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含解析浙科版必修12.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89984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含解析浙科版必修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含解析浙科版必修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含解析浙科版必修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含解析浙科版必修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含解析浙科版必修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含解析浙科版必修12.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十二)一、选择题1完成需氧呼吸全过程的结构是()A呼吸系统B线粒体C细胞 D肺泡2下列生理过程不属于需氧呼吸的是()A糖酵解 B柠檬酸循环C分泌蛋白质 D电子传递链3在需氧呼吸的下列反应阶段中,不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只有()AH传递给O2生成水BC6H12O6分解为丙酮酸和HC丙酮酸分解为CO2和HDADP与磷酸反应生成ATP4下列不属于细胞呼吸特点的是()A在常温下进行B分阶段逐步放能C高温下发生,产生光和热D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转变成热能5在以葡萄糖为底物的需氧呼吸过程中,从细胞溶胶中进入线粒体内的物质有()A丙酮酸、H、葡萄糖B丙酮酸、H、O2、ADPCCO2

2、、葡萄糖、H2ODH、ATP、葡萄糖、磷酸6在需氧呼吸过程中,水分子参与反应的过程和生成水分子的过程分别在()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7.右图为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其中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具有双层生物膜结构B代表的场所完全不同C 代表的场所都能产生大量ATP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8让实验动物小白鼠吸入混有18O2的空气,该小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ACO2 BH2OCC2H5OH DC3H6O39向正在进行需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

3、的是()A若甲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会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B若乙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会使丙酮酸增加C若丙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会使ADP的消耗增加D若丁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会使O2的消耗减少二、非选择题10细胞内需氧呼吸第二阶段为丙酮酸的分解,其反应式为:2C3H4O36H2OCO220H为探究该反应发生的场所,甲、乙二人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甲:步骤一:用某种物质处理新鲜肝脏,使其分散成为单个细胞。步骤二:用含C6H12O6的完全营养液培养肝细胞一段时间。 步骤三:离心得到细胞溶胶及线粒体基质,分装在标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 步骤四:取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两滴,分别滴入两支试管内。 现象:1、2

4、两支试管均变浑浊。 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溶胶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乙:第一步同甲步骤一,第二步同甲步骤三,第三、四步待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完成后,老师指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请分析其结果出错的原因:_。(2)现给你如下试剂: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清水,吸管若干,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继续乙的实验,探究丙酮酸水解发生的场所。步骤三:_。步骤四:_。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现象:_。结论:_。现象:_。结论:_。现象:_。结论:_。答 案1选C需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2选C需氧呼吸的三过程分别是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3选B在需氧呼吸的三个

5、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由C6H12O6分解为丙酮酸和H的过程,是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而A、C、D所述过程均在线粒体中进行。4选C糖类等有机物体外燃烧时,产生光和热。5选B进入线粒体的物质:丙酮酸,H,O2,ADP,Pi;出线粒体的物质:CO2,ATP6选B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要消耗水、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有水生成。7选D由图可知为糖酵解(细胞溶胶、少量ATP),为柠檬酸循环(线粒体、少量ATP),为电子传递链(线粒体、大量ATP)。甲是丙酮酸、乙是H。8选B动物体吸收的18O2在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H结合生成H218O。9选D葡萄糖初步分解是在第一阶段,产物为丙酮酸;丙酮酸的消耗在第二阶段,

6、分解产生二氧化碳;H的氧化在第三阶段,与O2结合生成水。三个阶段都有能量释放,部分能量转移给ADP生成ATP。10(1)鉴定产物CO2可以自由通过线粒体双层膜,在将两种基质分离之前不应使肝细胞进行细胞呼吸(2)步骤三:取等量且少量的试管 1及试管2中的溶液分别置于编号为A、B的两支试管内,再取等量的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内步骤四: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两滴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观察试管是否变混浊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A试管出现混浊,B试管无变化 结论:丙酮酸分解的场所是细胞溶胶 现象:A试管无变化,B试管出现混浊 结论:丙酮酸分解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现象:A、B两支试管都出现混浊 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溶胶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