能量, H0,为放热反应。 (2)宏观角度 内能

3、与反应吸、放热 从物质内能上分析,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 化为生成物时放出能量,这就是放热反应。反之,则为吸热反应。 图示: 已知 H 2和 Cl2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HCl 。 下面是反应H 2(g)Cl2(g)=2HCl(g) 的能量变 化示意图。 问题思考 第 3 页共 356 页 1断裂 1 mol HH 键、 1 mol ClCl 键吸收的总能量是多少?形成2 mol HCl 键放 出的能量是多少?由此判断该反应的 H 是多少? 提示: 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为436 kJ243 kJ 679 kJ。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为431 kJ2862 kJ。故

4、 H2(g) Cl2(g)=2HCl(g) 反应放出热量862 kJ679 kJ183 kJ,即反应 的 H 183 kJ mol 1。 2根据图示中数据判断2HCl(g)=H2(g)Cl2(g)的焓变 H 是多少?与问题1 中的 H 相比,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 H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431 kJ mol 12) (436 kJ mol 1243 kJ mol1) 183 kJ mol 1。正、逆反应的焓变 ( H)数值相等,符号 相反。 3 H2(g)和 Cl2(g)在光照条件下也可以发生上述反应,那么该反应的 H 是否发生变化? 提示:焓变不发生变化, H

5、仍为 183 kJ mol 1; 因为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 1焓变与反应热 项目内容 概念 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 可以用热量来表示,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 符号 H 单位kJ mol 1 或 kJ/mol 意义 H 0 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注意事项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即焓变 H 0 H 的大小与反应条件无关 2 H 的计算方法 (1) 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 (2) H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1化学反应A2(g) 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第 4 页共 356

6、页 A每生成2 个 AB 分子吸收 (ab)kJ 热量 B该反应热 H (ab)kJ mol 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 1 mol AA 和 1 mol BB 键,放出a kJ 能量 解析: 选 B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形成2 mol A B 键放出 b kJ 热量, A 项错误;每 生成 2AB 分子吸收 (ab)kJ 热量, B 项正确; 由图可知,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 量, C 项错误;断裂1 mol A A 和 1 mol BB 键,吸收a kJ 能量, D 项错误。 2键能是两原子间形成1 mol 新键 (或其逆过程 )时释放 (或吸收 )的能

7、量。已知下列物质 的键能: 化学键H H NN NH 键能 /(kJ mol 1) 436 946 391 则反应: N2(g)3H2(g)=2NH 3(g)的 H_。 解析: H 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946 kJ mol 1 3436 kJ mol 16391 kJ mol1(2 254 kJ mol 12 346 kJ mol 1) 92 kJ mol 1。 答案: 92 kJ mol 1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比较 项目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表示方法 H0 H 0 从化学 键的角 度分析 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

8、能量小于 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 于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从物质能 量的角度 分析 2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依据与误区 (1)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判断的“两大依据” 第 5 页共 356 页 理论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计算依据:断裂化学键吸收总能量与形成化学键放出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判断的“两大误区” 误区一:与反应条件有关。 误区二:只要吸热就是吸热反应,只要放热就是放热反应。如水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但 该过程不是放热反应。 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Fe 2H =Fe 2H 2 BH OH=H

9、 2O C2H2O2= 点燃 2H2O DBa(OH)2 8H2O2NH4Cl=BaCl22NH3 10H2O 解析: 选 D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题给选项中只有 D 项为吸热反应。 2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的是吸热反应 B图乙表示的是放热反应 C图甲中 H0 D图乙中 H0 解析: 选 D由图像分析可知甲:E反应物E生成物,反应放热, H0。 3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二号”飞行器的外壳覆盖了一种新型结构陶瓷材料,其主要 成分是氮化硅,该陶瓷材料可由石英固体与焦炭颗粒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如下反应制得: SiO2CN2 高

