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代谢第6讲酶教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7446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94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代谢第6讲酶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代谢第6讲酶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代谢第6讲酶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代谢第6讲酶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代谢第6讲酶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代谢第6讲酶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代谢第6讲酶教案.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6 讲 酶第 6 讲 酶 考试标准必考加试考试标准必考加试 1.酶的发现过程aa4.活动:探究酶的专一性cc 2.酶的本质、 特性及其 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bb 5.活动:探究 pH 对过氧化 氢酶的影响 c 3.影响酶作用的因素cc 考点一 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考点一 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 1.酶的发现(连线) 2.酶是生物催化剂 催化机理: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然后复合物会发生形状变化,使底物变成 产物,并从复合物上脱落,同时酶分子恢复原状。 3.酶的专一性原理模型锁钥学说 (1)图中 A 表示酶,B 表示被 A 催化的底物,E、F 表示 B 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C、D 表示

2、不 能被 A 催化的物质。 (2)酶和被催化的反应物分子都有特定的空间结构。高温、过酸、过碱均会使酶的空间结构被 破坏,而低温不破坏酶分子的空间结构,只是抑制酶活性。 4.酶的特性 思考讨论 1.归纳酶的本质、作用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思考: (1)甲、乙两种酶的化学本质是否相同? 提示 观察曲线图可知,甲酶的活性始终保持不变,表明甲酶能抵抗该种蛋白酶的降解,则 甲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而是 RNA,乙酶能被蛋白酶破坏,活性降低,则乙酶为蛋白质。 (2)乙酶活性改变的机制是什么? 提示 乙酶被降解的过程中其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活性丧失。

3、 3.与酶有关的曲线模型分析 (1)酶高效性的曲线 由曲线可知: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改 变(填“改变”或“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因此,酶不能(填“能”或“不能”)改变 最终生成物的量。 (2)酶专一性的曲线 在 A 反应物中加入酶 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的变化是明显加快,说明酶 A 能催化该反应。 在 A 反应物中加入酶 B,反应速率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 B 不能催化该反应。 (3)酶活性影响因素的曲线 分析图 A、B 可知,在最适宜的温度和 pH 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 pH 偏高或偏低, 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分析图 C 中的曲线

4、,反应溶液中 pH 的变化不会(填“会”或“不会”)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 度。 4.归纳总结具有专一性的五类物质有哪些? 提示 酶、载体、激素、tRNA、抗体等。 题型一 酶的本质、特性及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1.(2017金华十校模拟)植物种子内合成的某种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则该物 质( ) A.在低温下易变性 B.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一定含有羧基 答案 D 解析 能够高效分解淀粉的是淀粉酶, 该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一定含羧基 ; 蛋白质在过酸(碱) 和高温下容易变性,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2017浙江深化课程改革协作校期中)以下关

5、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活的生物体内一定都能合成酶 B.酶经合成后一定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 C.所有的酶一定都在核糖体内合成 D.催化反应时酶的形状一定发生改变 答案 D 解析 病毒也属于生物,但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能合成酶,A 错误;有的酶要分泌 到细胞外起作用, 如消化酶, 有的酶留在细胞内催化反应, 如呼吸酶、 解旋酶、 DNA 聚合酶等, B 错误;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而 RNA 不是在核糖体 中合成的,C 错误;催化反应时酶的形状一定发生改变,D 正确。 酶的产生部位、本质、功能和特性 错误说法解释 产生场所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 活细

6、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等极少数特 殊细胞除外) 化学本质蛋白质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 RNA) 作用场所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 温度影响低温和高温均使酶变性失活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 作用酶具有催化、调节等多种功能酶只具有催化功能 来源有的可来自食物等酶只能在活细胞内合成 题型二 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3.(2017通州模拟)为了比较甲、 乙两种酶对温度和 pH 的耐受程度(即保持活性的范围)的差 异,科研人员作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酶对温度的耐受程度比乙酶大 B.在 pH 为 67 的环境下,几乎测不到甲酶活性

