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课时作业五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04680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物理课时作业五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高考物理课时作业五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高考物理课时作业五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高考物理课时作业五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高考物理课时作业五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物理课时作业五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物理课时作业五含解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五)课时作业(五) 一、选择题(共 10 个小题,3、6、8、9、10 为多选,其余为单选,每题 5 分共 50 分) 1(2018课标全国)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 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动能、动量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根据初速度为零匀变 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在启动阶段,列车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 vat,由动能公式 Ek mv2, 可知列车动能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A、 C 两项错误 ; 由 v2

2、 1 2 2ax, 可知列车动能与位移 x 成正比, B 项正确 ; 由动量公式 pmv, 可知列车动能 Ek mv2 1 2 ,即与列车的动量二次方成正比,D 项错误 p2 2m 2(2018天津)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某滑雪运动 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 AB, 从滑道 的 A 点滑行到最低点 B 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 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 AB 下滑过程中( ) A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 B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C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 D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 C 解析 根据曲线运动的特点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求解出运动员与曲面间的正

3、压力变化情况,从而分析运动员 所受摩擦力变化 ; 根据运动员的动能变化情况,结合动能定理分 析合外力做功 ; 根据运动过程中, 是否只有重力做功来判断运动员 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因为运动员做曲线运动,所以合力一定不为零,A 项错误;运动员受力如图所示,重力垂直 曲面的分力与曲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 故有 FNmgcosmFNm v2 R v2 R mgcos, 运动过程中速率恒定, 且 在减小, 所以曲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根据 f FN可知摩擦力越来越大,B 项错误 ; 运动员运动过程中速率不变,质量不变,即动能不变, 动能变化量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力做功为零,C 项

4、正确;因为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 能不守恒,D 项错误 3(2018威海市 5 月第二次模拟)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另一端 拴接一小物块, 小物块放在动摩擦因数为的水平面上, 当小物块位于 O 点时弹簧处于自然 状态现将小物块向右移到 a 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物块最终停在 O 点左侧的 b 点(图中 未画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Ob 之间的距离小于 Oa 之间的距离 B从 O 至 b 的过程中,小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C小物块在 O 点时的速度最大 D从 a 到 b 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小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 AD 解析 如果没有摩擦力, 根据

5、简谐运动的对称性知 O 点应该在 ab 中间, OaOb.现在由于有 摩擦力,物块从 a 到 b 过程中机械能损失,故无法到达没有摩擦力情况下的 b 点,也即 O 点 靠近 b 点 故 OaOb, A 项正确 ; 从 O 至 b 的过程中, 小物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及向右的弹力, 且弹力逐渐变大,故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变大,B 项错误;当物块从 a 点向左运动时,受到向 左的弹力和向右的摩擦力,且弹力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当弹力等于摩擦力时加速度 为零,此时速度最大,故小物块的速度最大位置在 O 点右侧,C 项错误;由能量守恒关系可 知,从 a 到 b 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小物块克

6、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 项正确 ; 故选 A、D 两项 4.(2017课标全国)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 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 从静止开始下滑, 在小环下滑地过程中, 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 A一直不做功 B一直做正功 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始终背离大圆 环圆心 答案 A 解析 A、B 两项,大圆环是光滑的,则小环和大环之间没有摩擦力;大环对小环的支持力总 是垂直于小环的速度方向,所以大环对小环没有做功,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 ; C、D 项,小 环在运动过程中,在大环的上半部分运动时,大环对小环的支持力背离大环圆心,运动到大 环的下半

7、部分时,支持力指向大环的圆心,故 C、D 两项错误,故选 A 项 5 (2015课标全国)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 半圆形轨道如图放置,三 点 POQ 水平一质量为 m 的质点自 P 点 上方高度 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 P 点进入轨道, 质点滑到 轨道最低点 N 时, 对轨道的压力为 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 W 表示质点从 P 运动到 N 点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AW 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 Q 点 1 2 BW mgR,质点不能到达 Q 点 1 2 CW mgR,质点到达 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1 2 DW0,质点仍会向上运动一段距