10、温 Si3N4CO 该反应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第 6 页共 356 页 (1)上述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其还原产物是_。 (2)该反应 _(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热 H_(填“ ”“ ”或“ 0,反应吸热时 H0,B 项错误;只有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才等于化学反应 的反应热, C 项错误;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值差,也 可以根据断键时吸收的能量与成键时放出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D 项正确。 2对于放热反应H2Cl2= 点燃 2H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B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

11、能 C断开 1 mol HH 键和 1 mol Cl Cl 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1 mol HCl 键所 放出的能量 第 12 页共 356 页 D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解析: 选 DA 项, H2与 Cl2含有的化学键为共价键,该反应只涉及共价键的断裂与形 成,错误; B 项,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电能等其他形式的 能量,错误;C 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断开1 mol H H 键和 1 mol ClCl 键所吸收 的总能量,小于形成2 mol H Cl 键所放出的能量,错误;D 项,因为反应为放热反应,所 以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

12、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正确。 3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2和 CaO 的总能量大于 CaCO3的总能量 B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 C该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 量 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解析: 选 D因为碳酸钙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所以CO2和 CaO 的总能量大于CaCO 3 的总能量, 焓变大于零, A、B 正确; 在 CaCO3中,Ca2 和 CO2 3 之间存在离子键,CO 2 3 中, C 与 O 之间存在共价键,故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 新化学键形成放

13、出能量,C 正确;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如木炭的燃烧 需要加热,但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 错误。 4.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 C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解析: 选 A据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是吸热反应,A 错误;化 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B 正确;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很多 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或点燃才能发生,C 正确; 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D 正确。 5已知 C(s,石墨 )=C(s,金刚石

14、 ) H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 13 页共 356 页 A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B断裂 1 mol 石墨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1 mol 金刚石化学键所放出的能 量 C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此变化为物理变化 解析: 选 CA 项, H0,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B 项, H(断裂 1 mol 石墨的化 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生成 1 mol 金刚石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0, 即断裂 1 mol 石墨中的 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1 mol 金刚石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错误; C 项, H 0,石墨能量小于金刚石,能量越低越稳定,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正确;D 项,有新物质生 成,此变化为

15、化学变化,错误。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反应可能发生颜色变化,有颜色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 属于化学变化 D如图可知此反应为CO(g) H2O(g)=CO2(g) H2(g), 反应的焓变 H 41 kJ mol 1 解析: 选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 是化学变化,如H2O(g)H2O(l) 、核裂变等也都伴有能量变化, A 项正确、 B 项错误;化 学反应可能发生颜色变化(如 2NOO2=2NO2),但有颜色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 化(如 O2由气态变为液态,颜

16、色由无色变为淡蓝色),C 项错误;由图示可以看出,反应物是 CO2(g)和 H2(g), 生成物是CO(g) 和 H2O(g), E生成物 E反应物, 是吸热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CO2(g) H2(g)=CO(g) H2O(g),反应的焓变 H 41 kJ mol 1,D 项错误。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 氢气中的化学键 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 1 mol 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2 kJ,形成 1 mol 氯化氢中 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Q1 Q2Q3 BQ1Q2 2Q3 CQ1 Q2Q3DQ1Q

17、2 2Q3 解析: 选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放出能量,所以形成2 mol 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 能量大于破坏1 mol 氢气中的化学键和破坏1 mol 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总能量。 8已知 H2(g) 1 2O 2(g)=H2O(g) H 242 kJ mol 1,断开 1 mol O=O 键和 1 mol HO 键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496 kJ 和 463 kJ, 则断开 1 mol H H 键所吸收的能量为() A920 kJ B557 kJ 第 14 页共 356 页 C436 kJ D188 kJ 解析: 选 C1 mol H2O 中含有 2 mol HO 键, HE(H H) 1