7、C.在任何 pH 的环境中,甲酶活性都比乙酶高 D.测定 pH 对酶活性影响时温度应设为 20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 甲酶在 20以下和 35以上时,活性都比乙酶低,所以甲 酶对温度的耐受程度比乙酶小,A 错误;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 pH 为 6 时,甲酶活性 几乎丧失,所以在 pH 为 67 的环境下,几乎测不到甲酶活性,B 正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 析可知 : 在 pH 小于 5 的环境中, 甲酶活性比乙酶高, 但在 pH 为 57 的环境下, 乙酶活性高, C 错误;测定 pH 对酶活性影响时温度应设为最适温度,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最适温度约 为 30,D

8、错误。 4.(2017温州模拟)某同学在研究 P 物质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分析 正确的是( ) A.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B.曲线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P 物质对淀粉酶活性有促进作用 D.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 Q 点持续上移 答案 A 解析 在曲线上升段,随底物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上升,A 正确;为实验组,为对 照组,B 错误;曲线低于曲线,可见 P 物质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C 错误;若此时 为酶的最适温度,则反应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能下降,Q 点可能下移,D 错误。 题型三 酶的特性的相关实验 5.取经过编号的 5 支试管分别加入 2mL 的

9、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12345 加入物质适量唾液锈铁钉生土豆块熟土豆块 生土豆块 稀盐酸 实验结果几乎无气泡少量气泡大量气泡几乎无气泡几乎无气泡 A.1 号和 3 号对照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3 号和 5 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 pH 的影响 C.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 3 号和 4 号试管 D.实验中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 B 解析 唾液中只有唾液淀粉酶,不含过氧化氢酶,所以几乎无气泡,而生土豆块中含过氧化 氢酶,所以产生大量气泡,因此 1 号和 3 号对照能说明酶有专一性,A 错误 ; 5 号试管加入的 是生土豆块

10、稀盐酸, 与 3 号对照, 几乎无气泡, 所以 3 号和 5 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 pH 的影响,B 正确;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 3 号和 2 号试管,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 有高效性,C 错误;3 号和 4 号试管对照可说明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D 错误。 6.如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 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 A.温度B.pH C.淀粉溶液量D.唾液量 答案 C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进行到 12min 后,还原糖的生成量不再增加,两组反应都不再 进行, 改变某一条件后生成物总量降低, 反应

11、物淀粉溶液量减少能导致此结果。 而改变温度、 pH 和唾液量均会改变反应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考点二 活动:探究酶的专一性考点二 活动:探究酶的专一性 1.实验原理 淀粉(非还原糖)麦芽糖(还原糖); 水解 蔗糖(非还原糖)葡萄糖(还原糖)果糖(还原糖); 水解 还原糖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沉淀。 沸水浴 加热 2.实验步骤 试管123456 1%淀粉溶液3mL3mL3mL 2%蔗糖溶液3mL3mL3mL 新鲜唾液1mL1mL 蔗糖酶溶液1mL1mL 温度处理37恒温水浴保温 15min 本尼迪特试剂2mL2mL2mL2mL2mL2mL 水浴加热沸水浴 23min 实验结果 不出现红 黄色沉淀 不出

12、现红 黄色沉淀 出现红黄 色沉淀 不出现红 黄色沉淀 不出现红 黄色沉淀 出现红黄 色沉淀 结果分析: (1)试管 1、3、5 相互对照,说明:淀粉酶能将淀粉催化水解,而蔗糖酶不能; 试管 2、4、6 相互对照,说明:蔗糖酶能将蔗糖催化水解,而淀粉酶不能。 从而说明:一种底物的反应只能被一种酶来催化。 (2)试管 1、3、4 相互对照,说明: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试管 2、5、6 相互对照,说明: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水解,而不能催化淀粉水解,从而说明: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的反应。 实验结论:酶具有专一性。 思考讨论 1.上面的实验步骤中,1、2 号试管在本实验中的作用

