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单元达标检测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64905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单元达标检测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单元达标检测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单元达标检测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单元达标检测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单元达标检测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单元达标检测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单元达标检测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达标检测卷(五)教师备用题库(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这反映了()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解析:材料论述的是教皇与国王之间的关系,“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言外之意是王权要依附于教权,故选B项。答案:B2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曼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

2、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解析:本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国王代表的是王权,教皇代表的是教权,教皇主持国王的加冕典礼表明教权制约王权。B项不符合题干信息,C、D两项均不是实质。答案:A315世纪,欧洲中产阶级与国家君主觊觎教会巨大的地产和各种金银珠宝、艺术作品等巨额可动产财富,同样让他们垂涎的是以什一税的形式从各个国家源源不断流入罗马的税收,以及大量的诉讼费、特许费和豁免税。这导致了()A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B近代欧洲革命的相继发生C教权与世俗权力的矛盾严重D信仰危机在欧洲不断发展解析:材料反映了15世纪时欧

3、洲资产阶级、王权与天主教会在经济上的矛盾,人文主义思潮产生于14世纪意大利的商业城市,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王权的政治革命,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C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信仰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C4下列对宗教“异端”运动的理解中,最准确的是()A是指人们反对天主教会的斗争B是指人们利用宗教思想发动的反对封建王权的斗争C是指人们利用与天主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反封建斗争D是指天主教会内部不同派系的斗争解析:“异端”是天主教会对各种不符合传统教义思想的统称,“异端”运动就是指人们利用与天主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

4、动民众的反封建斗争。答案:C5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解析: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教皇代表和马丁路德都认为圣经是信徒信仰的基础,但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强调基督信徒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即基督徒的信仰建立在圣经的基础上,反对信徒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故C项正确。答案:C6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

5、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D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解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没有动摇上帝的地位,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没有批判专制王权,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与圣经直接对话,让人们自己去思考,故C项正确;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出现,故D项错误。答案:C71527年,英王亨利八世以圣经中弟娶兄嫂而无后

6、的故事为由,要求与王后离婚,结果遭到教皇拒绝。愤怒的英王便开始对抗教廷,秘密与安妮博林结婚,且通过国会立法宣布脱离罗马教廷,英国开始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以国王为最高统治者的英国国教会。教皇不懂爱,由一场离婚案引发的英国宗教改革从本质上反映了()A路德教提倡的“因信称义”影响巨大B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传播C资本主义发展与罗马教会的矛盾D世俗王权与神权的尖锐对立解析:宗教改革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是本质反映。答案:C8教皇代理人在致教皇信中写道:“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都喊出路德的名字。”这句话表明宗教改革()A彻底动摇了基督教的神学统治B宗教信仰在欧洲出现了全面危

7、机C在社会层面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D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准备解析:提炼材料关键信息“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都喊出路德的名字”,充分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影响广泛,选择C项,A、B两项说法绝对,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C9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解析: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正确提取马丁路德的观点,另一方面要结合宗教改革的背景理解其观点。宗教改革是一场西欧社会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统治的社会运动,马

8、丁路德主张加强世俗统治者的权力,这符合西欧社会摆脱罗马教皇统治的需要。民族意识的增强和专制君主的兴起对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天主教会形成了威胁。答案:D101555年,德意志皇帝在奥格斯堡召开帝国会议,签署了奥格斯堡和约,规定:以1552年为准,属于路德教的财产归还路德教,天主教也有权保有尚未失去的权益。这一规定反映出()A天主教对德意志地区的控制结束B路德教最终取得了合法的地位C世俗权力同教皇的斗争取得胜利D教皇丧失了在德意志的一切权益解析:“天主教也有权保有尚未失去的权益”,表明天主教对德意志地区的控制并没有完全结束,教皇也未丧失在德意志的一切权益。奥格斯堡和约是宗教改革的结果,它不是世俗

9、权力与教皇斗争的结果。因此,A、C、D三项的叙述都是不正确的,故选B项。答案:B11(德)马克斯韦伯认为:“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一个人是虔诚的信徒,首要条件就是他必须做好自己的世俗工作劳动,只有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更好地荣耀上帝。”这一观点的实质是()A提倡努力工作B宣传新教地位C简化宗教仪式D鼓励发财致富解析:据材料“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首要条件就是他必须做好自己的世俗工作劳动”可知,宗教改革后的新教鼓励发财致富,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故D项正确。答案:D12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

10、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否定宗教信仰B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C挑战教会权威D宣扬圣经至高无上解析:题干反映宗教改革使“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变为“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即人人都能直接与上帝对话,否定了教会的权威,C项正确;A、B、D三项无从体现。答案:C13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约翰加尔文又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甚至不可能知道上帝的选择,只能通过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去证明