18、2E(O=O) 2E(H O) E(HH) 1 2 496 kJ mol 12463 kJ mol1 242 kJ mol1,解得: E(H H) 436 kJ mol 1,故断开 1 mol HH 键所吸收的能量为436 kJ。 9在一定条件下,A 和 B 反应可生成C 和 D,其能量变化如下: AB 总能量为 E1 发生反应 AB=CD CD 总能量为 E2 (反应前 )(反应后 ) (1)下列关于反应AB=CD 的说法正确的是_。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B该反应若有热量变化,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不需加热反应就一定能进行 D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

19、质量一定相等,且该反应遵循能量守恒 (2)若 E10 CABCD H| H1|),又知 A 和 B 的 混合气体1 mol 与 O2充分反应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其反应热为 H3,则可以用十字交叉法 确定混合气体的组成。 (2)确定组成: 故n A n B | H2| | H3| | H3| | H1| 能源 1能源 (1)概念:能提供能量的资源。 (2)一般分类 常规能源:即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氢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 2能源的多种分类 第 31 页共 356 页 3新能源的特点 新能源优点缺点 太阳能能量巨大、清洁、充足,不需要开采能量密度低、

20、开发成本高、稳定性差 氢能燃烧热值高、资源丰富、无毒、无污染储存、运输困难 地热能蕴藏量丰富正在开发之中 风能能量巨大不稳定,受地区、季节、气候影响甚大 1“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 影部分的能源是() A煤炭、汽油、潮汐能 B水能、生物质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沼气 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解析: 选 C煤炭、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也不是新能源,A、B 错误;地热能、核能来自地球本身,潮汐能来自月球的吸引,绝大多数海洋能来自太阳能, D 错误。 2能源可划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 A电能是二次能源B水力是二次能

21、源 C天然气是一次能源D水煤气是一次能源 (2)关于用水制取二次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正确的是_。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 次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集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第 32 页共 356 页 解析:(1)根据能源的划分原则,电能和水煤气属于二次能源,水力和天然气是一次能源, A、C 两项正确。 (2)氢气可以燃烧,但水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是不能燃烧的,因此必须使水 分解才能制取二次能源氢气,A 项错误;由于H2和 O2的化合为

22、放热反应,故由H2O 来制 取 H2必须由外界提供能量,可以利用太阳能或其他特殊的物质来提供能量使其分解,因为 此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答案: (1)AC(2)BD 三级训练 节节过关 1合理利用燃料减小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化学组成CH4 nH2O)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 B氢气是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的燃料 C乙醇是比汽油更环保、不可再生的燃料 D石油和煤是工厂经常使用的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解析:选 BA 项, “可燃冰 ”外观像冰, 其化学组成是CH 4 nH2O, 水的化学式为H2O, 根据元素守恒知,水不能变为油,错误;B 项,氢

23、能源具有来源广、热值高,且燃烧后生成 水对环境无污染,正确;C 项,乙醇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其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 水,但乙醇为可再生能源,错误;D 项,石油和煤都属于化石燃料,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 错误。 2甲醇属可再生能源,可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下列能正确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 化学方程式为() ACH3OH(l) 3 2O 2(g)=CO2(g)2H2O(l) H 763.3 kJmol 1 BCH3OH(l) 3 2O 2(g)=CO2(g)2H2O(l) H 763.3 kJmol 1 CCH3OH(l) 3 2O 2(g)=CO2(g)2H2O(g) H 675.3 kJ

24、mol 1 D2CH3OH(l) 3O2(g)=2CO2(g)4H2O(l) H 1 526.6 kJmol 1 解析: 选 B据燃烧热的定义,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要以1 mol 可燃物为 标准,其他物质的计量数可用分数,且生成物为稳定氧化物。 325 、 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1、285.8 kJ mol 1、 890.3 kJ mol 1、2 800 kJ mol 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s) 1 2O 2(g)=CO(g) H 393.5 kJmol 1 第 33 页共 356 页 B2H2(g) O