13、是什么? 提示 与其他试管形成对照作用。 2.为什么要在 37恒温水浴中保温? 提示 37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保证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 3.如果 5 号试管内呈现轻度阳性反应,你认为该怎样解释?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自己的 假设吗? 提示 少量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可再用一支同样的试管只加入 3mL 淀粉溶液,其他处理条件 相同,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若出现红黄色沉淀说明解释正确。 题型一 实验基础 1.(2016浙江 4 月选考)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了下列实验,基本过程和结果如表所示。 步骤基本过程试管 A试管 B 加入淀粉溶液3mL 加入蔗糖溶液3mL 加入新鲜唾液1mL1mL 37保温 1

14、5min,加本尼迪特试剂2mL2mL 沸水浴 23min,观察红黄色沉淀无红黄色沉淀 据此实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 B.检测指标是颜色的变化 C.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D.37是该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答案 C 解析 对试管 A、B 唯一的不同操作即加入的底物不同,故自变量是底物,A 项正确;实验根 据溶液是否产生红黄色沉淀作为检测指标, 来判断唾液是否将底物水解产生还原糖, B 项正确 ; 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但据本实验无法得出这一结论,C 项错误;唾液中的酶发挥作用的适 宜温度是 37, 实验设置在此温度下进行, 有利于发挥酶的活性, 使反应更加顺利地进行, D

15、项正确。 2.现有 3 支试管甲、 乙、 丙, 先向各试管内加入 2mL 可溶性淀粉溶液, 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 然后分别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是乙、丙试管内出现红黄色沉淀 B.甲和丙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出现红黄色沉淀 D.甲和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答案 A 解析 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出现了红黄色沉淀,乙、丙试管内不出现红黄色沉淀,A 错误、C 正确;甲和丙试管对照,自变量是温度,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B 正确;甲和乙试管 对照,乙试管中的胃蛋白酶不能水解淀粉,说明酶具有专一性,D 正确。 题型二 实验应用

16、 3.(2017浙江 11 月选考)为验证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 单位:mL 试管号123456 本尼迪特试剂222222 1%淀粉溶液333 2%蔗糖溶液333 稀释的人新鲜唾液11 蔗糖酶溶液11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试管 1 和 2 的作用是检测淀粉和蔗糖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B.试管 36 需在沸水浴中保温 23min 以利于酶的催化作用 C.试管 3 和 6 的实验结果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D.若试管 5 中出现阳性反应说明蔗糖酶也能分解淀粉 答案 A 解析 试管 1 和 2 作为对照组,是为了检测淀粉和蔗糖中是否含有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的 还原糖

17、,A 正确;在沸水浴中保温 23min 是为了使本尼迪特试剂与还原糖进行反应,且在 沸水中酶已失活,B 错误 ; 试管 3 和 4 对比(或试管 5 和 6)对比,说明酶具有专一性,C 错误 ; 试管 5 中出现阳性反应还需与对照组 1 进行对照,若 1 也出现阳性反应,可能是实验误差导 致的,D 错误。 4.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 表示 4 支试管,表示实验 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 步骤abcd 淀粉溶液 2mL蔗糖溶液 2mL 唾液淀粉酶 溶液 2mL 唾液淀粉酶 溶液 2mL 37温水中水浴加热 10min 将 c 倒入 a,将 d 倒入

18、 b 37温水中水浴加热 10min 加入本尼迪特试剂溶液 2mL 37恒温水浴 2min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A.加入的唾液淀粉酶的量属于无关变量 B.应将本尼迪特试剂改为碘碘化钾溶液 C.的温度设置有一处错误 D.第步操作可以省略 答案 B 解析 两支试管里都加入等量的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的量属于无关变量;不能将本尼迪 特试剂改为碘碘化钾溶液,若换成碘碘化钾溶液,蔗糖无论是否水解,都检测不出,不 能说明酶的专一性;处应改为在热水浴中煮 2min;本实验不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因此开始时 37温水中水浴加热 10min 可省略。 考点三 活动:探究 pH 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加试)考

