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一 二 汉代儒学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89442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12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一 二 汉代儒学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一 二 汉代儒学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一 二 汉代儒学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一 二 汉代儒学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一 二 汉代儒学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一 二 汉代儒学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一 二 汉代儒学 .ppt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 汉代儒学,一,二,三,四,一、“焚书坑儒”批判 1.历史背景 在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过程中,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 2.焚书坑儒 (1)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除秦国官定史书秦记和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以外,私人收藏的诗书等必须上缴政府予以烧毁。 (2)焚书之后不久,秦始皇疑心一些儒生散布反对自己的言论,下令将这些人逮捕审问,并将违反禁令的460余人坑杀于咸阳。,一,二,三,四,3.基本评价 (1)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有人称之为“灭学之祸”。 (2)“焚书坑儒”虽然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但它对思想文化传播造成了恶劣的影

2、响。 (3)“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 自主思考 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事件?有人把此事称为“灭学之祸”,主要是因为什么? 提示:焚书坑儒。因为这一举措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一,二,三,四,二、罢黜百家 1.时代背景 汉武帝时代,“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2.基本内涵 (1)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当政策应当“更化”的时候就必须“更化”,并提出君主受命于天的观点。 (2)董仲舒主张确立儒学独尊的

3、地位,提出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主张文化的“一统”和政治的“一统”相一致,而文化的“一统”又是政治“一统”的根基。 3.实施结果 汉武帝采取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使儒学的地位开始提升。,一,二,三,四,4.历史评价 (1)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儒学地位上升的同时,汉王朝也开始重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自主思考 董仲舒的思想特点有哪些? 提示:外儒内法;既要维护君主的权威,又要限制君主的暴政。,一,二,三,四,三、太学的出现 1.西汉时期的太学 (1)具体实施:汉武帝时代,除了建立太学之外,还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

4、统。 (2)发展状况:汉武帝时期,太学规模非常有限;自汉昭帝时代起,太学规模不断扩大。 (3)历史地位: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4)主要影响: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一些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一,二,三,四,2.东汉的太学清议 (1)主要原因:东汉太学生有比较强的参政意识,与民间接触比较密切,直接感受到弊政的危害;同时,接受了儒学教育中的民本思想等积极因素。 (2)历史评价:是中国古代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较早的史例,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

5、敛。 自主思考 汉代教育的发展对当时社会有何作用? 提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形势需要;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二,三,四,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开始确立 隋唐时代,更为完备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开始实行。 2.主要特点 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定官员,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3.重大影响 (1)儒学地位在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 (2)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导致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探究点,董仲舒新儒学的内涵 材料导入 材料一 受命之君

6、,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文化政策的建议和采纳,表面上看似汉武帝和董仲舒两个人的事件,实际上有其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原因。董仲舒是第一位促进儒家经学成为国教的人,但同时我们还要指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除了在“任德不任力”的基点上与原始儒学一致外,在许多方面已经与原始儒学有很大的区别,最主要表现在对天、君、民三者关系的认识上。,当堂检测,探究点,互动探究 (1)材料一揭示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是第一位促进儒家经学成为国教的人”。 提示:(1)

7、“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2)董仲舒通过“罢黜百家”,第一次促进儒家思想变成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在天、君、民三者关系的认识上,他强调民意服从君意,君意服从天意,他是第一个改造原始儒学并使之为君主制度服务的人。,当堂检测,探究点,名师精讲 全面认识董仲舒新儒学思想 (1)思想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新儒学的思想核心。“天人感应”即天是有意志、有感情的最高主宰者,而皇帝是“天子”,他代表天意君临天下,同时也必须顺从天意。与天同则大治,与天异则大乱。“君权神授”,即“天子受命于天,天下人受命于天子”。 (2)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 (3)特点:新儒学以儒学为

8、基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 (4)影响:对当时的影响,对加强西汉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具有进步意义,适应了西汉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提出的封建伦理纲常,被后人奉为道德规范;把儒家思想神学化,使儒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不仅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而且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当堂检测,探究点,典例剖析 【例题】 钱穆把汉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

9、。”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键是( ) A.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 B.郡国并行 C.察举取士 D.士族兴起 题目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思想,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 解题指导:根据材料“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可知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的转变。故选A项。 答案:A,当堂检测,1.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 )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的建议 D.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有

10、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答案:D,探究点,当堂检测,2.墨子尚同中记载:“既尚同乎天子,而未尚同乎天者,则天灾将犹未止也。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熟,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该材料体现的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相似( ) A.墨家的兼爱 B.法家的严刑峻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 解析:根据题干“天灾”“天之降罚”,可知不实行仁政,天降异灾,这是天人感应的理论,故D项正确。墨家的兼爱思想、法家的法治、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都与材料无关,故排除A、B、C三项。 答案:D,探究点,当堂检测,3.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但也与先秦儒学

11、存在很大的不同。其“发展”主要体现为( ) A.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B.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C.由承认现存统治秩序发展为批判暴政 D.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解析:汉代儒学主要是为统治者“正名”,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将儒学由“民本”发展到“君本”,故A项正确;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尊严与价值,汉代儒学强调君主的权威,故B项错误;汉代儒学是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的, 故C项错误;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都是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这属于两者的共同点,故排除D项。 答案:A,探究点,当堂检测,4.董仲舒在论证“人性与教

12、化”的关系时写道:“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见,他把教化民众的权力和责任首先归于( ) A.圣人 B.儒者 C.官吏 D.帝王 解析:根据材料“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可知“立王以使民尽善”,此处的王即封建帝王。故D项正确。 答案:D,探究点,当堂检测,5.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家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董仲舒的思想吸收了道家、儒家、法家的思想,所以

13、选B项;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出现在隋唐时期;D项说法错误。 答案:B,探究点,当堂检测,6. 董仲舒在评论一件寡妇改嫁的案例时指出,依照春秋之义,“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故寡妇改嫁“皆无罪名,不当坐”。这折射出汉代( ) A.司法判案“重情轻法” B.妇女的整体社会地位较高 C.婚姻受礼教束缚相对较小 D.妇女拥有婚姻自主的权利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代时丈夫去世,妻子是可以改嫁的,这说明当时婚姻受礼教束缚相对较小,故选C项;A项错误,与“皆无罪名,不当坐”不吻合;材料没有反映妇女的地位,排除B项;D项中的“婚姻自主的权利”在材料中没有提及。 答案:C,探究点,当堂检测,7.西汉

14、太学设立后,博士弟子有一定的名额、待遇、考核和任用程序,其成为进入仕途的一种重要途径。而博士专掌经学传授,儒学成为“官学”。这反映出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得益于( ) A.西汉政府设置专门传授儒学的机构 B.西汉政府办事程序的严密 C.其与官僚政治及教育的密切结合 D.信奉儒家思想的群体空前扩大 解析:题干中学习儒家思想成为进入“仕途”的途径,这说明了儒家思想实现了与封建官僚政治的密切结合;儒学成为“官学”,说明儒学垄断了教育,实现了与封建教育的密切结合。故选C项。 答案:C,探究点,当堂检测,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15、。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官拜郎中)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 中国古代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兴办太学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汉代教育的特点,并分析汉代教育发展在当时的社会作用。,探究点,当堂检测,参考答案:(1)目的:培养儒家人才,传播儒家思想;实现思想统一,维护君主专制。背景: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2)特点:官府重视教育;官方教育以儒学经典作为教材。社会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适应了“大一统”的局面;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探究点,当堂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