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专业设置申报表附.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7367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51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管理专业设置申报表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健康管理专业设置申报表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管理专业设置申报表附.pdf(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1 附 4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 (审批专业适用) 学校名称(盖章)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学校主管部门:湖北省教育厅 专业名称:健康管理 专业代码: 120406(建议)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 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申请时间:2014 年 6 月 专业负责人:张晓燕 联系电话:18986119643 教育部制 2 目录 1. 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 2. 学校基本情况表 3. 申请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 4. 申请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 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 6. 教师基本情况表 7. 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 8. 其他办学

2、条件情况表 9. 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 10. 增设专业的区分度 11. 增设专业的基本要求 12. 医学类、公安类专业相关部门意见 3 填 表 说 明 1. 申请表限用A4 纸打印填报,并按专业分别装订成册,一 式两份。 2. 若为申请设置尚未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 下简称专业目录) 的新专业 (无专业代码者 ), 请参照专 业目录,按专业的学科属性和专业类填写建议代码。 3. 在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已有专业学科门类项目栏中,根据 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 4. 本表由申请学校校长签字报出。 5. 申请学校须对本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4 1. 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

3、况表 专业代码120406( 建议) 专业名称健康管理 修业年限4 年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 学校开始举办本 科教育的年份 2001 年 现有本科专业 (个) 38 学校本年度 其他拟增设的 专业名称 老龄事业管理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本校已设的相 近本、专科专 业及开设年份 拟首次招生时间 及招生数 2015 年 75 人 五年内计划 发展规模 400 人 师范专业标识 (师范 S、 兼有 J) 所在院系名称 健康管理学院 高等学校专业设 置评议专家组织 审核意见 (主任签字) 年月日 学校审批意见 (校长签字) (盖章) 年月日 高等学校 主管部门专业 设置评议专家 组织意见(增设 尚未列入专

4、业目 录 的 新专 业 填 写) (主任签字) 年月日 高等学校 主管部门审核 (审议)意见 (盖章) 年月日 注:专业代码按教育部公布的填写,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请填写建 议代码。 5 学校基本情况表 学校名称 华中科技大学 武昌分校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南李路22 号 邮政编码 430064 校园网址http:/ 学校办学 基本类型 部委院校 地方院校 公办民办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大学 学院独立学院 在校本科 生总数 11711 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 113 已有专业 学科门类 哲学经济学法学 教育学文学 历史学 理学工学 农学 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专任教师 总数(人) 79

5、4 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 职称教师数及所占比例 38.3% 6 学校简介 和 历史沿革 (300字以 内,无需加 页)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系国家教育部2000年 8 月批准成立的全日 制本科层次普通高校, 由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军威教育投资集团合作兴 办。其前身乃华中科技大学军威学院,翌年3 月即更之为现名。 学校坐落于培育近代国民革命先锋、素有“中国将帅摇篮” 之称的 黄埔军校武昌分校旧址。 占地面积 1000余亩, 建筑总面积 43.9 万平米。 教室、学生公寓分别配置多媒体、空调和宽带网、电话等设施。学校林 秀花香、环境幽雅,校园绿化率达58% 。 目前,在校生规模 13816 人。现

6、有专任教师 794 人。具有高级以上 职称教师 304 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 581人。现设有信息科学与 工程、机电自动化、城市建设、外语、经济管理、新闻与法学、艺术设 计、健康管理等八个院系, 及基础科学部和电工电子教学基地。院系含 涉工、经、管、文、法、艺术等六个门类学科,共计46 个专业,其中 本科 38个、专科 8 个。建有数控、光信息、通信、网络、新闻传播和 模拟法庭等 58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室, 图书馆藏书量纸质图书112 万册, 电子图书 603 万册,数字资源量185694 GB 。 注: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 =学校当年本科招生数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总数 7 3. 申请增设专业

7、的理由和基础 (应包括申请增设专业的主要理由、 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及人才需求预测情况等方面的 内容) (如需要可加页) 一、增设专业的主要理由 1、政策要求 提高国民健康素质是我国政府确定的重要社会发展目标之一。健康管理是实现这 一重要目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卫生部 (现已并入组建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下同)颁布实施了预防性诊疗服务规范,将健康产业( 非医疗性服务 )的主题定为健 康管理。卫生部、保监会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明确把健康管理作为医疗保险风险控制 的有效策略等政策措施的出台, 都为健康管理的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卫生部职业技 能鉴定指导中心于2004 年组织有关专家探讨是否有必要设

