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_语文_表格教案_第四单元.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60878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56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_语文_表格教案_第四单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_语文_表格教案_第四单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_语文_表格教案_第四单元.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1 课题13 夜莺的歌声课时2 课时 课型讲授总课时使用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 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 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四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 勾,接着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再写游击队消灭德国兵,最后写战斗结 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

2、险中充 满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学 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课文首尾呼应应写法。 3.学习生字新词。会用“宛转”、 “兴致勃勃”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授法 五、学情分析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3、 2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或补充内容 一、介绍背 景,导入新 课。 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其欧洲和亚洲 的盟国而进行的正义战争。1941 年 6 月 22 日德 国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 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1941年 10 月,德军大举进犯莫斯科。12 月苏军发动反 攻,次年 1 月取得莫斯科会战的胜利。同年夏, 德军又集中主力进攻斯大林格勒。11 月 9 日,苏 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反攻,1943 年 2 月 2 日全 歼德军主力。不久苏军又取得库尔斯克战役的胜 利, 并收复大片失地。 1944 年,苏军发起总反攻,

4、 全部收复沦陷的土地,并把军事行动转入敌人领 土上进行。 1945年 5 月,苏军攻克柏林,迫使 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认真聆听,质疑 举例:为什么到处都有 战争? 战争带来的都是什么? 法西斯的来历: “ 法西斯 ” 是古代 罗马高级长官的 一种权力标志, 。 初为早期王权的 标志,后高级长 官出行时由扈从 肩扛(每人一 束) ,象征其行政 权力,法西斯主 义(Fascist )即取 名于此。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文 1.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重点词语: 木屑,尘埃 三、再读课文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的每个段落概括大 意。 标出自然段 根据自己理解写段意 老师重点指导抓

5、 住重点词语分析 段意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3 四、学习课文 第一段 要求: 1.在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2.怎样理解课文中的几句话: (1) “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 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 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 (这个孩子 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 (2)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 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 (在敌人 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 (3) “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 都喊: 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就都跑了。” (体 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让敌人觉得他只

6、不过 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让他带路。) 3.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 (勇敢机智聪明活泼能干自信) 从表面上看,这两句话 在描写夜莺的歌声,但 联系上下文,便可发觉 其中还有其他的意义, “停了一会儿” “新的劲 头唱起来”,机警的小夜 莺已发觉了敌人,经过 思考,他决定去接触敌 人,把敌人引入游击队 的埋伏圈,消灭敌人。 夜莺: 一种迁徙的食虫 鸟类,擅唱而著 称,它的音域之 宽连人类的歌唱 家也羡慕不已。 夜莺的鸣叫声高 亢明亮、婉转动 听。 杜鹃: 又叫杜宇、子规、 布谷鸟,多数种 类为灰褐色,但 少数种类有明显 的赤褐色或白色 斑。 五、小结 你觉得小夜莺是个什么

7、样的小孩? 找出文中句子,分析 “快活”是小孩子的性 格特点,快乐、活泼。 “快 活”在这里反映了“小 夜莺”在敌人面前表现 出超乎寻常的镇静、坦 然。孩子在凶恶的敌人 面前表现得如此镇定自 重点强调: 机智,聪明,随 机应变 对祖国的热爱和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4 如、依然快活,可见孩 子的胆量。 对敌人的憎恨 板书设计: 13 夜莺的歌声 吸引敌人 与敌人周旋 夜莺的歌声首尾呼应 歼灭敌人/ 投入新的战争/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或补充内容 一、学习课文 第二段 1.自学课文,思考: (1)一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 鹃叫? (2)为什么夜莺 “有时胳膊

8、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 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 起来”? (3)夜莺回答德国军官的突然问话,表现了他的 什么? 2.交流,朗读。 3.小结。 (为了麻痹德国兵,以 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 队联络是不引起敌人的 怀疑。) (为了麻痹德国兵,让 他们觉得夜莺还是个孩 子,顽皮又贪玩) (机智,灵活) 阅读课文: 1.强调了战争对 村庄的破坏,战 争打破了村庄的 美好与宁静,将 美好的东西破 坏,也写出了敌 人的凶恶与残 暴。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5 二、学习第三 段 1.学习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从 中能了解到夜莺的什么? 2.读一读表现夜莺机智的句子和游击队的对话, 加

