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62289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7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BBa 2+对人体无毒,故 BaSO4在医学上可用作钡餐 C侯氏制碱法工业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D“煤改气”、“ 煤改电”等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 【答案】 B 2 设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gH2 18O与 D 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B50mL18mol L -1 浓硫酸与足量铜供热,转移电子数为0.9NA C0.1molCl2通入含 0.1molFeBr2溶液中,被氧化的溴离子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2.24LNO和足量 O2反应生成物中含有NO2分子

2、数为0.1NA 【答案】 A 【解析】A、 H2 18O与 D 2O摩尔质量为20gmol 1, 1mol 该物质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10mol、 10mol,因此 2g 混合物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210/20mol=1mol,故A正确; B、铜只跟 浓硫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到达某一浓度反应将会停止,因此转 移电子物质的量小于0.9mol ,故 B错误; C、还原性: Fe 2Br,氯气先与 Fe 2反应, 2Fe2 Cl 2=2Fe 3 2Cl,0.1molFe2反应消耗 0.05molCl 2,氯气过量,再与Br 反应, 2Br Cl2=2Cl Br 2,0.1m

3、olFeBr2的物质的量为0.2molBr ,消耗氯气 0.1mol ,0.05molCl 2 不足,氯气全部参与反应,消耗Br 的物质的量为 0.1mol ,故 C错误; D、2NO O2=2NO2, 反应中存在2NO2N2O4,因此 NO2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 ,故 D错误。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 C 4 某种医药中间体X,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有关该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分子式为C16H11O4 BX分子中有3 种不同的官能团 CX分子中 3 个六元环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即能发生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 D 【解析】 A、根据有机物

4、碳原子成键特点,此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6H12O4,故 A错误; B、含有 的官能团的是酯基、羧基,故B错误; C 、有机物中有sp 3 杂化的碳原子,因此3个六元 环不一定共面,故C错误; D、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 故 D正确。 5W 、X、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最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半径最小,W 、 Y同主族, X、Z 同主族,且X、Z 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 、Y原子序数之和的2 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 W和 X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由 X、Y、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能为Y2ZX2或 Y2ZX4 C由 W 、X、Y、Z 四

5、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可能呈强酸性 DW 、X、Y、Z 四种元素两两之间形成二元化合物 【答案】 B 6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2O2电池用于电解尿素的碱性溶液制备氢气(隔膜仅阻止气体通 过, a、b 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电极是正极,反应后该电极区溶液pH减小 B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Al+3Ag2O2+2NaOH=2NaAlO2+3Ag2O+H2O Ca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O(NH2)2+8OH - -6e - =CO3 2- +N2+6H2O D每消耗2.7g 铝,理论上a、b 两极共产生气体3.36L( 标准状况 ) 【答案】 C 【解析】 A、铝比银活泼,铝作负

6、极,银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2H2O2e =H 2 2OH ,该电 极区 pH增大,故A错误; B、电池总反应式为2Al 2OH 2H 2O=2AlO2 3H 2,故 B错 误; C、a 连接 Ag,a 作阳极,根据示意图,此电极上产生氮气,因此尿素在a 极上放电, 电解质为碱性,C转化成 CO3 2,电极反应式为 CO(NH2)2+8OH -6e=CO 3 2+N 2+6H2O,故 C 正确; D、Al 电极反应式为Al 4OH 3e=AlO 2 2H 2O,消耗 2.7gAl ,整个电路转移电 子物质的量为2.7 3/27mol=0.3mol , a 极上产生N2的物质的量为0.3/6mol=0.05mol,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