11、上帝的决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否定了圣经的绝对权威B后者不利于人文主义的发展C二者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信仰要求D二者都破除了教权与世俗权力的束缚解析:马丁路德、加尔文宗教改革都是以资产阶级宗教代替封建宗教,体现资产阶级的要求,故C项正确;两场改革并没有否定圣经的绝对权威,两场改革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故A、B两项错误;二者没有破除教权与世俗权力的束缚,故D项错误。答案:C1416世纪,欧洲掀起了反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B一场反对天主教的运动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D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

12、的政治运动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实质”类问题的解答方法,要体现这场运动的阶级本质和斗争对象,C看不出实质,A、B表述不属于“实质”,只是这场运动的形式而已,所以选D。答案:D15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影响是()A资产阶级夺取了天主教会的土地和财产B西欧各国的王权普遍得到加强C促进了西欧各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D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神学的精神统治解析:宗教改革首先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在意识形态领域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16以下是路德教和加尔文教在社会领域方面的主要观点。阅读下列材料

13、,回答问题。领域马丁路德加尔文个人与社会在“因信称义”基础上,认为一切职业都是有价值的,符合上帝道义的强调在生活中效法基督,学会忍耐、克己、勤劳、无止境的追求的艰苦创业精神,来荣耀上帝经济方面倾向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他最推崇的是农业、手工业,最后才是商业在财富观念上,认为合理合法地赚取更多的财富,是上帝恩宠的外在证据政治方面认为信仰和政治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世俗领域不得介入和干涉信仰领域要求建立信仰和政治相互独立的权力和法律体系,但对于不义的世俗权力,主张以上帝的义去直接对抗据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整理(1)有学者认为,马丁路德是一个宗教“煽动家就其实践来说,更多的是一个摧毁者”。请结

14、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4分)(2)对比马丁路德,加尔文则更多的是一个新教“构建者”。结合材料,扼要概括加尔文在构建新教中体现出的“资本主义精神”。(6分)解析:第(1)问所谓摧毁者,指的是对于天主教的传统观念。马丁路德公布“九十五条论纲”,宣扬因信称义、政教分离等,确实对天主教的传统观念和权威构成摧毁作用。 第(2)问所谓构建者,指的是重新阐释宗教理论,使得它能够很好地为资本主义发展服务。从“忍耐、克己、勤劳、无止境的追求的艰苦创业精神”“为合理合法地赚取更多的财富”“要求建立信仰和政治主张以上帝的义去直接对抗”可归纳出。答案:(1)说明:公布“九十五条论纲”,宣扬“因信称义”、主

15、张政教分离等,否定了天主教的传统观念和权威。(2)精神:忍耐、勤劳、艰苦创业品质;合理合法地追逐财富;建立法律法治秩序,宗教信仰服务于现实政治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材料二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 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13次。法克利斯坦宗教改革材料三“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

16、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5分)(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5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进行概括;第二小问从内在原因(公开书的内容)和外在原因(技术因素)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马丁路德的初衷与最终的影响角度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答案:(1)主张:建立民族教

17、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技术的应用。(2)理解:马丁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英国王权得到加强,国王为打击天主教会势力,自上而下地推行宗教改革。规定英国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的大权;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但天主教的教义、制度和仪式仍然不变;未经国王同意,教会无权召开宗教会议,更不许任意修改和制定教规。材料二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和他的继承者查理一世都宣扬“君

18、权神授”,鼓吹“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他们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实行宗教专制,迫害非国教徒,要求“纯洁”国教教会的“清教徒”受到的迫害更加严重。这些政策遭到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政治局面日趋紧张,终于在1640年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著名的清教徒克伦威尔领导英国议会军打败了国王军队。(1)依据材料一,英国宗教改革后,英国教会的名称是什么?为什么称它为新教?(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英国为什么会出现清教徒?清教徒的出现有何意义?(3)由以上两则材料,说明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第(1)问,要从改革后英国国教的实

19、质分析称为新教的原因。第(2)问,从材料二可分析出原因及意义。第(3)问,从改革的过程和结果可归纳总结出其特点。答案:(1)名称:英国国教会。原因:因为英国国教会是英国民族教会,国王是教会的最高首脑,教会必须服从国王的意志和国家的法令,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断绝了关系。(2)原因:在英国,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国教成为专制王权的忠顺工具,出现了用加尔文教精神来改革国教的主张,要求“清洗”天主教因素的影响,建立廉俭教会,反对专制王权,形成清教运动,信徒称“清教徒”。意义:清教运动的新思潮迎合了资产阶级的需要,清教徒则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代表,是后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

20、重要力量。(3)英国宗教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残余。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材料二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

21、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依据材料一,指出促使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2分)(2)材料一中“因信称义”学说与天主教学说有何不同?(4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宗教改革后是如何实现材料二中“宗教思想自由原则”的?(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第(1)问,从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方面回答。第(2)(3)问,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答案:(1)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2)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获得上帝的赦免。天主教则主张靠教皇和圣礼等烦琐的宗教仪式才能升入天堂,即“因行称义”。(3)德意志新、旧教诸侯发生多次战争后,于1555年签订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领地中的臣民的信仰,即所谓“教随国定”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