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版高中生物3.1.3dna的复制学案中图版必修2.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7492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2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版高中生物3.1.3dna的复制学案中图版必修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版高中生物3.1.3dna的复制学案中图版必修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版高中生物3.1.3dna的复制学案中图版必修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2020版高中生物3.1.3dna的复制学案中图版必修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2020版高中生物3.1.3dna的复制学案中图版必修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版高中生物3.1.3dna的复制学案中图版必修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版高中生物3.1.3dna的复制学案中图版必修2.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DNA 的复制第三节 DNA 的复制 目标导航 1.结合探究活动,掌握 DNA 分子的复制过程。2.阅读教材,简述 DNA 复制的生物 学意义。 一、DNA 复制的概念与时间 1.概念 以亲代 DNA 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的过程。 2.时间: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分裂的间期。 二、DNA 复制的过程及特点 1.DNA 复制的过程 2.DNA 复制的特点 (1)边解旋边复制; (2)半保留复制。 3.意义 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遗传信息通过亲代 DNA 的复制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 连续性。 判断正误: (1)有的细胞并不进行 DNA 复制。( ) (2)DNA 双螺

2、旋全部解链后,开始 DNA 复制。( ) (3)单个脱氧核苷酸在 DNA 酶的作用下连接成子链, 并且 2 条子链形成子代 DNA 分子。 ( ) (4)DNA 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 (5)单个脱氧核苷酸借助 DNA 聚合酶通过氢键彼此连接成 DNA 链。( ) (6)真核细胞核内 DNA 复制后位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 (7)DNA 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 (8)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进行。( ) (9)通过 DNA 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 (10)经过 DNA 复制得到的子代 DNA 是由亲代

3、 DNA 链和复制的新链随机结合而成的。(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一、DNA 复制需要的条件、场所、特点及结果意义 1.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归纳 2.不同生物的 DNA 分子复制的场所 在自然状态下,生物的 DNA 均在细胞中复制Error! 3.复制后两 DNA 分子的位置 核 DNA 复制后位于两姐妹染色单体上。 4.子 DNA 分开时刻及去向 细胞分裂过程中,两子 DNA 随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即两子 DNA 分开于有丝 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5.巧记 DNA 分子复制的“一、二、三、四” 若

4、图中的亲代 DNA 分子中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m个,请结合图示分析以下问题。 1.关于 DNA 分子数 (1)子代 DNA 分子总数2n个。 (2)含 15N 的 DNA 分子数2 个。 (3)含 14N 的 DNA 分子数2n个。 (4)只含 15N 的 DNA 分子数0 个。 (5)只含 14N 的 DNA 分子数(2n2)个。 2.关于脱氧核苷酸链数 (1)子代 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2n1条。 (2)含 15N 的脱氧核苷酸链数2 条。 (3)含 14N 的脱氧核苷酸链数(2n12)条。 3.关于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设亲代 DNA 分子中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则 (1)经过n次

5、复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m(2n1)个。 (2)在第n次复制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m2n1个。 1.下图表示 DNA 复制的过程,结合图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 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 DNA 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 B.DNA 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 C.从图示可知,DNA 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缩短了复制所需的时间 D.DNA 分子的复制需要 DNA 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 DNA 片段 问题导析 (1)DNA 分子过程中的解旋酶破坏 DNA 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 (2)DNA 分子两条链是

6、反向平行的,两条链复制时箭头方向是相反的。 (3)图示中复制的起点只有 1 个,不能体现 DNA 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 (4)DNA 聚合酶的作用底物是单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答案 C 一题多变 判断正误: (1)DNA 解旋后的每一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可以作为 DNA 复制的模板。( ) (2)通过 DNA 复制,可以将遗传信息准确无误地从亲代传给子代。( ) (3)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分子复制发生于减前的间期、两分子 DNA 分开发生于减后期。 ( ) (4)1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所产生的新DNA分子中只有两个子DNA含第一代DNA的链。 ( ) 答案 (1) (2) (3) (4

7、) 二、研究 DNA 复制常用方法 1.研究 DNA 复制常用同位素标记法和离心法 常标记 3H、15N、32P,通过离心不同质量的 DNA 在试管中占据不同位置确定复制方式。 2.实例 (1)方法:同位素标记及密度梯度离心法。 (2)实验原理 含 15N 的双链 DNA 密度大,含14N 的双链 DNA 密度小,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 的双链 DNA 分子密度居中。 (3)实验假设 DNA 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4)实验预期 离心后应出现 3 条 DNA 带。 重带(密度最大):两条链都为 15N 标记的亲代双链 DNA。 中带(密度居中):一条链为 14N 标记,另一条链为15N

