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第10章(化学实验)第3节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点(1)气体的制备讲与练.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64490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8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化学第10章(化学实验)第3节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点(1)气体的制备讲与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化学第10章(化学实验)第3节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点(1)气体的制备讲与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第10章(化学实验)第3节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点(1)气体的制备讲与练.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 。 。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第十章化学实验 李仕才 第三节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考点一气体的制备 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典型的气体发生装置 2气体收集方法 2 收集 方法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 原理 收集的气体不与水 反应且难溶于水 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 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不与空 气中的成分反应 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 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不与空 气中的成分反应 收集 装置 3.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原理与收集 3 4. 气体的净化 (1) 常见净化装置 a 装置:加热固态试剂以除去气体中杂质的装置,为防止固体“流动”,两端用石棉或

2、玻璃棉堵住,但要使气流畅通。 b 装置:一般盛液体试剂,用于洗气。 c 或 d 装置:一般盛固体试剂,用于气体除杂和定量计算。 (2) 常见干燥剂: 液态干燥剂固态干燥剂 装置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 ( 酸性、 强氧化性 ) 无水氯化钙 ( 中性 ) 碱石灰 ( 碱性 ) 不可干燥NH3、H2S、NH3Cl2、H2S、HCl、SO2、 4 的气体HBr、 HI 等CO2等 5. 尾气的处理 (1) 直接排空处理:主要是针对无毒、无害气体的处理。如N2、O2、CO2等。 (2) 尾气处理装置: 通常有毒和有污染的尾气必须适当处理。常见的尾气处理装置有: a 装置可用于NaOH 溶液吸收Cl2、 H

3、2S、NO2,硫酸铜溶液吸收H2S(气体溶解或反应速率 不是很快,不易引起倒吸) ;b 装置可用于收集少量气体然后处理;c、 d 装置可吸收易溶且 溶解很快的气体,如HCl、HBr、 NH3等,其中d 吸收的量少; e 用于处理难以吸收( 有毒 ) 且 可燃的气体,如H2、CO等; f 装置可用于碱石灰吸收酸性尾气,如HCl、HBr、 H2S、SO2。 6气体制备装置的创新 (1) 固体加热制气体装置的创新 如图所示, 该装置用于加热易液化的固体物质的分解,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固体熔化时造 成液体的倒流,如用草酸晶体受热分解制取CO气体。 (2) “固 ( 液) 液 气体”装置的创新 5 图 A的

4、改进优点是能控制反应液的温度。 图 B的改进优点是使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中的气体压强相等,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3) “块状固体液体气体”装置的创新 大试管中的小试管中盛有液体反应物,起液封的作用,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这样设计可节约试剂 装置可通过伸入或拉出燃烧匙,做到控制反应的发生 和停止 装置通过倾斜Y形管使液体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便 于控制反应的进行 (4) 几个“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制气装置 6 判断正误 (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制备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 ) 2氨气通入氯化铝溶液中,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后溶解。( ) 3实验室用KClO3或 H2O2制取氧

5、气中都用到MnO 2,其作用相同。( ) 4瓶中装满水, A口连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 ( ) 5除去 SO2中的水蒸气,可利用盛浓硫酸的U形管。 ( ) 1制备同种气体时,要注意原理不同选择的装置也不同,如制备氧气,用高锰酸钾分 解,选固固加热装置;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选择固液不加热装置。 2进行气体制备时,不要忘记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检验时首先对装置密封,如关 闭活塞、塞紧瓶塞,把导管插入到水中进行水封等。 3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除了考虑气体的密度大小外,还要考虑是否与空气反应,如 NO能被氧气氧化,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7 一、气体的制备、

6、净化和收集 1如图装置可用于制取、提纯并收集表格中的四种气体(a、b、c 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 的试剂 ) ,其中可行的是( ) 选项气体a b c A NO2浓硝酸铜片NaOH溶液 B SO2浓硫酸Cu 酸性 KMnO 4溶液 C 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 D CO2稀硫酸Na2CO3浓硫酸 解析: A项,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生成的NO2,最后收集不到NO2,错误; B项,铜与浓 硫酸反应需要加热,酸性KMnO 4能氧化 SO2,收集不到SO2,错误; C项,碱石灰是固体干燥 剂,而题给的装置适用于液体干燥剂,错误。 答案: D 2如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 A浓盐酸和

7、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 B过氧化钠固体和水反应制取O2 C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NO2 D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NH3 8 解析: A项,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需要加热且Cl2与水反应, 不能用排水法收 集; C项, NO2与水反应生成NO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项, NH3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 法收集。 答案: B 3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备、净化和收集装置。若依据反应H2C2O4= 浓硫酸 CO CO2 H2O制取 CO ,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 ) A B C D 解析: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选作为制取装置;除去CO2可选用或装置, 要收集 CO只能用装置,故合理的装置组合为或

8、。 答案: D 4实验室对制备气体反应的基本要求是“反应条件易满足、能平稳地产生气流、所得 气体中尽可能不含杂质成分( 除少量水蒸气及少量原料汽化形成的物质) ”, 下列反应一般能 用于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是( ) ANa2O2与 CO2反应制备O2 BH2O2与 MnO 2混合制备O2 C加热浓硝酸制备NO2 D浓 NaOH 溶液与 NH4Cl 溶液混合加热制备NH3 解析: A项,易引入较多的CO2杂质; C项,加热浓硝酸制NO2时还会产生O2;D项,氨 气易溶于水,用浓NaOH 溶液与 NH4Cl 溶液反应制得的NH3量较少。 答案: B 9 5下列仪器和装置,用橡胶管经过简单连接,可制备并