9、深理解。 3.小结。 (主要讲了游击队是怎 样从夜莺那里了解到德 国军情况的。从中了解 到夜莺与游击队配合的 默契,游击队与夜莺之 间的关系十分亲密。 ) 2.孩子故意打岔, 避免正面回答。 这是夜莺在敌人 不易擦觉的时候 戏弄敌人。反映 了孩子的冷静、 机智、沉着。 3.野兽:德国强 调。 说明孩子爱憎分 明,前一句保护 了群众,后一句 痛苦了敌人。由 于他巧妙地回答 了德军军官的盘 问,德国军官觉 得他只不过是个 不懂事的孩子, 相信了他的话, 并且让他带路, 三、学习第四 段 1. “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这句话告诉我 们什么? 2.游击队是怎样消灭德国兵的?请找出有关句子 读一读,

10、想一想游击队为什么会全歼敌人。 3.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夜莺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 河岸边?他在望什么? 4.课文为什么写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树叶差不多的 绿颜色呢? 5.小结。 (游击队发给夜莺的暗 号,让他迅速隐蔽) (当孩子把敌人带进伏 击圈,接到游击队发出 的暗号时便于迅速隐 蔽。 ) 四、总结全文 1.课文紧扣题目,请把出现“夜莺”的地方划出 来。 2.“夜莺的歌声”的含义: 一是小孩叫夜莺,他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 伏圈,让游击队消灭敌人,夜莺的歌声是胜利的 歌声; 二是小孩用夜莺的叫声报告敌人的情况,夜 莺的歌声是传递情报的声音; (通过对苏联卫国战争 时期,一个小男孩帮助 游击队歼灭一伙德

11、国侵 略者经过的记叙,反映 了苏联少年的机智勇敢 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 神。 )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6 三是小孩是个爱祖国、恨敌人,机智勇敢的 小孩,夜莺的歌声是热爱祖国,勇敢地和敌人斗 争的颂歌。 3.通过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 4.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互相呼应)也说明了孩子是 个出色的小战 士。 板书设计: 夜莺的歌声 起因:引敌发现主动接近 巧答盘问取得信任 经过:诱敌进伏击圈机智勇敢的 巧妙报告敌情爱国主义精神 结果:全歼敌人 夜莺又叫 七、教学反思 教学亮点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7 课题14 小英雄雨来课时2 课时 课型讲授总课时使用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12、1课文简说。 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写的同名中篇小说,选入课文时有改动,讲的是在那战火连天、枪炮轰鸣的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 的故事。围绕这一主题,课文分六个部分叙述。 第一部分讲雨来的游泳本领高。雨来生活的芦花村在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是抗日根据地。芦花村旁有还乡 河,河里有芦苇,雨来每到夏天就到还乡河游泳,所以练就了一身游泳的本领。 第二部分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他在夜校跟着老师轻声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 祖国。 ” 第三部分讲雨来掩护区交通员李大叔。在战斗形势异常紧张的关头,生活在革命家庭中的

13、雨来,在危急的 情况下毫不慌张,勇敢地掩护了李大叔,并机智地把敌人引开。 第四部分讲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雨来机智地回答敌人的盘问;拒绝了敌人的哄骗和利诱;在敌人 威胁、毒打下也没有屈服。 第五部分讲芦花村的人们误以为雨来牺牲了。村里人都说:“雨来是个好孩子!” “有志不在年高。 ” 第六部分讲雨来并没有死。雨来能够在敌人的枪口底下巧妙逃生,进一步表现雨来的机智勇敢。 本文的故事情节紧凑而又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将一位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少年英雄展现在读者面前。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小英雄雨来勇敢机智的品质, 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二是运用联系上

14、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本文篇幅较长,因此要训 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8 1认识 8 个生字。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难点是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授法 五、学情分析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或补充内容 一、激发情 感,参与预习 1

15、、导语: 抗日战争时期, 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 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 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 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 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 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 2、放录音。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 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还了解小英 思考问题 对小雨来感兴趣 并参与朗诵和雨来事迹 的记录 设计意图: 通过故事性的叙 述引学生入境, 体会战争中的小 少年如何成为人 们心目中的小英 雄的。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9 雄雨来的其它事迹吗? 出示图片: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二、教师总结 通过以上的朗诵以及