8、 标记的子代双链 DNA。 轻带(密度最小):两条链都为 14N 标记的子代双链 DNA。 (5)实验过程 (6)过程分析 立即取出,提取 DNA 离心 全部重带。 繁殖一代后取出,提取 DNA 离心 全部中带。 繁殖两代后取出,提取 DNA 离心 轻带、 中带。 1 2 1 2 (7)实验结论 DNA 的复制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 (8)重带中带轻带比例关系为 02(2n2)(注:n代表 DNA 复制次数)。 1.DNA 复制是否只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是否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答案 不是, 无丝分裂过程中也发生 DNA 复制 ;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 DNA, 也进行 DNA 复制

9、。 2.如果将 DNA 分子的两条链用 15N 标记,转移到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试分析子代 DNA 被标 记的情况。 DNA 复制次 数 含 15N 的 DNA 含 14N 的 DNA 含 15N 的 DNA 链 含 14N 的 DNA 链 复制 1 次_ 复制 2 次_ 答案 2 2 2 2 2 4 2 6。 3.若用 15N 标记一个 DNA 分子的两条链,用含14N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一次。那么, 半保留复制和全保留复制两种情况下产生的子代 DNA 有什么不同? 答案 半保留复制:两个子代 DNA 分子都为一条链含 15N,一条链含14N。 全保留复制:子代 DNA 分子中

10、有一个两条链都为 14N,另一个两条链都为15N。 2.在氮源为 14N 和15N 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 DNA 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 量为 a)和 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 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 的培养基上,再连续 繁殖两代(和),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代细菌 DNA 分子中一条链是 14N,另一条链是15N B.代细菌含 15N 的 DNA 分子占全部 DNA 分子的1 4 C.预计代细菌 DNA 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 8 D.上述实验结果证明 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问题导

11、析 (1)15NDNA 在 14N 的培养基上进行第一次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 DNA 分子均 含有一条 15N 的 DNA 链和一条14N 的 DNA 链。这样的 DNA 用离心法 分离后,应该全部处在试管的中部。 (2)子代的两个 DNA 分子再分别进行复制,它们所产生的两个子代 DNA 分别为全 14NDNA 分子和 14N、15NDNA 分子。此时,将该 DNA 作离心处理,产生的 DNA 沉淀应该分别位于试管 的上部和中部。含 15N 的 DNA 分子占全部 DNA 分子的 。 1 2 (3)代细菌 DNA 分子共有 8 个,各条单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为(7ab),平均相对分子质 量

12、为。 7ab 8 答案 B 一题多变 判断正误: (1)将第代细菌离心分离将会出现 3 条带。( ) (2)不管复制多少代,含 15N 标记的 DNA 分子只有两个。( ) (3)从代开始细菌 DNA 分子中至少一条链含 14N。( ) 答案 (1) (2) (3) 1.实验室模拟生物体 DNA 的复制必需的一组条件是( ) 酶 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ATP DNA 分子 mRNA 适宜的酸碱度 适宜温度 tRNA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DNA 的复制过程是重要的生理过程,离不开酶和能量,还需要 DNA 模板、游离的脱氧 核苷酸等基本条件,而酶的作用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 2.保

13、证准确无误地进行 DNA 复制的关键步骤是( ) A.解旋酶促使 DNA 的两条互补链分离 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碱基进行互补配对 C.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D.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答案 B 解析 抓住题中的关键词 “准确无误” , 那是因为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模板母链上的碱基互补 配对。 3.用 15N 标记的 DNA 分子, 放入14N 培养基中进行复制, 当测得含有15N 的 DNA 分子数为 12.5% 时,该 DNA 分子已复制的次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 D 解析 DNA 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含 15N 的 DNA 分子在1

14、4N 培养基中复制n次, 则形成 2n个 DNA, 其中含 15N 的 DNA 分子占 ,已知12.5%,则n4。 2 2n 2 2n 4.下列关于 DNA 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 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 DNA 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 旋 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新链与模板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DNA 分子解旋碱基互补配对合成子链子链与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 5.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部位。 (2)图中 1、 2、 3、 4、 5 对应碱基分别是_、 _、 _、

15、 _、 _。 (3)假如经过科学家的测定,A 链上的某片段中的 ATCG 为 2113,能不能说明该 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_。原因是_。 (4)如果以 A 链的该片段为模板,复制出的 B 链碱基比例应该是_。 答案 (1)DNA 复制 细胞核 (2)A T C C T (3)不能 在单链中不一定 AT、GC (4)TAGC2113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 DNA 复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NA 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 B.在叶肉细胞中 DNA 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C.DNA 复制过程中,要消耗 ATP 并且需要酶的催化 D.DNA 复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酸

