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总结.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67356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总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总结.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课程建设总结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 (教高厅 2007 7 号)和浙江省教育 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 程教学要求的通知 (浙教办学 200838 号)等文件精神,高 校须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课纳入 教学计划,重点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 就业预期。目前我校已建立起课程内容翔实、教学方法科学、教 学研究机构完善、 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以 大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为依托,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思 政工作的重要抓手,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以学

2、生 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为目标,使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统一 起来,将就业指导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 一、建设现状 1.领导高度重视。 我校校切实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 培养工作, 列入就业“一把手”工程, 做好相关工作。 2009 年连续 召开三次全校性的招生就业、教学工作会议和第五次教学改革工 作会议暨 2009 年招生就业工作会议,分管就业工作的党委副书 记在多次会议上强调要建设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 导课程。 2 2.全面列入教学计划。我校自 2003 级学生起开设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作为公共选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共 2 个学分 36 个学时。

3、2009 年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 业指导开设为必修课程,该课程共设2 学分, 38 个学时,贯 穿大学四年,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和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内 容。 3.建立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2003 年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教 学内容分为就业制度回顾与就业形势、职业与大学生素质要求、 职业生涯设计、择业程序和途径、择业的方法与技巧、大学生就 业理想与择业策略、大学生创业、毕业生的权利和义务、就业政 策解读与常见问题释疑、职业测评与辅导、招聘会现场实践等, 主要由 9 位教师以讲座形式讲授。2009 年开设为必修课后,一 年级以生涯规划、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为主线,安排12 学 时, 主要内容是

4、讲授生涯规划理念导引、生涯规划手册填写指导、 各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分析和就业去向、各专业的行业背景与职 业环境、 具体生涯规划与职业测评等;二年级以社会实践和现场 观摩为主,安排10 学时,要求学生运用双休日和假期开展与专 业相关的市场需求跟踪调研、市场与企业对所学专业的具体要 求、本专业就业信息采集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校就业 指导中心、走访调研企业工作基层、参加模拟招聘会、参加企业 学校招聘会感受就业氛围;大三以课堂授课为主, 安排 12 学时, 讲授如何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 3 求职过程指导、 职业适应与发展、 创业教育;四年级以讲座为主, 在安排 4

5、学时,由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和专门从事研究就业心理的 教授作就业指导系列讲座。上述教学形式涵盖了专业与职业前 景、生涯辅导、职业规划、求职应聘技巧、职业适应与发展和创 业指导等多方面的内容,形成了覆盖整个大学过程,采用灵活多 样的“四年一贯制”教学体系。 4.设立教学研究机构。 2009 年 8 月 28、 29 日举行了首次大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集体备课会, 进一步明确了课 程实施目的和要求,指出采用课堂教学与讲座教学相结合的方 式,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熟悉就业程序和方法,认清就业形 势,准确定位择业。2009 年 9 月成立课程教研室,分为文科小 组、理科小组和行知小组,建设课程教

6、学网站,通过教研室等教 研机构制定具体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和听课制度,把就业教育 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定期开展教研交流活动, 提高就业指导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编写了校本教材规划 未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结合本校办学定位 与专业特色,贴近学生实际,针对性强。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以思政人员为主体,同时吸纳 学校心理学、 人力资源等方面专家加入,面向全校招聘就业指导 专业教师,实行专兼职结合。现有主讲教师32 名,其中,国家 级高级职业指导师4 名、中级职业指导师22 名。每年有计划、 有针对性地选派就业指导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就业指导培训,鼓励 4 就业工作人员考取

7、职业指导师资格。学校经常举办就业指导工作 培训,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主讲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准备在明年 三月份邀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来校举办国家级职业指 导师培训班, 提高全校辅导员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专业化和职 业化水平。 二、存在的不足 1.学分制下的选课安排存在问题。目前采用“四年一贯”制形 式,要求主讲教师把所教授的班级带到毕业,教师稳定、班级稳 定保证教学计划的稳定。但在学分制的条件下,学生在大二会在 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选修课程,给排课、选课和授课带来很大难度。 2.课程教育与专业教育需紧密结合。本课程是一门自助助人 的实践课程, 在给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引导和就业指导时要突出实 践性。

8、教师在对各专业实施教学时,应充分结合本院特色和专业 特点,满足学生“案例多一点、互动多一点”的要求。 3.教材需趋向多元。 目前采用的校本教材符合学校和学生实 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案例偏少,教材单一,需采用更多的对 学生的自我分析评价、 良好的待人处世和学习工作等行为习惯养 成训练和职业素质深化与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的教材。 4.教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目前教师队伍主要以思政干 部为主,缺乏专职教师和校外专家,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需要 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 5 5.缺乏专项教学资金。 目前学校没有专项的教学资金用于课 程建设, 大大制约了课程的长远发展,建议加大

9、对课程的资金投 入,设立教师培训、开设网站、学生实践、案例编写等方面的启 动资金。 三、思路和规划 1.创建精品课程。 根据新形势需要,加快推进就业指导课程 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教材体系, 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教学考核、 优化教师队伍,通过建设专业课程网站、修订校本教材、开展教 学研究等途径, 努力将这门课程建设成为学生喜闻乐见、成效明 显、助人自助的实践性的公共课,并在 1-5 年内创建成省级精品 课程。 2.加大教学投入。 学校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 课的开设,根据实际需要,加大投入,重点保证对大学生职业发 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经费投入,将课程开发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经 费列入就业经费

10、预算。 3.规范教学过程。 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生活,联系学生思想, 联系求职择业活动等实际,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要和行为训练、 社会实践、参观访问、专业实习等有机结合起来,并配以职业指 导、心理咨询、 专题讲座、 录像观摩等形式, 加强教学的实践性。 4.加强考核(考试)与评估。一是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合理 有效的考核考试办法。 根据课程的特点, 应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 6 开放式考核为主。 二是建立对课程整体的质量监控评估体系。通 过科学的教学评价, 分析教学质量, 建立通畅客观的信息反馈机 制。 5.优化师资结构。 要加大邀请相关专业专职教师或外请有关 专家力度,通过专、兼、聘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业 互补、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各学院建立本学院的就业指导课教 师队伍,开展集体调研、讨论、备课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加强 专、兼职教师的培训, 实施主讲教师企业挂职和社会实践制度提 高其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 浙江师范大学 二 OO 九年十二月四日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