8、立一种新职业来满足社 会健康管理的大量需求。 2005 年,中心组织开展了健康管理师新职业的申报工作, 健康管理在我国是刚起步并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目前, 能够系统全面地提供健康管 理服务的机构很少,仍处在起步阶段, 包括以体检为核心的健康体检中心、以休闲娱 乐为核心的休闲度假中心、 以中医健康调理为核心的健康服务机构等,并不能够满足 人们对系统地解决健康问题的需求。 健康管理主要需要三类人才: 一类是健康管理师, 一类是营养师,还有心理咨询师,而由于这些人才都属于国家近年公布的新职业人才, 现有的资源有限, 大部分需要经过培训, 所以对于整个健康行业来说都十分紧缺此类 人才。由此可见,设置健

9、康管理本科专业,从高级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抓起,培养出 市场急需的相应人才已迫在眉睫。 2、国际接轨 8 有数据显示 ,在美国有 700 家健康管理公司,已累计为9000 万人口提供健康管 理服务 ,这意味着每 10 个美国人中就有 7 人享有健康管理服务。 美国的健康国民 2010 目标是全国 75%的公司为公司职员提供全面的健康促进计划;在欧洲,约有70% 的 雇主为公司员工购买健康管理计划;芬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比较成熟,从20 世 纪 70 年代开始,探索通过改变人群生活习惯,从源头上控制疾病危险因素的新型健 康管理模式; 英国医疗保险公司 (BUPA) 在全球 190 个国家和地区为

10、 820 万人提供服 务,并且还经营了疗养院、医院、诊所和健康评估中心;在日本,不到2 亿人口就有 60 多万营养师为人们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由政府和民间健康管理组织合作,对 全部国民进行健康管理 ,其健康管理组织多且成熟, 如 PL 东京健康管理中心、 赤十字 社熊本健康管理中心等。而中国有13 亿多人口,目前有健康管理师不足10 万人。 早在 2007 年,健康管理就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劳动部、卫生部公告中明确把 健康管理师作为卫生特有行业,实行就业准入。当时全国预计人才缺口400 万人, 市场需求是巨大的。 因此开设健康管理本科专业, 为健康管理行业提供专业人才,是 与国际接轨

11、的举措,也是大势所趋。 3、缓解人民对健康的需求 健康管理是对健康人群、 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状况、 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进行评估, 为个人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并实施干预的全过程。 随着我国人口向老龄 化社会的转变, 以及全国亚健康人群的不断增加,对不同人群健康进行管理已经成为 一个迫切的市场需要。 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在生活支出中的比例普遍较高。过高的不健康风 险因素和过多的就诊次数是主要原因。它证实了当个人的不健康风险因素增加时,医 疗开支也随之增加这一关系。 随着风险因素的增加或减少, 就诊次数和费用也相应地 9 增加或减少。 经过研究发现, 个人的不健康风险因素是可以控制并

12、降低的。哈佛公共卫生学院 疾病预防中心的研究表明, 通过有效地改善生活方式, 80%的心脏病与糖尿病, 70% 的中风以及5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针对低风险个人的健康管理计划是保持个人 健康状态并降低医疗费用的关键。 通过减少低风险或中等风险人群向高风险方向的流 动,健康管理计划能有效地减少高风险人群的总数量。由此出现了“健康管理师”这一 职业。我校申报的健康管理专业,正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培养专业人才。 4、人才缺口 中央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我们的医疗体系要从“病有所医”发展到健康管理的这样 一个格局。 2013 年 9 月 28 日,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 见(国发 2

13、01340 号,以下简称意见 )。 意见提出,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 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扩大 供给、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促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力争到 2020 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 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 万亿元以上。由此可看出, 健康管理这个行业的专业人才的需求 在不断增加, 深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院体检中心、 健康管理公司等用人单位的亲 睐,健康管理专业的设置符合政策要求,是与时俱进的举措。 目前,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医疗机构、 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中,从事健