16、 答案 D 解析 DNA 复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指的是 DNA。 2.细菌在 15N 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 DNA 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 培养 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 DNA 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第一次分裂的子代 DNA 应为 B.第二次分裂的子代 DNA 应为 C.第三次分裂的子代 DNA 应为 D.亲代的 DNA 应为 答案 A 解析 亲代 DNA 为 15N15N,经第一次复制所形成的子代 DNA 应均为15N14N,即中 DNA 应如 图所示。 3.1 个 DNA 复制成 2 个 DNA,这两个携带

17、完全相同遗传信息的 DNA 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 ) A.细胞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 D 解析 DNA 复制以后,两条染色单体仍由一个着丝粒连接着,而着丝粒分裂的时期即是 DNA 分子彼此分离的时期。 4.某一个 DNA 分子的碱基总数中,腺嘌呤为 200 个,复制n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腺嘌呤 的脱氧核苷酸 3 000 个,该 DNA 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是第几代)( ) A.三次(第四代) B.四次(第五代) C.五次(第六代) D.六次(第七代) 答案 B 解析 依题意, 一个 DNA 分子中 A

18、200 个, 设复制n次, 消耗 A 3 000 个, 则(2n1)2003 000,所以n4。 5.将用 15N 标记的一个 DNA 分子放在含有14N 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含有15N 的 DNA 分子占全部 DNA 分子的比例、 含有 14N 的 DNA 分子占全部 DNA 分子的比例以及含有15N 的脱氧 核苷酸链占全部 DNA 单链的比例依次是( ) A. 、 B. 、1、 1 2 7 8 1 4 1 4 1 4 C. 、 D. 、1、 1 4 7 8 1 8 1 4 1 8 答案 D 解析 15N 标记的 DNA 分子在 14N 的培养基中复制 3 次,形成了 8 个 DNA

19、 分子,共 16 条单链。 由于半保留复制,有 2 个 DNA 分子含 15N,占全部 DNA 分子的 ,只有 2 条链含15N,占全部单 1 4 链的 。 1 8 6.如图所示为 DNA 分子复制过程, 其中 a、 b、 c、 d 表示脱氧核苷酸链。 下列正确的叙述是( ) A.体外复制需要 ATP 和核糖体 B.a 和 d 的碱基序列肯定相同 C.b 中的比值与 c 相同 AT GC D.b 中的比值与 c 相同 AG TC 答案 C 解析 DNA 的复制不需要核糖体,A 错误;DNA 的两条链是互补的,所以 a 和 d 的碱基序列不 相同,B 错误;b 与 c 也是互补关系,所以 b、c

20、 两条链上,的值相同,而的值互为 AT GC AG TC 倒数,C 正确、D 错误。 巩固提升 7.在实验室里,让一个 DNA 分子(称为第一代)连续复制三次,那么,在第四代 DNA 分子中, 含有第一代 DNA 分子链的 DNA 分子占( ) A.100% B.75% C.50% D.25% 答案 D 解析 一个DNA分子复制三次以后, 共形成8个DNA分子, 含有第一代DNA分子链的只有两个, 所以有第一代 DNA 分子链的 DNA 分子占 ,即 25%。故选 D。 1 4 8.已知某 DNA 分子含有 1 000 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 AGTC1234; 该 DNA 分 子连续复制了

21、3 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共形成了 8 个 DNA 分子,其中有 7 个 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长链完全是新合成的 B.新合成的子代 DNA 分子中,AGTC1234 C.第 3 次复制时,需要周围环境中 1 600 个含 A 的脱氧核苷酸 D.3 次复制共需周围环境中 4 800 个含 G 的脱氧核苷酸 答案 C 解析 每个 DNA 分子中含 A1 0002400 个,3 次复制共产生 8 个 13 (1234) 2 DNA 分子, 由于是半保留复制, 所以共需含 A 的脱氧核苷酸(231)4002 800 个, 而第 3 次则需 2 800400(221)1 600 个。同理

22、,每个 DNA 分子中含 G600 个,3 次复制共需 含 G 的脱氧核苷酸(231)6004 200 个。 9.用 15N 标记含有 100 个碱基对的 DNA 分子,其中有胞嘧啶 60 个,该 DNA 分子在14N 的培养 基中连续复制 4 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 A.含有 15N 的 DNA 分子占1 8 B.含有 14N 的 DNA 分子占7 8 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600 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 16 个 DNA 分子 答案 B 解析 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经过四次复制形成 16 个 DNA 分子,有两个 DNA 分子中一条 链含有 15N,另一条链含有1