16、观看图片,我们仿佛置身于 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境中,我们的心中仿佛燃 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战争之火。 观看图片,体会雨来锁 在的生活环境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激发情 感,对课文感兴 趣。 三、入题 出示课题: (1)理解课题: (2)引导到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 想知道什么? (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 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 小指的是雨来的年 龄小,是一个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的 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 公。 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 英雄 通 过 课 文 前 的 “连接语”引导 学 生 进 行 阅 读 的。除了激发学 生 的 阅 读 兴 趣 外,对课文的主 旨

17、和阅读方法、 学习的重难点给 予了提纲挈领性 的导向。 四、学习预习 (1)出示预习提纲思考题: A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 秀品质? B文章的其它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 什么关系? 第一段: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美?通过一 件什么事说明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 (掩护李大叔、和鬼子 斗争) (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 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 对照阅读提示, 用比较快的速度 默读课文。边读 边用笔划出有关 内容,读后与小 组的同学互相交 流,有疑问的地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10 第二段:从哪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 义教育?在书中用“_ ”划下来。 第五段: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

18、不怕牺牲的精 神表示怎样的赞叹? 第六段:雨来怎样机智脱险? (2)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 组) ,注意养成边读、边想、边标画的方法。 方互相解决,不 能解决的做个记 号,待后集体解 决。 五、 汇报预 习,交流解疑 1、询问学生在预习中的不解之处。 2、汇报预习的情况。 3、分角色朗读,参与评价。 4、分组讨论: 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 来是一个小英雄的? 5.试着读一读,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6.指名在班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表演。 A自愿读或者表演 B大家评议。 (第四段写的是雨来与 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决 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 处) 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 来。 (敌人的手

19、段是哄、 骗、恐吓、毒打,甚至 用死来威胁。而雨来始 终说:“没看见”) 确定重点段:哪 段最能表现小雨 来是一位小英 雄,哪段就是重 点段。 六、四、作业1、读书,体会小雨来的品质。 2、体会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找出文中表现小雨来品 质的句子,并体会分析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学能 力 板书设计: 14 小英雄雨来 高超的游泳本领 /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11 跳进河里,安全脱险雨来接受爱国教育 / 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或补充内容 一、复习巩 固,回忆旧知 1、指名说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 说说小英雄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 哪些地方

20、可以看出来? 3、指名朗读课文的第四段。 复述课文内容 小雨来有高超的本领, 文中第几段第几行体现 了他的聪明才智。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语言 组织能力和表达 能力 二、回顾全 文,深入探究 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段间联系。 (1)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他? (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 强? (3)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逃脱的?他为 什么能这样做? (4)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同学讨论 划出“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 课文中的位置。重点理 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 话有什么重要的意思? 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 质。 让学生认识到这 是雨来能够掩护 李大叔和对祖国

21、 深切的爱,才有 了后面勇救交通 员、勇斗鬼子的 故事 三、 讨论,品味 划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 文中的位置。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有 什么重要的意思?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 (课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二段中。雨来在夜 这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仅 学了文化,更重要的是 接受了思想教育。这种 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 在小组中读读、 议议,互相交流 阅读情况和感 受,互相提出和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12 校学习时, 女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 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 服。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我 们是

22、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是他意志、 信 念、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头脑里扎下了根,这是 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 源泉和思想基础。课文 中第二次出现在第四段 中。 鼓舞鞭策着他,使他经 受住敌人的毒打。在严 峻的斗争面前,雨来重 温这句话,倍感亲切。 解决问题,组织 学生集体交流, 教师适当地引导 对信息点的梳 理、整合、概括, 并对难点进行适 当的点拨解疑 四、总结归纳 1.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提炼成为小标题。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 高强。 第二部分: 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

23、,始终不说 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2.提炼课文的小标题: 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 标题呢? 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 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 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编写。 第一:望着妈妈笑 第二:爱自己的祖国 第三:掩护李大叔 第四:与鬼子斗争 第五:有志不在年高 第六:雨来没有死 学习给课文的每 部 分 加 上 小 标 题,体会雨来机 智勇敢的优秀品 质,并用较快速 度阅读课文,把 握 课 文 主 要 内 容。 五、 讨 段间的联系 描写还乡河景色美,点 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 众乡亲对雨来的 评价,点明雨来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13