8、离,C 项正确 1 2 1 2 6.(2017河北省衡水中学)如图所示,曲线表示电场中关于x 轴对称的等势面,在x轴上有a、b 两点若一带电粒子沿 x 轴 从 a 点移到 b 点, 电场力做负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 x 轴方向相反 Ba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 b 点的电场强度 C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D带电粒子的动能一定增加 答案 BC 解析 A 项,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 a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 x 轴方向相同,故 A 项 错误;B 项,点 b 的等势面比 a 点的等势面密,则 b 点的场强比 a 点的大即 a 点的场强小 于 b 点的场强,故 B 项正

9、确;C 项,若一带电粒子沿 x 轴从 a 点移到 b 点,电场力做负功, 则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一定增加,若只有电场力做功,则动能减小,故 C 项正确,D 项错 误故选 B、C 两项 7(2017宁波二模)如图所示为“风光互补路灯”系统,有阳光时通过 太阳能电池板发电, 有风时通过风力发电机发电, 二者皆有时将同时发电, 并将电能输至蓄电池储存起来, 供路灯照明使用, 为了能使蓄电池的使用 寿命更为长久,一般充电至 90%左右即停止充电,放电至 20%左右即停止 电能输出如表为某型号风光互补路灯系统配置方案: 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他元件 最小启动风速1.0 m/s 最小充电风速2.0 m/s

10、 太阳能 电池 36 W蓄电池 500 Ah 12 V 最大限制风速12.0 m/s 最大输出功率400 W 太阳能 转化效率 15% 大功率 LED 路灯 80 W 12 V 已知当地垂直于太阳光的平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大强度约为 240 W/m2;当风速为 6 m/s 时, 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将变为 50 W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风速超过 1 m/s 时,风力发电机开始对蓄电池充电 B要想使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 36 W,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至少 0.15 m2 C当风速为 6 m/s 时,利用风能将蓄电池的电能由 20%充至 90%所需时间为 84 h D利用

11、该蓄电池给大功率 LED 路灯供电,蓄电池的电能由 90%放电至 20%,可使路灯正常工 作 75 h 答案 C 解析 A 项,由表格得充电风速 2.0 m/s,故 A 项错误;B 项,电池板面积:S P电 P辐 m21 m2,故 B 项错误 ; C 项,蓄电池的容量 : W12 V500 Ah(90%20%) 36 240 15% 12 V500 A3 600 s(90%20%)1.512107 J;需要的时间:t W P 1.512 107 50 s302 400 s84 h, 故 C 项正确 ; D 项, 为了能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更为长久, 一般充电至 90% 左右即停止,放电余留 20

12、%左右即停止电能输出,故可供灯具发光时间:t灯 W P灯 s189 000 s52.5 h故 D 项错误,故选 C 项 1.512 107 80 8.(2017南通模拟)如图所示,倾角为 30的光滑绝缘 直角斜面ABC, D是斜边AB的中心,在C点固定一个带电荷量 为Q的点电荷一质量为m,电 荷量为 q 的小球从 A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经过D点时的速度 为v, 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0,则 ( ) A小球从 A 到 D 的过程中静电力做功为 mv2 1 2 B小球从 A 到 D 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小 C小球从 A 到 B 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加 D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UABmv 2 q 答

13、案 CD 解析 A 项,斜面的倾角为 30,斜面上 ADDB,由几何关系可知,ACADCD,即 A 到 C 的距离与 D 到 C 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 D 与 A 的电势相等,则由 WqU,知 A 到 D 的过 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等于 0.故 A 项错误;B 项,由于 A 到 C 的距离与 D 到 C 的距离是相等的, 由几何关系可知,沿 AD 的方向上的各点到 C 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距离减小的过程中电场 力对负电荷做正功,所以从 A 到 D 的过程中负电荷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 B 项错误;C 项,结合 B 的分析,同理可知,小球从 A 到 B 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加故 C 项正确 ;