25、2(g)=2H2O(g) H 571.6 kJmol 1 CCH4(g)2O2(g)=CO2(g)2H2O(g) H 890.3 kJmol 1 D.1 2C 6H12O6(s) 3O2(g)=3CO2(g) 3H2O(l) H 1 400 kJmol 1 解析: 选 DA 项,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不是稳定氧化物,错误;B 项,氢气燃烧是 放热反应,错误;C 项,生成物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错误;D 项,反应热与物质的量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是物质的量,正确。 4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H2(g) 1 2O 2(g)=H2O(l) H 285.8 kJmol 1 H2

26、(g) 1 2O 2(g)=H2O(g) H 241.8 kJmol 1 C(s) 1 2O 2(g)=CO(g) H 110.5 kJmol 1 C(s) O2(g)=CO2(g) H 393.5 kJmol 1 回答下列问题: (1)H2的燃烧热 H 为_ ; C 的燃烧热为 _ 。 (2)燃烧 1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_。 (3)已知 CO 的燃烧热为283.0 kJmol 1, 现有 CO 、 H 2和 CO2组成的混合气体 116.8 L(标 准状况 ),完全燃烧后放出总能量为867.9 kJ,且生成18 g 液态水,则混合气体中H2为 _L, CO 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

27、分数约为_(精确至小数点后2 位)。 解析: (2)热量 Qn| H| 1 g 2 g mol 1285.8 kJ mol 1142.9 kJ。 (3)m(H2O) 18 gn(H2O) 1 moln(H2)1 mol V(H2)22.4 L n(H2)1 molQ(H2)285.8 kJQ(CO) 582.1 kJ n(CO) 582.1 283.0 mol V(CO) 582.1 283.0 mol22.4 L mol 1 所以 CO 的体积分数 582.1 283.0 22.4 L 116.8 L 0.39。 答案: (1)285.8 kJ mol 1 393.5 kJ mol 1 (2

28、)142.9 kJ(3)22.40.39 第 34 页共 356 页 1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解析: 选 C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均属于有待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新能源。 2下列图示关系不正确的是() 解析: 选 B燃烧热和中和热均属于反应热,两者是并列关系,A 项正确;一次能源和 二次能源是并列关系,而非交叉关系, B 项错误; 氧化还原反应既有放热反应又有吸热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也是既有放热反应又有吸热反应,C 项正确;根据能源的分类及关系可知D 项正确。 3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乙醇是

29、一种再生能源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AB CD 解析: 选 D燃料的燃烧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充分燃烧的产物不 污染环境,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4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 , 101 kPa) (1)C4H10(g) 13 2 O2(g)=4CO2(g)5H2O(l) H 2 878 kJmol 1 (2)C4H10(g) 13 2 O2(g)=4CO2(g)5H2O(g) H 2 658 kJmol 1 (3)C4H10(g) 9 2O 2(g)=4CO(g) 5H2O(l) H 1 746 kJmol 1 第 35 页共 356 页 (4

30、)C4H10(g) 9 2O 2(g)=4CO(g) 5H2O(g) H 1 526 kJmol 1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 H 为() A 2 878 kJmol 1 B 2 658 kJmol 1 C 1 746 kJmol 1 D 1 526 kJmol 1 解析: 选 A正丁烷燃烧的四个热化学方程式中,(3)、(4)中 C 燃烧 产物是 CO 而不是 CO2(g),(2)、(4)中 H 燃烧 产物是 H2O(g)而不是 H2O(l) ,故正丁烷的燃烧热由热化学方程式 (1)来确定。 51.5 g 火箭燃料二甲基肼(CH3NH NH CH3)完全燃烧,放出50 kJ 热量,则二甲 基肼

31、的燃烧热 H 为() A 1 000 kJmol 1 B 1 500 kJmol 1 C 2 000 kJmol 1 D 3 000 kJmol 1 解析: 选 C1.5 g 放热为 50 kJ,则 1 mol 二甲基肼 (即 60 g)放热为: 50 kJ 1.5 g 60 gmol 1 2 000 kJ mol 1。 6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 天然气煤核能石油太阳能 AB CD 解析: 选 D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 以再生,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判断。石油、天然气、煤属于化石能

