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刷题1+1019高考题+2019模拟题高中全程质量检测卷五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7390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4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生物刷题1+1019高考题+2019模拟题高中全程质量检测卷五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年高考生物刷题1+1019高考题+2019模拟题高中全程质量检测卷五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年高考生物刷题1+1019高考题+2019模拟题高中全程质量检测卷五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年高考生物刷题1+1019高考题+2019模拟题高中全程质量检测卷五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年高考生物刷题1+1019高考题+2019模拟题高中全程质量检测卷五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生物刷题1+1019高考题+2019模拟题高中全程质量检测卷五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生物刷题1+1019高考题+2019模拟题高中全程质量检测卷五含解析.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全程质量检测卷(五)高中全程质量检测卷(五)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2019辽宁凌源二中上学期期末)下列关于无机盐在生物体中功能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镁是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的各种色素的组成元素 B人体缺铁会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 C人体血液中 Ca2浓度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 D细胞中的某些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具有一定作用 答案 A 解析 镁是合成叶绿素必需的元素,而不是各种光合色素的组成元素,A 错误;铁是血 红蛋白的组成部分,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影响氧气的运输,进而影响有氧呼吸,B 正确;抽搐是由机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引起的,C 正确;

2、无机盐的功能之一是维持细胞 的酸碱平衡,D 正确。 2 (2019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期末)下图表示某细胞部分结构, 甲、 乙为细胞器, a、 b 为膜上的物质或结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是溶酶体,其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 B若乙是线粒体,则葡萄糖可通过 a 进入 C若乙是线粒体,则 ATP 都在 b 处合成 D若该细胞是神经细胞,则 Na转运出细胞不需消耗能量 答案 A 解析 若甲是溶酶体,则其含有大量的酸性水解酶,A 正确;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氧 化分解, 其不能进入线粒体, B 错误 ; 若乙是线粒体, 其内膜(b 处)和基质处都可以合成 ATP, C 错误;Na转运出神经细胞的方

3、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 错误。 3 (2019唐山一模)有 A(100 mmol/L)和 B(2 mmol/L)两种体积相等浓度不同的 KCl 溶 液, 以膜相隔, 该膜对钾离子有通透性, 而不允许氯离子通过。 下列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钾离子由 A 向 B 扩散,两侧溶液的钾离子浓度达到 51 mmol/L 时停止扩散 B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膜电位,A 高于 B C此过程中水分子没有跨膜移动 D如果该膜只允许氯离子通过,将产生膜电位,A 高于 B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A 侧的氯化钾浓度高于 B 侧,所以 A 侧的钾离子向 B 侧扩散,当 扩散到钾离子浓度相等时,钾离子进出

4、A、B 两侧的速率处于动态平衡,A 错误;根据以上 分析可知,一段时间后两侧的阳离子浓度相等,而氯离子不能通过膜,所以 A 侧的氯离子浓 度较高,即 A 侧的膜电位低于 B 侧,B 错误;该过程中水分子也能够跨膜移动,C 错误;如 果该膜只允许氯离子通过, 则两侧的阴离子浓度最终相等, 而 A 侧的钾离子浓度较高, 所以 A 侧的膜电位高于 B 侧,D 正确。 4(2019四川宜宾市叙州区一中二诊)下列事实不能支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观点 的是( ) A太阳能的固定离不开有机物的合成 B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C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

5、久失活 D线粒体能定向地运动到细胞代谢旺盛的部位,有利于细胞的能量供应 答案 A 解析 太阳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在糖类等有机物中, 没有涉及到相关的 “结构” , 因此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A 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 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B 正确;根据题意分析, 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永久失活,说明酶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C 正确;线粒体是有 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因此线粒体能定向地运动到细胞代谢旺盛的 部位,有利于细胞的能量供应,“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D 正确。 5 (2019河北五

