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六 二 神权下的自我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89391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78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六 二 神权下的自我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六 二 神权下的自我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六 二 神权下的自我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六 二 神权下的自我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六 二 神权下的自我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六 二 神权下的自我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六 二 神权下的自我 .ppt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 神权下的自我,一,二,三,一、古典文化的“再生” 1.历史背景 (1)11世纪以后,随着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城市的兴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世生活悲观绝望的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与基督教的禁欲主张产生矛盾。 (2)14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基督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主张,另一方面又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以取代基督教文化,于是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一,二,三,2.开始兴起 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从恢复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开始。 自主思考 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有何区别? 提示:(1)人文主义

2、:以人为中心,主张现世的幸福,强调自由平等。 (2)宗教神学:以神为中心,主张禁欲主义,强调等级观念和蒙昧主义。,一,二,三,二、人性的启蒙 1.历史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是指公元1417世纪。 2.表现形式 从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开始。 3.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 意大利的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4.但丁的神曲 赞颂了人的伟大,并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一,二,三,5.薄伽丘的十日谈 (1)主要内容: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 (2)历史地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为“人曲”。 6.莎士比亚的

3、文学作品 (1)主要特色: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2)代表作及其意义:以哈姆雷特为代表,反映了文艺复兴逐渐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7.性质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自希腊的智者运动以来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一,二,三,三、与上帝直接对话 1.历史背景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极大地冲击了思想领域的神学统治,天主教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 (2)德国一直处于经济分散、政治分裂的状态,罗马天主教教廷在德国的势力最大,对德国的剥削和压迫最多。 2.导火线 1517年,罗马教皇以修缮圣彼得大教堂为名,大量出售“赎罪券”,

4、激起德国各阶层民众的愤慨。 3.开始兴起 1517年,马丁路德贴出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一,二,三,4.主要结果 路德的思想和主张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了路德教、加尔文教等新教派。 5.新教变化 (1)否认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不承认他们是通向天国的钥匙的掌管者。 (2)简化了宗教礼仪,铲除了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 (3)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认为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6.重大意义 (1)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 (2)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探究点,文艺复兴

5、和宗教改革的内容及两者的关系 材料导入 材料一 阿尔伯蒂说:“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成,而是自为的。” 材料二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马丁路德 互动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其矛头指向什么?,当堂检测,探究点,提示:(1)肯定人,注重人性,强调人的作用和以人为中心。 (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与掠夺,建立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新教会。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当堂检测,探究

6、点,名师精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联系 都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封建束缚的斗争。 都是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资产阶级要求实现其政治权利的反映。,当堂检测,探究点,(2)区别 从核心内容上看:文艺复兴弘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世界观,肯定人性,反对神权;宗教改革则要求改革教会,主张“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新教派。 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手段进行;宗教改革则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 从范围上看:文艺复兴更多地局限于少数知识分子;宗教改革则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从影响上看:a.文艺复兴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武器。b.宗教改革不仅是思

7、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更是在宗教外衣下新兴资产阶级反对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斗争,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当堂检测,探究点,典例剖析 【例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特拉克曾这样讲过:“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这则材料能说明( )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说教 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 D.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当

8、堂检测,探究点,题目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解题指导:西塞罗和柏拉图分别是古代罗马和古代希腊的著名学者,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代指热衷于研究古代文化的人。从材料信息可知,彼特拉克认为,当自己思考宗教时,自己仍然是基督徒,而不能与教会决裂,故A项符合题意。人文主义者抨击教会的腐败,B项中“听命于天主教教士说教”与史实不符;C、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答案:A,当堂检测,1.人们在谈及文艺复兴时,常常引用罗莎尔的话:“我研究古人,为自己开辟了道路。”这里所谓的“古人”和“道路”可以理解为( ) A.古典文化 人文主义 B.神学思想 自由主义 C.君主专制 理性主义 D.

9、经院哲学 唯物主义 解析:文艺复兴表面上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即古典文化,实质上宣扬的是资产阶级文化,核心是人文主义,故A项正确。 答案:A,探究点,当堂检测,2.这是一个多姿多彩、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这个时期有不少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纪,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最可能的特征是( ) A.人文主义 B.蒙昧主义 C.理性主义 D.浪漫主义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该时期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故选A项。 答案:A,探究点,当堂检测,3

10、. 薄伽丘的作品中既有对教会修士腐化生活的嘲讽,又有对人们追求感官享受的肯定。这表明其思想( ) A.自相矛盾,具有局限性 B.倡导建立民主教会 C.肯定人性,具有进步性 D.批判社会风气不够彻底 解析:薄伽丘对教会修士腐化生活的嘲讽,体现了他反对封建神学世界观的立场;对人们追求感官享受的肯定,表达了人文主义者追求现世幸福的愿望,是对美好人性的肯定,是进步的。故选C项。 答案:C,探究点,当堂检测,4.下图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拉斐尔的名作草地上的圣母,图中圣母的表情让人难以忘怀。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文艺复兴时期依然强调基督教禁欲主义 B.图中的三个人物形象依然是高高在上的神的形象

11、C.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内涵 D.可以据此得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都是宗教题材的结论,探究点,当堂检测,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反对基督教的禁欲主义,A项错误;草地上的圣母只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幅作品,不能得出D项的结论,故排除。草地上的圣母虽然是宗教题材,但画中的圣母和圣子有母亲的柔美、孩子的天真,反映了人间母子的亲情,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故C项正确,B项错误。 答案:C,探究点,当堂检测,5. 马丁路德说:“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材料体现了( ) A.信仰得救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12、 D.神权至上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是欧洲宗教改革的领袖,他认为人的头衔比君主还要高,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这一言论突出了人的地位和尊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选B项。 答案:B,探究点,当堂检测,6.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成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腐败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 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十日谈等作品已经揭露了教会的腐败,故A项

13、错误;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主张简化教会仪式,使人们获得了灵魂自救和精神的自由,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故C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B,探究点,当堂检测,7.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 解析:威廉廷得尔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这是打破中世纪以来罗马教廷对宗教垄断的重要措施,这说明他主张宗教改革,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宗教改革运动反对教皇权威和圣像崇拜,故A、B两项错误

14、;材料体现不出“信仰自由”,故C项错误。 答案:D,探究点,当堂检测,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二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摘编自路德选集,探究点,当堂检测,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相似之处: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教会。关系: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宣传人文主义,冲击了神学的统治;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宣传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地位。,探究点,当堂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