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公务员工资或普涨.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75483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公务员工资或普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公务员工资或普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公务员工资或普涨.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的改革终于有了确切消息。昨天,国务院副 总理马凯代表国务院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关 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称,机关事 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 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公务员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缴 费。 焦点 养老保险改革方案拟定全国同步实施 马凯在报告中称,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 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按照中央部署, 有关部门经过广泛调查研 究和反复论证, 已经拟订了改革方案, 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 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马凯表示,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

2、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 即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 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 矛盾。“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 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 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解读 养老金并轨后差距逐步缩小 问: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 90%的养老金替代 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成;企业职工一直缴纳养老金,养老 金却只有在职工资的约4 成,养老双轨制待遇差距大的根本之一即养 老金替代率,替代率在“双轨制”并轨后

3、会很快就趋同吗? 答: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教授认为,党政 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大前提,说明 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必将逐步拉近。但二者差别过 大,立即趋同并不可能,逐步并轨才能确保改革平稳实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孙洁 教授认为,为体现改革决心,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至少应该 先降低 10%至 15%。相对小幅的降低水平,更利于改革推行。 李实认为,国家应确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逐步下调的机 制,并确定逐年下调比例。 如通过 810年时间,将机关事业单位与 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逐步拉

4、近至只有10%至 20%的差距。 改革初期或分三类养老基金 问:2013 年 19 个省级地区出现当期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缺 口共计 1702 亿元。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后,是否意味着职工养老保险 基金要为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发养老金? 答:李实分析,从理想状态或最终目标来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既 然要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最终就应使三者统一使用 一个社会保险基金, 实现养老制度一体化, 并由统一基金同时为三类 人员发放养老金。在统一制度下,三类人员完全根据缴费年限、缴费 比例的多寡,来计算最终应得的待遇。 但从实际看, 并轨后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在改 革初

5、期预计不会统一, 缴费标准也会不尽相同。 因养老保险目前还存 在个人缴费是小头,基金支付和财政补助才是养老金构成大头的情 况。再考虑到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人员参保初期个人缴费积累少的问 题,为避免出现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背上新加入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 员待遇这一沉重包袱的情况,李实认为,还是应分别设立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三个养老保险基金。并轨初期,三个“池子”的资 金并不互通,只为所属人员发放养老金。 实行新老有别政策利推改革 问:根据报告, 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且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 施。即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新入职人员、在职人员,会否区 别对待? 答:人社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6、、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 任褚福灵教授表示, 采取新老有别的政策, 是改革顺利推行的重要措 施。“老人”和“中人”都有社保视同缴纳的阶段,继续认可这一缴 费工龄很重要。 而新人则需要全程自己交费。 至于缴费工龄在并轨后 如何折算退休待遇,还需要有关部门后续出台相关细则加以明确。 改革后公务员工资或现普涨 问: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是否意味着公务员 即将普涨甚至大涨工资,变成由财政买单的局面? 答:对于完善工资制度,孙洁提出,由于无法直接介入企业的工资发 放问题,这应该主要针对的是公务员群体。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公务员 和基层公务员确实存在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一些基层公

7、务员 2000 余元的收入,自己负担各项社保缴费相对困难。对此,一方面 应优先提高西部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另一方面应整体建 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使得升迁无望的基层公务员起码可以 得到收入的上升通道,名正言顺地涨工资。 李实建议在结合各地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上,为各级公务员进 一步制定更明确的工资标准, 严禁地方随意为公务员增发津补贴。他 预计改革后公务员工资有可能实现普涨,但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则较 小。 建议职业年金设准入门槛 问: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因养老双轨制并轨而缩 小的养老待遇差距, 是否会因职业年金被强制推行,企业年金则自愿 建立,再次拉大? 答

8、:李实分析, 无论职业年金还是企业年金,其定位都应是一种补充 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一旦采取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的模式, 因预计其主要由财政拨款, 可能不仅会普遍建立且会具强制性。这会 使职业年金不再具有补充养老保险的定位,建议有关部门不要在机关 事业单位中全面推行职业年金, 而要设置准入条件或明确只有部分符 合相关条件的特殊对象才能享受职业年金。 调查 养老金差距大约五成人不满 中国在职公务员数量约为700 万,126 万个各类事业单位在职人员 3000 多万。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无需自己支付,直接由财政统一 支付,而社会企业单位则由单位和个人按照一定标准缴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

