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7383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6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Word版含解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6 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第 1 节节 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增殖 基础巩固 1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没有生长现象 B.机体内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C.抑制 DNA 的复制,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 解析: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 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A项错误,D项正确;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 具有细胞周期,B 项错误;抑制 DNA 的复制,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C 项错误。 答案:D 2 下页左上图所示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视野内看到最

2、 多的细胞是( ) 解析: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 90%95%,所以显微镜下看 到最多的是处于间期的细胞。B 项中细胞具有核膜、核仁,且染色体以细丝状的 染色质状态存在,为分裂间期细胞。 答案:B 3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间期染色体复制,数目加倍 B.前期染色体进行复制 C.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末期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变成染色体 解析: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加倍。前期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变 成染色体。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 盘曲的染色质。 答案:C 4 若把处

3、在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与前期的细胞相比较,则后期的细胞中( ) A.DNA 含量增加一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B.DNA 含量不变,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C.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都增加一倍 D.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都不变 解析:与有丝分裂前期相比,有丝分裂后期 DNA 含量不变,但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 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B 5 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 蛙的红细胞以及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 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B.细胞膜中央凹陷 C.ATP 合成 D.着丝点分裂 解析: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所以不能分裂,但是可以通过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 A

4、TP。蛙的红细胞能够进行无丝分裂,细胞核先分裂,然后细 胞膜中央凹陷,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水和 ATP。鸡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和各种具膜的细胞器,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 氧化碳、水和 ATP。 答案:C 6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 ) A.剪取 5 cm 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 B.上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 K 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视野中,N 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M 细胞的一半 解析:解离时用的解离液是酒精和盐酸混合液(11),且剪取的根尖长 23

5、mm。该 实验所观察的细胞在解离时已经死亡,不会继续分裂。M 细胞的着丝点尚未分裂, 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N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N细胞的染色体 数是 M 细胞的两倍。 答案:B 7 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处于分裂的某一时期的一个细胞,下列有关此图的 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有中心体,其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B.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和,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 C.细胞中有四条染色体,在后期有八条染色体 D.在后期时,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各不相同 解析:有丝分裂保证了亲子代细胞染色体大小、形态、数目完全相同。 答案:D 8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6、时,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下图中哪种 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合适?( ) 解析: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主要观察分裂期细胞,故应选择分裂期在细胞周期中占的 比例相对较大的植物作材料。 答案:D 9 下面为某高等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页右下图按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用字母表 示);就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来说,图中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简图。 (2)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有 条染色体;图 A 表示细胞分裂的 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两条 分离开来,成为 两条染色体。 (3)图 C 表示细胞分裂的 期,此时染色体的特点是 。 (4)着丝点数与核 DNA 分子数

7、之比为 11 的图示是 ;着丝点数与染色单 体数之比为 12 的图示是 。 (5)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的图示是 。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 逐渐形成 ,细胞板的基本组成成分是 。 答案:(1)B、C、A、D 间 (2)4 后 姐妹染色单体 (3)中 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4)A、D B、C (5)D 细胞壁 纤维素、果胶 能力提升 1 鉴定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 ) A.观察是否有纺锤体形成 B.观察是否有细胞核的消失和重建 C.观察末期细胞分裂的状态 D.观察是否有染色体形态的变化 解析: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均有纺锤体的

8、形成以及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建, 两者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相同,但纺锤体的形成方式和末期细胞分裂的方式不同。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将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 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答案:C 2右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数及DNA数量变化的 曲线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线是 DNA 数量变化的曲线图 B.虚线是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 C.AB 段进行 DNA 复制 D.B 点开始着丝点分裂 答案:D 3 右图表示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

9、是 ( ) A.没有 DNA 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有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两种 解析:由无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遗传特性与亲代细胞一样,所以在分裂时也有 DNA 和染色体的复制,只是在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真核生物 的分裂方式包括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答案:B 4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一个豌豆细胞含 28 条染色体。 下列对豌豆细胞有关 “数 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豌豆的叶肉细胞含 28 条染色体 B.豌豆的根毛细胞含 14 个核 DNA 分