24、 论后来雨来脱险打下伏 笔;雨来在夜校受到爱 国主义的教育,是雨来 临危不惧,英勇斗争的 思想基础;鬼子阴险狡 诈,能反映出雨来坚强 不屈 是一个好孩子; 雨来脱险没有 死,不仅与文章 开头互相照应, 也是小雨来优秀 品质的体现。 景物描写的作用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 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 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 飘悠悠地飞着。 ” 这里写出不仅白天的芦花村景色 优美,太阳落下去以后,这里依然是那么美。在 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们。 人杰地灵,人们多么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活在 大家中间啊! 第六部分写“还乡河静 静

25、的,河水打着漩涡哗 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 草窝里叫着。 ”这一段看 似写景,实际在写人们 的心情。人们多么盼望 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 面前啊!连那河水都在 静静地等待着,草窝里 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 来。 文章中三次景物 描写,都表达了 一定的思想情 感。由此看来, 成功的景物描 写,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表达文 章的中心。 七、教学反思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14 教学亮点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课题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时1 课时 课型讲授总课时使用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 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

26、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 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本文情感强烈, 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 没有口号, 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引起读者的 共鸣。 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 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二是进一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 情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

27、值观)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15 1.让学生掌握了课文的部分内容。 2.理解课文深刻的句子。 3.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树立维护和 平的观念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授法 五、学情分析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或补充内容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着。可是, 你知道吗?这样安定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一个孩 子, 因为世界上有

28、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多媒体配乐播放战争场面及战争中人们 的悲痛与无奈。 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入情入境 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 他们无时无刻地在祈盼 和平的降临,因为和平 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 着能尽情享受阳光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激发 学习兴趣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16 二、重点学习 第二部分 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信的主要 内容是什么?它着重写了什么? 请同学们重点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想一 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请 找出来,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集体交流;哪些地方让自己的印象最深刻?交流 时,要特别关注下列语段,并按语段后的教学步

29、骤,指导学生体会。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朗读课文二、三、四自 然段,谈谈自己的体会 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 通过自己感悟, 和同学间的交 流,品味语言 三、品味语言 语段: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 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 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 “孩子, 等爸爸回 来,我一定送你一顶 蓝盔。 ”我们与爸爸相约, 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 接他。 ) a.爸爸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b.雷利写信时想起爸爸那深情的目光和坚定的话 语,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应怎样把这种心情读 出来。 c指导朗读。 (语段: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

30、爸 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 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 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根据问题,自由阅读课 文。 体会父亲的自豪,和儿 子对父亲的不舍,到最 后的理解和支持。 与同学交流,互相说出 自己想法,提升回答问 题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学会在朗读中表现情 感,同样在交流中提高。 设计意图 教师用学生“找” 和自己“引”的 办法初步让学生 掌握了课文的部 分内容。 并给与朗读指 导,让学生在朗 读中体会情感。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17 四、品读课文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 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 界都听见了,他呼

31、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a.朗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这段 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如果当时你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 感受? c.指导朗读。 (语段: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 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 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 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 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 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 士。 ) a.哪些同学对这段话的印象最深刻,谈谈 自己的感受。 b.“本来却被”,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对于在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父亲,联合 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生齐 读: “

32、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 (齐读) 抽读,一学生读得很 到位。 全班再读。 (学生发言, ) 学生列举自己收集的资 料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 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感 情,这是本课教学的重 难点。教学时,要运用 多种手段,尽可能再现 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 如: “爸爸的嘴张着,仿 设计意图: 更深入的理解课 文,在朗读中认 真的体会课文中 父亲这一角色对 儿子的影响力。 补充内容: 联合国组织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后于1945年 成 立 的 国 际 组 织,总部设在美 国纽约。主要机 构 有 联 合 国 大 会、安全理事会、 经济和社会理事 会、秘书处等。 联 合 国 宪 章 规

33、定,其主要宗旨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18 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怎样理解 “卓越” “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伴随着音乐,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再次缅怀 用生命保卫世界和平的爸爸,齐读课文二、三、 四自然段。 佛在呼唤着什么” ,可让 学生去想象:爸爸会呼 唤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是维护世界和平 与安全,发展国 际友好关系。 六、积累 地球的呻吟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 它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 总是倾其所有。 可是人类, 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 在共同的家园里厮杀, 为野心和贪欲去争斗, 用刀枪去撕裂土地,让马蹄去践踏丰收, 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 鲜血染红清澈的河流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