23、4N,其余 14 个 DNA 分子两条链全部含有14N。该 DNA 分子中含有 胞嘧啶 60 个,由此计算出含有鸟嘌呤 60 个,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各有 40 个,复制四次需要腺 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 40(241)600 个。 10.如图是 DNA 复制图解,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DNA 复制的时期是_。 (2)DNA 准确复制的结构基础是_ 和_。 (3)一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 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 复制三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 分子总数的_,标记的链占全部 DNA 单链的_。 (4)一个 DNA 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 DNA 分子的子链是_。 A.是 DN

24、A 母链的片段 B.和 DNA 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和 DNA 母链完全不同 D.和 DNA 母链稍有不同 (5)由(3)题可见,DNA 分子复制方式为_复制。 答案 (1)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分裂的间期 (2)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 1 4 1 8 (4)B (5)半保留 11.某 DNA 分子有 、 两条链,将 链上某一区域放大如右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 列问题: (1)DNA 分子在体内细胞中进行复制时,首先在_酶的作用下 DNA 双链解开。 (2)若 DNA 在复制过程中, 链上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由 AT,该 DNA 分子经 3 次复制后 所产生的异常 DN

25、A 分子所占的比例为_。 (3)请举一例,说明核中 DNA 分子在细胞分裂间期发生复制的事实:_。 答案 (1)解旋 (2) (3)经细胞分裂间期后,细胞核中 DNA 分子的含量加倍(或经间期后, 1 2 一个着丝粒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解析 (1)DNA 分子复制过程中,氢键的断裂需要解旋酶;(2)当一条链上的一个碱基发生改 变后,以这条链为模板复制产生的 DNA 分子均异常,以另一条链为模板复制成的 DNA 分子均 正常,故后代异常 DNA 分子所占比例为 ;(3)经细胞分裂间期后,细胞核中 DNA 含量加倍, 1 2 或一个着丝粒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12.请回答下列与 DNA

26、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有关的问题: (1)DNA 分子复制的时间是_ _,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靠_ 连接。 (2)在 DNA 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 A 和 G,用另一种长度的塑料 片代表 C 和 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 DNA 双螺旋的整条模型粗细_,原因是 _。 (3)DNA 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P)变成了尿嘧啶,该 DNA 连续复制两次, 得到的 4 个子代 DNA 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 UA、AT、GC、CG,推测“P” 可能是_。 (4)7乙基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某 DNA 分子中腺嘌呤(A)占碱基

27、 总数的 30%,其中的鸟嘌呤(G)全部被 7乙基化,该 DNA 分子正常复制产生两个 DNA 分子,其 中一个 DNA 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 45%,另一个 DNA 分子中鸟嘌呤(G)所占比例为 _。 (5)请你在下面框图中画出某亲本双链 DNA 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模式图。 答案 (1)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2) 相同 嘌呤必定与嘧啶互补配对 (3)胞嘧啶或鸟嘌呤 (4)20% (5)如图 解析 (1)DNA 分子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一条脱氧核糖核苷 酸链上相邻的碱基靠“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2)

28、A、G 都为嘌呤,C、T 都 为嘧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中嘌呤只能和另一条链中的嘧啶互补配对,故搭建 成的 DNA 模型粗细相同。(3)突变后是 U,则以突变的单链为模板两次复制后形成两个 DNA 分 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为 UA、AT。另外一条未突变单链两次复制后形成两个 DNA 分子相 应位点上的碱基是 GC、 CG。 所以 P 点正常碱基可能是 G 或 C。 (4)据 DNA 分子中的 A 占 30%, 可知 T 占 30%,C 占 20%,G 占 20%。当其中的 G 全部被 7乙基化后,新复制的两个 DNA 分子 中 G 的比例不变,仍为 20%。(5)DNA 复制为半保留

29、复制,因此在第二次复制形成的 4 个 DNA 分子中,其中 2 个 DNA 分子是亲本链和第二次复制子链形成的,另 2 个 DNA 分子是第一次复 制子链和第二次复制子链形成的。 走进高考 13.(2014上海卷,4)某亲本 DNA 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 DNA 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 DNA 子链,该亲本双链 DNA 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 ( ) 答案 D 解析 亲代 DNA 双链用白色表示,DNA 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一次后得到的两个 DNA 分子只含有白色和灰色,而第二次复制得到以这两个 DNA 分子的四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四 个 DNA 分子中,都含有黑色的 DNA 子链,故 D 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