14、康管理、 健康咨询和健康指导的工作, 其中也有一部分在健康管理公司中 任职。全国所有从事本职业或本职业相关工作的人员应不少于10 万人,特别是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占主要多数。 随着我国人口向老龄化社会的转变,以及全国亚健康人群的不断增加,对不同人 10 群健康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市场需要。因此,对于此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 断增加。 鉴于此,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申请设置健康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健康管理专业 人才,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健康管理与老年服务的需求。同时,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需要,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培养和造就,健康管理人才,增 强健康管理水平。 二、健康

15、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健康管理是健康服务业的支撑产业,随着国家对健康服务业的高度重视,健康管 理已成为引领和推动中国科技与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但目前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紧 缺,已经成为影响其发展的瓶颈。 2013 年 10 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 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340 号) (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加快发展以健 康管理与促进为重要支撑产业的健康服务业。行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卫生事 业管理“十二五”规划中对“开展健康管理教育和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若干意见 中也明确指出“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引导有 关高校合理确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规模,

16、规范并加快培养健康管理师等从业人员。” 当前,真正开展健康管理专业教育的高校还不多,且多集中于南方地区。可以认为: 高起点建设健康管理专业, 尽快开展健康管理人才专业化培养,既是国家需要和市场 需求,也是院校改革发展的良好契机。 1、政府工作职能的需要 健康管理是政府维护百姓健康工作的需要。国家现行医改方案、意见 、 健康 中国 2020 战略 、 国家全民健康科技行动计划等文件规划中对健康管理工作都有 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与此相对应的,落实职能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即疾控中心、医 11 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对健康管理及相关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 社会群体医疗总费用逐年上涨,迫切需

17、要通过健康管理降低医药费用。 健康管理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健康服务业仅占GDP 的 5% 左右,而美国 2009 年已达到 17.6% 。这表明我国除了政府提供给百姓的基本 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外, 其它各类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意见指出,到 2020 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 万亿元以上,将成为我国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 重要举措。 2、健康管理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渴求 进入 21 世纪,我国健康管理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无论在机构数量还是在服 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上, 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除政府主导的体系机构外, 不断涌现出民 营资本投资的机构, 约占总量的一半。

18、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各级各类健康管理相关机 构有 7 000 多家,年服务人次 3.5 亿,从事服务的人员 (包括非医学人员) 数十万人, 年产值超过500 亿元人民币。如此庞大的产业,对健康管理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 人口统计数字表明, 我国有 6.5 亿劳动人口处于亚健康和疾病状态,按照每 1 000 人 配 2 名健康管理师计算,至少需要130 万专业健康管理人员。再加上健康人口和民 营资本投资的健康管理机构、 健康保险公司等机构对健康管理人员的需求,据估算人 才缺口达到 200 万名。而据卫生部职业鉴定培训中心报告,截至2010 年,仅仅培训 通过了 2 000 余名健康管理师。 3、

19、居民个体保健需要 近 2-3 年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方 式的变化,高血压的患病率已上升至30以上,糖尿病的患病率上升至10左右, 其上升速度超过了同期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患病率增长速度。慢病发病率与死亡率越来 12 越呈年轻化态势,慢病及其风险流行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威胁。 而健康管理在慢病综合防治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是实现预防 为主、抗击疾病重心前移、 推动医学服务模式由疾病治疗为主,向预测干预为主转变 的重要举措。因此,开展健康管理是当务之急。 同时,群体的健康保健意识逐渐增强,特别是城镇居民。 健康的消费需求已由单

20、 一的医疗型,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患者群体、普通保健群体和 高端健康消费群体逐步形成, 大众多元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势必催生并促进各类健康产 业的发展。 三、专业筹建所具备的条件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建于2000 年,是按照新的教育机制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的 本科层次普通高校, 已连续 9 年在全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名列第一。为了贯彻国务 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340 号)精神,大力发展健康 管理事业,特筹建健康管理专业。 1师资队伍 目前健康管理教研室的师资队伍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 专任教师 5 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达10 多人,比率达