19、点三 活动:探究 pH 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加试)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2.实验原理 (1)反应式:2H2O22H2OO2。 过氧化氢酶 (2)pH 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氧气的生成量,可用倒置量筒中的气体量来测量。 3.方法步骤 (1)将托盘中水加满。 (2)将大小相同的 8 片滤纸片放入培养皿的鲜肝匀浆中(目的是让滤纸片上粘有鲜肝匀浆中含 有的过氧化氢酶)。 (3)将滤纸放入反应小室中,使其贴于小室内壁上。 (4)如图所示,将反应小室稍立起,使贴有滤纸片的一侧在上面,小心加入 pH 为 5.0 的缓冲 液 2mL,然后再加入 2mL3%的 H2O2溶液,切勿

20、使上述混合液接触到贴在内壁上的滤纸片,以 防酶与底物反应。 (5)将 25mL 量筒横放于盘中使之灌满水, (若有气泡需赶出), 将筒倒立, 使筒口一直处于水中。 (6)小心将反应小室平放于盘中水里, 保持滤纸片一侧在上方, 将量筒移至反应小室口上伸出 的玻璃管上方并扶好。 (7)将反应小室小心旋转 180,使 H2O2溶液接触滤纸片。开始计时,分别在 0.5min 和 1min 时,读取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并作好标记,且记录。 (8)收集 pH6.0、pH7.0、pH8.0 条件下,反应小室中产生的气体量。反复冲洗反应小室后,重 复上述步骤,测量在 pH6.0、pH7.0、pH8.0 条件下过氧

21、化氢在酶的催化下所释放的气体量。 思考讨论 1.本实验为什么需要使用新鲜肝脏?把新鲜肝脏做成匀浆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新鲜肝脏细胞中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把新鲜肝脏做成匀浆的目的是把肝细胞中的过 氧化氢酶释放出来。 2.为什么必须使用新配制的过氧化氢溶液? 提示 过氧化氢放置时间过久,会分解成氧气和水,造成实验现象不明显。 3.什么情况下开始计时? 提示 先将缓冲液与 H2O2溶液混合,再将反应小室旋转 180,使 H2O2溶液接触滤纸片,此 时开始计时。 4.整个实验过程中,除 pH 之外,其余的变量有哪些,为什么相同? 提示 过氧化氢的新鲜程度、肝脏的新鲜程度、温度的高低、收集气体前量筒排气

22、状况等为 无关变量。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这样可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5.在探究温度或 pH 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 控制条件的步骤和酶量控制的步骤为什么一定不 能颠倒顺序? 提示 若控制条件的步骤和酶量控制的步骤颠倒顺序, 会在调节温度或 pH 的过程中, 酶先将 底物分解,导致实验失败。 6.能否用本实验装置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试说明原因。 提示 不能。加热会使过氧化氢分解,故不能作为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装置。 1.探究酶活性最适 pH 的一般步骤 最适 pH 的探究思路: Error!O2的产生速率 检测 2.实验变量分析 (1)自变量:一系列 pH 梯度(至

23、少三组)。 (2)因变量:底物的分解速率或剩余量(产物的生成速率或产生量)。 (3)无关变量:底物浓度、试剂量、酶浓度、温度等。 3.实验装置分析 (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 pH,为观察到 pH 的改变对酶活性的影响,应该设置具有一定梯度的多 组不同的 pH 条件。 (2)本实验的检测指标为气体产生量的多少, 以此反映酶活性的高低。 故将量筒灌满水倒置于 托盘中,以排出量筒内的空气,保证收集到的气体只有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 (3)实验开始前反应小室状态如图 A 所示,不能让滤纸片在小室下方。 (4)提高温度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 故图 B 托盘中加入清水, 使小室处于恒温, 即保持在室温。 (