14、 D 项, 设 AB 的长度为 2L, 则 ADDBL, 在小球从 A 到 D 的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有 : mgLsin mv20, 在小球从 A 到 B 的过程中有 : mg2Lsin(q)UAB00, 所以 UAB.故 D 1 2 mv2 q 项正确,故选 C、D 两项 9 (2018苏北三市联考)如图所示, 半径为 R 的光滑圆环固定在 竖直平面内,AB、CD 是圆环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C、D 两点与圆 心O等高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轻质弹簧 一端连在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 P 点,P 点在圆心 O 的正下方R 2 处小球从最高点 A 由静止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下滑,已知弹簧

15、的 原长为 R,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 正确的有( ) A弹簧长度等于 R 时,小球的动能最大 B小球运动到 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2gR C小球在 A、B 两点时对圆环的压力差为 4mg D小球从 A 到 C 的过程中,弹簧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机械能的增加量 答案 CD 解析 由几何关系可知,弹簧长度等于 R 时,小球的位置在 C 点上方,此时由于重力作用, 小球仍要加速下滑,故此时小球的动能不是最大,A 项错误;从 A 点到 B 点,由能量守恒定 律可知 mg2REp1 mvB2Ep2;弹簧在 A 处的伸长量等于在 B 处的压缩量,则弹力大小相 1 2 等,且

16、Ep1Ep2,则解得 vB2,B 项错误;小球在 A 点时对圆环的压力 FAmgF弹;gR 在 B 点时:FBF弹mgm;联立解得:FFBFAm4mg,C 项正确;因机械能的 vB2 R vB2 R 变化量等于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功, 故小球从 A 到 C 的过程中, 除重力做功外只有弹簧弹 力做功,故弹簧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机械能的增加量,D 项正确;故选 C、D 两项 10如图所示,有一光滑轨道 ABC,AB 部分为半径为 R 的 圆弧,BC 部分水平,质量均为 m 1 4 的小球 a、b 固定在竖直轻杆的两端,轻杆长为 R,不计小球大小开始时 a 球处在圆弧上 端 A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

17、和轻杆,使其沿光滑轨道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球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Ba、b 两球和轻杆组成的系统在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Ca、b 滑到水平轨道上时速度为 2gR D从释放到 a、b 滑到水平轨道上,整个过程中轻杆对 a 球做的功为mgR 2 答案 BD 解析 由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得,a 机械能不守恒,a、b 系统机械能守恒,所以 A 项错误,B 项正确对 ab 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2mgR2 mv2,解得 v,C 项错 1 2 3gR 误对 a 由动能定理得 mgRW mv2,解得 W,D 项正确 1 2 mgR 2 二、计算题(共 4 个小题,11 题 10

18、分,12 题 12 分,13 题 14 分,14 题 14 分,共 50 分) 11(2017课标全国)一质量为 8.00104 kg 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飞船 在离地面高度 1.60105 m 处以 7.50103 m/s 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 100 m/s 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 大小取为 9.8 m/s2.(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 (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 600 m 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 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

19、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 2.0%. 答案 (1)落地瞬间的机械能为 4108 J 进入大气层的机械能为 2.41012 J (2)克服阻力做功为 9.7108 J 解析 (1)飞机着地瞬间,Ep 重0, E机地 mv地24.0108 J, 1 2 进入大气层时, E机大气层 mv大气层2mgh大气层2.41012 J. 1 2 (2)离地 600 m 时,vv大气层2.0%150 m/s, 至着地瞬间过程,由动能定理 mghWf mv地2 mv2, 1 2 1 2 代入数据 Wf9.7108 J, 故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9.7108 J. 12.(2018北京)2022 年将在我国举办第二十四届冬

