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96110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Word版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两个文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变化。从哲学上看,这主要表明()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循环性ABCD解析:材料说明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也说明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符合题意;表述错误,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表述错误,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而非循环性。故本题选B项。答案:B2以下各项能说明发展普遍性原理的是()青藏高原

2、海陆变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ABCD解析:属于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不符合题意;均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故C选项入选。答案:C3有人把西藏近年来的巨大变化浓缩成5句话:从黑暗走向光明,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的过程是()一种连续且不间断的过程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和上升的过程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新形式代替旧形式的过程ABCD解析:从西藏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的过程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和上升的过程,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符合题意;认为发展过程

3、是一种连续且不间断的过程说法错误;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新形式代替旧形式的过程,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答案:D4下列成语或俗语中,能够同时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的是()唇亡齿寒吐故纳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ABC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联系观与发展观,符合题意;只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故选B。答案:B5某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提出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这说明()A事物是永恒发展的B部分有时对整体起决定作用C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实践的检验D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解析:某市在创建全国文

4、明城市中,提出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说明事物是永恒发展的,故A入选;B表述错误,整体决定部分;C表述与题意无关;D错误,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答案:A6“在静止状态无论怎么解决公正的问题,贫困的人口总不可能摆脱拮据的状况,只有在发展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这是因为()A静止状态下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C只有发展才是前进上升性的运动D任何事物都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解析: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没有发展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C符合题意;静止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运动,因此,静止状态并不意味着不发生任何变化,A

5、观点错误;B、D与题干没有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答案:C7一颗恒星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向内积压的引力与氢聚变产生的扩张力长期支配着。当核聚变耗尽所有氢,引力会瞬间战胜扩张力,把恒星带入一个又一个新的更重元素的核聚变阶段,直至恒星爆炸,要么消亡,要么变为白矮星、中子星甚至黑洞。恒星的演变表明()物质条件的变化会引起事物之间关系的变化联系是矛盾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发展是一个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过程发展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历史性联系的过程ABCD解析:材料中恒星的演变表明物质条件的变化会引起事物之间关系的变化,发展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历史性联系的过程,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是

6、发展的根本动力;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8(2018太原五中阶段性检测)2017年7月1日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纪念日。作为在中国首个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特别行政区,香港在全球竞争中屡创佳绩,但也面临着内外环境变化和深层次矛盾激发的种种难题。由此可见()A“一国两制”正在发生质的变化B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事物发展往往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D人们对“一国两制”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解析:一国两制作为新事物,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前途是光明的,“但也面临着由内外环境变化和深层次矛盾激发的种种难题”,说明事物的

7、发展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C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事物的发展过程,“发生质的变化”不符合事实,A项观点错误;材料主旨不涉及发展的实质,B项不合题意;材料主旨是一国两制作为新事物发展道路不是一帆风顺,与人们对一国两制的认识过程无关,D项不合题意。答案:C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表明()A发展的实质是运动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C质变是不显著的变化D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解析:“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表明发展的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B正确且符合题意;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A说法错误;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C说法错误;D说

8、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10(2018河北涞水波峰中学月考)2017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96年来,我们获得过成功,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已开始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实践证明()A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B新事物的成长一般是缓慢的C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社会形态的更替D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基础解析:材料表明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A正确;B、D错误;C不符合题意。答案:A11产能过剩、重复建设是当前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突出问题。不仅传统产业中存在产能严重过剩,部分新兴产业也存在过剩倾向。我国强调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型战略

9、产业,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情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D物质决定意识,从实际出发解析:我国强调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型战略产业,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发展的实质,A正确且符合题意;B、D都属于唯物论,与设问的知识范围不符;C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答案:A12(2018福建三明一中)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描绘了一个通过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与有效沟通,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从工业1.0到工业4

10、.0的发展历程表明()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新事物在对旧事物的肯定中实现飞跃事物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体内成长的ABCD解析: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表明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新事物在旧事物体内成长的,故正确;新事物在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中实现飞跃,错误;与材料无关。答案为C。答案:C13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说明()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决定作用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C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解析:从材

11、料中可看出,人们对文盲的界定是根据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故选C;A错误;B不符合题意;D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4材料一:地球经历了天文演化和地质演化阶段,形成了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条件。生命起源和演化又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学进化的上升过程,最后产生了人类。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的一次巨大飞跃。材料二: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华民族蒙受巨大屈辱,中国濒临灭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000年,中国在社会主义基础上进入小康社会,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材料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台风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强度的预测会越来越准确,台风引起的伤亡人数、财

12、产损失会因此而迅速减少。(1)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答案:(1)材料一说明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材料二说明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百年中国的沧桑变化说明中国社会发展是巨大的,不仅中国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就是整个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材料三说明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人的认识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2)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从

13、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人的认识,都是永恒发展的,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15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地靠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要不断创新?答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它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当今世界正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产品更新加快,如果只靠引进,将逐渐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只有提倡创新精神,才能给我国的各项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