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后习题:专题五、六测评 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67847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4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后习题:专题五、六测评 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后习题:专题五、六测评 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后习题:专题五、六测评 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后习题:专题五、六测评 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后习题:专题五、六测评 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后习题:专题五、六测评 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后习题:专题五、六测评 含解析.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六测评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坚持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 这里“客观要求”指的是( ) A.发展科技文化 B.恢复高考制度 C.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 D.实现“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针对科技文化领域提出的方针,故 A 项正确。恢复高考制度是教 育领域拨乱反正的措施;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是“双百”方针在实施过程中的教训;“科教兴国”战 略提出于 20 世纪 90 年代,故排除

2、B、C、D 三项。 答案 A 2.1956 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两个“八字方针”。它 们的相同点是(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促进了我国科技与文艺事业的繁荣 C.促进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D.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顺利完成 解析“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是 1956 年党中央提 出的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是为了正确解决、 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而提出的,对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 线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这

3、两个方针的提出及实施都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 设,A 项正确;B 项是“双百”方针的作用和影响,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无关,故排除;C 项与题干 无关,排除;我国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D 项说法与题干无关,排除。 答案 A 3.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 个专业和 13 个专修科,从综合性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1952 年院系调整的主要特

4、点是把综合性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了适应即将开展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工业人才的需要,故选 B 项。 1952 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完成,此时进行院系调整显然不是为了经济的恢复,故 A 项错误。 院 系调整主要不是为了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故 C 项错误。院系调整是全国性的,并不仅仅是为了 天津的发展,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4.美国作家费正清曾在他的著作美国与中国中写道:“1977 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 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科教

5、兴国”战略 D.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这与材料中“1977 年毛后的领导转 变了方针”“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等信息相符,故选 B 项。 答案 B 5.199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 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 是( )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国力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由此可以判断此决定的核 心主张是

6、“科教兴国”战略,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6.1935 年 8 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但未能 推行;1956 年 1 月,新中国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前者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后者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建立 C.二者都迎合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 D.二者都是为了扫除文盲,提升国民素质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 1927 年,不是 1935 年,排除 A 项;1956 年以后 中国社会主义教育逐渐建立,排除 B 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符合前 者,排除 C 项

7、;D 项表述正确。 答案 D 7.“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 利”电文讲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枚自行研制火箭发射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 5 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主要考查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1970 年,“东 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这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故选 C 项。 答案 C 8.六十余年来,中国在航天领域突破了“六个难关”,即“卫星上天关”“卫星回收关”“一箭多星 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载人航天关”,每个难关的突

8、破,都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其中,与 “卫星上天关”和“载人航天关”相对应的科技成就是( ) A.“东方红一号”卫星和“神舟 1 号”飞船 B.“东方红一号”卫星和“神舟 5 号”飞船 C.“东方红二号”卫星和“神舟 5 号”飞船 D.“东方红二号”卫星和“神舟 10 号”飞船 解析“卫星上天关”指的是 1970 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载人航天关”指的是 2003 年“神 舟 5 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故选 B 项。 答案 B 9.智者学派指出:法律、 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 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 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

9、观点被称之为“人类 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 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 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 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解析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材料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反 映了智者学派的主张,故选 D 项。A 项说法错误;B 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C 项是对材料的复述, 没有体现主旨。 答案 D 10.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主张人文主义思想。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不同于智者学派的是 ( ) A.探究人的问题 B.强调人的价值 C.树立人的尊严 D.注重人的道德 解析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

10、道德自律。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针 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他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 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故选 D 项。 答案 D 11.在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国家排行榜中,意大利位居前列。人们之所以对意大利如此感兴趣,从 历史人文角度来看,是因为( ) A.意大利最早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国家 B.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得以弘扬 C.意大利美丽的自然风光 D.意大利最早开辟了新航路 解析解题时注意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历史人文角度”。A 项表述错误,应该是英国;D 项错误,应该 是葡萄牙、西班牙;C 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