6、个一名校联盟下学期第一次诊断)下列关于酶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不同生物体内,过氧化氢酶的作用相同 B酶在低温条件下空间结构稳定,适宜保存 C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都能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 D吞噬细胞利用溶菌酶处理其摄取的病原体 答案 D 解析 酶的作用有专一性, 不同生物体内过氧化氢酶的作用相同, 都是催化过氧化氢分 解,A 正确;酶在低温下保存,空间结构更稳定,B 正确;DNA 聚合酶催化相邻的脱氧核苷 酸间形成磷酸二酯键,RNA 聚合酶催化相邻的核糖核苷酸间形成磷酸二酯键,C 正确;吞噬 细胞内含有溶酶体,利用其中的水解酶等处理其摄取的病原体,D 错误。 6 (2019北京大

7、兴区第一学期期末)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结合形成水, 2,4二 硝基苯酚(DNP)对该过程没有影响,但能抑制 ATP 合成。据此推测 DNP 作用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不会产生 ATP,该过程不受 DNP 影响 BDNP 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因为其形成 ATP 最多 CDNP 作用于组织细胞时,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 DDNP 抑制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进而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过程 答案 C 解析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能产生 ATP,A 错误;根据题意,DNP 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中发 挥作用,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 ATP 的合成,并且第三阶段产生的 ATP 最多,B 错误;根

8、据题意,DNP 作用于组织细胞时,线粒体内膜的酶无法催化形成 ATP,结果能量以热能形式 散失, 故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 C 正确 ; 根据题意, DNP 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ATP 的合成,而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故 DNP 对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过程无影响,D 错误。 7(2019山东省章丘四中第二次质检)分析下面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三张曲线 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 c 点时的温度如果对应是乙图的t1,则当温度变成t2时,c 点向左上方移动 B从乙图可以看出,温度接近t4时,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因而是该植 物能正常生长的极限温度 C如果乙图的光强度位于

9、光饱和点,那么白天环境温度为t2时,植物能获得最佳的生 长收益 D从丙图可知,用于地膜覆盖、大棚种植等的塑料薄膜的颜色最好为红色或蓝紫色, 这样有助于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 C 解析 根据乙图可知,t2时的光合作用速率比t1高,因此将温度从t1变为t2时,光合 作用速率增加,光饱和点增大,c 点向右上方移动,A 错误;植物生长满足的条件是一昼夜 内光合作用积累量大于 0,B 错误;根据乙图可知,在t2时,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生长最 快,C 正确;大棚的塑料薄膜最好是白色,透过的白光含有红光和蓝紫光,比单纯含有某种 光好,D 错误。 8(2019江西南康中学、于都中学联考)科研人员发现在小鼠新

10、生胚胎细胞分裂过程 中, 微管(蛋白)桥网络从细胞中心向外生长并组装构成细胞骨架, 此时相邻细胞间也连通着 该微管桥。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物质运输等密切相关 B早期胚胎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能与微管桥有关 C细胞分裂前期,中心体复制然后移向两极 D若水解微管桥网络,细胞形状会发生变化 答案 C 解析 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 动密切相关,A 正确;由题意“相邻细胞间也连通着该微管桥”可推知:早期胚胎相邻细胞 间的信息交流可能与微管桥有关,B 正确;中心体在有丝分裂的间期进行复制倍增,在有丝 分裂的前期移向细胞的两极,C

11、 错误;微管(蛋白)桥网络组装构成细胞骨架,能维持细胞形 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若水解微管桥网络,则细胞形状会发生变化,D 正确。 9(2019安徽六安一中模拟)某精原细胞(2N8)的核 DNA 分子双链均用 15N 标记后置 于含 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标记情况。下列推断 错误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 15N 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不唯一 B若子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含 15N,则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若某个子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都含 15N,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基因重组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

12、中含 14N 的染色体有 8 条 答案 B 解析 若进行有丝分裂, 第一次分裂每个染色体都有一条链被标记, 第二次分裂四个子 细胞中有两个、三个或四个被标记,A 正确;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减数分裂 形成的子细胞中都含有 15N,B 错误;若某个子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都含15N,则细胞分裂过 程可能为有丝分裂,不一定发生基因重组,C 正确;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期每个细胞中含 14N 的染色体有 8 条,D 正确。 10(2019河南许昌高级中学下学期第二次诊断)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 和遗传的基础。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属于