24、5)实验中要测量氧气体积,故不能用试管代替量筒收集气体。 4.与酶相关的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实验名称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衡量标准 验证酶是蛋白质 待测酶液双缩脲 试剂 已知蛋白液双缩脲 试剂 是否出现紫色 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底物相应酶液底物等量蒸馏水底物是否被分解 验证酶的专一性底物相应酶液另一底物相同酶液底物是否被分解 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底物相应酶液底物无机催化剂底物分解速率 探索酶的最适温度 (或 pH) 系列温度(或 pH)梯度下,同一温度(或 pH) 处理后的底物和酶混合 底物的分解速度 或底物的剩余量 题型一 实验基础 1.为了探究 pH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25、。 实验材料:直径 4cm、厚度 0.5cm 的马铃薯块茎圆片若干,随机平均分为三组。 实验步骤: 组别 步骤 第 1 组第 2 组第 3 组 1mol/L 的 HCl 溶液浸泡 5min 1mol/L 的 NaOH 溶液 蒸馏水浸泡 5min 取出后,用吸水纸吸去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多余的液体 3%的过氧化氢溶液5 滴5 滴5 滴 及时观察现象 第 1、 2 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均无 气泡产生 注:“”表示不做处理。 请分析回答: (1)表格中的是,是。 (2)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至少写出两项)。 (3)及时观察时,第 1、2 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均无气泡产生,是因为。 (4)放置几分钟后,该组同学

26、发现第 3 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基本无气泡继续产生,第 1、2 组 马铃薯块茎圆片上竟然有少量气泡产生。 请分析 : 第 3 组基本无气泡继续产生的原因是 ; 第 1、 2 组有少量气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 (1)浸泡 5min 有大量气泡产生 (2)马铃薯块茎圆片的大小、浸泡时间(过氧化氢溶 液的浓度和用量、观察时间等) (3)强酸、强碱使马铃薯块茎圆片表面的过氧化氢酶失活 (4)过氧化氢分解完毕 过氧化氢自然分解的气体得到积累, 形成少量气泡(浸泡时间短, HCl、 NaOH 只破坏了马铃薯块茎圆片中部分过氧化氢酶的结构,使得过氧化氢分解减慢,放置几分 钟后气体积累形成

27、气泡)(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对第 1、 2、 3 组的处理分别是用盐酸、 氢氧化钠、 蒸馏水浸泡, 且浸泡时间均为 5min, 故是浸泡 5min。 第 1、 2 组分别用盐酸和氢氧化钠处理后, 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后不产生气泡, 说明强酸和强碱影响了马铃薯块茎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第 3 组没有用酸和碱处理,该组马 铃薯块茎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强,会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从而产生大量气泡,故 是有大量气泡产生。(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pH,无关变量有多种,如马铃薯块茎圆片的大小、 浸泡时间、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和用量、观察时间等。(3)强酸和强碱会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 活,因此,在及时观察时

28、第 1、2 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无气泡产生。(4)第 3 组马铃薯块茎圆 片起初有大量气泡产生是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结果,当过氧化氢全部被分解后, 不再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第 1、2 组马铃薯块茎圆片有少量气泡产生,可能是过氧化氢自 然分解,产生的氧气积累,也可能是强酸、强碱浸泡时间短,只使马铃薯块茎圆片中部分酶 失活,使得过氧化氢分解减慢,几分钟以后产生的气体逐渐积累。 题型二 实验应用 2.(2017温州月考)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酶甲、乙、丙三者的活性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通常,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新鲜血 迹时,不应该使用开水,原因是。若要去除衣服上的血渍,应选择含有(填“

29、蛋白酶甲”“蛋 白酶乙”或“蛋白酶丙”)的碱性洗衣粉,理由是。 (2)某同学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洗衣时在市售的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 该同学的做 法(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3)已知溶液的 pH 可以影响酶的活性, 请推测 pH 影响某种蛋白酶活性的原因可能是其影响了 酶和底物分子中(填“羧基和氨基”“氨基和甲基”“羧基和甲基”或“甲基和甲基”)等基 团的解离状态。 答案 (1)开水使血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沉淀, 难以清洗 蛋白酶丙 碱性条件下只有蛋白酶丙 有活性 (2)不合理 蛋白酶会降解脂肪酶 (3)羧基和氨基 解析 (1)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 通常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