11、 B 12.史学家甲:“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学或艺术的再兴,也是人类知识和个人之觉醒或再生,而为近代 世界的开始。”史学家乙:“文艺复兴是中古时代转移至近代的过渡时代,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时代 的特性。”有关两位史学家对文艺复兴的看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史学家甲强调了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的差异和断裂 B.史学家甲关注了历史的延续与连接 C.史学家乙侧重历史的差异和变迁 D.两位史学家对文艺复兴的解释并无明显差别 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史学家甲强调了文艺复兴的“再兴”特点;史学家乙强调的是文艺复兴 的过渡性特点,故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13.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

12、价目表,其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 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 罪名 杀人罪 谋杀双亲或兄弟 姊妹 伪造文 书 赦免 价 8 个金 币 6 个金币 7 个金 币 A.因行称义 B.先定论 C.信仰得救 D.教随国定 答案 C 14.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 度而言,18 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 ( ) A.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B.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D.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 解析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18 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分别出现了工业革

13、命、 启蒙运动,这两个事 件具有“开先河”的地位。故选 C 项。 答案 C 15.“它肇始于崇高的呼吁自由、 平等和博爱,人权和公民权,人民主权。 它终结于病态的尖叫, 构成了法兰西民族的国歌马赛曲的最后一句,号召用贵族、叛徒和外国人的脏血填满 沟壑。”材料中“它”的“肇始”和“终结”,表明启蒙运动( ) A.为革命实践提供了思想武器 B.在革命实践上受到褒贬非议 C.为革命实践设计了理想蓝图 D.给革命实践带来战争与动荡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根据题干“它”“肇始于崇高的呼吁”“自由、平等和博爱, 人权和公民权,人民主权”“终结于病态的尖叫”“法兰西民族的国歌 马赛曲”等信息,结

14、合所学 知识判断;“它”是指法国大革命这一革命实践活动,“它”的“肇始”和“终结”表明启蒙运动对法国 大革命的实践既起到推动的作用(大革命期间为改造法国社会颁布的革命措施及其所体现的启 蒙思想原则等),又起到了破坏性(外国的武装干涉、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等)的作用,所以 B 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都是对题干材料信息的片面解读,均不符合题意,应 排除。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 2 小题,第 16 题 20 分,第 17 题 20 分,共 40 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全国各族人民喜迎新中

15、 国 60 华诞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功 臣。我们向功臣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所有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工人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为了这一事业献身的同志们表示深切的怀念。 人民日报社论(1999 年 9 月 19 日) 材料二 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 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 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到 2020 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

16、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 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 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 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 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在此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在 20 世 纪六七十年代取得了哪些尖端科技成就?(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著名论断的现实条件 是什么。此论断对中国未来发展有何意义

17、?(6 分) (3)联系材料三并结合现实,阐述中国要实现 20062020 年的科技发展总目标所具备的有利条 件。(8 分) 参考答案(1)精神内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同、勇于攀登。科技 成就:1964 年,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 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 岛素;1967 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1973 年袁 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现实条件: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取 得了更多的成果;世界总的趋势走向缓和,各国都把提升以科技、经

18、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作为重 要的国家发展战略。 意义: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的发 展指明了方向,全面推动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已经建立起比 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具备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基础和能力;坚持对外开放, 日趋活跃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使我们能分享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科 技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有利于形成独特 的创新文化。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启蒙运动中始终有两种声音,一种

19、以伏尔泰为代表,其 1756 年在风俗论这部著作中, 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借助中国,借助孔子,启蒙思想家们吹响了摧毁 中世纪思想的号角,从而推动了 18 世纪法国的“中国热”。 另一种声音以孔多塞为代表,1793 年其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认为中国成为与进 步对峙的“停滞的国家”,对中国也从赞扬变为了批判。 上述材料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关于中国的两种不同认识,选择其中一种声音,概括其观点并说 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结合史实)(20 分) 参考答案观点一: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借助孔子批判封建专制思想。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不断东来,向西方介绍宣传中国文化;伏尔泰论及中国、宣 传孔子,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实际斗争的需要;伏尔泰的主张与儒家思想有共同之处,如孔子思 想的核心是“仁”,它的基本含义是“爱人”。(言之成理即可) 观点二:以孔多塞为代表的思想家认为中国是“停滞的国家”,对中国文化加以批判。 原因: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和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政治上中国日益腐败;文化思想上中 国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工业革命迅速开展,生产力有了 巨大提高;列强对外扩张掠夺。(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