20、奥会, 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 某滑道示意图如右, 长直助滑道 AB 与弯曲滑道 BC 平滑衔接,滑道 BC 高 h10 m,C 是半径 R20 m 圆弧的最低点,质量 m60 kg 的运动员从 A 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a4.5 m/s2,到达B点时速 度vB30 m/s.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求长直助滑道 AB 的长度 L; (2)求运动员在 AB 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的 I 大小; (3)若不计 BC 段的阻力, 画出运动员经过 C 点时的受力示意图, 并求其所受支持力 N 的大小 答案 (1)100 m (2)1 800 Ns (3)3 900 N 解

21、析 (1)已知 AB 段的初末速度,则利用运动学公式可以求解斜面的长度,即 v2v022aL 可解得:L100 m v2v02 2a (2)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改变量所以 ImvB01 800 Ns (3)小球在最低点的受力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mgmv C2 R 从 B 运动到 C 由动能定理可知: mgh mvC2 mvB2 1 2 1 2 解得:N3 900 N 13(2017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 v2 m/s 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B 两点 相距 s11 m,一质量 m1 k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左端 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物块 与传送带

22、间的动摩擦因数 0.2,重力加速度 g10 m/s2.求: (1)物块从 A 运动到 B 的时间; (2)物块从 A 到 B 的过程中,因为传送物块,传送装置多消耗的电能; (3)物块从 A 到 B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功的平均功率 答案 (1)物块从 A 运动到 B 的时间为 6 s (2)物块从 A 到 B 的过程中,因为传送物块,传送装置多消耗的电能为 4 J (3)物块从 A 到 B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W 1 3 解析 (1)物块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g2 m/s2 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 1 s v a 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11 m11 m

23、v2 2a 则匀速运动的位移 x2sx110 m 匀速运动的时间 t25 s x2 v 物块从 A 运动到 B 的时间为:tt1t26 s (2)物块在加速过程中与传送带间有相对滑动,会产生热量,此过程中传送带的位移为 : x vt12 m 所以物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xxx11 m 此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Qmgx2 J 因此物块从 A 到 B 的过程中,传送装置多消耗的电能为:EQEk4 J (3)物块从 A 到 B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P W. mgx1 t 1 3 14(2018虹口区一模)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相距 L0.50 m, 固定在水平面内, 导轨左端串接一个 R0

24、.04 的电阻, 在 导轨间长 d0.56 m 的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 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B2.0 T,质量 m4.0 kg 的金属棒 CD 置于导轨上, 与导轨接触良好, 且与两导轨间的动摩擦因 数均为 0.8, 棒在导轨之间的电阻 r0.01 , 绝缘轻绳系于棒的中点,初始时刻,CD 棒距磁场左边界 s0.24 m, 现通过绳用向右的水平恒力作 80 N 拉 CD 棒, 使棒由静止运动, 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 当 CD 棒到达磁场右边界时撤去拉力(不计其他电阻以及绳 索的质量),求: (1)CD 棒进入磁场时速度 v 的大小; (2)CD 棒进入磁场时所受的安培

25、力 FA的大小; (3)在拉 CD 棒的过程中,绳的拉力所做的功 W 和电阻 R 上产生的焦耳热 Q. 答案 (1)CD 棒进入磁场时速度 v 的大小为 2.4 m/s; (2)CD 棒进入磁场时所受的安培力 FA的大小为 48 N; (3)在拉 CD 棒的过程中,绳的拉力所做的功 W 为 64 J,电阻 R 上产生的焦耳热 Q 为 21.504 J. 解析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22as, 解得:v2.4 m/s; (2)CD 棒刚进入磁场时:EBLv, 感应电流:I, E Rr 安培力:FABIL, 解得:FA48 N; (3)拉力做功:WF(sd)80(0.240.56) J64 J, CD 棒进入磁场后:FFAmg,CD 棒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gdQ总Fd, 电阻 R 上产生的热量:QQ总, R Rr 解得:Q21.504 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