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 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范医疗废物管理中的特 殊操作程序和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紧急处 理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制订此应 急预案。(二)应急指挥管理组织及职责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 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医疗废物分级管理体系,明确职责、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依法应对。1. 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组织、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对突 发事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督促落实应急处理措施并评估应急处 理的效果。办公室设在医院感
2、染控制科,并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组长:常务副组长:副组长:组员:秘书:2. 信息联络小组随时更新领导小组成员的通信联络方式,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 和指挥下,负责联络领导小组成员,联络内容包括联络原因、事件概 况、到岗时间等。组长:成员:3. 流调小组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 步判定事件的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涉及人数、死亡人 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能的原因、病原学检验等。组长:组员:4. 诊断救治小组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涉及人员的诊断救治。组长:组员:5. 消毒、隔离及防护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负责消毒、隔离和防护技术指导和实施消 毒工作。组长:组
3、员:6. 疫情信息组根据传染病报告有关规定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有关规定,负责疫 情的报告与院内信息交流工作。组长:组员:7. 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消毒、隔离和防护等物资的日常储备和应急供应。组长:组员:8. 保卫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负责现场保卫工作。组长:组员:组长负责应急处理中的全面指挥领导和决策工作。组员负责组织 实施、协调完成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紧急预防接种、医疗救治、消毒隔 离、人员防护、流行病学调查、登记报告、监测、治安保卫、后勤保 障等各项应急处理工作。保证应急处理流程通畅。医疗废物管理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院感 染控制科,为二级医疗废物管理应急处理组织机构。按照领导小
4、组的 决策,具体组织、协调、实施应急处理措施,根据应急处理进程,提 出改进建议。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进展情况,保证应急措施顺利、有 效地落实。相关科室设立医疗废物应急处理三级领导小组,由科室主任、护 士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医务人员组成。在医院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其 下设办公室的领导下,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医疗废物日常管理和应急处 理工作。对暴露于医疗废物的人员伤害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和确定,及 时上报登记,并根据情况采取应急措施,如伤口处理、人员隔离、疏 散、现场封闭等。(三)医疗废物管理中的特殊操作程序及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 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紧急处理措施1. 建立医疗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送、交接
5、处理及人员防 护等环节的规章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2. 在卫生人员的诊疗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防止由感 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引起的疾病传播。3. 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的工作人员, 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的医疗废物时必须戴 手套、口罩等必要的防护用品,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 要时进行手消毒。4. 工作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 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5. 工作人员在接触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 髙危险废物前必须对其进行严格消毒。6.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专用利器盒,或者利用
6、针头处理设 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 锐器,以防刺伤。7.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 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8. 旦发生上述职业暴露后,立即进行局部处理:用肥皂液和流 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如有伤口,在伤口旁端 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安 尔碘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9. 相关科室应对暴露源的毒力水平进行初步评估和判断,尽早实 施预防性用药。当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力争在4小时内实施预防 性用药。根据疾病的潜伏期和临床特点确定随访周期和咨询内容,密 切观察和记录疾病感染的早期症状,同时做好登记、汇总和上报。10. 当医疗卫生人员暴露于具有引发传染病的毒株、菌株时,应 根据毒力和人员感染情况,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管理条例的相应条款进行报告、隔离等应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