13、有丝分裂图像,属于减数分裂图像 B若图为某生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则该细胞可产生 4 种配子 C图代表细胞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的变化情况,则图位于图的 BC 段 D图所示的细胞是某细胞 X 通过分裂形成的,则 X 内曾出现过 3 个四分体 答案 D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在一个平面上, 说明是减数第二次分 裂中期,中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在一个平面上,说明是有丝分裂中期,中没有同源染 色体,也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应是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A 错误 ; 如果代表一个精原细胞, 则该细胞可产生 2 种配子,B 错误;图代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 DNA 含量变化,而图 为减数分裂形成

14、的配子,C 错误;如果是 X 通过分裂形成的,因为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有 3 条染色体,说明原本应有 6 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形成 3 个四分体,D 正 确。 11(2019北京东城期末)两组果蝇杂交实验结果如表,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由组合或都可以判断灰身是显性性状 B由组合或均可判断眼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C组合的 F1雌性果蝇全部是杂合体 D若组合的 F1雌雄交配,则 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 8 答案 B 解析 通过亲本组合或都可判断灰身为显性性状, 通过亲本组合子代雌性全为红 眼,雄性全为白眼,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A 正确,B 错误;组合为

15、灰身红眼(AaXBXB)灰身白眼(AaXbY),F1雌性果蝇的基因型一定是 XBXb,C 正确;亲本组 合为黑身白眼(aaXbXb)灰身红眼(AAXBY)F1灰身红眼(AaXBXb)、 灰身白眼(AaXbY), 若组合的 F1雌雄交配,则 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 aa( XbXb XbY) ,D 正确。 1 4 1 4 1 4 1 8 12 (2019山东德州一模)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不考虑变异)。 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若该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代中女孩患病率低于男孩 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图中个体共有 3 种基因型 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2

16、个体可能不携带致病基因 D若该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2和4不可能为患病男孩 答案 D 解析 若该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代中男孩与女孩的患病概率相等为 , A 错误 ; 1 2 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图中个体的基因型只有 Aa 和 aa 两种,B 错误;若该病为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2有病,基因型为 aa,则2的基因型是 Aa 或 aa,一定携带致 病基因,C 错误;若该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1和4正常,则2和4不可能 为患病男孩,D 正确。 13(2019河南许昌高级中学下学期第二次诊断)家蚕(2n56)的黄色茧(B)对白色茧 (b)为显性。某一对性

17、染色体正常的结黄茧雄蚕甲和结白茧雌蚕乙,其中甲蚕的体细胞中控 制茧颜色的基因所在染色体有 3 条, 其他染色体数目正常, 而乙蚕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正 常。甲蚕与乙蚕交配,所得子代中结黄茧个体占 5/6。下列关于甲蚕、乙蚕及其子代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家蚕的 B 和 b 基因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 B甲蚕产生的配子中含有 B 基因的占 50% C乙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内有 28 条常染色体 D结黄茧的子代中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占 2/5 答案 D 解析 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甲蚕和乙蚕的性染色体数目正常,但甲蚕的体细 胞中控制茧颜色的基因所在染色体有 3 条,由此说明控制茧颜色的基因位于常

18、染色体上,A 错误;甲蚕的基因型可能为 BBB、BBb 或 Bbb,乙蚕的基因型为 bb,由于甲蚕与乙蚕交配, 所得子代中结黄茧个体占 5/6,由此推出甲蚕的基因型为 BBb,甲蚕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 BbBBBb2211, 即含 B 基因的配子占 5/6, B 错误 ; 乙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内有 28 条染色体,其中 27 条为常染色体,1 条为性染色体,C 错误 ; 甲蚕与乙蚕交配,子代中基因 型及其比例为 BbbBbBBbbb2211,即结黄茧的子代中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占 2/5,D 正确。 14 (2019厦门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下图表示利用大肠杆菌探究 DNA 复制方式 的实验,下