21、到 87.5% 。教师学缘结构合理, 分别来自 10 多所大学。形成了一支结构基本合理、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较强的专兼 职专业师资队伍。 2. 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已经设计了完整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的设置, 一方面根据学校 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设计了公共基础课程和数理/人文基础课程板块;另一方面根据 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 设计了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板块。大部分学科基 13 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本教研室教师可以自行承担。同时,学校有着丰厚的教学与科研资 源,可以校内资源共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开设的管理学、市场 营销学、心理学和生物化学课程基础条件良好,师资力量雄厚,课程开

22、设历史长,教 学效果好,都已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 可以为健康管理专业开设相应的管理类、信息 类、基础医学类相应的课程。 3. 实验实习条件 目前我校建有管理类实验教学中心,云健康中心管理系统、 体育教学与体质监测 实验中心,引进健康检测管理系统1 套(目前用于师生健康管理) ;与江苏如皋健康 管理与养老基地、 武汉哈福健康管理公司、 武汉乔亚置业集团公司、 武汉珞珈康苑健 康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建有合作关系,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验实习要求。 4. 教学与科研 目前健康管理教研室51%以上教师参加了教研科研活动,近三年教研室已成功 完成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9 项,在研项目 8 项,共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7

23、 篇,出版专 (译)著 17 本,近三年教科研经费达559 万元。 四、专业发展规划 (一)总体建设思路 健康管理专业的总体建设思路是,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教书育 人为根本,以师资建设为龙头, 以专业建设为抓手, 以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知识体系 为目标,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健康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 1.师资建设定位: 重点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稳定现有师资队伍,积极引进一部 分中青年教师, 吸收一部分重点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争取在 1-2 年内引进 2-3 博 14 士研究生,以优化现有师资队伍结构和年龄。 2.专业建设定位:

24、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健康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 向,以特色求发展,以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为切入口,重点培养专业基础扎实, 知识面宽,表达能力强,职业形象好,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3.专业发展规模定位: 根据学校和专业师资实际情况,坚持量力而行,稳步发展 的战略方针,在维持现有专业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在培养学生的质量上下功夫, 以使我校培养的健康管理专业学生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具有一席之地,在社会上享有 较好的声誉。 (二)总体建设目标 1.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 根据学院的发展规划,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总目标定为:争取在2018 年前, 建立一支能提供优质本科教学的师资队

25、伍,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教学与科研团 队,具体措施如下: (1)提高专职教师的水平和比例 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健康管理专业发展规划,到2018 年计划引进博士 2-3 人,硕士 3 人。 (2)引进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 积极创造条件制定优惠政策, 大力引进相关高新技术人才和学科专业骨干,尤其 是引进 45 岁左右的学术骨干,五年内形成由1 至 2 名学科专业带头人引领的教学科 研团队,推进本学科科学研究的发展,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规模相对稳定、教学水平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周边重点大学的师资力量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 15 业单位技术骨干,

26、以提高健康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重点做好外聘教师的管理与协调 工作,以提高外聘教师的管理意识、 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 充分发挥外聘教师的作用。 (4)提高专职教师水平 学院将积极创造条件, 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同时积极开展各类教师 培训,从现在起到2018 年,选派 1-2 人在职攻读博士。使本教研室教师在五年时间 内硕士学历以上人数达到100,博士学位达到50% ;充分发挥老教师的言传身教 作用,在本教研室专任教授、副教授和兼职正、副教授中与青年教师对口开展“一帮 一”活动,切实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2.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 (1)课程建设 目前国内有大学设置了与健康管

27、理相关的专业或者设置了健康管理专业方向,但 尚无大学把健康管理直接作为本科专业进行建设。因此,我们要把我校健康管理专业 办成最有优势和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必须重视课程建设。 要加大力度, 要采取得力措 施,依托学校现有管理学科类的课程资源,建设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同时,深化教学改革, 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 争取在未来五年内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1-2 门。 (2)教学条件建设(含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专业图书资料的建设) 学校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 满足健康管理人才培养 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健康事业管理专业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开好课 程有关的基

28、础实验;同时要根据健康管理的专业特点,2 年内建成专业实验室,学校 一期将投入 120 万元用于专业实验室建设。 图书资料充分享用学校先进可靠的高速信息网络系统,和功能较为完善的教学、 16 科研、管理的数字化应用平台。 纸质专业图书资料要向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工具书 倾斜,至少每小组一套。 通过校际、校企合作,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进一步加强学校与投资方军威集团所 属的如皋健康管理与养老基地、武汉哈福健康管理公司、 武汉乔亚置业集团、 武汉珞 珈康苑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 (3)教材建设 目前专业负责人张晓燕教授主编的本科教材健康管理学 已经付梓, 预计本年

