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779229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走进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 n1、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的经济 为什么 手段 n资源有限 n多方需要 合理配置 两种基本手段: n计划: n市场: 人力 财力 物力 “有形的手” “无形的手” n2、市场调节的方法: n(1)价格机制 n(2)供求机制 n(3)竞争机制 n3、市场调节的优点: n(1)及时准确灵活地实现资源配置 n(2)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n4、市场调节的前提条件 市场秩序 n(1)原因 : n(2)如何规范?(国家) n 治本之策: 以道德为支撑 以法律为保障 n 具体: 诚实守信 n(3)如何行为?(个人) ? (公平、公正) 形成社会信用制度 市

2、场规则 市场规则 n含义: 以法律、行规、道德等形式, 对市场运行作出具体的规定。 n主要内容: 市场准入规则 市场竞争规则 市场交易规则 市场交易原则: 自愿、平等、 公平、诚实守信 起火了! 消防队 快来救 火啊! 起 火 了 ! 给多少 钱啊 ? 解救不及时 全烧毁了! 受灾方 消防部 这 说 明 了 什 么 样 的 道 理 呢 ? 讨 价 还 价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这 说 明 了 什 么 样 的 道 理 呢 ? 市场不是万能的 n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n(1)市场不是万能的 不能解决 不可解决 n(2)市场固有的弊端: 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 如何 解决 价格上涨价格上涨获利增加

3、获利增加生产扩大生产扩大供过于求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价格下跌获利减少获利减少生产缩小生产缩小供不应求供不应求 价值规律(市场)的作用 由此可见 多生产 少 不生产 不正当的 经济行为 *自发性 CCTV消息 (新闻30分):辣椒 是一种普通的天然调 味品。然而,河北省 望都县不法分子竟然 从制药厂购买玉米皮 等下脚料,用一种国 家严厉禁止的有毒的 工业染色添加剂的进 行染色后,摇身一变 就成了老百姓餐桌上 的“辣椒”。 *盲目性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各自独立、分散的地位 决策 盲目 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信息 不对 称 8元/公 斤 有利可图 !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做出决定,扩大生产 供 过 于

4、 求 价 格 下 跌 无利可图 挥泪砍树 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1元/公 斤 (几年后) 价格剧烈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滞后性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 供求不平衡价格变化 做出决定 实现供求平衡 危险 导致结果:经济波动,资源 浪费 选择:右图反映了市场调节的 A、自发性 B、盲目性 C、滞后性 D、超前性 我买的可不是绳子 A 跟踪练习: 1、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是( ) 计划 市场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A、 B、 C、 D、 B 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仅靠市场调节不行, 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必须把 市场调节(无形的手)和 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形的手) 结合起来。 二、宏观调控 n1、

5、原因: n2、含义: 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n3、主要目标: n4、手段: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P83) (P84) 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 稳定物价 促进经 济增长 保持国际 收支平衡 增加就业 这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就业是民生之本 123456789101112 100 102 104 106 2003年19月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图 月份 指数 收入收入支出支出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1、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经济政策:如,税收政策、信贷政策 、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产品购销政 策、价格政策、扶贫政策、产业政策 等等 含义: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

6、 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 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2、法律手段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 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法制性 法律手段 强制性 3、行政手段 特点:直接,迅速 但要反映客观 经济规律的要求 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 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 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 的手段 误区一: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调 节作用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没有 任何联系。 误区二:实施宏观调控主要靠行政手 段。 误区三:只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下才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4、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五年五年 计划计划 十年十年 规划规划 年度年度 计划计划 扶贫扶贫 政策政策 据统计:98年我国

7、有6.4万处煤 矿矿井,比国外矿井总数的两倍还要 多,但重复建设、安全状况、开发方 式等不行,故国务院发出了关于煤 炭行业关井压产有关问题的通知。 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经济经济 杠杆杠杆 注意 1. 行政手段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不 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运用 2.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 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关于运用行政手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行政手段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宜广泛使用 B. 运用行政手段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 不能过多使用 C. 行政手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重 要内容 D. 国家宏观调

8、控主要应采取行政手段 B 1. 2003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 目标有:经济增长率7%左右,货币发 行量1800亿左右,这是运用( )手 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A.法律 B.行政 C.经济 D.司法 C 巩固练习: 2、百年老店同仁堂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 念,发展为拥有两个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 南京某老字号“陈馅做新饼”,几代人创下的百 年品牌毁于一旦。这俩个典型事例( ) 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遵循市场 交易规则是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 企业 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诚信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A、 B、 C、 D、 D 3、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一些不法之徒

9、 利用移动电话机进行敲诈,给消费者造成 财产损失,这明显违背了市场经济的( ) A、效率原则 B、诚信原则 C、平等原则 D、自愿原则 4、实践证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 ,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和比较好。这 表明( ) B C A、市场机制和计划调节是不可调和的 B、市场有及时、灵敏的特点 C、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的方式 D、政府不能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思考 5、据调查估计,我国制假经济的规模高达1270 多亿元。国家为此年均损失税收250多亿元。 制假售假,已经形成严密的生产、运输、走私 销售网络,严重危害了市场秩序,败坏了社会 信用。据此回答:打假捉劣,整治经济环境刻 不容

10、缓。只是因为( ) A、市场经济具有滞后性的缺陷 B、市场经济秩序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 必要条件 C、必须用道德和法律规范市场秩序 B 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不能 没有,并非“画蛇添足”,而恰 恰相反,是“画龙点睛”,就是 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 江泽民 材料1:年全 社会固定资本投放总 额比情况 国有单位 非公有单位 集体单位 材料2:年 全国工业企业实现利 润总额比情况 国有及国 有控股企业 集体企业 非公有企业 特征之一坚持公有制 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 材料:在“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 育活动中,北京市房山区韩村镇投 资万元,使韩村镇学校实 现了规范化,并

11、与新疆哈密市桃家 宫乡、泉水地乡,西藏堆龙德庆县 结成“友好对子”,捐款万元支 持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思考: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 先富起来,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和人民 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先富 后富 带动 共同富裕 最终达到 先富是共富的必由之路 共富是先富的最终目的 特征之二以共同富裕 为根本目标 三峡水电站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三峡人民外 迁他乡及神五的发射等共同说明了什么? 议一议 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人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 党有能力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 特征之三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12、 内在要求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n1、含义: n2、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根本目标) (3)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 n3、作用: (P82) (P83,三个“结合”) 一、材料: 嗜辣的江西人擅长种辣椒。近6年来 每年冬季的四五个月都有成百上千的农民到海南租 地,年均有50100%的赚头。在这种高回报的刺激 下,去年3万多江西农民下海南种辣椒, 最后九成亏本。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上述材料表明( ) 价值规律在起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无法改变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市场调节有弱点,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农业生产应注意研究市场

13、变化规律 A、 B、 C、 D、 练习题 练习题 A 2 “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天下皆富我亦富, 此富为真。”这种观点主要说明了( ) A 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 B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C 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较低 D 我国贫困人口仍较多 3 “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这一 说法形象地说明( ) A 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B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保证经济运行的有效手段 C 要把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 D 要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成“有形手 ” C “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人们对近些年来我 国人才以及其他经济资源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 海地区流动这种经济现象的形象说法。 “一股暖风向西吹”,这是当前中西部地区人 民对党和国家确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感受。 如何正确认识上述经济现象? 答案: 1)“一江出水向东流”是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 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结果。如果任其长期存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 稳定与发展,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2)“一股暖风向西吹”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实施西部大开发的 结果。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有重大意义。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 有机结合。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要相互支援合作,共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