19、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上述实验 B可用(NH4) SO4、(NH4) SO4分别代替 15NH4Cl、14NH4Cl 进行上述实验35 232 2 C试管中 b 带的 DNA 的两条链均含有 14N D仅比较试管和的结果不能证明 DNA 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答案 D 解析 噬菌体是病毒, 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 因此不能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题 中实验, A 错误 ; S 不是 DNA 的特征元素, 因此不能用含有标记 S 的化合物代替 15NH4Cl、14NH4Cl 进行题中实验,B 错误;试管中 a 带的 DNA 的两条链均含有 14N,而 b 带的 DNA 的

20、一条链 含有 14N、一条链含有15N,C 错误;仅比较试管和的结果不能证明 DNA 复制为半保留复 制,因为全保留复制也会出现的结果,D 正确。 15 (2019北京市朝阳区第一学期期末)真核细胞中的 miRNA 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 单链 RNA 分子, 它能识别靶 mRNA 并与之发生部分互补结合, 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 据此分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中所有 miRNA 的核苷酸序列都相同 BmiRNA 中的碱基类型决定此 RNA 是单链结构 CmiRNA 通过阻止靶基因的转录来调控基因表达 DmiRNA 的调控作用可能会影响细胞分化的方向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

21、分析,miRNA 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单链 RNA 分子,不同的内源 基因编码的 miRNA 是不同的,A 错误 ; RNA 中的碱基类型中有 A、U、C、G 四种,不能决定是 单链还是双链,B 错误;miRNA 与 mRNA 结合,通过阻止靶基因的翻译来调控基因表达,C 错 误;miRNA 影响了翻译过程,说明其可能会影响细胞分化的方向,D 正确。 16(2019淄博实验中学检测)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 1 条 2 号染色 体),减数分裂时 2 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关于某 三体植株(基因型 AA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株来源于染色

22、体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 B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含 2 个 A 基因的细胞应为减后期 C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 a 配子的比例为 1/4 D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 Aaa 基因型子代的概率为 1/9 答案 D 解析 依题意可知, 三体植株(多 1 条 2 号染色体)的形成原因是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 才会产生新基因导致基因种类增加,A 错误;该植株基因型是 AAa,减数分裂时 2 号染色体 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故减前、中、后期都可能含有 2 个 A,B 错误;减中末期产生配子及比例为 AaAAAa2112,a 配子的比例为 1/6,C 错误;三体豌豆

23、植株自交,产生 Aaa 基因型子代的概率为 1/62/621/9,D 正确。 17 (2019河北衡水中学下学期二调)经 X 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 其后代中出现 了一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 射线可以引起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该变异是否是可遗传的变异 C若白花是基因突变引发的,则通过杂交实验,无法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D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 答案 B 解析 X 射线可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 错误;通过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 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

24、B 正确;通过杂交实验,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可以确定是显性突 变还是隐性突变,C 错误;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 错误。 18 (2019湖南益阳上学期期末)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细菌增多, 进而导致抗生素 的药效下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耐药性的形成原因是细菌在抗生素的作用下产生了变异 B广泛应用抗生素可导致细菌种群中的抗性基因频率增大 C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某种细菌种群内形成了新的物种 D耐药性强的细菌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解析 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是进行了选择,而变异在选择前就已经存在,A 错误;广泛 应用抗生素会导致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导致

25、细菌不断发生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新 物种形成的标志为生殖隔离,B 正确,C 错误 ; 细菌没有染色体,无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只能发生基因突变,D 错误。 19 (2019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上学期期末)下图是人体胰岛 B 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 图,其中表示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机体剧烈运动时,生理过程都会加快 B血浆中的乳酸浓度升高后,机体的呼吸增强、通气量增加 C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会促进胰岛 B 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 D长期高血糖,会引起肾小管腔内液体渗透压升高,导致尿量减少 答案 D 解析 当机体剧烈运动时, 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增强, 细胞对葡萄糖和氧气

26、的利 用率增加, 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增加, 乳酸进入血浆的量增加, 故生理过程都会加快, A 正确 ; 血浆中的乳酸浓度升高后,乳酸与血浆中碳酸氢钠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乳酸钠可通过 肾脏排出体外, 而碳酸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刺激机体的呼吸中枢, 使呼吸增强、通气量增加,B 正确;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会刺激胰岛 B 细胞合成和分泌胰 岛素以降低血糖,C 正确;长期高血糖的个体,由于部分糖随尿排出,而尿中的葡萄糖又增 加了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导致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进而导致尿量增多,D 错 误。 20(2019辽宁抚顺一模)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