9、员会对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情况做了调研,根据调研报告提供的数据,49%的被调查者对机 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 今年 5 月开始全国人大财经委成立了调研组,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社会救助制度等几个方面为重点,进行了专题调 研。 调研报告指出, 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双轨制亟待解决。这一 结论是依据调研组在中国人大网一份问卷调查得出,据悉,根据这份 调查问卷,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 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 上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的企业养老保险改革, 机关事业单位并未参加, 虽然后来一些地方开展了机关事业

10、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但多数仅是 在形式上缴纳社保费,体制机制没有根本改变。在调研中,各地也反 映双轨制是当前社保制度不公平方面的突出问题。 调研报告还指出, 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 休金和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差距逐步拉大。甘肃省有关部门向调研组反 映,2014 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费水平为月人均3227 元,企 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为月人均2065 元。一些国有企业的退休职 工,当时接受国家分配到企业工作,退休后养老金远低于机关事业单 位和自己条件相当的干部职工的退休金,对双轨制很有意见, 企业管 理人员和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退休职工意见更大。 另外,机关事业单位与企

11、业的丧葬补助等福利标准不同,进一步拉大 了待遇差距。 调研报告还指出, 双轨制也影响了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 流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费,也没有个人账户。企 业职工要缴费,有个人账户。人员流动时存在缴费记录的差别,影响 到将来的养老保险待遇。 从完善制度体系的角度看, 机关事业单位职 工也是养老保险制度最后未覆盖的领域,应该将各类人群纳入到基本 养老保险的制度体系内。 举措 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 马凯提到,要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统一规范制度和政策。职工养老 保险要在完善省级统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 筹,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筹资与支付责任,统筹基金的使用和

12、管理, 增强基金的互济性和抗风险能力。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基金省 级统一管理, 化解基金管理分散化的风险。全面推进和完善基本医疗 保险市级统筹,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探索省级统筹,缩小地区间、人群 间政策差别。 值得注意的是,马凯提到,要综合考虑人力资源供需、教育水平、人 均预期寿命、基金收支等因素,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改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 同时,要完善养老服务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完善经济困难 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 加快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 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加大扶持慈善事业发展力度, 研究建立慈善 帮扶与社会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机制,发挥政府

13、保基本、 兜底线的作 用。 还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网络,做好跨地区、 跨制度社会保险关 系转移衔接、异地就医费用结算等工作。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建设,推 进各项社保统一征收管理,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 还要抓紧制定基本医疗保险条例、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 修订失业保险条例,尽快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法治体系。 将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我 国将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全覆 盖。 报告说, 2020 年我国人口预计达到14.3 亿人,为实现“全面建成覆 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的目标,国务院有

14、关部门已经制定并开 始实施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通过优化政策、加强宣传、严格执法、提升服务、逐人逐户登记确认 等措施,力争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数在2017 年达到 9 亿人, 到 2020 年达到 10 亿人左右,将覆盖率由目前的80%提高到 95%。 同时,巩固全民医保成果,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工伤、失业、 生育保险基本覆盖职业群体。 调研报告 社会保险基金仅 6 地区真正省级统筹 建议抓紧启动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全国人大财经委调研报告指出,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低。2013 年底,在 31 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职工养老保 险基金按照实

15、现预算管理的标准,有28 个实现了省级统筹,但按照 基金在全省区市范围内统收统支的标准,只有 6 个实现了真正意义上 的省级统筹,其中包括京、 津、沪三个直辖市和社保资金主要依靠中 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西藏、青海。 财经委认为,统筹层次低使得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负担畸轻畸重的问 题难以解决。如 2013年全国 19 个省级地区出现当期职工养老保险基 金收不抵支,缺口共计1702亿元,需要中央财政补助;其他13 个省 级地区当期收大于支,基金结余4042 亿元。基金缺口与结余并存, 财政补助与基金闲置并存, 未能发挥出一个覆盖数亿人的保险制度应 具有的风险分散和互济保障功能。 此外,统筹层次低拉大了各