30、新鲜血迹时, 不应该使用开水, 原因是开水会使血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沉淀,难以清洗,血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因为碱性 条件下只有蛋白酶丙有活性,故选择含有蛋白酶丙的碱性洗衣粉。 (2)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酶会降解脂肪酶,故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在市售的 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是不合理的。 (3)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羧基显酸性、氨基显碱性,pH 影响某种蛋白酶活性的原因可能是 影响了酶和底物分子中羧基和氨基等基团的解离状态。 模拟演练 1.与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不相同的物质是( ) A.载体蛋白B.性激素 C.胰岛素D.抗体 答案 B 解析 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载体蛋白的化学本质是

31、蛋白质,A 错误;性激素属于 脂质,B 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 错误;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 错误。 2.(2016浙江 10 月选考)某同学进行有关酶的实验: 组 1:1%淀粉溶液新鲜唾液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沉淀 组 2:2%蔗糖溶液新鲜唾液本尼迪特试剂无红黄色沉淀 组 3:2%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本尼迪特试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变量是底物和酶 B.组 3 的结果是红黄色沉淀 C.指示剂可用碘碘化钾溶液替代 D.实验结果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答案 C 解析 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故组 3 的结果为红黄色沉淀;通过 3 组 实验比较说明酶具有专一性;碘碘化

32、钾溶液只能用来检测淀粉,故选 C。 3.如图为在某温度和 pH 条件下,人血液中的碳酸酐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示意 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底物浓度为 a 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B.底物浓度为 b 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C.底物浓度为 a 时,改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可能改变 D.底物浓度为 b 时,改变反应 pH,反应速率可能改变 答案 B 解析 a 点时反应物浓度是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 a 点时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增 大,A 正确;b 点时的限制因素是酶的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B 错误;底 物浓度为 a 时,改变反应温度,

33、会影响酶的活性,反应速率可能改变,C 正确 ; 底物浓度为 b 时,改变反应 pH,会影响酶的活性,反应速率可能改变,D 正确。 4.某同学欲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与酶有关的实验研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不同滤纸上分别附有等量过氧化氢酶、Fe3,可用于探究酶的专一性 B.该装置可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进入烧杯液面之时到浮出液面的时间(t3t1)来表示 D.该装置不能用于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不同滤纸上分别附有等量过氧化氢酶、Fe3,可用于探究酶的高效性,A 错误;由于 高温条件下, 过氧化氢也会分解, 所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

34、用过氧化氢为实验对象, 该装置不可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 错误;酶促反应在酶与底物接触时开始,其反 应速率可用滤纸片从进入液面之时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1)来表示,C 正确;探究 pH 对 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pH, 若将装置中的过氧化氢溶液设置成不同梯度 pH, 该装置 能用于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D 错误。 5.(加试)某同学从温度为 5565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 并从该细菌中提取 了脂肪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 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

35、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 本质为。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 答案 (1)油脂 缓冲 (2)蛋白质 (3)在一定温度范围(包括 5565)内设置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若所测得的数据出 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 直到出现峰值 解析 (1)脂肪酶的活性以其单位时间内分解油脂的量作为指标,因酶需要适宜的 pH,故反 应液中应加入缓冲溶液。(2)该酶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说明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3) 要测定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般采用预实验,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

36、,对 比不同温度下测得的酶活性,若不能测出峰值,则需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 课时训练课时训练 一、学考选择题 1.(2017杭州余杭区期末)淀粉酶能使淀粉在很短的时间内水解成麦芽糖,而对麦芽糖的水 解却不起作用。这种现象说明酶具有( ) A.高效性和多样性B.高效性和专一性 C.专一性和多样性D.稳定性和高效性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可知, 淀粉酶在很短的时间内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而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 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2.(2017衢州江山质检)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37、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答案 B 解析 导致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的因素有:过酸、过碱、高温等,低温只能抑制酶的活性, 不会破坏结构,B 错误。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高效性 B.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均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 C.酶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被分解 D.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失活 答案 D 解析 酶在过高的温度和过酸、 过碱的环境中都会永久失活, 但在低温环境中, 酶不会失活, D 正确。 4.图示为某酶促反应过程,它所反映的酶的某一特性以及字母 a、b、c 最有可能