32、源,短时间内不可形成,是 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氢能是清洁能源且可以再生,是新能源的范畴。 7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 101 kPa 时, 1 mol 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B常温下,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 C在 25 、 1.0110 5 Pa 时, 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 量 D燃烧热随化学方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 解析: 选 C在 101 kPa 时, 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A 错误, B 错误, C 正确。 D 项,燃烧热是指1 m

33、ol 可燃物完全燃烧 释放的热量,与化学计量数无关,D 错误。 8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 H 2 804 kJmol 1,当它氧化生成 1 g 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 第 36 页共 356 页 是() A26.0 kJ B51.9 kJ C155.8 kJ D467.3 kJ 解析: 选 A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 804 kJ mol 1,即 1 mol 葡萄糖完全燃烧生成 6 mol 二氧化碳和6 mol 液态水时放出2 804 kJ 的热量,当生成 1 g 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 1 g 18 g mol 1 6 mol 2 804 kJ26.0 kJ。 9已知 25 、 101 kPa 时下列物质的燃

34、烧热: 序号名称化学式 H (kJ mol 1) 苯C6H6(l) 3 267.5 一氧化碳CO(g) 283.0 乙醇C2H5OH(l) 1 366.8 试写出表示上述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 。 _ 。 _ 。 答案: C6H6(l) 15 2 O2(g)=6CO2(g)3H2O(l) H 3 267.5 kJmol 1 CO(g) 1 2O 2(g)=CO2(g) H 283.0 kJmol 1 C2H5OH(l) 3O2(g)=2CO 2(g)3H2O(l) H 1 366.8 kJmol 1 10城市使用的燃料,现大多用煤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的混合气

35、,它由煤与水(蒸气 )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 (1)试写出制取水煤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 _ 。 (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3H8(g)5O2(g)=3CO2(g)4H2O(l) H 2 220.0 kJmol 1 已知 CO 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 1 2O 2(g)=CO2(g) H 282.57 kJmol 1 试比较同物质的量的丙烷和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值约为_。 (3)已知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 O2(g)=2H2O(l) H 571.6 kJmol 1 第 37 页共 356 页 试比较同质量的氢气和丙烷燃烧

36、,产生的热量比值约为 _。 (4) 氢 气 是 未 来 的 能 源 , 除 产 生 的 热 量 大 之 外 , 还 具 有 的 优 点 是 _ 。 解析: (1)由题意 “由煤与水 (蒸气 )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 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 ,可知化学方程式为CH2O(g)= 高温 COH2; (2)同物质的量的丙烷和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值为2 220.0282.577.861。 同质量的氢气和丙烷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值为 571.6 4 2 220 44 142.950.52.83 1。 答案: (1)CH2O(g)= 高温 COH2 (2)7.861(3)2.83

37、1(4)来源丰富;产物无污染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故反应一定是吸热 反应 B在 101 kPa 时, 1 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C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 D物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外界条件有关 解析: 选 DA 项, CO 是强还原剂 (高温时 ),点燃时易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二氧 化碳,故CO 燃烧是放热反应,错误;B 项,碳燃烧有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 mol 碳完 全燃烧生成CO2时所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热,错误; 任何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 烧,如 H2在 Cl2中燃烧, C 项错误。 2下列说

38、法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燃烧热为 H 890.3 kJmol 1,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 2O2(g)=CO2(g)2H2O(g) H 890.3 kJmol 1 BNaOH(aq) CH3COOH(aq)=CH3COONa(aq) H2O(l) H 57.3 kJ mol 1(中 和热 ) C测定盐酸和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 个温度,即盐酸起始 温度、 NaOH 溶液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终止温度 D2H2(g)O2(g)=2H2O(l) H 571.6 kJmol 1(燃烧热 ) 解析: 选 C燃烧热指的是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