34、法。 孩子们有的说,我想给 布什写一封信,想质问 他究竟是想制止灾难还 是制造灾难? 还有的说现在说什么都 没有用,我们要好好学 习,掌握本领,建设强 大 的 祖 国 去 制 止 战 争 设计意图: 通过课外积累, 对保护地球保护 自然的意识的强 调,培养学生观 察自然,自觉的 体会人类带给大 自然的破坏。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或补充内容 一、复习旧 课,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新词。 正确读写“维护、壮烈、牺牲、谢意、沉浸、深 情、凯旋、征衣、凝固、阿姨、精通、经济、贡 同桌互相检查。 设计意图: 复习旧课,通过 字词能够达到复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19 献、圣坛、罪恶、

35、呼吁、健康、永驻人间”等词 语 习的效果 二、学习课文 第三部分 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 缅怀被战争夺去生命的父亲吗? 你是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 着重理解下列句子: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 是世界并不太平, 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你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更是无情的。只要有罪恶的 子弹存在,“和平之花” 就容易被摧残。 难怪作者 会说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 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 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战争给不少国家和地区

36、的人民带来灾难,那些深 受战争苦难的孩子,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默读课文五、六、七自 然段,边读边想:这几 段话中哪些句子让你觉 得最难理解,请画出来。 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 举出具体事例,在四人 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这 句话的理解。 战争中的孩子,饱受着 战火的煎熬,阳光般的 年龄却要承受那么多的 不幸 补充资料: 在过去 10 年里, 200 多万儿童在 战争中被杀死, 另有 600 万儿童 受伤, 100 万儿 童成为孤儿。 87 个国家的儿童 生活在 6000 万 枚地雷的阴影 中。每年陆续有1 万名儿童成为地 雷的受害者。 目前世界各国约 有 30 万男女少年 和儿童在军队中 当“儿

37、童兵” ,许 多人还不到11 岁。 ) 三、课内拓展 读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成千上万的儿童因为战 争失去了亲人,失去了 鼓励学生反复朗 读最后一段,边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20 家园,失去了本来应该 拥有的幸福和欢乐。 读边体会作者的 情感,边读边表 达自己的感受。 四、指导实 践,升华情感 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 写下这封信。那么,我们能够做点儿什么呢? 从大家的发言中, 我能感受到你们对和平的期盼。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这段话,相信大家一 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学生声情并茂朗读最后 一段。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自由 朗读体会文意。

38、五、课外延伸 短暂的40 分钟的课堂让我们无法停止对和平的 呼唤。 “和平、和平、和平”的心声永不停息。同 学们行动起来吧!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那些 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也可以召开 “制止战争,保卫和平”的主题班会。因为,让 和平永驻人间不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更是 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共同心愿! 学生在课外延伸中,通 过主题班会或写信来学 到更多的对制止战争, 保护和平的知识。 设计意图: 课外拓展,让学 生能够了解更多 的课外知识,丰 富学生的知识 面。 七、教学反思 教学亮点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21 课题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课时1 课时 课型讲授总课

39、时使用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全诗共五个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 安宁。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诗歌富有感染力,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 景象与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并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并在前四节的结尾重复了这样的 疑问,这就使人感到,这不仅仅是疑问了,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最后一节的希望与

40、祈 盼,更是让人揪心,虽然仅仅只是一张平稳的课桌,一间洁白的教室,如果没有和平,连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 求都是空想,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 4 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理解诗句的含义。 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22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授法 五、学情分析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或补充内容 一、播放课 件,引入新课 关于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课件 1.画面中讲的

41、是什么事?你有什么感想?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 们一起享受春天 。 (战争给儿童带来了悲 惨地生活。) 补充内容: 这些描写将自然 界的原样与现实 加以对比,表达 的意思是因为战 争的破坏,大自 然不再安宁,战 争使自然界满目 疮痍,使人们的 生活不得安宁。 最后,作者发出 疑问。 二 、 自 学 诗 歌,完成以下 要求 1.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查阅工具 书。 3、想一想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意思? 诗歌主要讲了孩子 们呼唤和平的心声,希 望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有 洁白的教室,平稳的课 桌,都能在鲜花中读书, 共同享受美好的春