29、度内正式出版, 武汉生教授主编的实验教材 基础医学实验 可以作为健康管理专业 的实验教材。本专业教研室计划在3 年期间编写健康管理专业课程的相关系列教材及 参考丛书,以适应我校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 (4)人才培养发展规划 开办初期计划每年招生75 人左右, 以后逐步扩大招生规模至每年400 人左右。 (详见专业建设规划) 17 4. 申请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包括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主要课程设置、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 主要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等内容)(如需要可加页) 健康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健康管理和医

30、学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 具备相应的医学、预防保健和法律知识,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有创新精 神,能应用现代健康理念与健康管理特长,掌握健康服务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毕业后能 在教育、卫生、医疗、高校、科研、社区、体检机构、保险机构、商业康管理服务机构、 健康管理咨询机构、健康体检中心、 养生保健中心、 食品及保健产品生产销售等企事业单位 从事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营销等健康管理服务工作。 18 二、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从宏观上研究国家政府和社会层面的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的问题, 从微观上研究个体或群体(家庭)的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改善和管

31、理的问题。专业课程体 系中既有医学课程,也涵盖有法学、 管理学、 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课程,通过构建跨学 科和国际化的课程体系,以便学生具有应对复杂全球健康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六大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相关的西医医学和中医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2. 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3. 掌握相关的信息管理理论和技术; 4掌握相关的卫生政策和法规; 5. 具有综合运用上述四个方面的知识从事健康管理的操作技能; 6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及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学时与学分 总学分: 179.

32、5 1课堂教学学时 / 学分: 2424/151.5 占总学分的比例: 84.4% ; 2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周/ 学分: 23/23 占总学分的比例: 12.8% ; 3课外实践与创新环节学分: 5 占总学分的比例: 2.8% 五、主干学科 公共管理和临床医学 六、主要课程 学科核心课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健康信息学、 卫生政策与卫生法、营 养学与食品卫生、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疾病干预技术与健康指导、护理学基础、健康 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健康管理实用技术、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健康管理学概论、医用化学、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 防医学概论、中医学概论、病

33、原微生物与免疫细胞学基础、健康保健制度比较、老龄化与全 19 球健康、医学伦理学、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健康营销学、社会调查方法、保健学与康复医 学、健康心理学 学科专业选修课程:社区健康管理、医院健康管理、企业健康管理、学校健康管理 七、教学计划进度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其中各学期学时 上机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152S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4 1.5 24 152S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2 2 32 153S001 大学生军事理论16 1 16 152S0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4 1.5 24 152S004 毛泽东思想和

34、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48 3 48 153L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6 1 16 153S002 形势与政策8 0.5 8 182W901 大学英语 1 56 3.5 56 182W902 大学英语 2 56 3.5 56 182W903 大学英语 3 56 3.5 56 182W904 大学英语 4 56 3.5 56 173K001 大学体育 1 32 2 32 173K002 大学体育 2 32 2 32 173K003 大学体育 3 32 2 32 173K004 大学体育 4 32 2 32 公共选修课160 10 小计:680 42.5 160 136 136 88

35、 数 理 / 人 文 基 础 课 程 132K003 微积分 B164464 132K004 微积分 B264 4 64 133K001 线性代数40 2.5 40 133K0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0 2.5 40 143J903 可视化程序设计 (VB) 48 3 20 48 143J905 数据库及其应用(VFP)48 3 28 48 123B905 应用写作32 2 32 20 小计:336 21 48 112 184 40 学科 基础 (平 台) 课程 122H012 健康管理学概论48 3 48 143H008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细胞学48 3 48 102H020 中医学概论64

36、4 64 102H001 基础医学概论80 5 80 102H021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48 3 48 122H045 健康营销学48 3 48 124H020 社会调查方法48 3 48 122h043 老龄化与全球健康32 2 32 122H044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32 2 32 102H003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80 5 80 123H005 健康心理学48 3 48 103H006 保健学与康复医学48 3 48 103H007 医用化学48 3 48 103H018 医学伦理学32 4 32 122h042 健康保健制度比较48 3 48 小计: Total :752 47 48 80