39、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其中 产物中的水为液态,A 项错误;中和热是稀的强酸和强碱中和生成1 mol 水所释放的热量, 醋酸是弱酸,其与NaOH 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mol 1,B 项错误; C 项正确; D 项中 H2(g)的化学计量数是1 时,其反应热才是燃烧热,错误。 第 38 页共 356 页 3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已知 CO(g) 的燃烧热 H 283.0 kJ mol 1,则表示 CO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g) O2(g)=2CO2(g) H 566.0 kJmol 1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2CO2(g)=2CO(g)

40、 O2(g)反应的 H 2283.0 kJmol 1 D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解析: 选 CA 项,表示燃烧热时,CO 的化学计量数应为1,错误; B 项,需要加热 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煤炭的燃烧,错误;C 项, CO2分解生成CO 和 O2 的反应,与CO 与 O2反应生成CO2,在相应物质化学计量数相同时,反应热数值相等,符 号相反,正确;D 项,甲烷燃烧应生成液态水,此时才是甲烷的燃烧热。 4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碳或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C(s) O2(g)=CO(g) H 110.5 kJmol 1 BC(s

41、)O2(g)=CO2(g) H 393.5 kJmol 1 C2H2(g)O2(g)=2H2O(l) H 571.5 kJmol 1 DH2(g)O2(g)=H2O(g) H 241.8 kJmol 1 解析: 选 BA 项,碳不完全燃烧,错误;B 项正确; C 项,氢气不是1 mol,错误; D 项,生成的水为气态不是水的稳定状态,错误。 5在 25 、 1.0110 5 Pa 时, 1 g CH 4燃烧时生成 CO2与液态 H2O,放出 55.6 kJ 的热 量,则 CH4的燃烧热 H 为() A55.6 kJmol 1 B889.6 kJmol 1 C 889.6 kJmol 1 D44

42、4.8 kJmol 1 解析:选 C在 25 、 1.0110 5 Pa 时,1 g CH 4燃烧时生成 CO2与液态 H2O, 放出 55.6 kJ 的热量,则1 mol CH4燃烧时生成 CO2与液态 H2O,放出 889.6 kJ 的热量, CH4的燃烧 热 H 为 889.6 kJ mol 1。 6反应 2C(s)O2(g)=2CO(g)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 g C(s)与一定量O2(g)反应生成14 g CO(g),放出的热量为110.5 kJ B2 mol C(s)与足量 O2(g)反应生成CO2(g),放出的热量大于221 kJ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43、式是2C(s)O2(g)=2CO(g) H 221 kJ DC 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1 第 39 页共 356 页 解析: 选 B由图可知C(s) 1 2O 2(g)=CO(g) H 110.5 kJmol 1,则 A 项中应改 为 28 g CO;C 项中 H 的单位错误; D 项中 C 的燃烧热不为110.5 kJ mol 1,因为此时生成 的是 CO(g) ,不是稳定的氧化物CO 2(g)。 7在一定条件下,CO 和 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 O2(g)=2CO2(g) H 566 kJ mol 1 CH4(g)2O2(g)=CO2(g)2H2O(l)

44、H 890 kJ mol 1 由 1 mol CO 和 3 mol CH 4组成的混合气体, 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 A2 912 kJ B2 953 kJ C3 236 kJ D3 867 kJ 解析: 选 B由热化学方程式知,CO 、CH4的燃烧热分别为 H 283 kJ mol 1 和 H 890 kJ mol 1,由 1 mol CO 和 3 mol CH 4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1 mol283 kJ mol 1 3 mol 890 kJ mol 1 283 kJ2 670 kJ2 953 kJ。 8已知 2H2(g)O2(g)=2H2O(l) H 571.6 kJmol 1 CO(g) 1 2O 2(g)=CO2(g) H 282.9 kJmol 1 标准状况8.96 L 某 H2和 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