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教案:1.3.1 且1.3.2 或.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819377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教案:1.3.1 且1.3.2 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教案:1.3.1 且1.3.2 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教案:1.3.1 且1.3.2 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教案:1.3.1 且1.3.2 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教案:1.3.1 且1.3.2 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教案:1.3.1 且1.3.2 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教案:1.3.1 且1.3.2 或.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数学精选教学资料精品资料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数学(文科)集 体 备 课 教 案 项目内容课题1.3.1且 1.3.2或(1课时)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 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或、且”解决问题() 掌握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和思考中,在解题和证明题中,本节课要特别注重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品质的培养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难点:1、正确理解命题“

2、Pq”“Pq”真假的规定和判定2、简洁、准确地表述命题“Pq”“Pq”.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学生探究过程:1、引入在当今社会中,人们从事任何工作、学习,都离不开逻辑具有一定逻辑知识是构成一个公民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数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所学的数学比初中更强调逻辑性如果不学习一定的逻辑知识,将会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经常犯逻辑性的错误其实,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开始接触一些简易逻辑的知识在数学中,有时会使用一些联结词,如“且”“或”“非”。在生活用语中,我们也使用这些联结词,但表达的含义和用法与数学中的含义和用法不尽相同。下面介绍数学中使用联结词“且”“或”“非”联结

3、命题时的含义和用法。为叙述简便,今后常用小写字母p,q,r,s,表示命题。(注意与上节学习命题的条件p与结论q的区别)2、思考、分析问题1:下列各组命题中,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1)12能被3整除;12能被4整除;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2)27是7的倍数;27是9的倍数;27是7的倍数或是9的倍数。学生很容易看到,在第(1)组命题中,命题是由命题使用联结词“且”联结得到的新命题,在第(2)组命题中,命题是由命题使用联结词“或”联结得到的新命题,。问题2:以前我们有没有学习过象这样用联结词“且”或“或”联结的命题呢?你能否举一些例子?例如:命题p:菱形的对角线相等且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4、。命题q:三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或两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归纳定义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且q”。一般地,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命题“pq”与命题“pq”即,命题“p且q”与命题“p或q”中的“且”字与“或” 字与下面两个命题中的“且” 字与“或” 字的含义相同吗?(1)若 xA且xB,则xAB。(2)若 xA或xB,则xAB。定义中的“且”字与“或” 字与两个命题中的“且” 字与“或” 字的含义是类似。但这里的逻辑联结词“且”与日常语言中的“和”,“并且”

5、,“以及”,“既又”等相当,表明前后两者同时兼有,同时满足, 逻辑联结词“或”与生活中“或”的含义不同,例如“你去或我去”,理解上是排斥你我都去这种可能.说明:符号“”与“”开口都是向下,符号“”与“”开口都是向上。注意: “p或q”,“p且q”,命题中的“p”、“q”是两个命题,而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的“p”,“q”是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两个部分.4、命题“pq”与命题“pq”的真假的规定你能确定命题“pq”与命题“pq”的真假吗?命题“pq”与命题“pq”的真假和命题p,q的真假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分析前面所举例子中命题p,q以及命题pq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三个命题的真假之

6、间的关系的一般规律。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第(1)组命题中,都是真命题,所以命题是真命题。第(2)组命题中,是假命题,是真命题,但命题是真命题。pqp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假pqpq真真真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即一假则假) (即一真则真)一般地,我们规定: 当p,q都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5、例题例1:将下列命题分别用“且”与“或” 联结成新命题“pq” 与“pq”的形式,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q:平行四边形的

7、对角线相等。(2)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p:35是15的倍数,q:35是7的倍数.解:(1)p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也可简写成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pq: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也可简写成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或相等.由于p是真命题,且q也是真命题,所以pq是真命题, pq也是真命题(2)p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也可简写成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pq: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或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也可简写成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或平分.由于p是真

8、命题,且q也是真命题,所以pq是真命题, pq也是真命题(3)pq:35是15的倍数且35是7的倍数. 也可简写成35是15的倍数且是7的倍数.pq: 35是15的倍数或35是7的倍数. 也可简写成35是15的倍数或是7的倍数.由于p是假命题, q是真命题,所以pq是假命题, pq是真命题说明,在用且或或联结新命题时,如果简写,应注意保持命题的意思不变例2:选择适当的逻辑联结词“且”或“或”改写下列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1既是奇数,又是素数;(2)2是素数且3是素数;(3)22解略例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6是自然数且是偶数(2)是A的子集且是A的真子集;(3)集合A是AB的子集或是AB的子集;(4)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解略6巩固练习 :2 练习第1 , 2题板书设计1.3.1且 1.3.2或() 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 应用逻辑联结词“或、且”解决问题() 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pqPqPq真真真真真假假真假真假真假假假假教学反思本节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常用逻辑用语,更好地理解数学内容中的逻辑关系,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达和论述中的作用,利用这些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本节学习“且”,“或”两个逻辑用语,掌握用这两个联结词组成的真假的判断。 【精选】数学人教版教学资料【精选】数学人教版学习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