27、是( ) A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其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不存在分级调节 B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多种途径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同时机体产热量低 于炎热环境 C“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模拟活动本身是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再根据活动中的体 会构建概念模型 D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答案 B 解析 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 其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 不存在分级调节, A 正确;寒冷环境下机体的散热量大于炎热环境下,而此时体温仍保持恒定,说明机体的产 热量散热量,故机体的产热量大于炎热环境,B 错误;“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模拟活

28、 动本身属于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而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的概念图为概念模型,C 正确;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D 正确。 21(2019河北石家庄 3 月质检)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发病率较高的 癌症之一。2018 年 4 月九价 HPV 疫苗批准进入我国,该疫苗能预防 9 种类型的 HPV,建议接 种年龄在 16 至 26 岁,半年内需进行 3 次注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PV 侵入人体宫颈等细胞内才能增殖 B九价 HPV 疫苗具有与 9 种 HPV 相似的抗原结构 C注射疫苗后产生的效应 T 细胞能识别和消灭 HPV D

29、3 次注射可获得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答案 C 解析 病毒为专性寄生,根据“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发病率较高的癌 症之一” ,可知 HPV 侵入人体宫颈等细胞内才能增殖,A 正确;抗原具有特异性,可刺激机 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记忆细胞或效应 T 细胞,根据“该疫苗能预防 9 种类型的 HPV” ,说 明九价 HPV 疫苗具有与 9 种 HPV 相似的抗原结构,B 正确;效应 T 细胞可识别抗原,作用是 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效应 T 细胞不能直接消灭抗原(HPV),C 错误;初次免疫产 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相对较少, 而二次免疫可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产生

30、大量抗体,故 3 次注射可获得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 正确。 22(2019福建龙岩市 3 月质检)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浸泡水稻种子可促进发芽 B在挂果时利用乙烯利可促进凤梨果实细胞体积增大 C生产啤酒时用赤霉素处理未发芽的大麦种子可以降低成本 D连续阴雨时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防止油菜减产 答案 C 解析 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 而脱落酸会抑制种子萌发, 因此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 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可促进种子的萌发,A 错误;乙烯利是乙烯的类似物,具有催熟的作用, 不能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B 错误 ; 赤霉素可以解除休眠,促进种子的萌发,生

31、产啤酒时, 利用的原料是大麦芽,特别是其中的 淀粉酶,而赤霉素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 以产生 淀粉酶,C 正确 ; 油菜是收获种子的,种子一般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所以,连 续阴雨会影响受粉,影响受精卵的形成,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 育成果实,但对种子没有影响,D 错误。 23 (2019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研究人员对陆生型空心莲子草叶片喷施不同浓 度的生长素(IAA),探究 IAA 对空心莲子草根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照组根系的生命活动也受到 IAA 调节 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空心莲子草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C对叶片

32、进行不同浓度 IAA 处理时,需保证喷施天数、每天喷施次数及溶液用量一致 D 在 0100 mgL1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 可确定 IAA 促进根系合成蛋白质的 最适浓度 答案 D 解析 对照组根系中有内源生长素存在,所以其生命活动也受到 IAA 调节,A 正确;该 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和生长天数,因变量是空心莲子草根系中可溶性蛋 白质含量,B 正确;根据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对叶片进行不同浓度 IAA 处理时,喷施 天数、 每天喷施次数及溶液用量等无关变量需保证一致, C正确 ; 在0100mgL1范围内IAA 起促进作用,但促进根系合成蛋白质的最适浓度可能大于 1

33、00 mgL1,D 错误。 24 (2019陕西西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 不正确 的是( ) A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光能或化学能 B自然生态中,生物数量金字塔存在倒置情形,能量金字塔则不存在 C与传统鱼塘相比,桑基鱼塘可显著提高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在农田中除草、捉虫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答案 C 解析 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 包括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光能的绿色植物等, 和能利用无 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A 正确;自然生态中,生 物数量金字塔可存在倒置情形(即生物数量随营养级数的增加而增加),因能量流

