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6年知识点15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80376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8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6年知识点15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6年知识点15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6年知识点15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6年知识点15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6年知识点15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6年知识点15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6年知识点15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含解析.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知识点 15 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知识点 15 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 1.(2016全国卷T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 B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两点: (1)正确理解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激素分泌的影响。 (2)理解转录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地位。 【解析】选 D。本题主要考查动物激素的本质、作用与分泌。A 项,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会影 响激素的分泌,如体内血糖浓度过高,

2、胰岛素分泌增多;又如外界寒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故正确。 B 项,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切除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含量下降,故正确。 C 项,通过转录形成的 mRNA 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调节转录过程会影响 mRNA 的合成,进而影响 蛋白质的合成,故正确。D 项,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抑制胰 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故错误。 2.(2016全国卷T3)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

3、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解析】选 B。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与主动运输的特点。A 项,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反之抗利尿激素减少,故正确。B 项,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故错误。C 项,摄盐过多导致细 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故正确。D 项,饮水增 加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增加尿的生成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故正确。 3.(2016海南高考T12)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

4、释放的 B.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会使尿量减少 C.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腔 【解析】选 D。本题主要考查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场所与功能。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会促使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故 B 项正确。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细胞外液渗 透压的变化,将信号传给下丘脑,使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或减少,则垂体释放的抗利 尿激素将增多或减少,故 A、C 项正确。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水被 重吸收进入血管中,故 D 项错误。 4.(2016江苏高考T15)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 量减少

5、,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解题指南】(1)题干信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缺乏引起的。 (2)关键知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及其关系。 【解析】选 C。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表现为 拮抗关系,A 项错误。 胰岛素产生后直接通过体液运输,与胰腺导管无关,B 项错误。 血糖水平 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C

6、项正确。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指患者自 身不能产生胰岛素,必须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患者胰岛素受体正常,否则胰岛素不能发挥作 用,D 项错误。 5.(2016江苏高考T16)如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 1 L 清水、1 L 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 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曲线 c 表示饮用 1 L 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C.曲线 d 表示饮用 1 L 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根据坐标曲线图分析: 人的血浆渗透压发生改变下丘脑合成和分泌、 垂

7、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的变化尿量变化。 【解析】选 B。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调节与坐标曲线分析。生理盐水与人体体液是等渗溶 液,饮用 1 L 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和排尿量没有明显变化,曲线为 b,故 A、 C 项错误。 饮用 大量生理盐水后,由于水分和无机盐进入血浆,导致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故 B 项正确。 饮用大量清水后,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故 D 项错 误。 6.(2016北京高考 T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球员 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 B.大量出汗导

8、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 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分析糖原(元)的供能过程及抗利尿激素的调节过程。 (2)理解大脑皮层在神经调节中的作用。 【解析】选 B。本题主要考查血糖调节、水盐调节与神经调节。A 项,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 量ATP,由于血糖供能不足,需要肝糖原(元)不断水解为葡萄糖,被肌肉细胞吸收利用,肌肉细 胞中的肌糖原(元)也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用于 ATP 的合成,故正确。B 项,大量出汗会导致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分泌、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分的重吸收

9、,减少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故错误。C 项,起脚射门是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完 成的反射活动,效应器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故正确。D 项,赛场上球员们奔 跑、抢断、射门等一系列复杂的躯体动作,都是在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下进行的,故 正确。 7.(2016浙江高考T4)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 的是 ( )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 Na+浓度增加所致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 KCl 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

10、增大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把握两个方面: (1)细胞内液浓度增大时,细胞吸水,细胞体积增大。 (2)神经细胞能不断将细胞内钾离子泵出,细胞膜内外产生外正内负的电位差,这就是静息电 位。 【解析】选 B。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与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细 胞外液浓度增大,导致水从细胞内流向细胞外,细胞内液减少,故 A 错误。骨骼肌纤维内乳酸 积累过多,细胞内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细胞体积增大,故 B 正确。 炎症反应引起的肿胀是组 织液中的水过多导致的,组织细胞中的 Na+浓度增加,会导致组织液中的水含量下降,故 C 错 误。 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

11、KCl 浓度,细胞外液中钾离子浓度增 大,钾离子外流的量减少,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故 D 错误。 8.(2016上海高考T9)在正常情况下,进餐后血糖浓度会相应升高。在此过程中( ) A.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 B.延髓糖中枢兴奋抑制糖原合成 C.胰岛素的作用强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D.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肠黏膜细胞 【解析】 选 C。 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降低血糖浓度,A 项 错误、C 项正确;糖中枢位于下丘脑,B 项错误;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黏膜上皮细 胞,D 项错误。 9.(2016上海高考T14)导致图中 ab 和 de 段人体体

12、温变化的事件可能是 ( ) A.非自主颤栗和发热 B.骨骼肌收缩和排尿 C.吹电风扇和剧烈运动 D.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 【解析】 选 C。 ab 段体温降低,说明散热量大于产热量,可能的原因是吹电风扇或处于寒冷环 境;de 段体温升高,说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原因可能是非自主颤栗、发热、剧烈运动或骨骼 肌收缩。综合分析可得出 C 项正确。 10.(2016全国卷T30)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 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 ,其原因是 。 (2)在饥饿条件下,一段时间内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酮体是