9、收集多种不同的气体( 暂不考虑 尾气吸收 )。关于这些装置的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备并收集C2H4,连接 adf B制备并收集NO2,连接 acf C制备并收集H2S,连接 bce D制备并收集NH3,连接 bde 解析:实验室制备乙烯的过程中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70 左右,装置中缺少温度计,A 错, Cu与浓 HNO 3制 NO2不需加热, NO2与 H2O反应, B错,硫化氢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 干燥, C错。 答案: D 6下列有关图示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可用于吸收实验中多余的SO2 B装置可用于收集H2、NH3、Cl2、NO2等 C装置中X为苯,可用于吸收N

10、H3或 HCl 气体 D装置可用于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 解析: SO2和 NaOH溶液会发生反应,故用NaOH溶液吸收SO2可以防止污染,A正确;装 置中如果气体从长导管通入,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的气 体,此时可以收集Cl2、NO2等;如果气体从短导管通入,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能与空 10 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此时可以收集H2、NH3等, B正确;装置中如果X为苯,因 为苯的密度比水的小,故苯应该在上层,C错误;装置中先用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除去NH3 中的水蒸气,然后用排空气法收集NH3,最后用防倒吸的装置吸收多余的NH3,D正确。 答案: C

11、7下列有关各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利用氯仿(CHCl3) 密度大于乙醇,进行氯仿与乙醇混合物的分离 B进行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收集,但不能用于NO气体收集 C当 X选用苯时可进行NH3和 HCl 的吸收,并防止倒吸 D可用于SO2气体的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SO2气体,防止SO2逸出污染空气并防止 倒吸 解析: 氯仿和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A项错误; 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如 CO2、 Cl2、HCl、NO2) ,可长进短出来收集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如 H2、NH3) ,可短进长出来 收集气体, NO能与空气中的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

12、项正确;苯的密度小于水的 密度,应在上层,不能防止倒吸,C项错误; SO2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D项错误。 答案: B 8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实验中,某段时间内气流速率可能过快,这极有可能导致实验不 能顺利进行, 甚至会引起危险。 下列实验装置可使反应顺利进行或能有效保证实验安全的是 ( ) 11 ABCD 解析:中的橡胶管能够平衡分液漏斗和烧瓶中的气压,保证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滴 下,可使反应顺利进行;中气流速率过快时,压强增大, 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中存储起来, 保证实验安全;中气流速率过快时,压强增大,部分气体存储在气球中,保证实验安全; 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烧瓶中压强逐渐增大,液体不能顺利滴下

13、,实验不能顺利进行。综上 所述, B项正确。 答案: B 9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 解析: A中加热的大试管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且收集NH3的试管口放一团疏松的棉花;B 中 NO很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所以采用B装置得不到NO ;C中 H2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 集气瓶中的进气导管应比出气导管短,C错误。 答案: D 12 二、气体制备的综合实验 10图中是在实验室进行氨气快速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1) 在组装好装置后,若要检验AE装置的气密性,其操作是首先 _ , 然后微热 A,观察到E中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或松开双手,E中导管有水柱形成, 说明

14、装置气密性良好。 (2) 装置 B中盛放的试剂是_。 (3) 点燃 C处酒精灯, 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从分液漏斗放出浓氨水至浸没烧瓶 中固体后关闭分液漏斗,稍候片刻, 装置 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装置 E中溶液里出现大量 气泡,同时产生_( 答现象 ) ;从 E中逸出液面的气体可以直接排入空气,请写出在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 当 C中固体全部变红色后,关闭弹簧夹1,慢慢移开酒精灯,待冷却后,称量C中 固体质量,若反应前固体质量为16 g,反应后称重固体质量减少2.4 g,通过计算确定该固 体产物的成分是_( 用化学式表示) 。 (5) 在关闭弹簧夹1 后,打开弹簧夹2

15、,残余气体进入F中,很快发现装置F 中产生白 烟,同时发现G中溶液迅速倒吸流入F 中,写出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 _ _ , 迅速产生倒吸的原因是_。 解析: A是制备 NH3的装置, B是干燥 NH3的装置, C是 NH3与 CuO的反应装置, E是处理 含 NH3尾气的装置, F 是 NH3与 Cl2的反应装置, G是处理尾气Cl2的装置。 (1) 若要检验AE 装置的气密性,首先A E装置形成一个密封体系,关闭弹簧夹2 和分液漏斗活塞,打开弹 簧夹 1,在 E中装入水,没过导管口。(2) 干燥 NH3需使用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 ) 。(3)C 中 CuO与 NH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色

16、的Cu 、N2和 H2O;E中未反应的NH3、SO2可与 BaCl2溶 液反应生成BaSO3沉淀。 (4) 若产物全部是Cu,则由差量法知减少的部分全部是氧元素的质 量, 即 n(CuO)n(O) 2.4 g/16 gmol 1 0.15 mol, 所以反应的 CuO的质量为 0.15 mol80 gmol 112 g16 g ,所以 CuO未完全转化成 Cu,剩余固体为红色,故为Cu2O和 Cu的混 13 合物。 (5)Cl 2可将 NH3氧化为 N2,同时生成的HCl 会和 NH3反应生成 NH4Cl ,产生白烟,F瓶 内压强变小从而出现倒吸现象。 答案: (1) 关闭弹簧夹2 和分液漏斗活塞,打开弹簧夹1,在 E中装入水,没过导管口 (2) 碱石灰 ( 或生石灰 ) (3) 白色沉淀2NH33CuO= 3CuN23H2O (4)Cu2O 、Cu (5)3Cl 28NH3=N26NH4Cl 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因氨气消耗氯气生成部分固体,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引起溶液倒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