10、子 C.处于分裂前期的豌豆细胞含有两个中心体 D.染色单体和着丝点的数量始终相等 解析:和一般的体细胞相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豌豆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所以 由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一个豌豆细胞含 28 条染色体推测,豌豆一般的体细胞含 14 条染色体(同时含 14 个核 DNA 分子)。豌豆细胞没有中心体。存在染色单体时, 染色单体的数量是着丝点数量的 2 倍。 答案:B 5 下列物质变化示意图中,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是( ) 解析:图 A 可以表示染色体数的变化,染色体数在分裂后期暂时加倍;图 B 可以表 示核 DNA 分子数量的变化,间期 DNA 复制实现加倍,末期细胞一分为二,DNA

11、 减 半;图 C 中 DNA 数量是染色体数量的两倍,可以表示分裂前期、中期细胞中 DNA 和染色体的数量关系;染色单体是 DNA 复制后出现的,与 DNA 的数量是一致的 (或为零),图 D 所示物质变化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答案:D 6 下页左上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 DNA 含量的变化,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 A.BC 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 B.若是植物细胞,在 BC 段会出现赤道板,在 CD 段会出现细胞板 C.DE 段不能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 D.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中心粒复制和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 AB 段 解析:题图中 BC 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中都含有

12、2 个 DNA 分子,所以包括前期、中期, 但不包括后期;若是植物细胞,则细胞板出现在DE段,赤道板是一个平面,并不是细 胞的真实结构;DE 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中含有 1 个 DNA 分子,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后 期;题图中 AB 段表示间期,动物细胞中心粒的复制发生在间期,复制后的两组中心 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前期。 答案:A 7 下图中能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与发出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 的平均距离的曲线是( ) A.aB.b C.cD.d 解析:从后期开始,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被纺锤丝牵引着向两极移动,所以 着丝点与相应极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 答案:D 8 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

13、题。 (1)用洋葱根尖作材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要将细胞分散开需要进行 等操作才能实现;在该实验中,若只跟踪分生区的一个特定细胞,则无法观察到有 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其原因是 。当由低倍镜换成高 倍镜观察染色体时,若要提高视野的亮度,应调节 和 。 (2)以下是几名同学进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 题。 甲同学从解离液中取出材料,立即染色,实验效果很差;乙同学将已染色的材料立 即盖上盖玻片观察,看不清细胞;丙同学将制好的装片直接用高倍镜观察,花了很 多时间,找不到细胞。 甲同学实验效果差的原因是 。 乙同学看不清细胞的原因是 。 丙同学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 (3

14、)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 12 h,显微镜下计数各时期的细胞数 目如下:间期 880 个,前期 67 个,中期 18 个,后期和末期 35 个,则间期所占时间 为 。(单位:h,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误差。下列 可能对整个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有 。 取材时间 根尖培养温度 解离时间长短 载玻片厚度 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 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 否准确 解析:(1)要将细胞分散开,需要进行解离、捣碎、压片等操作。若只跟踪分生区的 一个特定细胞,无法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其原因是细胞在解离时已经被盐 酸杀死,不能

15、继续进行分裂。由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要增加视野的亮度需要调节 光圈和反光镜。(2)在进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操作中,染色前一定要漂洗,染 色后把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并压片,观 察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3)间期所占的时间 是 880(880+67+18+35)1210.6(h)。(4)实验中的许多操作步骤和操作时间都会 影响实验结果,但解离时间长短和载玻片厚度不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只 是可能会对观察实验现象产生影响。 答案:(1)解离、捣碎、压片(写出任意一项即可) 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 光圈 反光镜 (2)没有漂洗

16、没有滴加清水,没有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后没有进行 压片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3)10.6 h (4) 9 下图中的图 A 为某生物体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图 B 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 (G1、S、G2组成分裂间期,M 为分裂期)中细胞核内 DNA 数量的变化曲线,图 C 表 示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的细胞数量(用特殊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请据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A 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 是 。 (2)若图 A 所示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 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 。 (3)

17、图 C 中的 DNA 数量为大于 2n 且小于 4n 的细胞,处在图 B 的 期(填图 中符号)。 (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C中DNA数量为 的细胞数 量会增加。 解析:图 A 细胞中有经过复制的 4 条染色体,有 8 条染色单体,此细胞无细胞壁,为 动物细胞,其分裂末期不会出现细胞板。胚胎干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为主 动运输,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合成载体蛋白。 DNA 数量大于 2n 且小于 4n 的细胞处于间期的 DNA 复制期(S 期)。若抑制 DNA 复制,则处于间期 DNA 复制 前的细胞数量会增加,此时细胞中的 DNA 数量为 2n。 答案:(1)8 该细胞是一个动物细胞,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 (2)核糖体和线粒体 (3)S (4)2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