16、地在缴费和待遇水平上的差距。调研报告 举例称, 2013 年四川省和浙江省的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分别是 20%和 14%,而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分别是1525元和 2500元。省份内 不同地区的差距也很大, 广东省韶关市和深圳市的职工养老保险单位 缴费率分别是20%和 13%,而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分别是1744 元和 3635 元。地区间高待遇、低缴费和低待遇、高缴费并存的现象不利 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报告同时还指出,较低的统筹层次是社保关系转移接续难的根本原 因。因此建议抓紧启动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并表示,“十二五”规 划也明确要求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目前时间已过大半, 如期完 成目标

17、的任务很重,必须加大工作力度。要按照资金统收统支、统一 调剂使用的标准, 尽快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为下一步 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做好准备。 要抓紧研究制定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的实施方案, 注重新旧制度的衔接和平稳过渡。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 社会保障事权划分与支出责任, 建立与基金统筹层次相适应的财力保 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制度。建立与全国统筹相匹配的 信息管理系统。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也要依法尽快实现省级统 筹。 社保基金贬值严重投资渠道狭窄 建议改革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体制机制 调研报告还指出,我国社保基金贬值严重。2013 年底职工的五项社 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2 万亿

18、,加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 民医保、新农合的基金结余共约4.6 万亿。 2007 年至 2013 年社保基 金年均收益率 2.2%,远低于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8%的涨幅,资 金贬值严重,各地对此反应强烈。 对此,财经委认为,社会保险作为国家举办的公共事务,由参保人承 担主要缴费责任,资金贬值影响了参保积极性和待遇水平。 调研报告对于造成社保基金贬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投资渠道 狭窄,按现行政策规定,社保基金在留出一定金额用于当期发放后, 应全部用来购买国债和存入专户。各地购买的国债数额有限,90%以 上的社保资金都是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其中活期存款接近一半。 与 此同时,财经委

19、分析, 社保基金尚未建立专业化的投资体制和市场化 的运营机制。 鉴于此,建议改革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体制机制,推进基金投资的市 场化、多元化。 建立有效的投资风险控制、绩效评价以及责任追究机 制。在基金治理机制比较完善、投资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的基础上,拓 宽基金的投资渠道。根据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在社会保障上的事权划 分,明确相应的职责和投资权限,研究设立相应的资金管理机构,行 使委托人职责,制定投资决策。京华时报记者孙乾赵鹏 专家观点 提高参保者待遇减少阻力 我国人口红利将逐步消失,劳动力需求也不断增加,李实认为,这确 实正在影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我国大多数女性50 岁的退休 年龄标准相对国际

20、而言, 也确实显得较早。 因此在养老金双轨制并轨 启动后,延迟退休年龄确实是一项不得不进行调整的政策。由于女性 退休年龄较早, 建议有关部门可考虑先行提高女性的退休年龄。但鉴 于目前一些公众并不愿意提高退休年龄,尤其是一些中低收入者, 对 此更是持反对态度。 因此有关部门可先行设计更好的激励政策,例如 延迟退休 5 年,这 5 年获得的社保待遇是此前5 年的两倍甚至更高。 通过提高参保者待遇水平的方式,来减少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阻力。 事实+ 公务员涨工资信号屡屡被放出 近年来,公务员群体尤其是基层公务员工资的调整信号屡屡被放出。 比如,今年以来, “适当提高基层干部待遇”被写入了中办文件;人

21、民网多篇文章关注公务员工资问题;新华网则称“北京基层公务员: 工作 8 年收入破 5000,养娃都困难”;各路专家纷纷表态称,基层 公园工资应该上涨 , 此外,还有媒体称某某地方现基层公务员离职 潮等。 不过,相关话题一出即会引发公众的关注甚至是质疑,“公务员涨工 资”成了舆论口诛笔伐的对象。 这主要是引文不少人对公务员的观念 还停留在“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认为公务员的现有待遇 已高于其工作强度; 不少人依旧认为公务员有方方面面的津补贴及其 他各项优待,更有形形色色的灰色收入;还有人质疑:如果说公务员 工资低,为何每年那么多人削尖脑袋考公务员?为何官员让自己的子 女世袭公务员岗位? 不过,也有人呼吁,应该理性看基层公务员涨工资。这些人给出的理 由是:公务员因地域经济差异,待遇差异很大。同省、同城、同县的 不同单位差别都很大, 整体待遇水平不高。 除了极少数在清闲岗位拿 着较高工资的公务员外,大多数公务员任务重待遇不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