34、动逐级递 减,所以能量金字塔则不存在倒置情形,B 正确;与传统鱼塘相比,桑基鱼塘可显著提高能 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 错误;在农田中除草、捉虫, 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 正确。 25 (2019深圳市红岭中学第四次模拟)调查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下列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 较实际值偏小 B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将样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后盖上盖玻片,显 微镜下用高倍镜观察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法,样

35、品中肉眼难以分辨类群的小 动物可以不做统计 D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处在样方边线上的个体,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 个体 答案 D 解析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 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 将会导致调查结 果较实际值偏大,A 错误;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先盖上盖玻片,再将培养 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B 错误;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 样法,样品中肉眼难以分辨类群的小动物可借助于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进行统计,C 错误;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处在样方边线上的个体,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D 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20

36、19山东潍坊一模)(14 分)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是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 用影响的两个重要指标。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光照强度; 光饱和点是指植物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环境中的最低光照强度。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适宜温度下,大田中光照强度处于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之间时,_是 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 ; 光照强度高于光饱和点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不再增强的原因可能 是_。 (2)早春采用密闭玻璃温室育苗时,一段时间后植物光饱和点对应的光合速率往往 _(填“降低”或“升高”),植物的光补偿点会_(填“降低”或“升高”), 因此要提高育苗质量应当采取_(至少答出两点)等措施。

37、 (3)如果两种农作物的光补偿点相同,则它们在光补偿点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 _(填“相同”“不同”或“不一定相同”),原因是_。 答案 (14 分,每空 2 分) (1)光照强度 环境中的 CO2浓度较低,导致暗反应限制了光反应 (2)降低 升高 增施农家肥,适当通风 (3)不一定相同 它们的呼吸速率不一定相同 解析 (1)在适宜温度下,大田中光照强度处于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之间时,此时提高 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增强,光照强度是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 ; 光照强度高于光饱和 点后,提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的原因可能是环境中的 CO2浓度较低,导致暗 反应限制了光反应。 (2)早春采用密

38、闭玻璃温室育苗时,由于密闭温室中 CO2的含量不断减少,光合作用强 度减弱, 一段时间后植物光饱和点对应的光合速率降低, 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相等时需 要更高的光照强度,既光补偿点会升高,因此要提高育苗质量应当采取增施农家肥,适当通 风等措施提高 CO2浓度。 (3)如果两种农作物的光补偿点相同,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的光照强度 相同, 但它们的呼吸速率不一定相同, 所以它们在光补偿点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不一定相同。 27(2019厦门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12 分)某植物的花色由喉基因(R、r)和 冠基因(I1、I2、i)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 花色基因型 白色

39、iirr 红色I1I1R_ 紫色I2I2R_ 浅红色I1iR_,I1I1rr,I1irr 浅紫色I2iR_,I2I2rr,I2irr,iiR_ 深红色I1I2_ 现有纯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 F1自交,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浅红色白色 浅紫色2847169。请回答: (1)在冠基因中,i 可能突变成 I1,也可能突变成 I2,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 的特点。 (2)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 是_。 (3)基因型为 I1iRR 和 I2I2Rr 的植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 (4)现有一株基因型为 I1iRr 的植株甲,以及若干纯合的白

40、花、红花、紫花植株,请设 计一次杂交实验判断甲的体细胞中 I1和 R 是否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 结果结论:_ _ _。 答案 (12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不定向性 (2)一对 F2表现型及比例不符合浅红色红色浅紫色白色9331 (3)深红色浅紫色11 (4)方案一:让甲与白花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中浅红色 和白花个体数量较多,而浅紫色个体数很少,则 I1与 R 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若子代 中浅红色浅紫色白色的比例接近 211,则 I1与 R 基因不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方案二 : 让甲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出现红

