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卷五.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816267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卷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卷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卷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卷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卷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卷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卷五.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历史试卷(五)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与史记有关的是( )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实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写成于东汉时期A B C D 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种植水稻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稻麦间种A B C D 3.克莱武曾无耻地吹嘘:“富庶的城市在我

2、脚下,强大的国家在我手里直到现在,我还奇怪自己为什么那样客气呢!”克莱武口中所吹嘘的“强大的国家”是( )A 荷兰 B 印度 C 西班牙 D 葡萄牙4.历史学习需要对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A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经济的开发B 巨鹿之战 加速秦朝的灭亡C 城濮之战 楚庄王称霸D 夏启继位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5.下列能反映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变化的是( )A 身披西洋服,脚穿西式履B 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C 官场“大人”“老爷”叫不停D 小脚一双三寸莲, 作揖跪拜大人前6.“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真受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

3、是对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概括(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7.“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引自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 )A 殖民扩张的残暴 B 种植场主的虚伪C 英荷之间的矛盾 D 垄断组织的扩张8.中国近代史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 俄国 B 英国 C 日本 D 美国9.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产生于(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希腊10.算盘的出现,体现了我国古代哪一科技领域的成就(

4、)A 数学 B 医学 C 天文 D 音乐11.把西方进化论思想介绍到中国,指出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的是(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严复 D 光绪帝12.关于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 B 农业上已经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C 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D 西周农业已经大量使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13.“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这是小阳在学习完某一知识点后写下的一副对联,由此你可判断他学习的知识点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14.目前我们对元谋人知道得不多,而对北京人的状

5、况了解得较多,这是因为()A 元谋人离我们太遥远了B 北京人离我们较近C 北京人遗骨、遗物丰富D 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5.秦统一后,某商人要到沿海收购产品,应该带的货币是( )A 刀币 B 圆形方孔钱 C 铲形币 D 贝壳16.20世纪3040年代,我国音乐家创作了许多控诉日本侵华造成民族苦难和讴歌、激励抗击日本侵略的音乐作品,其中被誉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的是( )A 松花江上 B 游击队之歌C 义勇军进行曲 D 黄河大合唱17.黄河被誉为祖国的母亲河,因为黄河流域孕育了最早的华夏文明。那么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 北京人 B 河姆渡原始居

6、民 C 山顶洞人 D 半坡原始居民18.“女王,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绝不会把你遗忘,你的牺牲将激起争取独立的狂风巨浪。”诗中歌颂的是( )A 尼赫鲁 B 圣马丁 C 波利瓦尔 D 章西女王19.独立战争初期,美军处于不利地位,但美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其胜利的原因包括( )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战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支援华盛顿的正确领导A B C D 20.奕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就可以镇压人民的反抗,封建统治便可以长治久安。由此可见,洋务派筹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抵制外国经济侵略C 维护清政府统治 D 提高人

7、民的生活水平21.秦汉时期的科技发明成果中被纳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 )A 造纸术 B 中医治疗学 C 麻沸散 D 九章算术22.北魏一朝自孝文帝以后,皇帝逝世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和“孝明帝”。这与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A 迁都洛阳 B 改用汉姓,学习汉语C 改穿汉服,与汉人通婚 D 学习汉族礼法,以孝治国23.历史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内涵,下列图片中最能将China与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雕塑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24.在红军征战藏区的过程中,各族人民支援红军的粮食约1000万斤,牛、羊、马、猪等

8、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这主要说明红军长征( )A 粉碎了敌人的重重围剿 B 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支持C 保留了革命的精干队伍 D 传播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25.从历史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能力要求。请观察以下三幅图片并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影响( )A 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和陕北的重点进攻B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 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D 表明了南京国民党政权已经垮台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26.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

9、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材料二:商鞅变法的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农耕;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世袭特权;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商鞅变法触犯了保守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材料三: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他趁机说道:“行军途中,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

10、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后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相桓公”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哪些可以促进秦国经济的发展?(3)材料三中的“皇帝”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主持的这场改革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有何看法?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材料二:交通要道材料三: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的上篇“灿烂文明”之“丝路”汉朝时把材料一中“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为什么?主要是在今天我国的什么地区?这

11、个地区是在哪个朝代什么时间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官职(或机构)名称叫什么?证明了什么历史事实?材料二中“要道”指的是什么?说出一位开辟、维护这一“要道”的功臣。我们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今天要使这条“要道”重现往日的辉煌,你能提出哪些建议?28.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材料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请回答:(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

12、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你知道哪些人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写出两个即可)(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这一制度被秦朝以哪种制度所取代?(4)阅读材料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谁创立的?该制度下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在谁的手里?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

13、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材料三:“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请回答:(1)材料一中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2)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3)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寻求的中国出路是什么?为此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大事?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西

14、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该书记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故不对,选D。2.【答案】D【解析】江南经济的开发,为以后经济重心的南移创造了条件,以后的统治者国家的财政大都依赖于江南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是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史实,本题选D。3.【答案】B【解析】克莱武口中所吹嘘的“强大的国家”是印度,克莱武是英国在印度进行大肆掠夺和野蛮扩张的代表,故选B。4.【答案】C【解析】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霸主。他曾长年在外流亡,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做国君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那时南方的楚国势力已发展

