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人教版选修三作业:第1单元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68010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历史人教版选修三作业:第1单元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历史人教版选修三作业:第1单元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历史人教版选修三作业:第1单元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历史人教版选修三作业:第1单元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历史人教版选修三作业:第1单元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历史人教版选修三作业:第1单元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历史人教版选修三作业:第1单元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含解析.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第 2 课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旷日持久的战争 基础巩固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很快形成了三条战线。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的军队主要是在东线和南线作战 B.西线和南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线 C.德国最不希望在东西两线上同时作战 D.德军首先在东线开始发动进攻 答案 C 2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摄影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右图中的照片记录了 1914 年 8 月德国士兵的队列沿着月亮公园的围墙穿过布鲁塞尔的场景。 这时的德国军队( ) A.已被迫放弃“施里芬计划” B.在东线已经基本击溃俄军 C.即将对法国发动大规模进攻 D.即将向英国本土发动进攻 答案 C 31

2、956 年,法国凡尔登为纪念发生在这里的某一战役 40 周年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右 图)。他们纪念的这次战役( ) 由德军首先发起 在大战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 战役 德军虽然占领了凡尔登,但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没有达到 A.B. C.D.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索姆河战役;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占领凡尔登的 图谋没有得逞。因此,的表述不正确。 答案 A 4“坦克所发挥的威力,连我自己也没料到。 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只见德军四散 而逃。 我围着村庄转了一圈德国人全都吓懵了,全都乖乖投降,一共有 300 多人。”对上述战 役说法正确的是

3、( ) A.驾驶坦克的是法国人 B.德国在这次战役中以失败告终 C.这次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D.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解析题干信息表明,坦克首次在战争中使用,因此该战役是索姆河战役。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 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英国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武器坦克,A 项错误;这场战役未能决出 胜负,B 项错误;C 项指的是凡尔登战役,故排除。 答案 D 5 阅读下列材料: 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兵力和伤亡情况 战役双方投入兵力双方伤亡总人数 马恩河战役152 万人35 万人 凡尔登战役112 个师70 多万人 索姆河战役超过 150 个师130 多万人 请完成: 结合

4、所学知识,简析材料所列数据反映的主要问题。 参考答案交战双方投入大量兵力,消耗巨大,伤亡惨重。战争异常残酷,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 下列武器或科技产品诞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是( ) 答案 B 2 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这次战役( ) 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挽救了巴黎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战役 宣告了西线战事的结束 A.B.C.D.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战役是索姆河战役;马恩河战役后,西线战事并没 有结束,双方转入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因此,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 C 3 观察右图,图片描述了

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家庭主妇及子女排队领配给券的场景,出 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战争恶化了德国的经济状况 B.协约国对德国进行严密的封锁 C.战争给德国人民带来了实惠 D.战争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析图片中实行配给制反映了战争导致德国物资的极度匮乏,并不是给德国人民带来实惠。因 此,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事当局遵循克劳塞维茨的理论,用最残酷的手段进行战争。 毒气 战就是德国人采用的残酷的手段之一。最早使用毒气弹的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海战 解析 1916 年,为了攻克凡尔登,德军使用了毒气弹,这是

6、毒气弹最早应用于实战。 答案 C 51916 年 5 月底,英、德海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战(右 图)。这次战役( )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 德军在交战中的损失远大于英国 没有使德国获得制海权 使德国被迫转入潜水艇战 A.B. C. D. 解析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国舰队的损失大于德国舰队,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这次战役 后,德国的海军主力被迫龟缩在海港中,只有德国的潜水艇还在四处活动。因此,的叙述不正 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6 阅读下列材料: 到 1916 年初,德国的战略形势有所改善。战线东移,消除了对柏林的威胁。占领俄国大片 土地,使战争物

7、资供应得到改善。 本国武器生产有所增加,步枪、 飞机和弹药生产增加 50%,机枪、 大炮的生产增加2.5倍。 但总的形势对德国是不利的。 协约国军队已有365个师,同盟国只有286 个师,武器弹药明显落在协约国后面。在这种形势下,德军总参谋长法尔肯汉提出突击西线凡尔 登要塞。因为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 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 2 月 21 日,德第五集团军开始炮轰凡尔登,拉开凡尔登战役的序幕。2 月 28 日出现第一次 进攻高潮。德军占领了都蒙炮台,把法军切为数段。法国任命贝当元帅为凡尔登守军司令。他 在几天内用汽车运来了 19 万

8、军队和 2.5 万吨军火,同德军展开激战,终于保住凡尔登。3 月 6 日, 德军再次发动进攻,遇到法军的强大抵抗。到 4 月份双方军力已经相当,法国还占有了制空权。 第三次进攻是 6 月 7 日开始的。这时俄军开始加里西亚战役,英法开始索姆河战役。7 月 11 日, 德军最后一次进攻停止。1112 月份,法军反攻,收回德军占领的阵地,12 月 18 日凡尔登战役正 式结束。 摘编自丁建弘、陆世澄德国通史简编 请完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取得凡尔登战役胜利的经验。 参考答案(1)背景:战略形势有所改善,战线东移,消

9、除了对柏林的威胁;战争物资供应改善,但整体 落后于协约国;为扭转西线战局,决定突击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凡尔登。 (2)经验:军事领导人的正确决策;士兵的爱国主义精神;英、俄协约国军队对德军的牵制。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年半以来,世界的一大部分正在遭受着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的破坏。在这场斗 争中,德国和它的盟国奥匈、 保加利亚等国,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它们的不可摧毁 的力量。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它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 谈判,它们确信它们所提出的以保证它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恢 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 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

10、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 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材料二 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 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 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 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 离析。 协约国政府的答复(1916 年 12 月 29 日) 请完成: (1)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哪一方的观点较符合实际? (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如何评价? 参考答案(1)同盟国的战争是被迫的,为了正义与和平,还将继续进行战争,且不负任何责任。 (2)不同:德国认为盟军赢得了许多胜利,而协约国认为同盟国经济困难,即将崩溃。 符合实际 的一方:后者观点比较符合实际。 (3)双方观点:同盟国认为它们是为了生存和民族的发展被迫作战;协约国认为责任在同盟国 方面。 评价:其实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掠夺战争,交战双方都是战争的罪魁,都是非 正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