13、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 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进食时,需要注射葡萄 糖溶液,据图分析,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 。 【解题指南】(1)文字信息:“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 比值” “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 。 (2)图示信息:坐标曲线暗含“血浆中葡萄糖浓度高时,酮体浓度低”的信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血糖平衡调节过程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 (1)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人体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 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较高。 (2)由题干文字信息可

14、知,血浆中酮体增多,会破坏酸碱平衡。 结合坐标曲线分析,注射葡萄糖 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降低酮体浓度,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答案:(1)高 在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使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在进食 后则相反 (2)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内环境 pH 下降(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11.(2016浙江高考T31)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 理见下表。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 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 甲组乙组丙组丁组 切除甲状腺 手术但不切 除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溶液灌胃 W W

15、饲养 14 天饲养 14 天 1 次/天, 共 14 天 1 次/天, 共 14 天 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由动物口直接注入胃中。 请回答: (1)表中 W 是对丁组小鼠的处理,该处理是 。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将预测的实验结果用示意曲线表示)。 (3)分析与讨论: 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细胞位于 ,该激素经 的血液运至腺垂体发挥作用。 通过服用放射性 131I 来检测甲状腺功能的依据是 ,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关注两点: (1)本实验要研究两个问题,应有两组对照,每组各有 1 个变量。 (2)实验结果用坐标图表示,依据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预测曲线

16、的走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与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研究方法。 (1)本实验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变量分别为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 由表中信 息知,甲、乙对照,变量为甲状腺;丙、丁对照,变量为甲状腺激素,丙中已经加入甲状腺激素, 丁不加甲状腺激素,而用生理盐水。 (2)由题干信息可知,要观察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对小鼠代谢的影响,所以坐标系的横轴为时 间;用耗氧量的多少表示代谢的强弱,即坐标系的纵轴为耗氧量。 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 谢的作用,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导致耗氧量减少;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导致耗氧量增加,所以甲 组曲线呈现下降趋势,丙组曲线呈现上升趋势;乙、丁均有甲状腺激素,

17、基本相同,呈水平直 线。预测结果如图所示: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该激素经垂体门脉的血液 运输到腺垂体发挥作用。I 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并且 131I 具有放射性,其放射性强 度可被仪器测定,因此通过服用放射性 131I 来检测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能够达到检 测甲状腺功能的目的。 答案:(1)生理盐水灌胃 (2) (3)下丘脑 垂体门脉 I 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 131I 的放射性强度可 被仪器测定 12.(2016四川高考T8)生长抑素(SS)是一种 14 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由下丘脑合成释放, 可直接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

18、的分泌。 (1)合成 1 分子 SS 可产生 分子 H2O;下丘脑分泌的 SS 经 的运输到达靶器官。 (2)急性高血糖和药物A均可促进SS的分泌,进而影响TSH的分泌,有人对健康志愿者进行不 同处理,测定其血浆中 TSH 水平,结果如下图(注:TRH 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给予受试者葡萄糖处理造成急性高血糖之后,受试者胰岛细胞分泌的 将减少。 用 TRH 处理后,受试者体内 分泌的 TSH 含量升高,导致机体 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增加。 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TSH的增加量较 ,说明SS对TSH的分 泌具有 作用。从总体趋势看,与药物 A 相比,急性高血糖

19、对 SS 分泌的促进作用 更 。 设置处理组 3 的目的是探究 。 【解题指南】 (1)关键信息:急性高血糖和药物 A 均可 “促进” SS 的分泌;曲线在上方,表明 TSH 的分泌量多。 (2)关键知识: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由体液运输到靶器官发挥作用。 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它的分泌受到血糖浓度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下丘脑的功能、血糖调节过程与对照实验分析。 (1)SS 是一种 14 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合成时产生的水分子数与氨基酸数相等,即产生 14 分 子 H2O。SS 由下丘脑合成释放,属于激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相应的靶器官。 (2)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 A

20、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 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 胞的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物质的氧化分解,释放更多的热量。 由曲线分析可知,对照组曲线均在处理组之上,说明处理组 TSH 的增加量较少。 用葡萄糖或 药物 A 处理,均可促进 SS 的分泌。SS 分泌增多,TSH 反而减少,说明 SS 对 TSH 的分泌具有抑 制作用。处理组 2 的曲线始终在处理组 1 的上方,表明处理组 1 产生了更多的 SS,即急性高 血糖对 SS 分泌的促进作用更强。 处理组 3 将葡萄糖和药物A 混合使用,目的是探究急性高血糖与药物 A 共同作用对 SS 分泌 的影响。 答案:(1)14 体液 (2)胰高血糖素 垂体 甲状腺 少 抑制 强 急性高血糖与药物 A 共同作用对 SS 分泌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