15、到黄河流域。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打败楚军,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业。这与C项中因为城濮之战而导致楚庄王称霸的结果是矛盾的,所以C没有因果关系。5.【答案】A【解析】剪发辫、洋装洋饰开始流行、改称谓(废除清朝官场的“大人”、“老爷”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称“先生”或“某君”)、废跪拜(以鞠躬礼和脱帽礼代替跪拜等旧有礼节)、禁缠足、倡女权(颁布缠足禁令、婚姻自由),由此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而BCD的表述均不合民国初年的史实,故选A。6.【答案】B【解析】题干顺口溜中提到“割台湾”、“设工厂”,

16、这是1895年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的内容。条约规定: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开矿办厂等。此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7.【答案】A【解析】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殖民扩张的残暴,故选A。8.【答案】A【解析】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9.【答案】B【解析】阅读题干所给提示信息:汉谟拉比法典。它产生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所

17、知道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0.【答案】A【解析】算盘的出现,具备了珠算的雏形,在数学上获得了突破,是数学领域的成就。11.【答案】C【解析】严复是维新变法的启蒙思想家。甲午战败后,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变法。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就是受他思想的影响。12.【答案】D【解析】西周时期,人们使用木制、石制工具进行农业生产,没有大量出现青铜农具,A、B、C项的说法均正确,故选D。13.【答案】D【解析】北伐战争的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军取得了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胜利,故选D。14.【答案】C【解析】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

18、距今约20万年。首先就是元谋人离现在较北京人远;其次,对于元谋人的考古发掘也较北京人少,因此,我们对北京人的了解要多于元谋人。因此,答案为C。15.【答案】B【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秦统一后,某商人要到沿海收购产品,应该带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故选B。16.【答案】D【解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聂耳、冼星海投身于抗日洪流中,以他们卓越的音乐才能,创作了大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震撼了一代中国人的心扉,被誉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故此题选择答案D。17.【答案

19、】D【解析】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附近;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河姆渡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县,是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半坡居民生活在陕西省西安市的半坡村,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代表。故选D。18.【答案】D【解析】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19.【答案】D【解析】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因素很多,其中不外乎战争的性质、人民群众的作用、领导人的正确领导和国际上的援助等。20.【答案】C【解析】洋务派筹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C符合题意,故选C。21.【答案】A【解析】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被列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22.【答案】D【解析】孝文帝改革,

20、倡导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23.【答案】D【解析】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4.【答案】B【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长征期间红军实施正确的少数民族政策和严明的军纪,因此得到少数民族人民的支持,题干材料则说明了红军长征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支持。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25.【答案】C【解析】据此综合分析可知三幅图片主要反映的是三大战役,通过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26.【答案】(1)使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有利于中原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2)改革土地制

21、度;重农抑商。(3)北魏孝文帝;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4)改革都会遭遇到旧势力的阻挠与反对;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非常曲折;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决心才能取得改革的成功。【解析】(1)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说明了管仲改革使齐国的国力迅速增强,很快富强起来,成为春秋首霸。管仲改革的成功,还有利于中原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2)材料二中商鞅变法的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即改革土地制度,这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重农抑商,奖励农耕”,这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都能促进秦国经济的发展。(3)材料三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之一:迁都洛阳。所以材料中的“皇帝”指的是

22、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场成功的改革,它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也加快了北方的封建化进程。(4)本题考查的是对改革的认识。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强国之路,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改革都会遭遇到旧势力的阻挠与反对;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非常曲折;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决心才能取得改革的成功。27.【答案】(1)西域;新疆地区(2)西汉;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历史证明,今天的新疆地区自从西汉时期开始,已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丝绸之路;张骞(或者班超);学习他们不畏艰险、报效祖国、勇于开拓的精神。(符合题意即可)(4)与西部大开发相结合,兴修公路铁路、发展交通业、发挥当地

23、旅游、矿产资源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等。(符合题意即可)【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汉朝时候,我国把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之为西域,主要指我国今天的新疆地区。(2)这个地区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公元前60年汉武帝设立了西域都护,证明了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从材料二的示意图来看,这是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开辟丝绸之路的是张骞,维护的是班超,从他们身上我们应该学习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和热爱祖国的爱国精神。(4)本题学生只要能从今天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资源回答问题即可,意思相近就行,不必拘泥于所给的答案。28.【答案】(1)禅让制,尧舜禹(2)王位世袭制取代

24、了禅让制(3)西周的分封制;目的是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被秦朝的郡县制所取代。(4)秦始皇;皇帝(或君主)【解析】(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禅让制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其中舜和禹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制。(2)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启是禹的儿子,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所以“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3)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

25、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战时带兵随周天子作战,平时镇守疆土,被秦朝的郡县制所取代。(4)材料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历史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全国的军政大全都集中在皇帝手里。29.【答案】(1)资产阶级(2)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地学习)。(3)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解析】(1)根据所学,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的改良派。(2)指民主和科学,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对待西方文化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想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此发动了辛亥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