41、色、浅红色、白色、 浅紫色四种表现型,其中浅紫色个体数最少,则 I1与 R 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若子代 出现红色、浅红色、白色、浅紫色四种表现型,比例接近 3913,则 I1与 R 基因不位 于同一条染色体上(4 分) 解析 (1)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如在冠基因中,i 可能突变成 I1,也可能突变成 I2。 (2)根据题意可知,子二代的性状表现型及比例不符合浅红色红色浅紫色白色 9331,说明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基 因 型 为 I1iRR 和 I2I2Rr 的 植 株 杂 交 , 后 代 的 基 因 型 及 其 比 例 为 I1I2RRI2iRRI1I2R

42、rI2iRr1111, 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深红色浅紫色 11。 (4)根据题意分析,已知植株甲的基因型为 I1iRr,可以通过测交或自交的方式判断甲 的体细胞中 I1和 R 是否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方案一 : 测交法,即让甲与白花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中 浅红色和白花个体数量较多,而浅紫色个体数很少,则 I1与 R 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若子代中浅红色浅紫色白色的比例接近 211, 则 I1与 R 基因不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方案二 : 自交法,即让甲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出现红色、浅 红色、白色、浅紫色四种表现型,其中浅紫色个体数最少,

43、则 I1与 R 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 体上;若子代出现红色、浅红色、白色、浅紫色四种表现型,比例接近 3913,则 I1 与 R 基因不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28(2019湖北名校冲刺三)(11 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 RNA 病毒,HIV 通 过 T 淋巴细胞表面的 CD4 受体识别 T 淋巴细胞并侵染进入细胞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HIV 进入 T 淋巴细胞后是怎样增殖的?_。 (2)HIV 侵入人体后一段时间,HIV 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T 细胞在 接 受 HIV 刺 激 后 , 通 过 增 殖 分 化 形 成 效 应 T 细 胞 , 效 应 T 细 胞 的 主 要 功

44、能 是 _。 (3)科学家正研究将病毒引诱到导致其死亡的“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他们 用 CD4 受体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引诱 HIV 识别并侵染, 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请简要说明其机 理:_。 答案 (11 分,除标注外,每空 3 分) (1)利用 T 淋巴细胞的物质和能量,RNA 逆转录生成 DNA,DNA 复制、转录生成大量 HIV 的 RNA,RNA 翻译生成蛋白质,然后组装成子代病毒(2 分) (2)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与被 HIV 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 解死亡 (3)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核糖体等结构,病毒无法在其中增殖 解析 (2)HIV 侵入人

45、体的初期,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导致 HIV 浓度 下降。 T 细胞受到 HIV 的刺激后, 增殖分化出记忆 T 细胞和效应 T 细胞, 效应 T 细胞与被 HIV 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3)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核糖体等结构,HIV 病毒入侵后不能在成熟的红细胞 中进行核酸的复制以及蛋白质的合成,导致 HIV 病毒无法在其中增殖。 29(2019厦门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13 分)环境中较高浓度的葡萄糖会抑制 细菌的代谢与生长。 某些细菌可通过 SgrSRNA 进行调控, 减少葡萄糖的摄入从而解除该抑制 作用。其机制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

46、(1)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此过程需要以_作为原料, 并在_酶催化下完成。 (2)生理过程中, tRNA 能够识别并转运_, 还能精确地与 mRNA 上的_ 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3)简述细菌通过 SgrSRNA 的调控减少对葡萄糖摄入的机制。 _ (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 (13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细胞质基质 (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RNA 聚合 (2)(一种)氨基酸 密码子(遗传密码) (3)细胞内积累的磷酸化葡萄糖会激活 SgrS 基因转录出 SgrSRNA。一方面,SgrSRNA 可 促进葡萄糖载体蛋白 G 的 mRNA 的降解,导致葡萄糖载体蛋白 G 合成减少,使葡萄糖的摄入 减少;另一方面,SgrSRNA 翻译产生的 SgrS 蛋白可与葡萄糖载体蛋白 G 结合,使其失去转 运功能,使葡萄糖的摄入减少(3 分) 解析 (1)过程由 DNAmRNA 表示转录, 发生在细菌的细胞质基质中, 该过程需要 RNA 聚合酶的催化,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2)过程表示翻译, 该过程中识别并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是 tRNA, tRNA 上的反密码子能 够精确地与 mRNA 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