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必刷经典题专题5.2生物进化能力提升含解析必修2.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89681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必刷经典题专题5.2生物进化能力提升含解析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必刷经典题专题5.2生物进化能力提升含解析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必刷经典题专题5.2生物进化能力提升含解析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必刷经典题专题5.2生物进化能力提升含解析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必刷经典题专题5.2生物进化能力提升含解析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必刷经典题专题5.2生物进化能力提升含解析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必刷经典题专题5.2生物进化能力提升含解析必修2.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物进化一、单选题1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随机交配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B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C自然选择的直接作用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种群必须经过地理隔离,才能达到生殖隔离B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不定向地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显性基因频率比隐性基因频率增加得快,有利于产生适应环境的新性状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变异

2、,动力是生存斗争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首要原因主要发生在DNADNA的过程中C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保护色的形成是因为自然选择使黑色基因频率不断增加的结果4某岛屿上有甲乙两种植物依靠一种蜂鸟传粉。甲种植物的花蕊查管直而短,乙种植物的花蕊蜜管则弯而深。鸟的长鸟喙适于在长而弯曲的花蕊蜜管中采蜜,雌鸟的长鸟喙适于在弯曲的长筒状花蕊蜜管中采蜜,雄鸟的短鸟喙适于在短小笔直的花蕊蜜管中采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植物花蕊蜜管形态的差异是因蜂鸟采蜜导致的变异B花蕊蜜管形态与鸟喙长度相适应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C雌雄蜂鸟在不同植物上采蜜缓解了雌雄蜂鸟间的种间斗争D

3、蜂鸟的种群密度和性别比例会影响甲乙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B关于遗传与变异的产生,达尔文接受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C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但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近几十年,人们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6某地有一种植物,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其传粉者包括当地的天蛾和 7 月中旬将开始陆续迁徙离开的蜂鸟。如图表示 7 月 30 日至 8 月 15 日前后,当地各类群生物的数量变化。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该植物的白花更容易吸引天蛾完成传粉B该植物的花色变

4、化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C8 月份该植物种群的白花基因频率升高D开红花时的该植物需要蜂鸟传粉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7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型均为Bb的豌豆种群,自交后代中出现BB的个体,该豌豆种群发生了进化B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C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8下列关于生物育种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就是将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重新组合B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C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

5、不定向的,杂合子自交不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地理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新物种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标志9下列有关变异、遗传病、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发生性状分离B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一定就是一个染色体组C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进而导致种群的进化D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有可能患遗传病1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B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C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都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各种变异

6、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11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A二倍体西瓜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和杂交后,得到的三倍体西瓜B六倍体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后再加倍处理,得到的八倍体小黑麦C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D体色的基因频率由 s(浅色)95%转变为 S(黑色)95%的桦尺蠖12达尔文在克格伦岛上考察时发现,岛上的昆虫一般呈现两种类型:许多昆虫不能飞,而少数能飞的昆虫却翅膀异常发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飞和能飞的昆虫间产生了生殖隔离B岛上的强风环境引起昆虫的多方向变异C岛上环境对昆虫进行了长期、定向的自然选择D翅膀发达的昆虫比不能飞的昆虫更能适应岛上环境13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

7、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越大进化越快B变异的不定向性会导致生物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C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基因型而不是表现型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会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14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B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C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环节15下列有关生物学的相关观点中,不正确的是A营养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B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之一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C草原上的狼捕食兔子,它

8、们共同进化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机会产生更多的后代C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很大变化时,就会出现生殖隔离并产生新的物种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17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突变和基因重组B是自然选择C是自然选择学说D是物种多样性1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控制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B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

9、性C生物界的多样性是由物种的多样性体现的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突变与重组属于可遗传变异,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自然选择只能决定进化的方向,而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C基因重组加快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物种多样性D共同进化既可以发生在不同生物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间20下列有关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4条染色体中的碱基序列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BCD

10、二、非选择题21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的种子,开红色花。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该地所有的某种植物群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_。(2)洪水冲来了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的种子后,该群体的A基因频率为_。(3)若这一地区没有给这种植物传粉的昆虫,所有植物一般都是自花传粉。在3代自交后,在这3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理由是_。(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22野生型果蝇体色出现了灰身和黄身的变异,

11、其中灰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A(其等位基因为a)控制,黄身由基因B(其等位基因为b)控制。为研究果蝇体色的遗传情况,研究人员多次重复做了以下杂交实验;P:灰身雄性黄身雌性F1均为野生型F2(野生型:黄身:灰身=9:3:3)(注:实验期间未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1)控制果蝇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你认为基因A和基因a的碱基对数目是否一定相同并说明理由_。(2)通过对F2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分析,可推测F2中有个体致死现象,但不能确定致死个体的性别。请结合基因B和b可能位于的染色体说明不能确定致死个体性别的理由。_(3)若F2中雄性个体数量与雌性个体数量之

12、比为l:1,则F2代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23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导致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_和_,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图中指_,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_隔离。(3)指_ 。(4)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 aa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令其自交,则自交一代中AA基因型的个体占_,aa基因型的个体占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原因是_。24如图是物种形

13、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个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研究中,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_的一群生物。物种a的两个种群a1和a2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不能发生基因交流,这种现象叫做_。(2)由于a1和a2发生的突变和_可能不同,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通过_保留下来的基因也不相同,久而久之,a1和a2的_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从而进化出b和c两个物种。(3)c和d虽然生活在同一区域,但已经不能相互交配

14、,这说明他们之间存在_。(4)在此过程中,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得以保存和积累,从而使控制有利变异的基因频率提高,导致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由此可见,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参考答案:1-5 DCCDC 6-10 CCCDC 11-15 BCDBB 16-20 CCACA21基因库 75% 没有 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自然选择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22两对 不一定相同,基因突变可能是基因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或替换 若基因B和b只位于X染色体(或XY同源区段)上,则致死个体为雄性若基因B和b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则致死个体既有雄性又有雌性 8/15 23突变 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学说 生殖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55% 15% 70% 是 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24可育后代 地理隔离 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基因库 生殖隔离 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第 7 页 共 7 页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