42、天。 表达了人们对世界和平 的期盼。 三、检查自学 情况 1.请几位学生逐节读诗歌,注意正音。 注意: “茵” 的读法。 巡弋:(军舰)在海上巡 逻。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23 2.检查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 蜥蜴:一种爬行动物,俗叫“四脚蛇”。身上有细 鳞,尾巴很长,脚上有钩爪,生活在草丛里。 甲虫:虫类,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 祈盼:祈祷、盼望。 海鸥:水鸟名,羽毛多为白色,生活在海边,主 要捕食鱼类。 不速之客:速:邀请。 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 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 的客人。 频频:屡次、连续几次。 四、学习一至 四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诗中“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43、?”你是怎样理解的?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注意读出节奏。 3.齐读第二小节,思考这一小节讲什么? 4.默读三、四小节,学生读后交流: 课文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指导朗读一至四小节。 学生分组或自由组合朗 读课文 这究竟是为什 么?表达了诗人 对战争的愤慨与 不解。 五、学习第五 小节 学生自由读第五小节,讨论交流:作者的心声是 什么? 表 达 了 一 种 强 烈 的 祈 盼,一种对制止战争、 维护和平的祈盼,让饱 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回 到校园,让饱受战争之 苦的孩子们享受春天与 祥和。 补充内容: 诗中的省略号, 省略的是美好、 无限的希望,这 美

44、好、无限的希 望,用二个字概 括,就是“和平”!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24 六、总结课文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韵律和节奏。 3. “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学和朗读 补充内容 课 后 “ 阅 读 链 接” ,安排了“儿 童 和 平 条 约 ” 。 1986 年,在美国 纽约举行了世界 儿童联欢会,会 上世界儿童代表 签署了儿童和 平条约 七 、 拓 展 延 伸,深化主题 1.组织学生读课后阅读链接,感受呼唤和平这是 世界人们的共同心愿。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战争中的儿童的资 料,坚定学生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信念。 3.

45、组织学生办小报战争与和平。 4.学习读选读课文黄继光 表达了儿童渴望和平的 美好心愿。可在本课教 学结束时,组织学生诵 读“儿童和平条约” ,以 进一步加深对诗句的理 解,激发学生从小维护 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 板书设计: 16 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有洁白的教室 世界和平的期盼平稳的课桌 鲜花中读书 七、教学反思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25 教学亮点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课题语文园地四课时4 课时 课型讲授总课时使用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口语交际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了解和收集天下大 小事,是训练搜集材料能力的继续;二是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46、;三是通过组织发布新闻和评议新闻的活动,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非常广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有话可说的机会。教学时,可先布置 学生去广泛搜集新闻,然后创设情景,召开“新闻发布会”。学生发布新闻时,一是要帮助学生把新闻讲清楚、 讲明白,二是要组织学生互听、互问、互评。最后,评出“头条新闻”、 “最佳新闻” 、 “热点新闻”评价时, 要从儿童关注的热点,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评出他们真正喜爱的新闻。 习作 经过了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战争与和平”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本次习作训练,紧扣本组的专 题,编排了一次看图写文。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26 指导学生习作时,可

47、先指导学生回顾所学的课文,回顾了解到的战争情景,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影视等传 媒,把学生引入战火纷飞的年代。然后出示照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接 着以图中废墟中的孩子为重点,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并想象:这个小孩的外貌、年龄,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 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未来的命运等。最后,在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安排了4 个比喻句,要求学生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带点的部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编排 的意图, 一是照应本组的语文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了解比喻 句的特点。教学时,先让学生

48、读一读,感受一下带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情感。再由此发散开去,从课内外的阅读 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交流一下理解这些句子的方法。 关于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教师点到即可,不要过多讲解。 日积月累 本次“日积月累”安排了一组与战争有关的成语,有的成语还包含着一个故事。可先让学生查找这些成语 故事,再召开一次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会,让学生在讲故事中理解和记住这些成语。 宽带网 本次“宽带网”围绕本组专题“战争与和平”,列举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这 是本组课文学习后的拓展和延伸。教学时,要开辟活动的空间,给足时间,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了解、感受战 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49、,缅怀那些为消灭战争、保护和平而战的英雄,激发学生从小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 情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2、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4、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着的情感,理解对和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27 平得呼唤。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突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授法 五、学情分析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小小新闻发布会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或补充内容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 的生活不断改变。我们生活在现代社 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 在。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知道新闻?(看电视、看报、听广播、 上网等) 2.你最喜欢看什么新闻?指名说。 3.看新闻有什么好处呢?举例说一 说。 4.既然新闻有这么多的好处,假如让 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新闻 四个人为小组,将收集的新闻分 类。 先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