38、代表的物质 依次是( ) A.高效性;蛋白酶、蛋白质、多肽 B.专一性;麦芽糖酶、麦芽糖、葡萄糖 C.专一性;淀粉酶、淀粉、麦芽糖 D.高效性;脂肪酶、油脂、甘油和脂肪酸 答案 C 解析 据图分析,a 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表明是酶,b 是反应底物,c 是产物。 在 a 的作用下, 大分子 b 分解成 2 个结构单元的小分子 c, 而 d 不被分解, 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对照四个选项,淀粉属于多糖,麦芽糖属于二糖,C 项符合图示现象。 5.下图表示在最适条件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如果温度上升 5,b 点将向左下方移动 B.a 点时,部

39、分麦芽糖酶没有参与催化反应 C.如果麦芽糖酶量增加一倍,b 点将向右上方移动 D.可用本尼迪特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了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答案 D 解析 图示曲线是在最适条件下得出的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当温度上升 5时, 麦芽糖酶的活性下降,b 点将向左下方移动,A 项正确;a 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麦芽 糖的量,故有部分酶没有参与催化反应,B 项正确;bc 段反应速率不变的原因是受到了麦芽 糖酶数量的限制,故酶量增加一倍后,反应速率加快,b 点将向右上方移动,C 项正确 ; 麦芽 糖与麦芽糖的分解产物葡萄糖都是还原糖,因此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来鉴定麦芽糖是否被完 全分解,D

40、项错误。 6.(2017浙江模拟)如图为适宜温度下,pH 对人体内两种酶作用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 A.pH 值从 2 逐步上升到 8 的过程中,酶活性逐步增强 B.不同酶对 pH 的耐受范围不相同 C.酶、酶可以对应人体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 D.若适当升高温度,图中曲线趋势基本不变 答案 A 解析 看图可知,pH 值2 时,酶失活,pH 值从 2 逐步上升到 8,酶活性也不能恢复,A 错误 ; 看图可知,酶对 pH 的耐受范围为 14,酶对 pH 的耐受范围为 610,不同酶对 pH 的耐受范围不相同,B 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 pH 值为酸性条件,胰蛋白酶的最适 pH 值为略

41、碱性条件,酶、酶可以对应人体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C 正确 ; 温度不影响酶的最适 pH 值,若适当升高温度,图中曲线趋势基本不变,D 正确。 7.(2017温州中学统考)下表是关于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12345 步骤 编号 注入淀粉溶液注入蔗糖溶液 注入某种 酶溶液 注入本尼 迪特试剂 并热水浴 加热 观察 现象 试管2mL2mL2mLA 试管2mL2mL2mLB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无关变量是底物的用量、反应温度等 B.步骤 3 可以选用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 C.若步骤 3 选用新鲜的蔗糖酶,则现象 A 是产生红黄色沉淀,现象 B 是无红黄色沉淀 D.该实

42、验还可选用碘碘化钾溶液作为检测试剂 答案 B 解析 本实验用同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的物质来研究酶的专一性。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酶可 以选择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A 项错误、B 项正确 ; 若选择新鲜的蔗糖酶,试管中的淀粉 不能被水解成还原糖,所以现象 A 是无红黄色沉淀,试管中的蔗糖能被蔗糖酶催化水解成 还原糖,所以现象 B 是出现红黄色沉淀,C 项错误;蔗糖及蔗糖的水解产物都不能与碘碘 化钾溶液发生颜色反应,故用碘碘化钾溶液无法判断蔗糖是否被催化水解,D 项错误。 8.如图所示,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 pH 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酶量是限制曲线

43、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减小 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答案 B 解析 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限制因素是反应物浓度,A 项错误;酶量 减少,在反应物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反应速率下降,可用曲线a表示,B 项正确 ; 图中曲线b 是在最适温度、最适 pH 下的曲线图,因此升高温度,减小 pH,酶活性下降,反应速率下降, 应为曲线a,C、D 项错误。 9.(2017嘉兴模拟)如图是某种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示反应过程还有水的产生 B.该图