37、 208 144 176 96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124H014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 践 48 3 48 102H010 护理学基础48 3 48 122H011 健康管理实用技术48 3 48 103H013 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防治64 4 64 103H022 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48 3 48 143H004 营养学与食品卫生64 4 32 32 103H027 疾病干预技术与健康指导48 3 48 142H009 健康信息学48 3 48 103H015 健康风险评估与方法48 3 48 122H019 卫生政策与卫生法32 2 32 小计: Total :496 31

38、32 144 160 160 专业 方向 选修 课程 104H023 医院健康管理48 3 48 124H046 企业健康管理32 2 32 124H024 社区健康管理48 3 48 21 124H016 医疗保险32 2 32 小计: Total :160 10 96 64 集中 性实 践环 节 193S001 军训2W 2 2 193G132 健康管理专业 认识实习 2W 2 2 194H017 健康检测实训1W 1 1 194H028 健康管理专业毕业实习4W 4 4 194H029 健康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14 W 14 14 小计: Total : 23 W 23 2 1 2 4 1

39、4 课内学时合计 学时学分 其中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上机实验 2792 174.5 288 400 336 424 352 352 128 各学期学分(不含公共选修课)18 25 21 26.5 22 22 8 各学期课内教学周数(不含考试2 周第 1 学期 1 周和集中性实践教学周)17 18 19 16 20 14 14 各学期课内教学平均周学时数(不含考试2 周第 1 学期 1 周和集中性 实践教学周) 16.9 22.2 17.7 26.5 17.6 25.1 9.1 每学期周数20 20 22 18 22 18 20 20 八、课外实践与创新活动 实践创新学分可分为以下八大类:A、专

40、业技能测试类;B、科技竞赛类 ;C、二课活动类; D、职业证书类 ;E、创新创业类;F、学术研究类;G 、公益活动类;H、其他类。学生须修满 以上八类中的两类共计5 学分。 (一)专业技能测试类 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基础技能测试、专业技能测试,考核结果为“优秀”者,可获得3 学分,考核结果为“合格”者,可获得2 学分。 (二)科技竞赛类 参加学校组织的省级及以上各类科技(人文社科类)竞赛的全过程者,可获得1 学分, 获得省级奖励的可获3 学分,获得国家级奖励的可获5 学分。 (三)二课活动类 利用课外时间参加由学校、院系组织的各类科技、学术、人文类二课竞赛活动并获奖者, 可获得 1 学分,获得一

41、等奖者,可获得2 学分。 (四)职业证书类 取得国家政府部门颁发的各类职业、职称资格证书、等级证书者,可获得 2 学分, 所取 得证书为本学科专业领域,且相当于本行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可获得3 学分、相当于本行 22 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可获得5学分。 (五)创新创业类 在校期间获得由国家相关政府部门颁发的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注册授权、 实用新型或发 明专利授权的,每项计3 学分。 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按计划完成项目并验收合格后,可获得 实践创新学分。 参加项目的每名学生在项目通过验收后,国家级项目每项计5 学分, 省级项 目每项计3 学分,校级项目每项计2 学分。 在校期

42、间自主创业,以个人名义注册实体公司,能提供工商、 税务等相关部门证明实际 营运的,计3 学分,按中等规模以上公司纳税的,计5 学分。 (六)学术研究类 以课题组成员身份参加本学科领域校内、外教师的科技学术研究,且能提供立项任务书 的,课题为校级课题的,每项计3 学分,课题为省级及以上的,每项计5 学分。 在本学科领域专业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一篇,每篇计 3 学分,期刊为核心期 刊及以上者, 每篇计 5 学分, 期刊名目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分类 办法 (校科 20115号)为准。 (七)公益活动类 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等课外时间参加各类社会组织举行的社会公益活动,如环