44、能体现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 C.底物与酶能否结合与酶的结构有关 D.酶在催化过程中的形状改变是不可逆的 答案 D 解析 氨基酸需要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因此该过程中会产生水,A 正确;图中酶和底物特异 性结合,能体现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B 正确 ; 图中底物与酶能否结合与酶的结构有关,C 正 确;从图中可看出,酶在催化过程中的形状改变是可逆的,D 错误。 二、加试选择题 10.如图 1 表示 pH 对 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 2 表示在最适温度及 pH 为 b 时,淀粉酶 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相关预期正确的是( ) A.若将 pH 调整为 a,则 d 点左移、e 点下移 B.若

45、将温度升高 5,则 d 点右移、e 点不移动 C.若将 pH 先调整为 c,再调整回 b,则 d、e 点不移动 D.若增加 淀粉酶的量,则 d 点左移、e 点上移 答案 B 解析 图 2pH 值条件为最适 pH, 因此若将 pH 调整为 a, 酶活性下降, 则 d 点右移, e 点不变, A 错误;图 2 所示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当温度升高时,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速率 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 e 点不变,d 点右移,B 正确;若将 pH 先调整为 c, 则酶活性丧失,因此再调整回 b,酶没有催化作用,不会有麦芽糖的生成,C 错误 ; 若增加 淀粉酶的量,反应速率加快,则 d

46、 点左移,e 点不动,D 错误。 11.(2017温州模拟)某学习小组对某种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探究, 结果如图所 示,分析正确的是( ) A.Cl是该酶发挥催化作用所必需的 B.Cu2与酶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C.Cu2和 Cl共同作用对该酶催化活性无影响 D.三组实验的最大反应速率均受酶量限制 答案 D 解析 由以上分析知,Cl可提高该酶的活性,而该酶在不加 Cl时仍具有活性和发挥催化 作用,A 错误;由以上分析知,Cu2可抑制该酶的活性,依据题干所给信息不能判断 Cu2与 酶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B 错误;由以上分析知,Cl可增强该酶的活性、而 Cu2可抑 制该酶的活性,而无法

47、判断 Cu2和 Cl共同作用于该酶时对该酶催化活性的影响,C 错误; 三组实验的底物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其反应速率均达到最大(不能继续升高),其限制反应速 率进一步升高的因素均是酶量(酶浓度),D 正确。 12.(2017钦州二模)某学习小组通过实验研究在不同 pH 时,化合物 X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 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化合物 X 未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 pH B.该实验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C.化合物 X 能降低过氧化氢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D. 区间,增加底物的量不能提高酶活性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化合物 X 抑制了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未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

48、pH,A 正确; 温度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各组应该相同且适宜, 故该实验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B正确 ; 化合物 X加入后使化学反应变慢,因此该物质不能降低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C 错误 ; 温度、 pH 值能够影响酶活性, 底物浓度不能影响酶活性, 但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D 正确。 13.有机磷农药残留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探究温度与植物体有机磷农药(对植物酯酶产生抑制 作用)残留量的关系, 可用植物酯酶法进行。 科研人员用内乡 188 小麦幼苗的植物酯酶粗提取 液进行实验, 结果如图(用底物分解后产物吸光值表示植物酯酶的活性大小, 酶的活性与吸光 值成正比)。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49、( ) A.植物酯酶粗提取液需在低温条件下制备和保存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不需设置重复实验 C.本实验也可说明离开活细胞后,植物酯酶仍具有活性 D.本实验中,45时该植物体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最少 答案 B 解析 制备和保存植物酯酶应在低温条件下,以确保植物酯酶不被分解且活性能够恢复,A 正确;本实验设置的 9 组处理中,每组可设置 3 个重复实验,以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准确,B 错误;本实验是用植物酯酶提取液做的实验,也可说明离开 活细胞后,植物酯酶仍具有催化能力(或活性),C 正确;由题干“植物体有机磷农药对植物 酯酶产生抑制作用” ,所以植物酯酶活性的大小可用来推测植物体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多少, 45时,植物酯酶的活性大,说明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最少,D 正确。 三、非选择题 14.乌龙茶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绿叶红镶边的半发酵茶。制作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