43、保节能、 教育助学、 扶贫救灾、 心理健康、 社区服务等, 每实际、 完整参加一项并能提供相关证明者, 计 2 学分。 (八)其他类 23 5. 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1 姓名张晓燕 性别女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第一学 历 本科 出生年月 1966 行政职务副院长 最后学 历 博士 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 毕业时间、学校、专 业 1982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医疗系 199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从事工作与 研究方向 承担本科教学、并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从事卫生管理与卫生政 策、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研究 本人近三年的主要工作成就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16 篇;出版专著(译著等)7

44、部。 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4 项;其中:国家级1 项,省部级1 项。 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6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 项,省部级项 2 项。 近三年拥有教学科研经费共100 万元,年均30 万元。 近三年给本科生授课(理论教学)共240 学时;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共24 人次。 最具代表 性的教学 科研成果 (4 项以 内) 序号成果名称等级及签发单位、时间本人署名位次 1 艾滋病健康教育的 研究 美国艾滋病基金会, 2004 负责人 2 青少年青春健康教 育的研究 中国计生协 /世界口基金会 2005 负责人 3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 的研究 中国计生协 /世界口基金会 2007 负责人 4 公共卫

45、生领域中的 伦理学研究 湖北省口腔医院 2008 负责人 目前承 担的主 要教学 科研项 目(4 项 以内)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经费本人承担工作 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及培养方 湖北省教 育厅 2011-14 5 万负责人 2 培养大学生突发事 件应对能力的教学 研究 湖北省教 育厅 2011-13 5 万负责人 目前承 担的主 要教学 工作(5 序号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人数学时课程性质授课时间 1 现代城市管理学本科生80 48 专业必修 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 进 本科生 80 40 专业必修 24 教学管理部 门审核意见 签章 注:填写三至五人,只填本专业专任教师,每人一表。

46、 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2 姓名武汉生 性别男 专业技 术职务 教授第一学历本科 出生年 月 1950.1 行政职 务 最后学历本科 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 毕业时间、 学校、 专业 1982 年湖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学士 主要从事工作与研 究方向 老龄人口健康研究、基础医学实验 本人近三年的主要工作成就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12 篇;出版专著(译著等) 3 部。 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项;其中:国家级项,省部级项。 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项;其中:国家级项目项,省部级项目项。 近三年拥有教学科研经费共万元,年均万元。 近三年给本科生授课(理论教学)共学时;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共人次。 最具

47、代 表性的 教学科 研成果 (4 项 以内) 序号成果名称等级及签发单位、时间本人署名位次 1 基础医学实验教 学与改革 武汉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负责人 2 3 4 目前承 担的主 要教学 科研项 目(4 项 以内)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经费本人承担工作 1 2 3 4 目前承 担的主 要教学 序号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人数学时课程性质授课时间 1 老年心理学本科80 48 专业必修 2 基础医学实验本科80 32 专业必修 25 工作(53 教学管理部 门审核意见 签章 注:填写三至五人,只填本专业专任教师,每人一表。 26 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3 姓名尹平 性别男专业技术职务教授第一学历本科

48、 出生年月 1965.8 行政职务最后学历博士 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毕 业时间、学校、专业 1986年 6 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 2000年 12 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管院博士 主要从事工作与研 究方向 卫生统计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人群健康促进绩效评价、生物统计学方法与应用研究; 本人近三年的主要工作成就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篇;出版专著(译著等) 3 部。 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项;其中:国家级项,省部级项。 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3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项,省部级项目项。 近三年拥有教学科研经费共400 万元,年均 113万元。 近三年给本科生授课(理论教学)

49、共学时;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共人次。 最具代 表性的 教学科 研成果 (4 项 以内) 序号成果名称等级及签发单位、时间本人署名位次 1 2 3 4 目前承 担的主 要教学 科研项 目(4 项 以内)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经费本人承担工作 1 “中国人群(湖北) 瓣膜病现场流行病 学调查 科技部 201115 50 负责人 2 3 4 目前承 担的主 要教学 工作(5 项以内) 序号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人数学时课程性质授课时间 1 卫生统计学本科80 72 专业必修 2 3 教学管理部 门审核意见 签章 27 注:填写三至五人,只填本专业专任教师,每人一表。 28 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4 姓名顾兵 性别男 专业技术 职务 教授第一学历本科 出生年月1957.5 行政职务副院长最后学历本科 第一学历和最 后学历毕业时 间、 学校、 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